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漢字的演變手抄報圖片

漢字的演變手抄報圖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漢字的起源】

漢字的起源有種種傳說,中國古書裏都說文字是倉頡創造的。說倉頡看見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長得好像是一幅繪有文字的畫,倉頡便描摹他的形象,創造了文字。有的古書說,倉頡創造出文字後,由於泄漏了天機,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還有一種傳說,說倉頡觀察了鳥獸印在泥土上的腳跡,啓發了他發明文字的靈感。這種種傳說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廣大勞動人民根據實際生活的需要,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才慢慢地豐富和發展起來的。

漢字的演變手抄報圖片
[page]

【漢字的構成的方法】

象形法

這是形成漢字的最早方法,因此創造了最原始的文字,例:“日”寫成,“月”寫成,水寫成,牛寫成等等。這些象形字經過逐漸的演變,到後來都改變了原字的形體,變成了後來方正的字體,有的筆畫減少了,有的筆畫增添了,由不規則變成了有規則的字體。

會意法

象形字比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但它們不能表達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創造了另一種造字法--會意法。就是用不同的符號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號來表達一個抽象的意思。例:“明”字寫成,意爲“日”和“月”帶來光明。“旦”字寫成,(意爲太陽出地平線而升起。

形聲法

象形字和會意字都能從字形上看出字的意義,但卻不能讀出聲音。因此又創造了形聲法來造字。把表示聲音的聲旁和表示意義的形旁搭配起來,組成很多新字。例:“爸”字是表音的“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結合;“芭”字是由“巴”和“++”搭配而成。這樣文字越造越多,據統計,形聲字佔漢字的90%左右。漢字的形成和發展,成爲人們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適應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

[page]

【漢字的演變過程】

可以簡略歸納爲五個階段:聲、形、象、數、理。

⑴ “聲”是任何一種語言的必要組成部分。在遙遠漫長的太古時代,人類從本能的“哭聲、笑聲……”或模仿大自然的“鳥鳴、蟲叫、獸吼、風聲、雷聲、雨聲……”中逐漸分化出具有一定意義、代表一定事物的“聲音”,這就是語音的進化。例如:“ma、ba”用於代表“媽、爸”可能是從哭聲“啊……”中分化出來。語音進化到現代,已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漢語中大約有4×400=1600種聲音。語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規律,從現代語言中可以分辯出一些線索。

⑵ “形”是語言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遠古時代人類主要面臨的是生存和種族延續問題。在與大自然和猛獸毒蛇等的鬥爭過程中,有時需要用“形”或“畫”來表示事物。例如:遠出狩獵,爲了不至於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樹幹上做一些標記。人類在狩獵時,也注意觀察野獸的足跡,以辨別出野獸的特性。另外,人類也可能出於對神祕大自然的崇拜或對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巖洞壁上,畫上“日、月、人、山、木、屮、動物、祖先……”等圖象。

⑶ “象”是創造漢字和《易》說理預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屬於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這些基本部件相互組合,產生各種各樣的“象”,創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還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組合,產生用於表示各種事物、各種意念的諸多文字。

⑷ “數”概念是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人類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無”和“有”.沒水喝會渴,沒東西吃就會餓。“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會捱餓。“有”進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數的概念。

⑸ “理”是“象、數”的擴展。漢字外延的演變主要是通過“理”來擴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裏明白、事情變得明顯……”等。 上述漢字演變的五個階段“音、形、象、數、理”,本質上也是創造漢字的五種基本方法。

[page]

【趣味漢字】

1、忙對忘說,我就納悶兒,同樣生活在一起的兩口子,你心咋就那樣大呢。

2、力對辦說,牛啥呀,有錢就拎兩包出來橫晃呀?

3、平對蘋說,哥門,用點好洗髮水吧,瞧你腦袋髒的,都長草了。

4、日對曰說,嗨,我說朋友,幾天不見,咋就胖這麼多呢?

5、卓對桌說,碰上大忽悠了吧,好好的,咋就上拐了呢?

6、驢對馬說,大兄弟,跑得快沒用,趕緊把戶口上了吧

[pag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