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精選15篇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日誌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日誌主要發表在網絡,詳細介紹一個過程和經歷的記錄。還苦於找不到好的日誌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研修日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精選15篇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1

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新課改中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我想談一點兒自己的看法;

一、要重視朗讀訓練

語文閱讀教學問題不少,其主要表現爲“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瑣的分析多,把一個原本好好的整體(課文)搞得支離破碎;作用不大的板書多,老師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寫了一大板,學生忙於做筆記,老師講得一點兒也聽不進去;不必要的提問多,使有限的時間耗費在問問答答當中,而學生所得甚少;而學生潛心讀書的時間少。

下面是一年級下冊《月亮的心願》一個片斷:

師: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生:珍珍很孝敬媽媽。

師:從哪些地方感到珍珍很孝敬媽媽,關心媽媽呢?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

生:她不去春遊了。

師:她爲什麼不去春遊了?她想幹什麼?此時窗外的月亮會怎麼想呢?明天下雨意味着什麼呢?你能理解月亮的心願嗎?

這不像是一年級的課,像中高年級的課文分析。一年級的課要引導學生多讀書,有沒有需要理解呢?有,那就是要讀出作者寫這些話蘊含的感情。孩子剛剛認了十幾個生字,讀一遍就要談出自己感受,多難爲孩子啊!有的老師可能說:“可學生能說得出來。”是的,有個別學生說得出來,大多數的學生呢?他們能把課文讀通就不錯了,過高的要求只會令他們望而卻步。不要用那無謂的分析磨滅學生愛讀書的天性了。

有的老師會不解地問:“那不提問,怎麼讀書呢?”不提問就不知道怎麼指導學生讀書了,這確實是在一部會老師中存在的問題。另外還有一部分年輕的老師沒有以前分析的條條框框,但是怎麼讀,卻很模糊,課文都是泛泛讀讀,這樣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閱讀教學三個任務:“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能讀出感情。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此外,還要培養讀書的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應要求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瀏覽、誦讀,概而言之,就是讀書,沒有讀書,就不能稱其爲語文教學。現在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中,“三多一少”的現象非常嚴重,這樣一來,致使學生逐漸對書面語言感到生疏,不能掌握和靈活運用書面語言來表情達意。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和習作都有不少困難,特別是農村的中小學,很多學生讀不好書,寫不通話,爲了克服這種毛病,我們這些語文老師必須轉變觀念,從應試教學中轉變過來,把閱讀教學的立足點要轉移到以讀爲主的教學實踐上來,將朗讀訓練貫穿於閱讀教學始終,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原原本本地讀,平心靜氣地讀,整體聯繫地讀。要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讀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

一年級的閱讀教學,要結合對少量詞和句的理解,體現由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讀出感情的指導過程和學生練讀的過程。”

二、慎用多媒體課件

現在的閱讀教學多媒體盛行,似乎不用多媒體,就不能體現現代化。有的教師指導學生讀課文不用書,而是讀屏幕,教材中精美的插圖不利用而非要將其做成多媒體。明明是需要學生通過文本描述來實現自我想象、聯想、體驗與感悟的,卻被教師精心製作的多媒體畫面同化到一種認知與體驗上去。其實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首先要清楚爲什麼要用?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畢竟是工具,必須爲我所用。那種完全用課件的演示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活動,用事先設計的課件演示流程取代學生思維的發展軌跡的做法是很不妥的。學生在課堂上的真實生成狀態自始至終是我們的關注點和着眼點,教學的進程,課件內容的呈現始終應圍繞他們的需求進行及時調控,而不能被預設的某種“電子教案”所羈絆,人機交流不能簡單取代人際間的互動。

語文學科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通過揣摩、品味、聯想實現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個性化的情感解讀。如果一味以標準化的圖像直覺取代語言感知,那就無情地侵佔了學生的想象空間,粗暴地踐踏了學生獨特的體驗,從而背離了語文教學的目標。

所以說,我們使用多媒體課件不要只注重形式。要因需而用,適時適度,恰到好處;要用在關鍵處,用在點子上,使複雜的簡單化,抽象的形象化,平面的立體化。多媒體不是萬能的,傳統教學手段也不都是落後的。我們經常使用的、近年來在語文課堂上好像不多見的傳統的小黑板、教學掛圖、卡片等,是成本低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三、正確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係

此次課程改革是在繼承前七次課程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繼承我國優秀教育傳統的基礎上展開的。改革,要繼承以往的好經驗、好做法,要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改革本身包括繼承。現在一說到新課程改革,就是要摒棄原來一切教學手方法,課堂教學就要展現全新的局面。於是,就出現一些極端,

一上課就合作,一學習就探究,熱衷於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如:閱讀教學不是以讀書爲重點,而是以討論爲主導。讀一段課文沒有半分鐘,而安排討論卻用了3——5分鐘。如有一位老師這樣上《洲際導彈的自述》:《洲際導彈的自述》這篇課文很長,我抽課間十分鐘的時間都沒有讀完,再加上課文中有些專業的術語讀起來比較拗口,我就想利用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和學生一起學習。但是,老師卻只是零星地安排了一些讀書的時間,整整一堂課,老師沒有安排一次能讀完全文甚至讀完一個段落的時間。我千方百計地“搶讀”,把老師給的定的零星讀書時間加起來,也沒能讀上文章的三分之一。而學生,則在頻繁地“四人小組”的活動中,進行着沒有沒了的不知所云的“探討”。有一位老師這樣上《橋樑遠景圖》:首先讓學生欣賞師生共同搜尋的各種橋樑的圖片,然後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未來需要什麼樣的橋樑,爲學校設計一座現代化的橋樑等等。上《碧螺春》的時候是這樣安排的:1、首先教師演示事先做好的課件:讓學生觀看泡碧螺春的錄像;2、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收集的資料;3、默讀課文,思考:你知道了關於碧螺春哪些知識?4、師生

共同歸納,制定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目標:(1)關於茶的種類;(2)關於茶的泡製;(3)關於茶的製作;

(4)關於中國的茶文化;(5)關於茶的起源。忽視了文本(課文)解讀,而讓學生討論這些懵懵懂懂的問題,有的甚至是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就偏離了閱讀教學的本質讓學生的感受浮光掠影。

所以說,改革是要拋棄一切不合理的東西,而不全盤地“自我否定”。新與舊,傳統與現代,不是截然對立的。對於傳統教學中的優秀經驗,要繼承,有些要根據現在出現的新情況,加以改造,融入新的思想與方法,不斷豐富,推陳出新,促進其發展,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四、課堂教學要追求“三實”,即“真實、樸實、紮實”

當前某些課堂教學存在一些弊端。審視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由於一些老師對課程改革的理念並沒有吃透,於是,在課堂上就出現了很多“化簡爲繁”的“風景”:一節課上,一會兒合作學習,一會兒探究學習:一會兒表演課本劇;一會兒討論對話??聲光電多媒體,各種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擁而上,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然而,在這熱鬧景象的背後,卻是對語文本體的迷失。

如有的老師在教第六冊《燕子》時,首先就讓學生討論燕子的生活習性,捉蟲的本領;接着交流候鳥的有關知識,介紹有關候鳥的特點;然後再讓學生畫燕子圖,唱燕子歌,跳燕子舞等等。一節課可謂是高度地“綜合”了,但是,語文學習卻未着過際。因爲沒有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沒有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所以是一堂失敗的課。新課程提倡學科融合,並非是在語文課上充斥非語文活動。“融合”,即將相關學科的有價值的教學內容、形式,融入語文教學中。要以“我”爲主,爲“我”所用。活動、遊戲、畫畫、表演??是借種種形式活躍、輔助、促進語文學習。

其實我們語文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標是要把複雜的課文教簡單了,把深奧的道理教淺顯了。要把語文課上得清爽簡潔,乾淨利落,這是一種境界。千萬不要疊牀架屋,不要拖泥帶水,不要把課堂教學搞得太過於複雜,更不要讓語文課堂成爲一個大雜燴!

五、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們所看到的語文教學通常以教材上的課本展開,一篇課文就是一個(或一組)訓練目標。課堂上,讀課文,想課文,說課文,基本上“萬變”不離課本。可見,課文對語文教學作用真大,對於語文教師簡直如同臂膀。因爲,在他們心中教語文其實就是教課本,教課文其實就是把教學參考資料中的答案通過課堂,通過訓練一步步地有序地固化在學生思想中。葉聖陶先生早就語重心長地說,教材其實也就是個例子,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柺杖。可是我們的教師卻把“例子”當成了語文教學的通天的法寶,拼命地挖掘這“寶庫”中的訓練“資源”,他們彷彿就是“魔術師”,一篇短短的課文能衍生出許許多的練習題,有些問題連作者也感匪夷所思,在語文教研組,經常看到這樣爭論的場面:幾個語文老師捧着習題在爭論着答案是“A”還是“B”。細想一下,連老師也鬧不明白的題目,學生豈不是想昏了頭,你說,這樣的把“雞毛”當成“令箭”的語文、語文教學,孩子們能喜歡嗎?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2

自從參加了遠程培訓後,作爲一位語文教師,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想法,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進取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本事。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本事、理解水平有關。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一樣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我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供給了廣闊的舞臺。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資料。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將軍》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爲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學生們覺的有這樣一位將軍深感驕傲。”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我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許多課外書;經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爲深入理解課文資料奠定了基礎。

四、培養適合學生自我的學習方法

要培養適合學生自我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過於強調理解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常常不好操作,流於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在課堂中僅有少部分同學能參與,其他同學仍是被動,沒有表現的機會。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在課堂活動前,先明確分工,再合作。這樣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我的特長;也能夠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我的想法,最終構成團體的意見。在合作學習的資料中,要研究學生之間不一樣的認識,不一樣的發現,這些資料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把學生的個體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中去。教師要對合作學習進行指導,不能袖手旁觀,要真正關注學生,深入到合作學習中去,瞭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

五、把教師的教學理念貫穿到行動中去

語文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爲必須根本轉變,這樣才能主動適應並投入新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然而,以學生爲中心,意味着教師轉爲合作者,那麼一堂課,教師如何去備課,如何去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去主動尋找問題。教師教學行爲的轉變,教師由權威變成合作者,那麼教師跟學生是平等關係,在學習中,備課中,能夠去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根據學生的學習個性去發現問題,經過課堂的組織,並引導學生髮現並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產生興趣與個性,這樣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本事;我們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化,運用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找問題,能夠同學提,教師提,再一齊解決;還能夠經過利用學生最感興趣的字、詞、句、畫等入手,讓學生產生興趣,在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六、把學生帶到更廣闊的社會實踐中

新課改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要以教材帶領學生走向自然和社會,然而就在課堂中經常出現一句課堂口頭語“你們讀懂了什麼”,從這句話中,我們就明白還是不能走出“教教材”,新課程的教材,使我們在課堂提問下,學生無語。我們是想讓學生弄懂教材,並從教材中引發到此刻生活中去,而往往教師們還是拘謹於教材,不敢突破。還由於學生在此刻生活的閱歷和社會接觸較少,讀課外圖書也有限,也很難去領悟教材,甚至一些關鍵詞、句難以表現出來。真正樹立爲學生而教,根據學情而教,使學生讀有所感,思有所啓,練有所得,學有所獲,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爲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生命對話的場所。教學要沉下心來咀嚼教材,發現、選取典範語段、欣賞點評;要開掘出蘊涵於母語中優秀的民族文化;對課文的主體特點、語言特色應瞭然於胸,還要自我準備好課文的相關知識、背景資料,條件允許的情景下,學生能自我收集信息最好。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發揮信。

此外,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一樣角度,採用不一樣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本事。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3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不管你是教哪門課的老師,還是哪一類型的老師,始終要求教師首先必須要愛學生。熱愛學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起碼的要求。

一、關愛學生,用“愛”去感化學生

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是崇高的、神聖的,這種崇高和神聖需要用教師的愛心來支撐。尤其是在小學階段,面對的是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更要多給他們一分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使師愛滲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如學生的鞋帶開了,老師彎下腰幫他繫好;學生進步了,老師送上一份真誠的鼓勵;看見學生摔倒後,老師伸手幫扶站起;老師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鉛筆……如果做到了教育無小事,處處暖生心,那麼學生定會被溫暖的師愛所感動。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才能成爲孩子喜歡和信賴的好教師。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建立在教學雙方民主平等的基礎上的。

在沒有輩份、沒有權力障礙的因素下,師生之間能以朋友的身份或以同伴的關係以誠相待,互相信任,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是難能可貴的。教學中教師應主動地去接近學生、瞭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培養親和的師生情感,並以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幽默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比喻展示語文的魅力。語文知識中不乏抽象的、難以理解內容,這樣就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較大的問題和困難,這些問題的解決和困難的突破需要一定時間、適當的空間和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平等的師生關係,有利於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於師生的情感交流和心靈溝通,可以爲學生學習知識、探索問題創造良好的條件和心理環境,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包袱,心理放鬆,則必然會活躍思維、富於想象、樂於探索,學習語文也就成了非常快樂的事情和爲之追求的目標。

二、要具有寬容心,用“真情”感染學生

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形象直接影響學生健康的心靈和健全人格的養成。教師健康的個性品質、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是教師吸引學生的魅力所在,教師只有不斷完善自我,增強自己的形象魅力,才能以不可抵禦的力量吸引學生和影響學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用自已的人格感染學生,實現情感教育,起到“春風化人”的教育效果。

總之,搞好教學工作的關鍵之一,是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4

在網絡研修中,我具體做了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必修課程,按時完成作業。

2、按要求認真完成教學設計與反思。

3、進取建立研修日誌,並發表主題帖,在教學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進取向專家及其他學員教師請教,還主動發表回覆帖,證明自我看法。

經歷這次網絡教研生活,我受益匪淺,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現代教育要求教師要由“單純、簡單教書型教師向學習、研究型教師轉變”,以前看來是盲從、可笑而遙不可及的,然而,網絡教研卻幫忙我在不知不覺中成功完成了教師主角的轉換。

每一次網絡教研活動,都是我很好的學習、反思過程。我在交流研討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質。在學習中我不能不反思,真是不比不明白,以前我總對自我的教學感覺良好,但聽了別人的見解,才深感自身的不足,直覺汗顏,真有如坐鍼氈之感,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每一次網絡教研活動,都爲我搭建了教學研究的平臺。當我認真、反覆觀看每一節課例後,我總是圍繞每一次的教研活動探討,反思自我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結合課例,開展討論,構成自我的觀點,然後再與同行、專家共同探究。我在教學中的困惑受同行、專家們的點撥、闡述而豁然開朗,如夢初醒。對於研討中的疑問,我也會在教學實踐中作進一步探究。

網絡教研讓我的學習、工作、思想改變了很多,我們學校每一位教師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網絡教研中去。儘管我在校是一線教師,在工作、生活的重負有時讓我難以有喘息的機會,但我還是每一天都準時融入在網絡研修中,積極參與在線研討活動。幾位輔導教師是我們學校網絡教研的骨幹,每一次活動都有他們精彩、獨到的發言。他們工作經驗豐富,是我業務上好導師、顧問,每一次活動他們總是進取發表自我的真知灼見.成了名副其實的“網蟲”。我明白,這是大家對網絡教研的摯愛,更是對自我教育事業的熱愛。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5

培訓期間,我不斷思考什麼樣的語文課,既能讓學生高效的瞭解學習語文課的方法,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減輕學生的負擔,最後還要做到重點突出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1、語文教師要讓教學過程充分體現語文的特點。語文講的是語言和文字,而不是講故事。也就是說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通過感悟把語言符號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再把活生生的生活準確概括成語言,讓學生懂得這些語言符號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從而更好地理解,在每一篇文章的學習上,都力爭讓學生學到一點,且要把這一點學透就可以了,而這點對於農村學生來說是最難的,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來教授。

2、語文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重在啓發學生思考,以平等對話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更充分的發揮,使其學習變爲愛學樂學。

3、多讀多練,培養語感。語文是一門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以此作爲教學重點來訓練。但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這必須靠生活點滴積累。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藏族孩子閱讀能力不佳,這就無形地成爲學習語文的障礙,所以讀書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將重點訓練朗讀,引導孩子閱讀兒童著作,或背誦古詩詞,讓孩子實踐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勤於練字,認真書寫。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跡,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擁有一手好字,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這更是農村學生需要加強的,他們在學好母語的同時還必須勤於練習寫漢字,寫一手好字,對他們來說也是很值得讚許的。

5、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於思維能力與語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是耐心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向着更好地方向發展。

衆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啓蒙教育階段,其知識基礎與行爲習慣往往要影響學生的一生,培養學生相對獨立且又合作的思維方式與人格也就尤爲重要。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但同時,他們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頭蛇尾,對事情的認識不夠,老師就必須發揮其引導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步入正軌,從而使自己的教學插上希望的翅膀。

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通過對師德方面的學習,我堅持把師德建設當作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環節來抓,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學習和領會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所涵蓋的內容,提高自己的事業認知、職業認同水平,增強了自己從事教育事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教育,我對教育教學理念、現代教學理論和現代課程理論和當今國外先進教育思想都有了進一步瞭解。以此我做出了一系列的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不早退不遲到,認真備課,及時批改,發放作業,在解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習慣,實際生活中不賭博,保持自身以及家裏的清潔衛生,關心學生等,對學生做到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爲了更好的勝任新世紀的教育教學工作,必須不斷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因此,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淺談教師學習的必要性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深刻意識到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我們不應侷限於當下,而要不斷學習,不斷突破自己。而遠程教育培訓給了我們繼續學習的好機會,我們更要把握好機會。

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現在我們正處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知識陳舊率週期進一步縮短的年代,人類開始步入教育終身化、全民化、個性化的學習社會。我必須轉變舊有的教育教學觀念,改變

傳統陳舊的教學方法,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做個永遠的“新”老師,也只有不斷學習,纔不至於在未來的競爭中被淘汰出局。人的一生都要學習,它貫穿於從學前教育一直到老年教育的全過程。當今社會,伴隨着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知識經濟的到來,原有的生活方式、工作崗位、知識結構等的穩定性不斷減弱,生存的需要迫使人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接受教育,並且要學會學習。作爲學生自主學習引導者和學習方法給予者的老師來說,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點。爲了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輝煌的未來,爲了幫助和促進他們成爲終身學習者,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以上是我針對教師如何實踐終身學習,根據自己經歷所談的一些自己的觀點。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再接再厲,把終身學習理念落實得更好,讓自己成爲一個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新教師。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因材施教”正是孔子首先提出的,孔子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別差異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論語》中記載了不少孔子因材施教的案例,下面是最經典的一個: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曰:“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

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第十一)

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常教導學生要言行一致,不可巧言令色。有一天,子路對孔子說:“先生所教的仁義之道,真是令人嚮往!我所聽到的這些道理,應該馬上去實行嗎?”

孔子說:“你有父親兄長在,他們都需要你去照顧,你怎麼能聽到這些道理就去實行呢!”孔子恐怕子路還未孝養父兄,就去殺身成仁了。

過了一會兒,冉有也來問:“先生!我從您這裏聽到的那些仁義之道,就應該立即去實行嗎?”

孔子說:“應該聽到後就去實行。”

這下站在一邊的公西華被弄糊塗了,不由得問孔子:“先生!子路問是否聞而後行,先生說有父兄在,不何以馬上就行。冉有問是否聞而後行,先生說應該聞而即行。我弄不明白,請教先生?”

孔子說:“冉有爲人懦弱,所以要激勵他的勇氣。子路武勇過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建立在他對學生個性深切瞭解的基礎上,這對教師的人格、學養和教學藝術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而“因材施教”則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高度體現了。“因材”就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特性,“施教”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特性進行教育。當學生思維受阻時,你輕輕一點,學生豁然開朗;當學生思維定勢時,你輕巧一撥,學生柳暗花明;當學生拘泥一格時,你四兩撥千斤,學

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當學生混沌迷朦時,你畫龍點睛,學生撥雲見日,心智澄明因材施教,就是真正的爲學而教,因人而異。

心懷“情”和“愛”——“微笑真的很重要!”

學校裏的學習,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教師的良好情感能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映,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於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

學儘量鼓勵,學生感覺到自己被老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着,老師是夥伴,是朋友,和他們共同學習、研究、探索,他們無拘無束,在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中,能力得到培養,素質得到提高,這樣,他們的創造力纔有可能充分解放出來

領悟課標所帶來的喜悅

困惑一:我們倡導新課程下的新型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合

作、探究性的學習,但是,低段學生在合作、探究上常常不好操作,流於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組是好學生一統“天下”,而學困生則“袖手旁觀”;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

對策:(1)在討論前,或先明確分工再合作,使每個成員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務;或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形成集體的意見。(2)精心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選擇的內容要考慮學生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有不同的發現等,這些內容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這樣,才能把學生的個體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纔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纔會收到相互啓發的功效。(3)加強對合作學習的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要真正關注學生,深入到小組中去,瞭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教師還應考慮學生需要什麼,如何去引導他們,從而靈活地組織安排下一個活動。

困惑二:傳統觀念下的課堂環節觀與真實課堂教學的矛盾。以往的教學,考慮環節是否完美,是否緊湊。而真實的教學中以學生的體驗、探索爲主,由此產生許多預料之外的新情境、新因素、新問題,教師要改變固定課堂環節觀,做到以學定教,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願望,讓師生產生積極的交流,產生互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欲強烈,從而往往出現拖堂現象,完不成教學任務,甚至降低課堂效益的現象。

對策:我們嘗試引導學生共同將最感興趣的話題或文中的重點問題提出來討論,而其他的問題可放在課後與學生單獨交流,或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再交與老師,對於較爲精彩的話語可展覽在語文學習園地內。

困惑三:教材將“基礎訓練”改爲“積累·運用”,它使語文的人文性體現得更爲充分,而在語文的工具性方面,則顯得導向欠明,這樣讓教師難以準確把握工具性訓練的度,尤其針對青年教師來說,就顯得難度更大,這便成爲一線教師的一大困惑。

對策:在語文學科中,無論是“人文素質”,還是“工具素質”,都不是獨立於語言文字之外而抽象存在的。我們認爲小學是打基礎的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就是要踏踏實實地進行必要的語文基礎訓練:字要端端正正地寫,詞語要一個一個地積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課文要響亮流暢地朗讀,話要正確連貫地說,作文要通通順順地寫,該背誦的好文章要老老實實地背誦當然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做大量的課外積累,擴大知識面。

語文課程標準是每個教師語文教學的指航標,把握目標,準確定位,並將新課標的精神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一定會從中感受到領悟新課標真諦所帶來的喜悅。

課堂讓學生樂學其中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想跟大家分享下語文教學的一些想法: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知識性極強,內涵極爲豐富的學科。在新課改下,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我們廣大教師特爲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一種模式。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腦子“活”起來,讓學生不至於覺得枯燥無味,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注重新課導入,力求做到新穎。

許多老師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在導入新課時,我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文,設置不同的開頭導入方式,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語文的情境。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等。方法多樣,靈活多變。

三、重視感情朗讀,讓學生“動”起來。小學語文課本中所編排的每一篇課文都是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內涵,意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如在《太陽與士兵》一文的閱讀教學

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爲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學生們爲有這樣守衛祖國邊疆的士兵而感到驕傲,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然後代表具體表述,從而進一步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今後我將一如既往地加倍地努力工作,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語文素養而努力!

小學語文遠程培訓研修日誌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穫匪淺。作爲一位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有一些新的想法,如下: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

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努力奮鬥!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6

吳教授引用張志公先生的話開啓話題,語文教學急需改進。要從三個方面着手進行研究。一研究當前我們國家的國情,二是要研究傳統,三是要研究外國。對於傳統的和外國的經驗都應該進行認真冷靜科學的研究,取其應所取,棄其所當棄。

一、國外語文課程形態課程形態。

國內語文教材是文選式的結構,語文教學是以閱讀爲核心的課程形態。其他國家幾乎沒有採取這種形態。應該重構語文課程形態,改變講讀課文爲核心的語文課程形態,構建聽說讀寫綜合兼顧的課程形態。

二、國外語文教材。

(一)語言閱讀分編型;聽說讀寫綜合型;板塊組合式(日本最典型)。

1、語言課和文學課分科進行。(俄羅斯)《俄語》教材,除了講語文語法等基本知識,還要承擔寫作方法、閱讀方法的教法,還包括寫作教學。《文學》教材,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有設立。如,第一單元:我們的名字是十月兒童(11篇)。第二單元:和睦的家庭……一年共有201篇文章。五年級的《文學》教材中包括,克雷洛夫傳記1寓言4篇和列夫托爾斯泰的寓言6篇,並對比二者不同的風格。

2、語言表達藝術和閱讀分編的形態(美)。優點::有利於語言目標和文學教育目標的落實。語言教育以語言文字的知識爲基礎,以知識的運用及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爲目標。很重視知識的系統性和能力訓練的序列化。文學教材的內容也都相對單一,可以是對本國古典文學、外國文學等的閱讀。

(二)綜合性語文教材。集聽說讀寫教材內容爲一體的語文教材,這類教材綜合語言教學和閱讀教學的內容,表達編者對各項能力內在聯繫的認同。它以課文爲主體編寫,圍繞課文安排聽說讀寫練習。閱讀教材是課文的一部分,後面安排大量的有關閱讀表達和語言知識的練習。如,日本光村《國語》。優點:主要表現在進行的語文知識練習和聽說讀寫訓練可以憑藉課文預警設計有比較具體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7

此次的國培學習,使我瞭解了網絡學習的覆蓋面與資源的共享性。在此次國培學習中,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學習目標、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重要性,從思想上認識到此次學習的重要性。並從中提升了學習理念、豐富了專業理論知識。

一、首先,在思想上,我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良好的心態去重新審視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絡研修好處很多。有利於我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也有助於我和許多老師的交流。

其次,提高了我使用計算機的能力,能編輯作業,能發貼跟貼,談自己的觀點,有問題求助於同行。這是一個雙向的舞臺,只有沉下心來,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第三,在國培學習中,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知道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平等對話、雙向交往、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以尊重、理解、相信學生爲前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生的語文素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到全面的發展。

總之,通過學習,學會了交流。共同研討,開拓了我的視野。通過這次培訓提高,真是感受頗深,更顯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我很幸運地參加了這次教師國培在線研修學習,觀看專家與老師講座的視頻: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更加貼近了課堂;專家們精闢獨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學中應該注意什麼,哪些細節需要揚棄,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特別是在語文作業佈置、批改上我有更深刻的認識。我認真完成自己的作業,研修日記,閱讀了大量的文章,深刻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多年以來,一直感覺小學語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不知道該講些什麼,該怎樣講。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小學語文一定要姓“語”;語文課要上得有“語文味兒”。“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將以得益於本次國培研修的巨大進步爲契機,“愛心鑄師魂,真誠育桃李”,在教育生涯的軌道上闊步向前,付出汗水和執着,努力成爲一名愛心無限、技能超羣的研究型教師。

一、參加研修帶來的收穫

1.在這次學習中,我認真觀看多個視頻。並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寫出自己的心得。不斷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我,在學習中成長自我。

2.這次研修解決了我在教學中的許多困惑。如當專家講到作文教學時,我口說我見,我手寫我心.....我發現學生的寫作困難是我所限制了。

3.這次研修提升了我的教學水平。以前,在教學中,我由於教學時間緊張,對課堂中的細點問題總是採用“大概式”的處理方式,通過這次研修,看到名師的經典課例使我認識到處理課堂中的細點問題的重要性。

二、參加研修帶來的思考和啓示

1.對於一節“好課”的思考。什麼是一節好課呢?通過研修,在我看來,只要有敬業精神的課,只要有提高的課都均可稱之爲“好課”。

2.對於創新教研方式的思考。教研是教學研究的簡稱,重“教”輕“研”不稱之爲教研。反思過去的教學與思想,我要堅持過去的好的優良的傳統,一改過去的不科學的理念和方法,盡力做好以後的教學教育工作。

3.這次研修使我從其他的學員身上學到了很多。他們的好學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努力研修,認真思考。我對他們非常欽佩,在他們身上我認識到我的不足,我就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彌補自己的不足。

4.通過此次研修,我認識到做爲一個教師必須終身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更新我的知識和教學理念,我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角色。

總的來說,作爲語文教師的我們應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地備課,盡力去設計好教案,在備課和設計教案時首先要搞清楚,我教什麼,然後在想怎樣教的法子。必須儘快自主地嘗試走出那座“教什麼”的迷霧,不能眷戀着迷霧中“安逸”,也不能寄希望於那“迷霧”自行散去而爲此付出長時間的等待——雖然我們都知道這“自主地嘗試走出”的背後肯定是充滿着困惑與艱辛的。語文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咬文嚼字,去感悟作者表情達意,遣詞造句的功夫。體會語言要靠功力,要憑語感,憑着一種直覺。需要我們語文老師潛下心來研讀文本,需要我們語文老師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需要我們語文老師修煉自己的語言功夫。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從未認真思考過“語文教學教什麼”。今天,我第一次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語文教學中“教什麼”。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爲“怎麼教”更爲重要,因爲這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於所教知識的接受程度。比如同樣一個知識,分別請兩位老師來教,教學方式更適合於學生接受的那位達到的效果必然更好,因此很少顧及語文教學教什麼。然而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相對寬泛和模糊,我們教學時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相當重要。如果無法確定適合且有用的教學內容,那麼即使在“怎麼教”上如何如何地大做文章,結果也可能並不樂觀——或許你的教學方舟在出發伊始已經偏出了最佳的航道。

年輕的教師要認真學習傳統的語文教學理論。傳統的語文教學理論是根,根紮實才能長出參天大樹。我們要學習傳統的精髓,學死、用活,棄糟粕。要做教育教學實驗,要有自己的課題,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來,每天爲了這個目標努力,每天都要寫教學日記,教學要有反思,讀書要有心得。要樹立獨立思考的精神,留一點自己的自留地,有一點自己思考精神的東西,教出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獨到的東西。要認真讀幾本書。讀什麼書?要讀經典。如果腦子裏裝着若干篇古文、古詩,再熟悉一些中外新文學的名家名篇,從古典和現代的韻文傳統、散文傳統中汲取營養,在教學中就會應付自如。建讀好《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許慎的《說文解字》,劉勰的《文心雕龍》,以及《學記》等。還要認真地讀葉聖陶等語文教育家的論著。也要讀一些國外的教學理論和一般的時文。要處理好經典和一般書籍的關係,“通百藝而專一長”。語文教師,還要好好學習教學論、兒童心理學知識。要了解兒童心理,掌握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和規律。尤其是這一點很重要。”小學語文教學論”是一門科學,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要熟練地掌握纔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新思考”國培研修的平臺像一架雲梯,讓我能不斷地向上攀登。平臺上那麼多的學員文筆流暢,才思敏捷,學識淵博,像磁石一樣吸引了我,令我感慨萬千,羨慕不已,頓覺“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充滿了孜孜以求的激情,洋溢着不斷攀登的動力,時刻充溢着強烈的學習慾望。

總之,經過這次網上培訓,我徹底領略了專家們的治學嚴謹、博大才學思到自己的學識水平相差甚遠和平時教學方法的淺陋。感覺自己知識功底、教學方法、思想認識、心理素質等等都還有很大的漏洞,但是在專家及老師們的感染和薰陶下,我無形中有了較大的提高。在這裏我增長了知識,忘記了辛苦;增添了歡樂,擯棄了煩惱;增強了自信,擺脫了困境!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投入到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希望今後能參加類似的培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教學等各方面的能力;我更希望,在此次培訓之後,能學有所用,讓自己的專業成長更快。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8

這些年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深入的瞭解,同時也整理出了一套自我的心得,我覺得教學對於每個教師來說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問,教學方法尤其重要,下頭我來和大家說說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覺得要全面且充分地去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個性,優缺點等等,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因爲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本事,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最重要的,我們要注意新課導入新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簡便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一樣的課型,設計不一樣的導入方式。能夠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我會培養進取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本事。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本事、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一樣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經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我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供給了廣闊的舞臺。

其次要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資料。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能夠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此外,我們還要注重課內外結合。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構成有序、趣味、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許多課外書;經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爲深入理解課文資料奠定了基礎。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總體概括一下就是,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效率,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勇於探索,發覺裏面的新事物。二、培養適合學生自我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過於強調理解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三、作爲教師要有自我的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語文課該教什麼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一樣學科的教師打交道。四、給學生語文營造更廣闊的想想空間,教師在課堂怎樣培養“語感”談到語文教學時,異常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而不僅僅地掌握知識和籠統地提高本事。五、把教師的教學理念貫穿到行到中去,那如何去備好課語文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爲必須根本轉變,這樣才能主動適應並投入新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最終,我想說的是,作爲一名教師,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十分重要!這種尊重,要求教師要一視同仁,不因美醜、貧富、學習成績的好壞、提高與落後、個性的差異而有所折扣。尊重學生是教師的天職,這種尊重較之朋友間的尊重更有其深刻而久遠、博大而無私的內涵,它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尊重學生即是師德的基本要求,又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我懂得這些作爲教師所應必備的素質,但我深知在教育教學中要真正地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並非易事,我會加倍的努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上頭這些就是我的一些感慨,今後我會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9

經過十來天的學習與探討,我們教師對語文課改還在適應階段,在這就談談我對語文新課改給我帶來的一些思考。

一、課堂要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透過學方法,讓學生勇於探索,對新事物產生興趣。爲了適應新課程教學,我們務必轉變教學理念,務必讓學生在課堂上自我找方法,那就會產生拖堂現象,那我們如何去完成教學計劃呢?

那就務必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不能讓課堂的時光浪費掉,教師們務必控制好時光,避免遲到,防止外界干擾,減少維持課堂紀律,我們還能夠引導學生將最感興趣的話題或文中的重點問題提出來討論,而其它的問題可放在課後與學生單獨交流,或將自我的想法寫在紙上再交給老師,對於較爲精彩的話語可展覽在語文學習園地內。

二、教師要慢慢培養學生轉變學習方式

學生自我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是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基本的行爲和認知取向,即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過於強調理解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常常不好操作,流於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在課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參與,其他同學仍是被動,沒有表現的機會。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

在課堂活動前,先明確分工,再合作。這樣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我的特長;也能夠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我的想法,最後構成羣衆的意見。在合作學習的資料中,要思考學生之間不一樣的認識,不一樣的發現,這些資料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把學生的個體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就會用心參與合作學習中去。教師要對合作學習進行指導,不能袖手旁觀,要真正關注學生,深入到合作學習中去,瞭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

三、語文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

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主要靠自我個人解決課堂裏面的所有問題。新課程裏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潛力,那麼就要靠教師羣衆潛力的發揮,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間,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一樣學科的教師打交道,那語文課到底是什麼課?

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要求教師持續開放的心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進行多方位的學習,此刻的語文教學,已經不是單一的語文知識,而是涉及多門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改善自我的知識結構,使自我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其次,就是學會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協調一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僅看學生成績,還要多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重視知識的運用、實踐潛力和創新意識,不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四、不學語法,語文教師在課堂怎樣培養“語感”

談到語文教學時,個性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而不僅僅僅地掌握知識和籠統地提高潛力。不少人感慨,“耗時多,收益少”。重視潛力的培養,不重視基礎知識,那不學語法知識,“語感”又怎樣樣培養?

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就突出學生的創新和實踐潛力、收集處理信息的潛力、獲取新知識的潛力、分析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合作的潛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職責感。能夠透過吟誦法,讓學生利用讀書的語氣感悟,主要透過學生,老師進行有感情的朗誦,進行比較,而產生共鳴;也能夠進行教學情境法,來讓學生感悟,主要透過教學資料,精心佈置情境,讓學生們都能融洽到情景中;還能夠利用傳授的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在思維裏產生感悟。

語文教學就是爲了讓學生學得聰明一些,靈氣一點,當然,新課程所蘊涵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給我們前所未有的衝擊,給我們帶來困惑,但新課程所構建的理想未來,正是需要我們帶來困惑去實踐,去探索,去創造。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10

經過幾個月的網上研修學習,作爲一個語文教師,我個人感覺在這次學習中收穫很多,盤點收穫,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研修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本事以及專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做爲一名普通語文教師,對於在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早已不陌生,然而能夠深入進去地去對教材中課文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似乎卻不多,而這次的網絡遠程培訓學習似乎正好爲我們去挖掘去思考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更深入的資料供給了機會。現代繼續教育資源以極其豐富的教育教學優勢爲廣大教師供給了一個學習、交流、合作、創新的平臺,在遠程研修培訓的日子裏,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們更加貼近了課堂;專家們精闢獨到的分析又使我們明白了教學中應當注意什麼,哪些細節需要揚棄,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經過這次研修,我深深的`感覺到:教師不僅僅要具備高尚的師德,還要有淵博的學識,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我進取利用這個機會,刻苦學習“如何在特校的語文教學中創設有意義的情境教學”,對於這些不能聽也不會說的孩子,情境教學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時能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十分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繼續教育研修作爲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學習方式。經過本次課程的學習,我個人感覺在這次學習中收穫很多,盤點收穫諸多,心得也很多:

一、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和提高課堂效率

經過繼續教育研修,我的教學素養得到極大提高,爭取在以後的工作中將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提高教學效果。

1、經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如:解決問題教學如何創設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合作學習如何做到恰當的時間利用等。使自我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爲今後從事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我。

2、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我的專業素養,不斷促進自我的專業成長。經過研修學習,我認爲要想駕馭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師不僅僅要具備高尚的師德,還要有淵博的學識,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要以這次遠程研修培訓爲契機,繼續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收集課程資源信息,認真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我的專業本事和業務素質,以勝任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

3、經過這次研修,在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自我堅信只要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爲核心,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爲支撐,進一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能夠實現學生的素養髮展和教學成績的雙贏。

4、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工作的反思。加強教學反思,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聽課教師的評課提議,及時修改、補充、調整、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本事提高是十分必要的。我們要堅持寫課後反思、階段性反思、學期後反思和學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提高。

二、如何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我作爲一位語文教師,談談對語文教學想法,如下: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本事,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本事。

2、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簡便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一樣的課型,設計不一樣的導入方式。能夠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等,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3、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資料。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能夠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將軍》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爲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學生們覺的有這樣一位將軍深感驕傲。”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我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4、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構成有序、趣味、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許多課外書;經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爲深入理解課文資料奠定了基礎。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三、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

隨着以計算機爲核心的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不斷髮展,它在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創設夢想的教學情景,有利於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突出聾生的主體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給聾校語文課堂教學增添生機和活力。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輔助聾校語文教學既體現了教育以人爲本的需要,又滿足了特殊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創設情景境的教學策略:

(一)利用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引入情境,激發情趣。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趣因素結合學生的生活及學習實際,藉助審美媒介,創設美的適宜的學習情境,啓發學生想象,激發學生情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動手創作的慾望。

2、供給情境,給予動手參與機會。

學生有了動手參與的興趣、本事,還必須有參與機會,否則一切都成了"無本之木"。教師要善於根據教材資料特點和學生實際,創造條件。爲學生供給更多的動手參與機會。能夠在課堂上展示學生的動手本事,讓學生在"學"中參與。

(二)創設情境,激勵學生學習興趣

1、生活情境的創設。

2、故事情境的創設。

3、求知情境的創設。

(三)利用遊戲,開展教學。

(四)利用主角表演創設情境。

主角表演,使聽覺、視覺、運動覺、語言覺等多種知覺得到綜合,教師能夠藉助於多管齊下的密集型的情境,贏得更夢想的教學效果。

教學《小蝌蚪找媽媽》和《小壁虎借尾巴》等課讓學生主動根據文章中的情境,選擇自我喜歡的主角扮演。設計好場景。

(五)運用多媒體,再現情境。

當語文教材中出現重點、難點,需要學生探索理解、主動掌握,而學生“啓而不發”、“思維受阻”時,教師可藉助電教媒體,根據教學資料的不一樣,再現情境,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的思維融在一齊,幫忙學生使其受阻思維順暢發展,達成對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勢,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強理解效果。

總之,回顧這次研修學習,可謂收穫頗豐,收穫的是一名專業教師專業成長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素養。對於這樣的學習來說,也許我們付出的是忙碌,但我們收穫的卻是提高,是教師基本素質的提高,它是我們今後工作的資本。並且這樣一種學習方式,從傳統的培訓模式中走向網絡平臺時,產生了極大新鮮感和神奇感,更重要的是這個平臺給我們供給了無限廣闊的交流空間,我們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有許多問題,困惑、思考、收穫很難有機會傾情表達。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11

一、對教師職業更加清楚的認識。

通過培訓,我充分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要打心底熱愛教育事業,既然以教育事業爲主。就得竭盡心力搞好本職工作,以保證生活來源不受影響,並儘可能地體現出自己的精神價值。教師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這樣纔可以更好的教育學生,學生有學習的榜樣,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言教不如身教。其次,教師應該熱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通過對孩子的愛,走進孩子的心靈,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纔會有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教師還要有一定的才能,德才兼備,以一種認真的態度對待工作,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還要平等地、友善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學校是師生交往的場所,師生關係的好壞決定着教育的成敗,因此優化師生關係,強化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的交往,是教師需要做好的頭等大事,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篤其行。教師的職業生涯是漫長而艱鉅的,要快樂地走下去的話,必須要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動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去培養學生。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做個出色的教師。當好一名教師,首先要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知識當做人生的最大樂趣。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努力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爲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師生關係更加和諧。

教師要學會以“誠”待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要靠自己用心經營的,對待學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嚴、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還要學會“容”納一切。比如學生的表現、成績、來源等。我想這是作爲教師應該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同時我們也要充滿愛心,要懂得原諒,要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學生、欣賞學生,儘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巧妙批評。

三、學習、工作態度更加嚴謹。

在這次培訓中我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主動探討一些在我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同伴的交流中充實,並不斷地反思自己。看着同仁們充滿愛意的幫助和積極上進的勁頭和激情,我不斷反思自己,不斷的提升自己。“當教師要努力鑽研,學爲人師。教師只有學而不厭,才能做到誨人不倦。要崇尚科學精神,嚴謹篤學,潛心鑽研,做熱愛學習、善於學習、終身學習的楷模。要如飢似渴地學習新知識、新科學、新技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本領。要積極投身教學改革,運用最先進的方法、最現代的理念,把最寶貴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四、終身學習、不斷充電。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爲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由於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而且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動中研究,這將是我今後所追求的目標。同時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爲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五、明白新時代教師的使命。

伴隨國家計劃課程的改革,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及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面對一雙雙充滿對知識渴求的眼睛,面對一個個充滿朝氣而富有思想的精靈,普通的說教已完全不能滿足。角色的特殊性不容我們有半點的馬虎或懈怠。通過本次培訓,我明白了作爲新時代的教師,要去學的,要去鑽研的還很多,而且刻不容緩!培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平臺,也給我們指明瞭新的方向和奮鬥的目標。我將重新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白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努力向前!

六、做學生心目中最美的老師。

教學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我們要始終保持一顆火熱的心,不能忽視師生溝通,生生溝通,我們要走進學生之中,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與學生心心相通,才能讓我們感受到教學相長,收穫到學生的成長、進步以及教學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要當一個好老師必須具備愛的情感、能力和藝術。有了愛的情感,就能使學生親近你;把情感轉化成能力,就能使學生崇拜你;把能力轉化成執教的藝術,就能使學生跟隨你。要當一個好老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對學生的愛心和高尚的情操。因爲教師的教育教學不是靠用什麼工具來塑造人才,而是要靠教師本身的知識、智慧、人格來影響學生。

學無止境,教海無涯。今後,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人格魅力,輕輕鬆鬆上課,紮紮實實求發展,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一句話:國培路上我緊張着、忙碌着、收穫着、幸福着……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12

我有幸參加了本次國培學習,通過短時間的網上學習,我明白了網上學習的重要和快捷。在國培學習中,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厚實文化底蘊、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豐富了專業理論。在此我要感謝國培期間幫助過我的同行老師們和辛勤授課的專家老師們,在此說聲謝謝!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由於工作在邊遠的鄉鎮小學,交通信息閉塞,沒有更好地瞭解現在教育的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的情況,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瞭解。通過此次培訓,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絡研修,好處多多。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即時性,有利於我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快捷性,有助於我提高學習和實踐應用的效率。可以說網頁學習的互動性,有助於我和衆多教師及時學習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通過培訓,提升了現代教育技能。

原來,我對於計算機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層面上,例如在文檔中完成一些文稿的撰寫。通過經常光顧我們的國培學習網頁,如今,我已經能夠熟練的利用計算機,進行各種方式的操作,編輯出自己理想的電子稿件。國培學習網頁,填補了我計算機操作知識的空白。這個質地細緻,色調溫暖的學習扉頁,就像是一條大毛毯,看上去特別的舒適和親和。

三、通過培訓,夯實了專業知識基礎。

作爲一名兼職科學教師,首先應該具備的就應該是全面系統的學科本位知識。以往,我只是研讀一些與之相關的資料,習慣於積累一點一滴的知識素材。現在,有國培學習網頁了。在這裏所有的學習內容一目瞭然,科學系統,有標可依,有律可循,學習起來方便至極。這個學習頁面的課程設置,突現了以學科爲基礎,以問題爲中心的特色。在這個學習頁面上,通過專家引領,幫助我進一步領會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讓我對小學科學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通過參與學習、反思體會,幫助我準確地把握了科學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難點,幫助我認識並掌握了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並且能夠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去。

四、通過學習,學會了交流。

21世紀倡導的主旋律是“和諧進取”,新課程倡導的主旋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而平時,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多數情況下還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過這次國培,我徹底打開了固步自封的。思想,無所顧慮的和學友們、同事們共同交流,共同研討,開拓了教研視野。平時由於工作忙,很少潛下心來學習,相當於半文盲,通過這次培訓提高,真是感受頗深,更顯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總之這次國培學習我的收穫很大,進步也很大,我將繼續堅持網上學習,堅持終身學習。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13

作爲語文工作者,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一、愛學生,尊重學生。

用心愛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尊嚴。每次學習活動都有機會參與,尊重他們的參與學習成果,融洽、親切的師生關係容易建立,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勁頭就會越來越大。對此,我設計了平等對話、自選參與和質疑優先的教學方式。

1。平等對話式。對話,是指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一種平等交流關係,包括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與文本對話,生自我對話。在對話中,教師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通過平等對話構造師生理解的語境,讓教師和學生的生活感情、人生體驗、生命意識滲入文本,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就會得到激勵,學生的個體精神就會得到飛揚。

2。自選參與式。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設置不同層次的參與學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水平選擇恰當的實踐形式。如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我會提供下面幾種方式讓學生選擇:(1)有感情朗讀你認爲寫得精彩的語段;(2)分角色朗讀人物精彩對話片斷;(3)找夥伴表演課文內容片段;(4)猜想一下人物心裏所想的話等。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與水平去選擇方式去開展言語實踐,主動性更好,課堂氣氛更熱烈,學習效果更明顯。

3。質疑優先。質疑是指學生在學習中不解的追尋與探究。在語文教學中,當質疑得到重視和保證,學生的個性就會在問題的引導下得

到各取所需的發展,從而形成無數個“獨自精彩”的個體。我們除了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外,還要教學生學會質疑,引導學生難點處求疑,矛盾處求疑,模糊處求疑,困惑處求疑,關鍵處求疑,易錯處求疑等,學生有了質疑的能力,探求的熱望就會得到維持。

二、接納、寬容學生。

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積極進取的願望,都有進步的可能;接納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材。具體做法一是實施“信任課堂”。在上課我總會說:“上節課大家挺努力的,表現不錯,老師很高興。這節課我相信大家會更努力,表現會更出色,也相信大家一定行的。”當學生學有困難時,我總會說:“你行的,你再想想(或是“你再試試”)”等,讓學生在信任與期待中努力學習。二是實施“期待學期”。在每個學期初,我都會拿張這學期末的試卷考考學生,然後對他們說:“你們看,還沒學過的東西你們都能做出一些來,說明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你們通過努力一定變得更聰明,一定會學得更好。”恰當的期望之所以會創造奇蹟,是因爲它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信任與尊重。

只要學生肯思考,只要學生肯參與實踐,只要是學生努力的結果,我都會肯定,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呵護其上進心。有了這種自由的學習環境,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普遍很活躍。

三、賞識學生。

學生在求知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因此做老師的有責任去幫助學生度過難關,不斷進取,幫助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重視,

會認爲老師在真心的愛着他們,從而產生感激產生報恩心理,產生信心,產生動力,不斷追求成功。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14

通過網上學習,我認真閱讀專家、教授的講座,識字教學我感受頗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看起來很容易,其實並不然 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 我認爲要想讓孩子掌握更多的識字量,在教學中一定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孩子在一種愉快的環境中接受識字教學,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第一,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我根據孩子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遊戲。 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後,爲了鞏固孩子的記憶我經常採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 特別是摘果子游戲最受學生歡迎,我在黑板上畫上一棵大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請學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籃子去摘果子,當孩子們摘下自己認識的字時非常高興摘了滿滿的一籃子果子很有成就感 因此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孩子處在一種快樂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增加孩子識字的記憶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級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記憶爲主,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鳥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這些字都和實物有相似之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圖片後再識記,就輕鬆多了 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有利於學生識記 如:學習“禾”這個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還要多一撇,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頭是彎彎的,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第三,利用豐富多彩的插圖來進行識字教學,我們低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豔,生動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能幫助孩子們識記 如在學習《在家裏》這一課,沙發,茶几,電視,電話,檯燈、書架、掛鐘、報紙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接觸的實物,每個家庭都有,學生很感興趣 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樑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第四,做動作學漢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動作的詞語,可以用肢體來進行表演的 如在學習《操場上》這一課,動作的詞語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這些詞語都和動作有關,在學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先做一做動作 第一組的詞語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組的詞語都是用腳的,所以都有足字旁 通過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來識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超市購物等等,無處不在 如:我讓學生蒐集衣服上的商標和包裝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認識,孩子的興趣很濃,從中孩子們學到了很多漢字 而且孩子們之間還進行了交流,我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漢字,平時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識字量。

另外,我還佈置學生課外讀拼音讀物,交代每個家長給孩子買兒童故事書,現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識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當然,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只要我們不斷的反思總結,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尋找更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的更輕鬆,更快樂。

小學語文研修日誌15

作爲小學年輕的一名語文教師,本次國培帶給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在感嘆時間過得太快,想學的東西太多的同時,所幸的是每一次的學習都覺得很充實:聆聽智者的教誨,參與夥伴們的探究……收穫頗豐!

在國培學習期間,我自始至終地認真學習,積極聆聽專家的講座,用心去領悟他們觀點,汲取精華。整個國培給了我很多的感悟和啓迪。

一、內容多元、形式多樣。

國培學習緊張而有序地開展,聽專家講座,上網學習評論交流,做作業,觀摩名師們成果,在博客、交流平臺點評,發表文章,與學員們、指導老師交流,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雖然學習時間很緊張,但我感覺到充實而幸福!這次國培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優秀教師的教學展示,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等等。通過理論的國培學習,教學觀摩,還有自己的教學實踐展示。這次的學習,對我來說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上的增長。這次國培學習有了豐厚的收穫,也促進我不斷成長。

二、專家面對面、如蒞臨指導實踐。

走進了國培學習課堂,是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地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喜悅地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面對改革形式的不斷髮展,我也漸漸感覺自身的能力不夠了,面對學生時總有些不知所措。遠程研修開闢了一條普通教師與全國知名教育專家,緊密接觸的通道。我可以隨時欣賞專家的課,聆聽專家的講座,他們的專題講座、對互動話、案例評析和思考與活動。上好一堂課,評價一堂課,不光要看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要看學生的學。只有做好教學反思,才能促進專業成長。在這次國培的過程中我聆聽的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而有精彩的講座,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業務知識。同時我也深深地幹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決定細品所學,總結所得,把此次國培的所學、所得用於現實教學中。

談幾點自己的心得:

(一)、革新教育觀念

通過國培學習,不僅使我明白了“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並且從中受到了很多的啓發,教育理念發生深刻變化。

1、教師由主角變配角。學生是具有獨立個性的人,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放下“權威”思想,改變教學行爲。在具體的課堂中,教師要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爲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組交流、全班交流等。

2、多學習,有一潭活水。新課程改革,使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爲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爲“以教材爲軸線,以活動爲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相聯,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只有語文素養深厚的教師,才能領悟文本的思想與實質,纔不會停留在教材層面上的照本宣科,才能對學生提供積極有效的幫助。

(二)、個人成長規劃

1、終身學習。學習不僅是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投入國培學習之中,在“不斷努力、不斷收穫”的過程裏感覺很快樂。教師應以此次國培爲契機,強化“終身學習”理念。

2、善於實踐。結合實際學以致用,積極落實新學知識和技能。在語文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良好興趣,讓“國培”成效在實踐裏大放光彩!專家們循循善誘,讓我受益匪淺。同時,著名的一線教師現身說法,精彩的教學實況案例,具有示範性和操作性。他們採用各種各樣生動直觀的激趣的方法,將教學的各個環節看似無形卻巧妙有機的聯繫在一起。讓學生自然的跟着老師的步伐,發揮自己對語言的悟性,喚起內心對的語文的熱烈追求。快快樂樂地行進在知識的海洋中。如關於呈現新知識的案例: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出新知識,老師的示範,增強語言練習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反覆猜的過程當中,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引出下個學習目標,很順暢自然的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使學習更有目的性,練習更有針對性。看似無序卻有序。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參加“國培”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嬌氣,教育“惰性”煥發出無限生機。從今往後,應牢記自己的神聖使命,專心教書,勤奮育人,爭做優秀教師,爲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應盡的力量。理論知識,爲已充電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自我充電。自我實踐,不斷提升。雖然國培期間的學習會結束,但終身的學習還會繼續,這次國培就像一抹濃濃的綠意,帶給我無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