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6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內容

2016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中華文化五千年,煌煌鉅著隨處見,春秋戰國有孔孟,百花爭鳴巨人間,漢賦唐詩廣流傳,宋詞元曲非等閒,明清小說人知曉,現代文藝領風騷!以下是本站網小編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希望喜歡^^

2016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內容

  官府魯菜

從文化脈絡上看,“官府魯菜”所依附的文化背景是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骨架則是齊魯大地的儒家文化,其核心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和”。因此,“官府魯菜”的文化表象,正如雄偉而博大的泰山,厚重淳樸,又如渾厚而壯闊的黃河,源遠流長。官府魯菜有着禮儀之邦氣質。又承襲了宮廷官府飲膳傳統的格調,所體現的正是儒家文化所追求的。

官府菜之所以與衆不同,根本一點在於其文化性。起源於昔日深閨大宅中的名廚佳餚,官府菜在原料豐實,工藝精湛的基礎上都被賦予了濃郁的文化烙印。袁枚、李漁、張岱……將一道道美食融於一篇篇傳世文章,流傳至今。在山東省博物館有兩件漢代陶俑便記錄了最早的官家廚夫形象。在章丘出土的“治魚廚俑”,頭戴高帽,身着開領便裝,袖子高卷,跪坐短足案俎前,左手按住魚身,右手持刀準備切割,案下有一陶器盛裝治魚剩物,足可見當時備料的考究。而在高唐出土的“切面廚俑”,麪糰製作動作嫺熟,展現了生動的廚藝。可見早在漢代便有“紅案”、“白案”的分工,着裝與記憶又是如此生動,漢唐的官府菜考究可窺見一斑。

“家蓄美廚,競比成風”奠定了官府菜的基礎,文人名家的參與則實現了飲食與文化的融合與傳承。

  小暑節氣的由來

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爲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爲大小,月初爲小,月中爲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爲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爲小暑。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俗話說:“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的28天之後,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爲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但從《1971~2000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來看,除青海、甘肅、山西、內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區,7月的極端最高氣溫相對多數出現在大暑外,大多數省份的極端最高氣溫都出現在小暑期間。在全國32個省市直瞎市(臺灣)中,絕大多數地區,7月的平均氣溫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熱月,處在7月之中的小暑實際上很熱。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爲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30℃、日最高氣溫高於35℃的集中時段,這對雜交水稻抽穗揚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佈局上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因素外,已經栽插的要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於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小暑前後,華南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佔全年的75%以上,一般爲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華南東部,小暑以後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豐歉關係很大,必須及早分別採取抗旱、防洪措施,儘量減輕危害。

小暑前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亦須注意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