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有關素材積累作文彙編九篇

有關素材積累作文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有關素材積累作文彙編九篇

有關素材積累作文彙編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素材積累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素材積累作文 篇1

作文素材積累:孔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爲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包鹹注:“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爲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於事而慎於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爲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注:“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論語集註》)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譁”的記載。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羣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註》)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熹注:“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註》)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爲:“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並教樊遲從周道。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朱熹《論語集註》:“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閒矣。”清阮元《研經室集》:“爲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徵。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聖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註》:“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爲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爲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於我如浮雲,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註》:“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意謂:以不義手段佔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於學也。南宋朱熹《論語集註》:“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近人康有爲《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爲,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註》:“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爲“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蕩蕩,廣遠之稱。慼慼,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爲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慼慼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爲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註》)《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雕,凋謝;松柏,喻棟樑之材。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論語集註》)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爲?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鑑·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爲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爲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爲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認爲,民富在於薄稅斂“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朱熹注爲:“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爲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論語集註》)《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與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儒家一貫認爲:爲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爲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爲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朱熹《集註》:“見小者之爲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論語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爲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於政。”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其旨“欲各專一於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爲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此即施“仁”於人。西漢董仲舒作了發揮:“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於外,此之謂也。”(《春秋繁露·仁義法》)《呂氏春秋·舉難》又曰:“故君子責人則以仁,自責則以義。責人以仁則易足,易足則得人,自責以義則難爲非,難爲非則行飾。”朱熹注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論語集註》)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爲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爲:該擔心我有什麼可爲人知道的。《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於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註》)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志,能困我於境遇而不能困我於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包鹹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王肅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爲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釋“仁”。朱熹《集註》:“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後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朱熹《論語集註》:“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爲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王肅注:“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爲;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註》)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於己。今人楊伯峻認爲與願意不合。

當仁不讓於師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於師。’”“當仁”有兩解:一爲面臨仁德;一爲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朱熹注:“當仁,以仁爲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爲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爲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論語集註》)“師”字一般訓解爲“師長”。近人錢穆訓爲“衆人”。

道不同,不相爲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爲謀,亦各從其志也。”《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爲謀,豈謂是耶?”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一爲“君子亦有意見行跡之不同,然同於道則可相與謀。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於相謀矣。”一爲“道指術業,如射與御,各精其重,不相爲謀也。”(《論語新解》)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爲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爲知者,故夫之告之。”(《論語集註》)《荀子·子道》所記可爲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雲:“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安國注:“三軍雖衆,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論語集註》)《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後乃可爲人傳說耳。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爲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爲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子耳,即出於口,縱聞善言,亦不爲己有,其德終無可成。”(《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素材積累作文 篇2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1974年11月11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美國影視演員、製作人。

1990年,16歲的他參加了電視劇《成長的煩惱》的拍攝。1993年,他憑藉《不一樣的天空》中的表演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和第5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1995年,拍攝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榮膺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1997年,萊昂納多主演了《泰坦尼克號》。20xx年,萊昂納多出演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逍遙法外》,並因此獲得了金球獎男主角的提名。20xx年,和馬丁西科塞斯合作的《飛行家》爲萊昂迎來一個美國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20xx年,憑藉《無間道風雲》和《血鑽》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雙提名。20xx,他出演了《盜夢空間》。20xx年,他主演了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20xx年1月,他憑藉《華爾街之狼》中的表演獲得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9月17日,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和平使者”,關注氣候變化[2]。20xx年,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收入2900萬美元,居福布斯全球演員富豪榜排名第13位。

20xx年,憑藉電影《荒野獵人》獲得第73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和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素材積累作文 篇3

蘇軾水落石出的名人故事——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書畫家。他生性豪放,學識淵博,極富文采。在被貶嫡黃州時,曾兩次遊歷黃州城外的赤壁,寫下了兩篇傳世之作《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

當時,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潔明媚。蘇軾和他的兩個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風,興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風清的美麗夜景,使他們詩興大發,和朋友相聚,暢敘友情,更使他們忘記了一切煩惱,他們和歌吟詩,暢所欲言,歡樂之至,無以形容。蘇軾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趕回家中,詢問妻子家中是否有酒。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說這就是供給他臨時需用的。

蘇軾大喜過望,連連稱謝,拿了酒,趕回朋友中間,來到赤壁下的長江岸邊,登上小舟,泛舟遊玩。蘇軾水落石出的名人故事

這時,只聽見東流的江水發出潺潺的聲響,在萬籟寂靜的夜晚顯得特別清脆,岸邊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峯屹立,懸在山峯間的月亮顯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頭,露了出來。

出處宋·蘇軾《後赤壁賦》“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匕水落石出。”

釋義:江水下落,水下的石頭自然露了出來。比喻事情經過調查研究和對證,終將真相大白。

素材積累作文 篇4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這是許多同學寫作的難題。因爲缺乏素材,很多同學的寫作時只能堆砌一些被無數人使用過諸如屈原、陶淵明、愛迪生或者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例,以致千人一面,難得高分;因爲缺乏素材,也有些同學只能不斷絮叨自己兒時的一些小事,以致事例缺乏典型性和說服力而不得高分;因爲缺乏素材,作文中只能將某些陳舊材料拿來擴寫,或者“同構”材料中的事例,以致沒有自己的創作而分數居低不高……

爲什麼產生這些弊病呢?這主要與大家自身的因素有關。客觀上,由於年齡小、生活空間窄,經歷簡單,閱歷不足,自然就沒有生活體驗、生活積累;再加上學習科目多、任務重、壓力大,自主學習的能力尚未形成,只會跟着老師轉,哪個學科佈置的作業多就應付哪科,不可能自覺主動地騰時間去閱讀,素材積累自然偏少。主觀上,由於寫作本身是一個比較艱苦的活動,寫作能力的提高也不是短時間能見效的,很多人在思想上有着較強的畏難甚至是牴觸情緒,因此也就不願意主動去閱讀,去積累。

作文在整個高考過程中是重中之重,素材又是構築作文大廈的基本建築材料,素材積累的程度如何,直接關係着作文的成功與否。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基礎等級的“內容充實”和發展等級的“豐富”,都與使用的材料種類、數量、是否新穎有着密切的關聯,因此儲備大量的素材,是寫好作文的基本條件。那麼,在平時的複習備考中,考生應該如何進行蒐集、儲備作文素材呢?筆者以爲,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去嘗試:

首先是化用教材,活學活用。

中學語文課本內容涉及古今中外諸多領域,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其中也包含豐富的典型事例、名言警句,這是儲備素材最方便、最直接的信息。比如《蘇武傳》中蘇武那堅定的民族氣節、堅貞不移的高尚品格;《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在國難當頭顧全大局、毅然出使,智退秦師的作爲;《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忍辱負重、顧全大局,“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胸懷;《離騷》中屈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執著精神等,都可以成爲作文中的素材。

單單語文課本中就有這麼多可供積累和借鑑的資源,更不必說那內容豐富多彩的《紅樓夢》《復活》等七部名著和思想深邃的文化經典《論語》和《孟子》了。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忽略了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作文資源。

化用教材,活學活用,那麼即使在三點一線單調的學習生活中,你依然可以坐擁素材“金礦”。 這一點,我們從近十幾年來各省的高考優秀作文中不難發現典型的範文。

其次是與時俱進,關注時事。

我們很多同學寫起作文來,喜歡羅列“光榮榜”“古典榜”,舉例要麼太過陳腐;要麼千人一面,百卷相似,都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令閱卷老師感到單調乏味、毫無愉悅感,又怎能獲得高分呢?

古人說,“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現象、新問題出現。與時俱進,關注時事,利用平時看書看報看新聞的時候,開闊視野,開拓素材空間。緊跟歷史潮流,把握時代脈搏,多積累一些具有濃郁生活氣息和時代感、新鮮度的素材,並適時地運用到作文中,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具有鮮活的時代氣息,一定能給閱卷者耳目一新的感受,進而爲取得高分贏得先機。近幾年各省高考作文優分卷中,就有許多因爲取材新穎而得到高分的。

近年來還有不少高考作文題是緊扣當年的時事來命題的,例如20xx年新課標卷以中國崛起的報道爲題、重慶卷以袁蘇妹被授予榮譽院士的新聞爲題,這些材料都是高考不久前發生的事,如果你不熟悉這些話題,甚至可能面對題目無從下手呢。因此,要寫好作文,不但平時要關心國家關心社會,即使在臨近考試時也要抽時間瞭解時事,這樣你就能在寫作時擁有了最新的素材,也因爲有了充分的準備而信心加倍。

第三是要揚長避短,獨特出衆。

我們每個人因爲家庭環境、生活經歷、天賦秉性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自己所興趣、愛好的方面,一般來說,就會了解、鑽研比較深入,有關這方面的素材積累起來也就比較輕鬆容易。反之,則可能就會比較困難。揚長避短,作文就會因爲素材獨特出衆而得高分。比如有的同學對娛樂界、演藝圈比較感興趣,他就懂得更多的歌星影星的事情;有的對足球、籃球、拳擊等體育類項目感興趣,那麼他對球星、拳王個人成功的事例就積累得比較多。如果有個同學對國產汽車的發展尤其是某汽車品牌公司感興趣,他就會積累許多有關這個公司發展進程中的故事。這些材料就可以成爲你的作文與衆不同的可能。就像我以前教過的一個學生,他對超級女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對李宇春,他積累了許多關於她成功的故事,以及成功背後的努力事蹟;還有一個對拳擊感興趣,他積累了歷屆拳王的故事,於是每次寫作文的時候,他們總能揚長避短,巧妙地將自己所掌握的這些素材與自己所要表達的觀點聯繫起來,用這些別人所不熟悉的素材來論證的觀點,結果常常因爲獨特出衆而獲得高分。

第四是要留意生活,聯繫實際。

葉聖 陶老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想要寫好作文,就要到廣闊的生活中去積累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本源,離開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頭和生命力。一個人的本領再高,如果離開了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也難以寫出好。許多著名作家大多經歷了作品所描述的生活,比如曹雪芹與他的《紅樓夢》,巴金與他的《家》等。

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說:“作文要注意聯繫學生生活、思想和學習的實際,培養實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風。”作文與生活天然聯繫在一起,作文的源泉來自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生活中處處有作文素材,比如,我們可以從獨特的生活經歷中發掘出蘊含中的社會意義和審美價值;可以從獨特的情感體驗中發掘出人性的光輝……走進生活,聯繫實際,在生活中尋找、儲備、積累作文素材,作文就不會是“無米之炊”。

第五是研讀他人作文,巧妙借鑑。

俗話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多讀讀別人的作文。比如每次老師佈置的作文,各班總會有一些寫得比較好的,拿這些同學的作文來讀,因爲是同題,因爲是身邊同學寫的,可學性更強,差距也不會太大。當然,也可以是一些高考優分作文,或者是外地市同級考試中學生的優秀作文。讀的時候,除了可以借鑑人家的篇章結構、語言表達,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鑑人家的素材,尤其是那些你沒積累到的但又比較富於個性的事例或者名言警句等。因爲同一材料中蘊藏着多種不同的意義,積累了,也就豐富了你的素材庫,日後寫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

在學習中化用所學教材資源,豐富寫作素材;在平時看書看報看新聞的時候,開拓素材空間;揚長避短,在追求個人愛好、興趣的同時,積累素材;走進生活,聯繫實際,在生活中儲備素材;多讀他人優秀作文,在欣賞中借鑑積累。只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做素材積累的有心人,你便可以輕鬆積累素材;在考場上恰當、謹慎選材,大膽表達,你這個“巧婦”又何愁“無米”“爲炊”呢?

素材積累作文 篇5

侃侃而談

解釋: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指人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古時候用來形容人善於交談,有風度。

成語故事:

在周朝的等級制度中,大夫是諸侯下面的一個等級。其中又分爲兩等,最高一級稱爲卿,即上大夫,其餘稱爲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個儒家學派的創始者。但他在當時的地位僅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傳“仁”的學說,並提出“仁”的執行要以“禮”爲規範,極力維護貴族等級秩序,所以他是一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在家鄉,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說話,和下大夫說話,他都有不同的舉止和言語。

平時,在家鄉與鄉親們談話,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善辭令的樣子;但在祭祀和朝見的場合,他卻十分善言,只是比較謹慎罷了。在朝廷上,當國君不在場時,與下大夫說話,他言談毫無顧忌,侃侃而談,顯得從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說話,他和顏悅色,十分謙恭;如果國君臨朝,在國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儀去做,小心謹慎,還怕有不妥之處。

應該說,孔子提倡的禮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即使從這個時侯來說,也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素材積累作文 篇6

(1) 那溪水是那麼清,溪水映着藍天、白雲,彷彿又是一片天空。小溪裏的水草,被水推着搖着,悠閒地扭動着纖細的腰肢。偶爾有幾朵野花飄落在水面上,一蕩一漾,整條小溪都散發着花的馨香。

(2)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爲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

(3) 青春,是一本自傳體的大書,書的作者是自己。那麼,這本書怎樣才能寫好?我們要用智慧的頭腦構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崇高的理想佈局,用堅定的信念寫作,用奮鬥的精神修改,用執着的追求出版!

(4) 沒有人能夠“棄”你,除非你自暴自棄,因爲我們是屬於自己的,並不屬於他人。

(5) 縱比者易得到滿足,橫比者則易感到失落;滿足者則易裹足不前,失落者則易選取奮起。

(6) 有的人不管年紀多大,卻永遠年輕;有的人不管是榮是辱,卻波瀾不驚;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貧,卻樸實爲人;有的人不管受譏遭諷,卻依然闊步前行;有的人不管自我位有多卑,卻永遠惦念着祖國母親!

(7) 月亮一露面,滿天的星星驚散了。

(8)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最易迷失自己;處在別人的關愛中,最易弱化自己。

(9) 一次專心學習勝過百次囫圇吞棗;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輕率行動;一次真誠相助勝過百次憐憫同情;一次見義勇爲勝過百次豪言壯語!

(10) 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極像一隻擦亮的銅盤。

(11) 從高高的跳臺上往下望,頭暈目眩,但我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緊閉雙眼,不顧一切地向下跳去。

(12) 一陣微風吹過,金色的水稻隨風擺動,猶如金色的海洋。

(13) 一望無際的田野裏,金燦燦的稻子成熟了,就像一塊塊金子;果園裏碩果累累,有紅通通的蘋果,梨子像小葫蘆似的吊在樹上;樹葉枯黃了,紛紛落下,像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一陣風吹來,給人們帶來一絲涼意。

(14) 大樹下,一片片落葉從樹上“飛”下,像一隻只彩蝶翩翩起舞。

(15) 上午明明是陽光燦爛,睛空萬里,現在竟然已經是烏雲密佈了,下着像豆一樣的大雨。一粒粒、一串串,接連不斷的從天空中往下掉,中間不斷夾雜着炫麗的閃電,組成了美麗的圖畫。天上不斷掉下雨珠子,雨水珠子掉在地上的唰唰聲,雷電時的轟轟聲,組成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交響樂。

(16) 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火熱的太陽炙烤着大地,河裏的水燙手,地裏的土冒煙。 烈日當空,道路兩旁,成熟的穀物都熱得彎下腰,低着頭。蚱蜢多得像草葉,在小麥地裏,在岸邊的蘆葦叢中,發出微弱而嘈雜的鳴聲。

(17) 書包是一隻船,載着我去泛遊學海,衝急流,越險灘,飄流遠航,到達勝利的彼岸;書包又是珍寶,它融有媽媽的情和愛,給我勇往直前的力量。

(18) 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

(19) 歲月,是一首詩,一首蘊含豐富哲理的詩,歲月是一峯駱駝,馱着無數人的夢想。

(20) 學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個太壞的局面。不自憐、不自卑、不怨嘆,一日一日來,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樂和必然的抵達,在於我們自己的修持每次考試就像是一種屈辱你說你會了別人不相信偏拿張白紙要你來證明。

(21)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流浪。

(22) 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

(23)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啓心靈的智慧之窗。時間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奮鬥者前進的進程。時間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稱量奮鬥者成果的重量。時間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們追趕人生的'目標。時間猶如一面戰鼓,它能激勵我們加快前進的腳步。

(24) 我願意在父親、母親、丈夫的生命圓環裏做最後離世的一個,如果我先去了,而將這份我已嘗過的苦杯留給世上的父母,那麼我是死不瞑目的,因爲我已明白了愛,而我的愛有多深,我的牽掛和不捨便有多長。

(25) 我們的父母是恆星,我們回家他們永遠是在的;我們的朋友是行星,有的時候來有的時候去,但是他們也是天空中的星;在我們的生命中擦肩而過的,一些可能在今生你再也不會碰到的人,我將他們叫做流星。

(26) 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他的時間。不做不可及的夢,這使我的睡眠安恬。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些負擔和承諾。不說無謂的閒言,這使我覺得清暢。我儘可能不去緬懷往事,因爲來時的路不可能回頭。我當心的去愛別人,這樣不會氾濫。我愛哭的時候哭,我愛笑的時候笑,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27) 運動使人充滿生機活力,音樂使人充滿浪漫快樂,思考使人充滿智慧理智。

(28) 有時候感情是一劑善變的藥,溶在愛人的酒杯中,苦澀裏也終能品出甘潤;有時候,感情是一把雙刃的劍,握在敵人的手裏,縱輕輕揮下也覺傷痕累累。 朋友,鐵血的男兒也有情,沙場的將士也有淚。感情支配着心靈,左右着靈魂。可是,小心啊,切勿讓其變幻了你評判的目光。

(29) 路由“足”與“各”組成,因此才“人各有路”;正正因“人各有路”,

(30)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柔韌的小草,你究竟是什麼呢?是我們無數卑微弱小的生命吧?我們是平凡的草民,卻也可以描繪春天,爲大地梳妝,弱小的生命聯合起來,還可以改變環境,創造世界。

(31) 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幸福的。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愛人的能力,而不是被愛。我們不懂得愛人又如何能被人所愛。

(32) 只見他雙腳向後蹬,雙手向外劃,像只青蛙一樣向外遊.過了一會兒,我可以下水游泳了,由於受到了爸爸的啓發,我記住了游泳的要領,又藉助救生圈,一趴到水面上就放鬆身體,馬上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面上游來游去了。

(33) 秋天就像一幅金色的圖畫,到處是豐收的景象。

(34) 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煙。 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

(35) 巨浪伸出雙臂把我猛地托起。

(36) 不是苦惱太多,只是我們不懂生活;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們不懂把握。

(37) 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學,沒有一件是太晚的。

(38) 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裏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素材積累作文 篇7

1、寬容

開頭: 寬容是人類生活中至高無尚的美德。因爲寬容包含着人的心靈,因爲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爲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因爲寬容是人類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種情感能融化心頭的冰霜。而缺乏寬容,將使個性從偉大墮落成連平凡都不如。

結尾: 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爲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淨;正因爲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爲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恆。

2、諒解

開頭:諒解如一杯清茶,沖淡彼此之間的誤會;諒解像一縷春風,吹化人間隔膜的冰層;諒解像一隻寒梅,預示心靈來春的溫情;諒解是一架彩虹,讓就不相逢的情感放射光彩。

結尾: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我們在追求團結、奮進、和諧、平等,我們同樣應該獨守那份恬然與空明,用每一句話沒一種表情向人們昭示諒解,協同人們用諒解交往。

把握諒解,社會便會進步;

把握諒解,人類便擁有財富。

3、理解

開頭:理解,是友誼的結晶;理解,是從信任中開出的鮮花;理解,是人與人之間關愛的光環。它能讓誤會變成點綴美麗的小瑕疵,於社會中,人們相互的理解,能使這個大家共有的家園更加繁榮、安定。

結尾:相信總有一天誤會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因爲它由理解來澆灌!

4、分享

開頭:孤寂人生,誰來聆聽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來,誰來領略你眼中的精彩? 山青青,水盈盈,彈一曲“高山流水”,震徹羣山,激揚層浪。於是俞伯牙與鍾子期共同欣賞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結尾:分享是一種博愛的心境,學會分享,就學會了生活。

分享是一種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時,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

分享是一種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時,明白了存在的意義。

快樂的分享,痛苦的承擔。在你與人分享的時候,就肩負着一份重任。讓他更快樂,讓痛苦全部溜走,讓陽光灑滿你的心靈。

5、集體利益

開頭:集體,是什麼概念?集體就是一個團隊,所謂的團結,就是關心集體,熱愛集體、回報集體,下面我就講講、、、、、、

結尾:正因爲這樣,我們一定要團結團結,因爲我們是一個集體、、、、、、

6、回報

開頭:(1)綠草如茵,那是草兒在回報春天;鮮花繽紛,那是花兒在回報陽光;白雪千里,那是雪兒在回報朔風。生活,因回報而美麗。

(2)綠葉盡情地釋放自己,映襯了荷花,擠出了陰涼,雖然沒有人讚賞,最後枯黃而死,但它相信,明年的夏天依舊綠意盎然。 雪,忍受深深的孤寂,用自己的軀體保護農作物,雖然最後融化成了水,但它不後悔,因爲農民會因此展開笑顏。 梅,迎着風雪,一枝獨放,雖然不能改變周圍環境的寂冷,但它堅信,第一個報春的消息,迎來萬紫千紅的滿園春色就是它最好的回報。

(3)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在匆匆忙忙的腳步中,我聽到了一種聲音,天使的聲音,好人總有好夢,付出總有回報。

結尾:世人總是希望這個世界給自己多少回報,卻忽略了自己到底爲這個世界付出了多少。天地間那杆無形的大秤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付出纔會有回報。誠如一首所唱: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我們只有讓自己付出,讓自己做得最好,我們的生活纔會更加美好。

7、感恩

開頭: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結尾: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爲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8、集體溫暖

開頭:雷鋒叔叔曾經說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結尾:“一棵小樹,難經風吹雨打;百里森林,能頂呼嘯狂風。”讓我們主動關心集體,熱心爲集體做事,誠心爲集體服務吧!

9、師生情

開頭:有一種職業最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最雋永,那就是師魂;有一種情感最動人,那就是師生情。我們擁有同一顆熾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闊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播撒着希望……

結尾:老師是無私的,他不求得到學生的回報;老師是“好面子”的,他希望自己的學生成才。作爲學生,我們難道不應該真誠敬獻滿腔的熱情、無限溫暖和一顆赤誠的心嗎?

10、奉獻

開頭:奉獻是秋天的白雲川點綴了藍天,也詩化了自己;奉獻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既壯闊了大海,也提升了自我。

結尾:“落紅不是

素材積累作文 篇8

我的爸爸,父親節快樂

結束了杭州的一年高復生活,又踏入高考考場的三天裏腦子裏沒有了去年那麼多冗雜的事情,全身心地考試。

記得同桌說,她老爸給她發了條信息,“只要你的腳還踩在這片土地上,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輕。”心裏也被波及到一些感動,父愛如山,沉穩而默然。我的老爸雖然平日裏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正經時刻卻能字字珠璣,能力敵萬軍。不曾關心過我何時可以拿到第一,不曾把我的獎狀裱起來炫耀卻總是在我失落的時候敏銳地嗅到我的難過,默默地寬慰我。不曾對國家大事侃侃而談,不曾讓人覺得是一副厲害的男人的樣子,卻在路上與兇橫的東北男人打架,掛了彩他只說,他看不起打女人的男人。

這是我從小就認爲一無是處的爸爸,不會做生意,因爲不會撒謊;不會當官,因爲不喜諂媚;不會教書,因爲喜歡自由。換了一個個的工作,真得不合適。所以媽媽成了獨當一面的女強人,賺錢,奔波,費盡口舌地辛苦着。

他只是個書呆子。

可是大事媽媽都會交給爸爸,雖然她會在家裏罵他沒有用,可是所有人誇獎爸爸是個好人,一等一的好人。媽媽是有福氣的,嫁給他這樣好脾氣的人。媽媽每次生氣發火,他就倒好水怕她渴着,燒好飯怕她餓着,默默聽她數落,從不回口。有人說他是懦弱,可是,這明明就是愛啊!

也曾問過媽媽爲什麼要考慮老爸的意見,他像是個不在生活中的人,是這個世界上忙碌的人們中一個例外。媽媽只是笑笑,魚尾紋堆在眼角,“女兒啊,他是我的天。”這才驚覺,他們分明是老天配好的一對,在這塵世中相依偎。

如今,沒了經濟煩惱,沒了房貸壓力,他們要好的連我都會嫉妒,一起出門,一起進門,無論多晚爸爸都會去把媽媽接回來,無論,她在哪一家打牌,無論,多遠。

我怕黑,爸爸總是給我點着燈,等我入睡再幫我關掉。後來他們去了北方經商,他就給我買了走馬燈。徹夜不滅陪着我。

聽着你們兩個總是會討論我以後嫁人的問題,傻二老,我才二十呢。可是,親愛的爸爸,倘若有天我真得要嫁人了,他會不會像你對我那麼好呢?

你和媽媽,纔是上天賜給我今生最美麗的禮物。

我愛你們。爸爸,父親節快樂。

素材積累作文 篇9

在你感興趣的領域多學習多做筆記。哪怕只是淺淺翻閱相關雜誌報刊等。因爲如果你爲了積累素材而去看書,恐怕就算手抄得萬分艱辛也未入心裏幾分。如果你刻意想分門別類去整理,恐怕時刻都在擔憂和猶豫這個素材怎麼用。而經過我親身體驗,你看完書後記得最牢的,是你最感興趣的那部分,也是你考場上能信手拈來的那部分。還有切忌只看好詞好句!積累素材主要是人物+事例+意義,應試作文不需要你多華麗的辭藻!

我個人喜歡閱讀經濟類雜誌或諸如Vista、人物週刊這種很方便買到,內容比較精悍的雜誌,非常有意思,材料也鮮活。若是文科生,也推薦中國自然地理這種,不過比較厚可能難閱讀。若是理科生,也可關注科技類雜誌。爲什麼主要推薦雜誌呢,因爲讀起來省時間,內容也濃縮呀今後有時間了萬萬不可輕視名著閱讀哦!

再舉一個我堂弟的例子。他語文不好,可是作文還行而且從來不愁素材,爲什麼?因爲他愛籃球!球星及其成長故事等都記憶深刻信手拈來!他和我說過,他可以天天不重樣地用這些素材。可見興趣的力量!

另外,我的老師經常印發一些哲理文章或者時政熱評,也讓我們訂了《中華活頁文選》。說實在的,後面那本雜誌開始我實在看不上,現在倒覺得挺有趣,也有很多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