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導語: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2張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3張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4張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5張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6張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7張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8張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9張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10張

關於元宵節的手抄報簡單 第11張

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 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衆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爲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爲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爲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爲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爲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爲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節對聯詩話】

春節剛過,餘興尚濃,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元宵節,俗稱上元節,又稱元夜、元夕或燈火節,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與元宵節有關的對聯趣事。

最爲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爲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馬家鎮,邊走邊賞燈,見馬員外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徵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爲進士。歸鄉路過那戶馬員外家,聞知招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爲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王安石樂不可支,揮筆在紅紙上寫下了斗大的“囍”字,貼在門上。從此,“囍”字便流傳開來。

北宋時,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據說,此聯爲我國最早的燈聯。此後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爲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爲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傳說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爲狀元。

被稱爲“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上下聯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傳說,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着一羣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緻風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了一謎聯,讓大家猜一猜。隨同的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爲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麼也猜不出來,最後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相傳袁世凱當年當了臨時大總統後還想稱帝,遭到舉國上下的一致反對,他在洪憲(1916年)登基後,自知不得人心,又不許人們非議,上元節時街上有人叫賣“元宵”,他大爲不安,心忌“元宵”二字,因爲元宵與“袁消”二字同音,恐是不祥之兆,遂下令將“元宵”改爲“湯圓”,而將元宵節則改爲“上元節”。當時流行這樣一首打油詩嘲笑袁氏:“袁總統,立洪憲,正月十五稱上元;大總統,真聖賢,‘大頭’頂‘銅元’,‘元宵’改‘湯圓’”。袁世凱死後,一位當年賣過元宵的人爲他寫了一副對聯:“袁世凱一命嗚呼,元宵節源遠流長。”對仗雖然不很工整,卻道出了人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