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清明節日記彙編15篇

清明節日記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一天又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日記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日記彙編15篇

清明節日記1

今天是清明節,我想起了一首古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上午,我們先到爺爺家。伯伯、大媽、姐姐等,都已經在了。我們分乘了三輛車去鄉下拜祭祖先。

到鄉下後,我見到了爺爺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很多叔叔、阿姨和很多小朋友。該上山了,我們有的拿着鞭炮,有的拿着一束束鮮花。也有的拿着蠟燭、香和紙做的金元寶??。山上樹木茂盛

,有竹子、松樹、柏樹等,就像走迷宮。上山後先讓爺爺拜,再讓大家拜。拜完後要放鞭炮了,我帶着小朋友下山,走到半路,只見一串串花炮衝向天空,就像打開了一把把大花傘,五彩繽

紛,什麼形狀都有。後來,我們又去了寺院拜佛。到了下午,我和家裏人依依不捨地告別鄉下的親戚們。

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這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日記2

清明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早上,我們全家冒着毛毛細雨去給曾祖父掃墓。細細的雨打在臉上感覺有一絲絲涼意,穿過馬路再走一條崎嶇的山路,經過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樹葉在雨水的沖洗下顯得更加嬌嫩了。山裏的杜鵑花紅開得豔豔的,半山腰上籠罩着一層薄薄的霧,若隱若現有幾分神祕感。山上有一顆高大的松樹,高高的站立在山間,像一個衛兵守護着這座大山。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曾祖父的墳前,奶奶奶拿出一塊毛巾擦了擦墓碑,爺爺把墳前的雜草一棵棵拔掉。我和哥哥採了兩枝最紅豔的映山紅插在了墳墓前,擺上水果給曾祖父深深地鞠了三個躬,表示我們對曾祖父深深地思念。奶奶說:“曾祖父會保佑我們健康平安。”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節日,也是一個充滿悲傷的節日。

清明節日記3

清明節到了,這是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

每到清明節的時分,會讓我有一種莫明其妙的傷感,是不是真的應驗了唐代詩人杜牧的那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繁,路下行人慾斷魂。”

這一天,我們會離開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懷念和祝願,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禱告,祝願他們在地獄的那一邊也可以和我們一樣,幸福和高興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由會想起他們已經和我們共同渡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似乎還記憶猶新,想到這些,我不由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風光映入了我的視線,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四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現象,這是一個充溢希冀和祝願的時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來。

清明節,是我最有一次傷感的節日,我歷來都沒有感到過這樣的傷感,或許這是我對祖先的思念吧。

清明節日記4

在這清明節來臨之際,我和家人捧着鮮花,來到了烈士陵園。走到烈士的墓前獻上鮮花肅立默哀,表示我們對先烈的無限哀思和懷念的心情,對他們的高尚情操感到無比崇敬。

接着,我們觀賞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畫面,戰士們臉上顯現着和敵人抗爭到底的表情,手持鋼刀和槍,戰士們的英勇,威猛,那勢不可擋的動作。可這浮雕可不是單單一個雕塑,而是展現出戰士的精神,不怕累不怕苦,爲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和敵人戰鬥到底,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要,他們的無私奉獻使我很感動。

他們就像烈士陵園裏的蒼天大樹。這一棵棵樹象徵這邊每一位站士,表現了他們一種大無畏,不屈不饒的精神。無論經歷多少嚴寒酷暑,風吹雨打,但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着,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是偉大的,令人崇敬的。

清明節日記5

清明節下午,我與爸爸約好去溼地公園放風箏。

到了溼地公園,首先看到的是不計其數的車,馬路兩頭、馬路兩邊,停車場全是。爸爸花了好長工夫才停好車。離開公園門口,哇!都成菜市場了,到外都是擺小攤的人。商品是美不勝收,讓我看得是眼花紛亂。有賣燒烤的、有賣水果的、有賣風箏的、有賣花草的、有賣帳篷的……人來人往都快擠不過來了。擠過人羣我們離開了一塊大草坪。草坪上摩肩接踵,四處是休閒與放風箏的人。我與爸爸好不容易找了一團體少點的中央,裝起了我的風箏。開端放風箏了,風箏有點難放我怎樣也放不上去。後來爸爸教我了放風箏的一點技巧:要邊跑,邊放線,風箏纔會上去。我試了好多遍,終於成功了一次。我想做任何事其實都是無方法的,只需不時練習,一定會成功。

往年的清明節真是意義特殊。

清明節日記6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但大家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重耳即位後便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卻忘了介子推。晉文公知道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

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清明節日記7

喂,快點我起牀了,你沒忘,今天要去看外公的嗎?”媽媽那定時鬧鐘打破了我的美夢。對,今天我得去北侖掃墓,再晚就要來不及了。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洗漱完畢後,跳上了老媽的車。

每年的清明節,總會伴隨着濛濛細雨,人們的'心情也會在這煙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車上,讓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們來到北侖的墓地,很快就來到了外公的墓前,外婆就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點、水果、酒……我跟爸爸在墳墓上加了些泥土,媽媽再把鮮花插在上面。點上香火,我們就一一給外公叩頭。最後一環節就是把“金元寶”吹鼓,送給外公。

此時此刻,不禁又讓我想起以前跟外公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那時的外公天天帶我去看大海,去捉螃蟹,每一次都趴在外公的肩上,總是那麼開心、快樂。現在再也見不到外公了,心裏不由的感到難過。

掃墓儀式結束了,雖然說非常簡短,但是很莊嚴。“外公祝您在極樂世界開開心心,明年的今天我們一定還會再來看您的。”我在心裏默默地說…。

清明節日記8

革命先烈們:

你們好!

徐徐春風,蕩過我的臉頰;絲絲春雨,滋潤着世間萬物;又一個清明到來了。我來到雨花臺,站在烈士們的面前。你們在天堂過的好嗎?看到新中國的今天,你們欣慰嗎?

我能想象到舊時的中國千瘡百孔民不燎生,你們爲了解放全中國,爲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你們毫不畏懼,拿着槍,衝鋒陷陣!你們不惜自己年輕的生命,把一腔熱血灑在戰場上。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下寧死不屈;董存瑞爲了掩護大部隊的衝鋒,捨身炸碉堡;白求恩不遠萬里,爲了中國的解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在我眼前閃現。若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烈士們生得偉大,死的光榮!

今天,你們像太陽的光芒萬丈,耀眼四射,照耀着新中國的人們。你們似春風,吹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你們似春雨,滋潤着祖國的大地,你們的精神永遠活在世人的心中。

天堂的你們能看到現在的祖國嗎?改革開放的祖國,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港澳迴歸,青藏通線,神6飛天,嫦娥奔月……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看到這些,你們一定很欣慰吧!

清明節日記9

4月4日 雨 星期四

下午陰雨綿綿的,我們坐上舅舅的車出發去掃墓。車子經過隧道,再往山上開,山路彎來彎去的,山的兩邊都是樹,但是有霧看不到很遠的地方。過了幾分鐘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我們下了車,舅舅他們去墳前燒香了。我和兩個弟弟,阿姨舅媽她們往山頂的觀望臺走去,小路上我們都奔跑着上去,還看見一片黃黃的油菜地,路邊還有紫色的野花。我們到了觀望臺往下望黑壓壓的一片房子,現在在我眼裏感覺好小好小,就像大海里的小魚一樣小。觀望臺的不遠處有一座很高很高的電視塔,因爲有霧,塔的上面若隱若現的很漂亮。我們還在那玩遊戲,我們三個都玩得很開心,阿姨還給我們拍照片。

舅舅他們掃好墓就叫我們坐車回家了。今天的天氣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詩配上今天的天氣,真的很應景。

清明節日記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奶奶一個星期前就說要帶我去祭祖,我天盼地盼終於盼來了。

前年,是爺爺帶我去祭祖的,所以,這次是奶奶帶我去。在通往祭祖的路上,奶奶顯得格外嚴肅,平時那個幽默風趣的奶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淡藍色的小野花,純金色的油菜花,碧綠色的的小草兒,神氣十足的竹子``````給這幅通向祭祖的這幅“圖畫’’點綴上了一種別具風味的感覺,令人只可以表達出一種嚴肅的表情。

過了幾分鐘,我和奶奶到達了目的地,祭祖正式開始了。奶奶讓我先去把曾祖父的靈位兩旁點上蠟燭,奶奶說了,我去點可以表達我對曾祖父的尊敬。然後,奶奶把鮮花放在曾祖父靈位前,我和奶奶在靈位前磕頭,然後再說幾句保佑我們全家的話。之後,奶奶還把一些瞑幣在靈位前給燒了。然後,我們再在靈位前磕了幾個頭還用手把周圍的垃圾撿掉,並再去祭拜一下,再在墳頭插上三根點燃的香。這次祭祖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在回去的途中,奶奶還給我講了許多曾生前的事。回家後,我還對媽媽說了我們怎麼祭祖,和我曾祖父的事,下次祭祖,我一定要帶媽媽一起去。

清明節日記11

4月4日 晴 星期日

今天外婆家掃墓特別早,安排在這個週日,我們早早的去了外婆家。

吃完中飯,我們進山去了,到了山上我發現人山人海,外婆對我說:“昨天人還不多呢,今天果然找錯日子了,應該昨天就讓你們來了。30分鐘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我們才停下了腳步,原來媽媽也不知道,太公和太婆墳在哪裏?找了半天才找到。

我看見爸爸把墓碑旁邊的雜草拔了個精光,後來我從袋子裏拿出來,兩個雞蛋,四個梨,四個蘋果,兩個火龍果,爸爸拿出煙花,又拿起打火機,只聽見爆炸的聲音,媽媽去哪了?大夥都忙開了媽媽卻在一旁拍風景,我恨不得把媽媽拉過來幫我幹活。

油菜花金燦燦的,很多蜜蜂圍着媽媽轉,因爲媽媽今天穿黃衣服,我自己在一旁哈哈大笑着,爸爸跑過去幫媽媽驅趕蜜蜂,兩人趕的滿頭大汗。

清明節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又是家人團聚踏春的絕好機會。

清明節日記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就是一年裏那個悲傷的節日‘清明’,今天的眼淚猶如下雨一樣,不停的流,心情不禁難過了起來。

今天我會老家祭奠那以去世的親人,當我們來到他們的墳墓面前,總會帶上一些菊花放在墳碑上,再帶上一些他們喜歡吃的食物。我小的時候一直以爲這不是什麼重要的事,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這是每年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站到太爺爺的墳墓面前,我並沒有哭出來,而是冷靜的站在那裏,但心裏其實很難過。一直到家人把香點着,我纔回過神來和家人給太爺爺磕頭。

晚上,我們回到家以後,沒有一個人說話,接着,媽媽慢悠悠的走進房間,爸爸低着頭,讓人看不到他的表情,也安靜的回去了。只有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我一聲不響的走到陽臺,看着夜空,慢慢的回憶那些已去世的親人們,因爲人們都說:“人去世會變成天空中的一顆星星,我也想看一看我的親人會是哪一顆星星。”我不知不覺得流下了眼淚。

每年都有清明節,每年都有不同的悲傷,這悲傷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在思念中我明白了,燕子能飛回來,小草也有復甦之時,可失去的親人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清明節日記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而今天就是清明節。

不一會,就到了太外公的墳前,墳上刻着一個個名字。我蹲了下來,輕輕地撫摸那塊冷冰冰的石碑。太外公雖然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人,但是他是一位樂於助人,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曾經當過兵,還有一顆堅強的心,不屈不撓的意志。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突然,我看見鈔票上有天地銀行,我就想啊,要是上面印中國銀行就好了,這樣就不差沒錢花了。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我也在說:“明年我們還來看你,在那裏要好好的過,沒事去打打麻將,要過的高興,要保下代平平安安。”

清明節日記14

今天是學校組織春遊的日子,這一次春遊的主題是“緬懷先烈"。所有四年級的同學從學校步行去紀念碑,爲先烈掃墓,獻花。

我們緩緩上山,山路兩旁長滿了樹木,山上的空氣特別新鮮。在平臺上向上望,一塊巨大的墓碑高高聳立在那兒。雖說大家走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已經很累了,但我們還是自覺地站好隊伍,默默地注視着前方。

潔白的紀念碑上刻着幾個金色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石碑下面放滿了鮮花,旁邊還有五顏六色的花圈,每年到了清明時節都有人來掃墓,緬懷先烈。接着是每班代表發言,默哀一分鐘,我在心裏默唸道:“你們是偉大的人,在戰火紛飛的時候,你們不顧自己的安危,拯救了無數生命。現在,世界和平了,這裏有你們留下的豐功偉績,你們永遠是英雄!”默哀結束後,同學們繞紀念碑走了一圈,獻上自己的小白花,下了山。

今天參加春遊活動,我收穫頗豐。它使我明白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有多少先烈倒在了血泊之中,換來了我們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清明節日記15

又是一年清明至,這天我會腳踩着柔嫩的青草,沿途嗅着花香趕往我須拜謁的某一目的地。因爲那個地方不僅是安放親人骨灰的墓地,還是我們緬懷前人,寄託思念的場所,站在這個終極地,心情未免顯得格外肅穆與凝重。

步入山坡,腳步輕叩石階,細聽心跳的頻率,不知不覺走近我要祭拜的墓地。手捧一束鮮花,有無數的話語欲說卻無言,靜默一塊寂地,只是靜靜地守着。耳邊陸續傳來悽婉的哭聲、燃放炮竹的爆炸聲,聲聲悲切淒涼。

走出墓地,回望如潮的人羣,不禁自問:那塊冰冷的水泥墓地,就是我們走完生命歷程時的歸屬地嗎?。不!準確地說它應該是我們身體碾作塵埃,化爲泥的地方,而不是我們心靈的歸屬地,因爲安放我們心靈的屬地不會寄存在任何儀式中,不會滯留在喧囂的塵世間,更不會安放在無邊的奢望與虛無的想象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