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愛我中華主題手抄報的資料

愛我中華主題手抄報的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愛我中華主題的資料: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理性愛國觀念

愛我中華主題手抄報的資料

愛國主義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源泉。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每一箇中華兒女所應負的責任和使命。

何爲“愛國主義”?列寧曾經定義爲:“愛國主義是由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這說明,愛國主義是人類普遍性的自然情感,是超越社會不同發展階段而固定永續的情感。

歷史悠悠,歲月漫漫,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源遠流長,世代相傳。兩千多年來,西漢時期蘇武牧羊的故事,一直作爲愛國主義的佳話在中華民族中廣爲傳頌。我國近代史上,更有許許多多愛國志士爲祖國的獨立自由和繁榮富強英勇奮鬥。如不顧個人禍福得失,發動禁菸運動,的林則徐;堅守虎門炮臺,以身殉國的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甲午海戰中,“願與戰艦共存亡”的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等等。他們爲國爲民的壯烈事蹟和獻身精神,可歌可泣,流芳百世。我們的民族迭經劫難而不衰,我們的國家屢遭侵略而不亡,其真諦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已深深地融入我們民族性格、民族意識和民族氣概之中,成爲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忠貞不渝的“民族之魂”。

新世紀面臨着新機遇和新挑戰,國際國內形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在爲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我們面臨政治、經濟、文化和價值觀念等各個領域的嚴峻挑戰。愛國主義已不再是僅僅單純的保家衛國抗擊侵略的體現,它又被賦予了新的方式和含義。就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層面而言,經濟全球化對愛國主義教育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和衝擊。在諸多因素、諸多矛盾交織發展的情況下,對人們產生較大沖擊影響的國內或國際性、地區性的事件會不斷髮生。這些可預見或難以預見的重大事件,無一不牽涉着那些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包含着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素材。如炸館事件、撞機事件、拉薩3.14事件、聖火傳遞受阻、中日釣魚島事件等等。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應該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應把中華民族寶貴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下去。

愛我中華的手抄報

在經濟全球化的新時代下,爲了維護國家民族的主權和利益,必須高揚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樹立理性愛國的觀念,合理表達愛國主義情緒,同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堅持愛國主義的包容性。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大學生要具有寬闊的視野和開放的胸懷,以海納百川的氣勢面對和吸取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和進步觀念,包括借鑑世界上其他國家愛國主義教育的成功經驗,以一種開放的意識和精神來表達愛國主義情感,把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同積極學習世界上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結合起來。

二是堅持愛國主義的理性化。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大學生表達愛國主義情緒,應樹立一種理性的精神,辯證地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成果,辨別國際社會中形形色色的理論和思潮。要相信國家解決國際間問題的能力,堅決杜絕採取遊行示威等極端方式表達愛國情緒,解決民族問題。採取理性的愛國方式,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以民族經濟的發展壯大和競爭能力的提高爲依託,把對祖國的滿腔熱情與對現實的深刻而理性的思考結合起來,把自己的學習、工作、活動與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宏偉大業聯繫起來,用實際行動促進祖國的繁榮與壯大,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是堅持愛國主義的創新性。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緊緊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勇於開拓和創新,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賦予愛國主義新的時代內涵。要不斷地豐富和拓展愛國主義內涵,加強民族文化的教育,樹立民族自尊、自強精神,培養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熱愛和認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創新能力。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高尚美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蘊涵於整個民族中的一種深厚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作爲當代大學生,你們是民族未來希望,你們應該時刻秉承傳統的愛國主義精神並融入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創造精神,從每個人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理性愛國主義觀念,時刻以此規範自己的言行,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提高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競爭力,隨時準備捍衛祖國的榮譽與尊嚴,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奉獻給人民,奉獻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