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作文素材:鬼節燒紙什麼講究

作文素材:鬼節燒紙什麼講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明清時期寒食節同清明節相結合,清明節的主要民俗活動就是掃墓踏青。明代男女攜帶酒食祭品、紙錢上先人的墓地祭掃。在墳旁焚燒紙錠,並在墳頭壓一疊紙錢。

作文素材:鬼節燒紙什麼講究

掃墓之後男女並不直接回家,而是在墓地附近去踏青。踏青的活動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盛。清代清明節在明代基礎之上會放風箏。同時佩戴新柳(柳枝)在頭上。清代在祭祖之時,無論貧富都要準備祭品,並正式稱清明與七月半、十月朔爲鬼節。《清嘉錄》之中記載蘇州地區的習俗是在祖先墳墓前挑新土、燒紙錢、祭山神、奠墳鄰。

根據一年三個鬼節的相應要求(即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及不同特徵,我們可以得知,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給先亡的親人送去金錢等用品使得它們在冥界生活正常;中元節是鬼門關大開放假,先亡的親人回到陽間完成自己生前沒能完成的願望的日子,故而多點荷燈,或者在自家祭祖告訴祖先一切安好;寒衣節以給先亡的親人送寒衣,燒紙錢的同時,更要去燒一些做成布、衣服、被子的燒品。

那麼我們爲什麼清明一定要燒紙錢呢?要知道漢代、唐代、宋代皆不燒紙錢,到宋代也最多就是把紙錢掛在樹上而已。到了明代不同了,由於捎和燒字同音,明代之後開始焚燒祭品以示給先亡的親人捎過去東西。明代在墳旁焚燒紙錠,並在墳頭壓一疊紙錢。清代、民國時期挑新土、燒紙錢、祭山神、奠墳鄰。當代以改革開放爲界,以前不燒紙錢,只三鞠躬。改革開放後,在二十世紀階段,清明節燒紙以燒紙錢、紙幣爲主;在二十一世紀到來時增加了諸如銀行卡、手機、汽車等拉風的現代時尚用品,甚至在近年來有燒紙製iphone手機、ipad的了。

好了,結合清明節的歷史以及“鬼節”的淵源,我們要告訴您紙錢應該怎麼燒了:

  一、什麼時候燒?

清明節前三天、後四天範圍內,選擇單日進行相應活動最佳。時間當然是天黑之後。

  二、燒什麼?

清明節重要是燒些紙錢、元寶、紙幣等。如果對親人表達思念過深,還可準備一些其他紙製品。也有準備一個大的紙包,將東西放在包袱裏面,並在包袱上寫上亡者的名諱。古代燒紙的紙錢都是由親人自己剪好並不是從攤位去買,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誠意和尊重。現在當然大都是購買現成的了,但最近出現了DIY燒紙製品的新時尚很受歡迎,大家可以參考下面iPhone6紙模型,自己製作送給先人。

 三、燒的規矩和禁忌

1、清明之前要在路口燒,據說路口燒紙錢可以通到冥界。不宜挑選車多人多的馬路,陽氣較重。

2、燒紙錢之前要拿出幾張,燒給孤魂野鬼,讓它們不去圈地。

3、圈地畫圈的時候一個人一圈,或者畫一個整圈在圈的時候要念叨自己祭奠的親人的姓名,圈子不能有缺口。

4、必須用一個木棍,確保燒紙全部燃燒完畢。

5、祭酒(水)在燒完之後,在圈子外面拋灑一圈,稱之爲破散。

6、紙錢不能一下子全部放進去,要一張一張的放或者兩三張放,讓紙錢在手裏燃燒一半之後再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