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關於項羽的寫作素材

關於項羽的寫作素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1.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關於項羽的寫作素材

2.彼可取而代也。

3.(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併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4.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5.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6.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誰人知之。(成語:衣錦還鄉)

有關項羽的成語

破釜沉舟【解釋】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解釋】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劉邦問韓信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臣多多益善耳。”

楚界漢河【解釋】: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出處】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六回:“霎時間煙焰沖霄……彷彿槍林彈雨,依稀楚界漢河。”

霸王別姬【解釋】姬: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羣衆,最終垮臺。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霸王項羽在和劉邦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

四面楚歌【解釋】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解釋】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解釋】: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出處】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信之爲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以一當十【解釋】: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出處】《戰國策?齊策一》:“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史記?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先發制人【解釋】發:開始行動;制:控制,制服。原指丟動手的牌主動地位,可以控制對方。後也泛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

【出處】《漢書?項籍傳》:“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沐猴而冠【解釋】〖釋義〗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解釋】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出處】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着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解釋】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裏,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

附:優秀範文賞析

且拿勇氣寄乾坤

烏騅馬一聲長嘶,嘶裂了烏江岸原本的寧靜,平靜的江水沸騰般的兀自翻滾起來。黑雲潮涌,八方雷動,你身披黑色的大氅,在江邊站成一塊黑色的巨石。

你是項羽,是我的西楚霸王,你在“楚漢之爭”中敗於劉邦,自刎於烏江。雖然是敗,但你有去爭的勇氣,這就夠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就讓這獵獵江風和瀟瀟雨滴爲你送葬,爲你唱一曲不朽的烏江頌。

你站在庭院中,用枝葉構建出繁盛的景色。而淅瀝的春雨,爲思念劃上一道寂寞的灰。你是梧桐,是我的“樹之精靈”。“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愁正苦”,你就是這樣的溫柔,一如婉約的江南女子,頂着油紙傘悠悠地滑進人的視線裏。可是,這樣柔弱的你,卻也有剛烈的一面。烈火焚燒之時,你用勇氣做筋骨不畏高溫灼熱。終於,你化成一張琴,名曰,焦尾,身已殘,心未死。就是要用這殘缺的身體,也要奏出個千古絕唱!

你站在刑場上,筆直如鋼,像一棵歷盡風雨的老樹,你就是譚嗣同,我的變法英雄。無論變法之路如何艱辛,你依然堅持不懈,你用勇氣做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大書上寫下了深重的一筆。你就是一把捅破封建束縛的利劍,尖銳犀利。

你站在吊燈下,神情時而凝重,時而舒緩。你應該是個畫家吧。燈光是溫暖的橘紅色,農夫一家圍坐在桌前享用他們的晚餐,就連刀具也在那一刻反射出幸福的銀色來,你卻依然視而不見地專心作畫。彷彿經過了幾千個世紀,你終於笑了。笑得好像是剛分到糖果的孩子。我知道了,你就是凡?高。我的藝術天才,儘管那時大家都排斥你,認爲你是個瘋子,但你依然用百分百的勇氣去堅持自己的信念,你成功了,那幅《吃土豆的人》成了傳世的經典,而在天堂的你,會不會笑得像你的作品《向日葵》那樣燦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的勇氣;“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石灰的勇氣。物且如是,何況爲人?勇氣是前進的助推器,是流在人血液裏不屈的人的精魂。不論輸贏就讓我們以勇氣作爲支持自己的脊樑,對着南下的長風高吟。

我自橫刀向天笑,且拿勇氣寄乾坤。

〖精細點評〗

站在牧羊人孩子的角度,充分的肯定烏鴉那樣一種無畏不懼的理想追求精神,是此次高考中大多數考生的基本命意。這種情形的出現,大約與考生正是充滿理想激情的熱血青年有關,本文即是站在這一命意立場上寫出的優秀作文。史料的豐富,語言表達的形象傳神,以及結尾的畫龍點睛均是本文的成功之處。尤爲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稱“你”的貫串始終,因爲有“你”始終貫串於文中,因而就顯得格外地富有感染力,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