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雙聯民情日記範文錦集十篇

雙聯民情日記範文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需要認真地爲此寫一篇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雙聯民情日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雙聯民情日記範文錦集十篇

雙聯民情日記 篇1

20xx年xx月x日 星期一 多雲轉陰

早上5點多鐘,手機響了,我一看是正在進行拆遷工作的北西組組長李淮亮打來的。“杜書記,昨天到你同學家動員她搬遷,她說啥都不願意,現在他都影響了一大片,你看咋辦吧?”李淮亮帶氣的說到。掛上電話,我就想,一定是她——趙紅梅,我初中的同學。

6點20分,我趕到了同學家。沒想到剛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哎呦,杜書記,那麼早大駕光臨,有啥事,說吧。”那說話的`語氣就像吃了酸葡萄一樣——“咧牙”!我笑着答道:“俺這不是沒吃早飯嗎,想到老同學你這,蹭碗稀飯喝。”就這樣,我開始了今天的“正事”.我們從同學時的生活,談到了畢業後的娶親生子,最後她談到了自己的今天。她現在患紅斑狼瘡多年,常年靠藥物維持。有一次發病,她把剛炒好的一鍋菜都倒在了自己的身上,現在脖子下面留下了一片疤痕。一對雙胞胎兒女,都在上高中。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每月千把塊錢,沒有低保,家裏的日子過得挺緊。我一看,火候到了,就對他說:“你有實際困難可以提出來,我們想辦法給你解決,可咱也不能因爲有困難就不搬家,這樣會影響大局的。”當着她的面,我同社區書記、主任通了電話,我們的意見是一致的:“對於向趙紅梅這樣的戶,確實有實際困難,符合低保申報條件,應及時予以申報”.我當場給予她答覆:“你把所需的申報材料準備好,交給我,社區會盡快給你申報的。”想不到,她這時候還逗我一句:“杜書記,這算不算走後門呀?”

10點10分了,她說:“我現在還不能搬,我不能幹活,得等俺對象來搬。”我一聽,這咋行,得趁熱打鐵。我一拍胸脯說道:“你找人搬,費用我個人給你出,況且今天是5月8號,農曆四月十八,好日子,就今天搬完。”見我如是說,她也沒好再說什麼了。 就這樣,我運用“友情牌”在拆遷中打了個硬仗,把我同學的家“拆”了。

雙聯民情日記 篇2

“五一”假期剛過,昨天中午市委辦公室進村入戶工作隊就再次進駐達仁村。根據工作安排和分組要求,今早八點我們小組4人在辦公室楊思鋒副主任帶領下,一路顛簸,來到達仁村最遠的回頭山社,任務是走訪5到6家貧困羣衆,對羣衆的生活生產等各方面情況做一個細緻的瞭解和摸底。

在一處路面稍寬的地方,回頭山社李銀華社長已在等候我們一行,昨天下午在村裏開會時我們已經認識,今天讓他給我們帶路。就在路邊,李社長給我們介紹了全社的一些基本情況:回頭山社現有26戶人家,119人;現在還栽種的水稻田只有15畝,羣衆糧食基本全部靠買;全社有茶地450畝,有茶所一個,治安情況較好,這幾年基本沒有什麼案件發生,沒有上訪戶;社裏主要的問題是道路雨天泥濘難走,幹冬時人畜飲水不夠。

大家邊走邊談,轉個彎就見路邊有一棟空心磚搭建的簡易房屋,屋頂是石棉瓦,兩間房30平米左右,靠西那間臨路開成一間小賣鋪樣,這就是我們今天走訪的第一家:戶主叫李智華(漢族,31歲,初中文化,健康),長年在廣東省東菀的一家燈具廠打工,今年剛過完年就又去了,每月可以寄回家1000元左右,家裏只有媳婦趙蕊萍(漢族,31歲,高中文化,健康。)和6歲在上學前班的女兒李卓。結婚分家出來後在路邊蓋了這間簡易房住着,爲了平時生計,開了很小的小賣鋪,每天有100元左右的營業額,可以賺到20元左右;家裏有田2分,每年可收穫300斤左右穀子,茶地有2畝,去年有3000元左右收入,還栽有50棵核桃樹,小樹剛掛果,都沒投產;家裏現在有20000元欠款(信用社8000元,私人12000元)。雖然生活很艱辛,可我能從女主人的臉上看到開朗的笑容,在交談中感到她的堅強和自信,細細的想想,男人打工每年可寄回家10000元左右,不用幾年核桃樹長大投產,雖然目前她很困難,但對未來充滿希望!

告別了堅強自信的趙蕊萍家,走了很長的崎嶇山路,來到另一家(這裏一家和一家相距很遠,看着好像沒多遠,山高窪深,一家到一家要走很長一段山路。),戶主:李子庭(漢族,49歲,小學文化,身體健康,在家務農),老父親:李子夢(80歲,身體健康,在家務農),妻子:羅雪梅(漢族,46歲,小學文化,身體健康,在家務農),大兒子:李曉華(23歲,現在西南林學院讀大四),小兒子:李佳華(18歲,初中文化,身體健康,在家務農)。家裏有茶地10畝,去年收入10000多元;有核桃樹200棵,都還小,部分剛剛掛果,去年只有400元收入;田地都種茶和核桃樹了,糧食全靠買。家裏養有36只山羊,去年收入有3000多元,小兒子農閒時就在本地打零工,一天收入40元,但不是長期的,有一天算一天,去年也收入3000多元。全家一年收入雖然有20000多元,但因爲供大兒子讀大學,開支很大,現在已欠下40000多元的債務,好在兒子還有幾月就畢業了。說到兒子,做父親的李子庭露出很驕傲和滿足的神情,全沒有了先前愁苦的模樣。大家坐在院子中聊着,進來一位揹着一筐青草的矮小老人,看到我們,臉上滿是爽朗的笑容,很利索的放下揹簍,進屋端出一碗瓜子,客氣的讓我們吃。這位老人是李子庭80歲的老父親李自夢,看到老人家已80歲的高齡,身體還這麼好,家裏那36只羊就是他養的,大家都很吃驚。老人坐下和我們高興的聊了幾句家常,一個勁的笑,一直在說:“好多了,好多了!現在共產黨的.政策好,村裏的幹部好,比早些年好多了”。離開時,老人客氣的送我們出來,走到門外指着4棵胸徑30多釐米,高有10多米的杉木樹說:“這幾棵樹都是我爬上去修剪的”,看着修剪得筆直,只有樹尖一米左右纔有枝條的4棵杉木樹,我們不由的發出驚歎!這還是80歲的老人嗎!大家圍着老人,驚歎着,勸老人要保重身體,不能再爬那麼高去修剪了,老人笑呵呵的,滿臉的自豪。想象着老人家那廋小身軀爬在這10多米高的杉木樹上的身影,回想老人放的那36只山羊,背的那筐牧草,端出一碗瓜子的滿是青筋和老繭,變形的黑黑的指甲雙手,我的心中不知是什麼滋味。老人家您真是達仁村的“達人”啊!

雙聯民情日記 篇3

20xx年xx月x日 星期六 多雲轉晴

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外出務工的人數與日俱增,留守兒童被迫留守,給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爲了掌握更多留守兒童信息,瞭解“留守兒童”目前生活、學習、心理等各方面的情況。5月28日下午,我與村王浩書記一起到我村王廟小學去調研,校長肖崇軍給我們簡單地介紹了該校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全校共有學生326人,有127名留守兒童,特別困難的留守兒童有7位。

肖校長說:從在校表現來看,有不少留守兒童各方面的表現令師生稱讚,但“留守兒童”的整體狀況令人堪憂,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而作爲臨時“監護”的人,大多或是年邁的祖輩,或是工作也相當繁忙的親戚,既沒有教育的精力和能力,也缺乏教育的常識,加上孩子自律能力差,監護人管不住,這樣就造成留守兒童不思進取,人生理想普遍不明;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缺乏關愛,性格內向、自卑;兒童自律能力差,紀律散漫,不聽老師的話,說謊、甚至打架,玩遊戲等,做些違法亂紀的事。也有一些經濟條件較寬裕的家長,由於常年在外務工經商,出於一種補償的心理,在孩子用錢上十分慷慨,使部分“留守學生”形成了不思進取,自由散漫,養成從小花錢如流水的壞習慣。

得知該情況後,我決定去走訪兩位特困留守兒童, 我首先到留守兒童王雪晴的家,瞭解到王雪晴同學現隨爺爺奶奶生活,父親正在服刑母親改嫁。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王雪晴同學不善於交談,性格較內向,在校總體表現還可以,就是在上課時經常走神,而爺爺奶奶年紀也大,平時農活也較忙,很少有時間顧及她的各個方面。我給她談心,詢問學習方面的情況,鼓勵她要好好學習,平時可以跟同學多玩耍,或者跟老師談談心裏的想法。通過交談,王雪晴同學逐步釋放心懷,問我幾道數學題目,然後主動要和我做遊戲,臉上露出久違天真的笑容。學生李辰,父親病故母親常年在外打工,隨爺爺生活,性格較內向,總是低頭不作聲,問話總是點頭,不善於交談,在班級成績在中等左右徘徊,由於爺爺年紀也大,還有農活要做,無力也沒有時間照顧到各個方面。我給李辰做了思想工作,需要給老師、同學們在一起多交流,不能自卑,聽老師和爺爺的話,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

調研結束,我回到村部,夜深了,回想“家長”那一雙雙焦急渴望無助的眼神,看到孩子們心裏的孤獨無助和複雜的心理,我心情沉重,作爲家庭,他們如何面對生活的壓力,怎樣才能走出貧困;作爲學校,應該如何幫助他們,怎樣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和其他的學生一樣安心學習、幸福生活,沒有後顧之憂。我想,對這樣的孩子,作爲一名下派書記,我不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嗎?我所面臨的這些“留守兒童”僅僅需要物質上的填補嗎?答案是肯定的:不。他們需要的是關愛。

我想,我能做的就是自己要關愛他們,呼籲社會要關愛他們。老師們,只有用愛的行爲和舉止,纔會叩響留守兒童心靈深處的'琴絃,纔會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纔會使留守兒童懂得和接受老師的教誨,只有讓愛紮根於育人的土壤,才能讓他們健康茁壯成長,將來成爲有用之才。作爲一名下派書記,我只能提供一些物質的幫助,把慰問7名特困留守兒童的想法給餘紅梅局長彙報 ,立即得到她的大力支持,當即安排慰問金每位學生200元,書包和一些學習用具一套。30日上午,衛生局陳光琳副局長在鎮委蔣鵬副書記和村兩委的陪同下到王廟小學對這7位學生進行慰問及“六一”兒童節的祝賀,他們背上新書包,看到新學習用品,非常高興,他們還高興地給各位領導戴上了鮮豔的紅領巾併合影留念,看到孩子們臉上都露出天真燦爛的笑容,我留下了激動的淚水。只要有老師們的辛勤培養教育,領導幹部的關心愛護和支持,孩子們纔有笑容,才能爲家長們解除後顧之憂。

隨後召開了全校老師的座談會,我對留守兒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議:“留守兒童”作爲一個“弱勢羣體”,他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他們也渴望得到快樂的成長,而我們要常開導他們,主動去和他們交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用耐心、愛心和恆心去感染他們,用真誠關心他們,營造寬鬆、仁愛、平等、尊重的氛圍和人際關係,讓他們能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雙聯民情日記 篇4

又是一年7月,在這杏熟麥黃的收穫季節裏,爲了有效落實省委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7月6日我們再次來到雙聯幫扶點慶陽市寧縣焦村鄉宮劉村。當天下午省人防辦一行15人在督查組長竇永毅副主任帶領下來到扶貧聯繫點宮劉村新建村委會建設工地,查看施工進展、工程質量等情況,竇副主任對施工人員強調要保質保量、安全施工。同時還了解了村上菜籽、麥子的收割情況,其它農作物、藥材的長勢等。返回住地,雙聯工作負責人談可峯處長召集駐村幹部、村書記、村主任等開會,協調產業開展、村莊建設規劃等事宜,明確此次入戶調研任務,強調注意雙聯政策的宣傳,準確瞭解村情民意。晚飯後,督查組5位同志前往寧縣進行督查工作。其他同志開始駐村蹲點,入戶對接、瞭解情況、宣傳政策、幫扶調研。

第二天一大早,在駐村幹部和鄉村幹部的引領下,到九、十、十一、十二組四個居住較遠村組中的6戶貧困家庭入戶瞭解情況,與去年相比較,每個家庭狀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經濟收入較去年相比有所提高。這些村組地處溝邊,距離塬上較遠,道路還不是很順暢,依然存在青壯勞動力長年在外打工,僅剩老弱病殘人員留守家中,土地也不很肥沃,家庭面貌改變不明顯等狀況,他們仍然居住在破舊的依山而建的土窯之中。第三天對一、五、七組5戶農家進行了走訪,這幾個戶居住在塬上,條件相對溝裏的住戶要好得多,有的人家蓋了新房、有的人家添置了新農用車,有的人家增加了牲畜養殖的數量,因爲水源充足,夏糧豐收,秋季農作物長勢喜人,收益較去年要好得多,只是普遍反映種麥不如種菜籽和藥材收入高。

緊張的走村入戶,瞭解民情讓我們腳不停步,上高塬、下川道,一會到窯洞炕頭,一會又到田間地頭,腳走疼了,臉曬黑了,但心裏卻特別充實,感觸也很多。

感受之一:農民真心擁護黨的惠民政策,真誠歡迎聯村聯戶行動,要求儘快脫貧致富心願非常強烈。結對幫扶的每一戶,儘管都是貧困中的特困戶,但是他們都用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同一個想法,那就是這些年黨的惠民政策讓農民特別是貧困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聯戶調查中,農民最滿意的是黨的一系列惠農政策;最歡迎的是聯村聯戶行動;最大的願望是儘快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我感到,農民的真心擁護和積極配合是開展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的力量之源,也是搞好雙聯行動的基本前提。

感受之二:鄉村幹部熱情高、情況熟,與農民打成一片。在走訪對接戶時,鄉村幹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村書記、村主任非常熟悉我們對接的每戶人家的家庭成員、農戶現況、經濟收入、存在困難等情況,介紹起來是滔滔不絕、如數家珍,這讓我們非常佩服。我想,如果沒有對這片土地和鄉親們的深厚感情,沒有千百次的入戶瞭解,村幹部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我感到,鄉村幹部是做好黨的農村工作的基礎之石,必須建設好、培養好、使用好這支隊伍。

感受之三:單位掛職駐村幹部認真負責

雙聯民情日記 篇5

我再一次到單位幫扶村觀音村,配合村幹部工作一週多了,全面瞭解了村情民情,深入走訪了這個村的25戶貧困戶生活狀況,尤其是自己聯繫的.貧窮戶白福堂家,兒子白軍剛從銀川打工回來,他說“現在外地打工不行了,花費太高,今年只拿回來5000元,聽說您又來住我們村幫我們脫貧致富,我就急忙回家了,去年年初,你給我家制定了五年脫貧計劃,自己打算今年新建三間溫棚牛舍,擴大養牛”,並請我幫他設計一套溫棚牛舍和永久性青貯窖的建造圖紙,我立刻答應一定得儘快弄好給帶上去。

二月三十日早,我拿着我設計好的圖紙來到他家,現場進行了規劃及資金概算,他自己先拿出15000元馬上動工籌建,下剩購買母牛所需資金我給他聯繫“雙聯”貸款來解決。

通過這件事,我感覺到我們“駐村幫扶工作幹部”只要深入貼近羣衆,多跟他們打交道,這樣才能得到羣衆的認可,人民羣衆纔會樹立致富信心,實現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雙聯民情日記 篇6

20xx年xx月x日 星期一 天氣:小雨

自開展“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以來,我們單位自上而下高度重視,先後幾次進村入戶,與幫扶對象對接、溝通。在增進感情的同時,我們積極爲聯繫戶謀劃發展思路,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資幫助,使他們對省委作出的這項惠民之舉、利民之策大加讚許,同時對自己脫貧致富奔小康也充滿了信心。

通過前幾次的.座談了解,我們深感幫扶任務責任重大,兩村貧困戶數較多,如果沒有周密的行動計劃,被動的往前推進,就難以達到此項利國利民政策的目標,我們認爲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引導農民脫貧致富。前幾次的座談了解後發現兩村兩委會辦公設施簡陋,日常辦公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各類會議和活動無場地、無設備的狀況後,我和其他班子成員初步計劃爲兩村兩委會資助辦公設施設備。雖然我局自身經費狀況也不是很好,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錢的地方也很多,但相比幫扶村組的情況,我們自身的困難基本屬於可以堅持和克服的。經過努力,我們籌備了辦公桌椅、沙發、茶几等辦公設備,今天準備送到幫扶村組。一大早,土門鎮、永東、新豐兩村的人員就來了,我們也組合了人員幫着,擡桌子、裝車。天氣雖然下着小雨,但看得出,大家情緒都很高、都很高興。能夠爲幫扶村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爲幫扶者,我們感到非常高興,後續我們將繼續努力,竭盡全力做好幫扶工作。

雙聯民情日記 篇7

20xx年xx月x日 天氣:雨

4月12日至13日的兩天裏,我帶着局裏幫扶幹部第四次來到毛藏鄉華山村、毛藏村進行“一對一”的幫扶“對接”行動,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所有幫聯幹部和他們聯繫的農戶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共同商定今年及今後八年的幫扶方向和思路。

根據前面我們幹部瞭解到的情況,以及和鄉黨委、村支部溝通的意見,我們初步提出了幾條脫貧思路,包括修建華山村村組鄉村道路修建,發展特色養殖業、改善農牧民用電條件、加大勞務輸出及勞動技能培訓等,一到村上,我們就與鄉、村兩級幹部及部分特困戶代表進行了座談,仔細詢問了大家的最迫切的需求,通報了縣局“雙聯富民”工作前期進展情況,並徵求大家對我們初步幫扶設想的意見和建議。

華山村黨支部王書記聽說我們提到村內道路修建時非常激動地說:“我們村四個村民小組,其中兩個就沒有像樣的路,行路難是困擾我們生產生活的最大難題,多少年來都未能得到解決,如今地稅局領導提出來要幫助我們辦這件大事,我們全村老少真不知道該怎麼你們的幫助和關懷。” 我看着他期盼又感激的臉龐,想着有省、市局領導的.關懷和支持,立即答應他一定將村上的困難和問題帶回去,認真加以研究,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逐步解決。

座談會後,我們的幹部分別深入各自聯繫農戶中,送去準備好的幫扶物品和資金,填寫民意調查表,併發放了填寫好聯繫幹部姓名、聯繫方式的“民情連心卡”,方便聯繫戶隨時聯繫。每個聯繫幹部都與各自的聯繫戶結成了“親戚”,他們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傾聽老百姓心聲;在心與心的交融中,感知老百姓的冷暖。

兩天的入戶結束了,毛藏鄉鄉親們的勤勞、善良、樸實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缺技術、少文化、短資金的現狀讓我感觸頗深,他們對改變生活的美好目標和十足信心讓我久久感動。這次走訪“對接”,我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更加重了,一定要幫他們找出路、想對策、增收入,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最終奔向美好小康,這是我們幫聯單位和幹部未來幾年必須要做好的一件頭等大事。

雙聯民情日記 篇8

時間:3月27日

事由:中午,中學李校長來鎮辦事,反映飲用水問題。沙溪鎮居民現在的.飲用水是由溪水中直接抽取,經簡單沉澱後直供的,大腸桿菌嚴重超標,雨天更是渾濁不堪。這個問題是歷屆人代會代表必提的問題,歷屆黨委、政府也十分重視,但因資金等方面的問題,至今仍沒有徹底解決。

要求:希望政府解決學生及居民的飲用水問題。

結果:經過多次召開班子會議,決定把解決居民飲用水問題列入今年議事日程。成立工作項目領導小組,具體由王爵凌副鎮長和廖鵬委員共同負責,聯合大**礦,統籌解決鎮區和礦區居民飲水問題。

後續跟蹤落實情況:經多次與大**礦主要領導協商,現已就共建飲水工程問題達成協議。5月份,我鎮與承建商和大**礦分別簽訂建設供水工程和用水合同。6月份該工程已進入徵地階段,年底前可動工。

雙聯民情日記 篇9

20xx年xx月x日 天氣:揚沙

爲規範有序、科學推進雙聯富民行動,認真貫徹省市局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擴大會議精神,今天,我局局領導班子帶領全體中層幹部一行39人,組成9個工作對接聯絡小組,深入到我局“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聯繫點古浪縣土門鎮新豐村9個村民小組,與鄉鎮、村、組分別對接座談,進村入戶向羣衆宣講“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談了解羣衆生產生活情況,分析貧困原因,尋找致富途徑,融洽幹羣關係,爲下一步開展幫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資料。

每到一個聯繫點,地稅幹部都與困難羣衆促膝相談,在拉家常中傾聽他們的心聲,詳細瞭解他們吃、穿、住、行以及上學、就醫、就業、養老和春耕生產等方面的`情況,對民情民意、貧困戶住房情況、耕地面積、燃料類型、飲水、收入、勞動力及貧困原因等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

對接之後,從方便農戶的角度入手,及時將包含聯繫人姓名、手機號碼、行動要求爲內容的“民情連心卡”發放到幫扶農戶手中,力求使聯繫溝通無極限。

通過走訪座談,幫扶小組瞭解到,金色大道橫貫該村東西,且緊靠黃羊河農場。依託這一地理優勢,羣衆對發展特色種植業和暖棚養殖業積極性很高,他們希望黨和國家能繼續制定出臺更多的惠農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夠發展養殖、種植的資金,修建鄉村道路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村級文體活動室,在全省廣大幹部的幫扶下早日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羣衆還對村務公開、土地產權糾紛、農田灌溉缺水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在初步摸清聯繫村和聯繫戶的基本情況後,我們將根據聯繫村的需求,結合地稅實際,將盡快制訂出分村幫扶方案。

雙聯民情日記 篇10

2月7日 星期五 雨夾雪

天氣驟冷,我們掛念着村裏五保戶、九十多歲的鐘友嬌,不知她孤身一人是否備好了禦寒之物,不知那專門爲她修繕的安置房,可否抵禦寒冷的天氣。揣着這份擔心,我和全南縣城廂鎮黃埠村“三送”工作隊隊員鍾寶堂約好,一起下村去看望老人。

我們一行來到老人家中,看到老人穿得嚴嚴實實地走了出來,我的心也稍稍放了下來。她親切地招呼我們進屋坐,一進門我就感到屋裏暖意襲人,一盆紅彤彤的柴火在鐵盆裏燒着,桌上還擺着幾樣年貨。得知我們來看望她,老人很是激動:“謝謝你們,讓我住上這牢固的房子,還這麼關心我的冷暖。”我們陪着老人在屋裏聊了會兒天,老人的心情不錯。臨別前,我們叮囑她要保重身體,注意安全用火。老人笑呵呵地答應着,還一個勁地往我們手裏塞吃的.。我們走了很遠,回頭望去,老人還倚在門邊朝我們揮手,看着她那孤寂的身影和那瘦弱的手臂,我的眼眶溼潤了。

近年來,隨着城鎮化的推進,農村有越來越多這樣的空巢老人。不少空巢老人不怕衣食艱辛,卻怕生活的孤獨。對他們來說,物質生活的艱辛不是最難熬的,最難熬的是無兒孫在身邊的孤寂。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在這幾年的“三送”工作中,我們更多地關注到這個羣體。有的村裏專門建了老年人活動場所,讓他們能夠老有所樂;還有的地方專門給老年人建了舒心苑,讓他們住上新房。我也希望我們的“三送”工作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幸福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