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有關寂寞日記4篇

有關寂寞日記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寫什麼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寂寞日記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寂寞日記4篇

寂寞日記 篇1

愛情好比毒藥

想戒戒不了

越陷越深

曾經相戀時是那麼美好

彼此說着甜言蜜語

山盟海誓

如今成了過往雲煙

也許是我太自作多情了

或許當初在一起

只是彼此寂寞而已

也許是日久生情

愛上了你

你就像一張無邊無際的大網

讓我無法掙脫

森林中的沼澤

越陷越深

就像在看戲樣

我入戲了

你卻始終在看戲

曲終了

人散了

明知沒結果

還傻傻的等候

每次鼓起勇氣

想要徹底忘記你

可腦海深處情不自禁的跳出你來

漫漫長夜

想起在一起的點點滴

不知嘆了多少氣……

是那麼無奈與心酸

黯然神傷

輾轉反側

徹夜難眠……

誰說男人不流淚

只是未到傷心處

天漸明漸亮

新晨的陽光灑向來不及防備的我

是那麼孤獨 害怕……

白天用工作來麻痹自己

不去想你

在朋友面前都是笑顏以對

可誰知道微笑背後的我

是那麼無奈與心酸

遍體鱗傷

唯有低頭抽菸擡頭看天

沒有我你要好好的

這是最後一次爲你寫了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寂寞日記 篇2

寂寞不同於孤獨,孤獨的時候人可以安靜,可寂寞襲來,我卻感到茫然。

習慣於忙碌的工作,閒下來,心裏莫名的恐慌,覺得自己好象一無是處。

工作清閒了一陣,前幾天剛忙起來,好不容易進入工作狀態,工作卻讓我做的差不多了。也許是我夜以繼日工作的緣故,心裏覺得特充實,沒有覺得有多麼寂寞,閒下來時,才發現還是忙碌的好,苦命人沒有辦法!

如果在海邊會發現大海的好,可以讓人心靜下來。可離開大海心裏依然空寂。

整日在一種恍惚中過着吃了工作工作吃然後睡覺的日子,想忘卻的卻忘不掉,想記住的卻記不住,都怎麼了,這是?!

從來沒有覺得日子如此難過,好象沒有盡頭。

有的時候自己都恨自己,幹嗎要使自己這樣苦呢?天知道。

上網了都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不上更無聊到無所適從……

心老是不能靜下來,覺得自己都快生病了……

儘管周圍的朋友有空就會找我,可我依然感到寂寞。這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寂寞是一種無言的痛

說不出來,也無法說清楚

他讓你食不甘味

夜不能寐

寂寞是一種纏綿的痛

纏纏綿綿,也無法解脫

他讓你鬱鬱寡歡

落落漠漠

寂寞有的時候是一杯醇厚的酒

喝了,你就不要想忘記

可這種時候太少

更多的是讓人沉醉不知斷腸

快樂因寂寞而逃避

生活因寂寞而乏味

我因寂寞而思念

寂寞因我而快樂

寂寞,讓人消沉的毒藥

什麼時候你纔可以讓我享受你的香醇

你給我的痛已太多

可我需要快樂

寂寞日記 篇3

在所有的生命表達形式裏,日記是一種特殊的形式,它的表達者是自己,閱讀者也是自己,它是生命的自言自語,卻是生命裏最真實、最自由、最誠懇的一頁。

人都有表達的慾望,在書刊報紙上,在公衆場合,在朋友親人面前,而當缺少或遠離朋友,內心的慾望無法向人傾訴,或內心的私密不能向人傾訴時,往往藉助於日記。所以,稍有點文化知識的人都曾有過寫日記的經歷。

寫日記有時是不甘於自己的回憶沒有留下點痕跡,有時是不甘於自己的思考曇花一現,或者由於心靈的壓抑需要一個出口,心靈的疲憊需要一個憩息地,心靈的寂寞需要一個靜謐而忠實的影子,因而日記是通往心靈隱私最可靠的門戶。

日記是人生的鏡子,也是人難得的諍友。它能激活個體內在的自我意識和表達慾望,讓人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學會潛心生活,細心體察和反躬自省。日記可以激活生命力。生命的改造可能來自外在的刺激,但一定靠由內而外的心理銳變來完成。

沒有人去研究日記的形式。日記是生命信息的自然流淌,它的形式如水附形,它語言自由,長短不拘,沒有模式,沒有規範,只有既成和待成的。沒有形式的形式,你研究什麼?

但日記本身的可有可無,它的超功利性,它的無責任性強迫,無娛樂性誘惑,常容易使人忽視它的`存在,對它“不作爲”。“善始者衆,克終者鮮。”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人們寫日記暴露出的惰性。

時下網絡的普及無疑又進一步把日記擠兌到生活的邊緣、時間的縫隙。那些貌似日記的“博客”“日誌”“空間”,吸引着衆多的青少年和部分成年人的眼球。但博客不是日記。博客是敞亮的,日記是內斂的。博客是寫給別人看的,文字是潤飾過的;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語言是原汁原味的。日記的目的單純,而寫給別人看的東西就真假難分。而當我們面對博客時,永遠不會有我們面對日記時的羞澀的微笑、溫暖的撫摸和甜蜜的慰藉。

日記是心靈的晴雨表。日記的深度和廣度正是心靈的深度和廣度。

日記的存在正是得益於它對各個層次的人都不構成障礙,得益於人們對它的精神上的依賴,靈魂上的訴求。人心是矛盾的東西,有時很野,喜歡熱鬧和出頭,但他最平凡最深邃的需要卻是一個憩息地。日記是一個人的精神家園。在自己的日記世界裏,我們心地澄明,冷暖自知。

深究起來,日記還是來源於一種寂寞的境遇,即使是少男少女,看似熱鬧活潑,當他(她)寫日記時,也一定來自於他(她)成長的寂寞。對於成年人,一旦沒有了紛繁人事的攪擾,對世界對自己獲得一種澄明的觀照,他(她)就擁有了寫日記的時間和心境。

寫日記的人不多,主要就是這種寂寞的境遇不易多得。人有各種責任各項義務無法推脫,又有各種興趣誘使我們不自覺地虛耗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加之人有不甘寂寞的一面,畢竟寂寞不能算是生命的光明面。

堪稱表率,可爲世人楷模的,是那些甘於寂寞的高層知識分子,那些勤勉的文化人,他們活在自己的思想裏,他們或已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大廈,或已登上自己的事業高峯,在日記的天地裏,他們仍勤耕不輟,用自己的日記構建起自己的“山外青山樓外樓”。

有人寫日記寫不下去了,那不是他不會寫了,不想寫了,也不是沒有東西寫了,那是我們來之不易的寂寞境遇遇到了危機。

就是日記寫成之後,它也仍是寂寞的存在。也許永遠不會有人去翻看它,它也只流淌在作者自己的心靈深處。

寂寞日記 篇4

人們都說生活是平乏的,社會是現實的,感情是淡薄的,夢想是虛幻的。既然我們改變不了枯燥乏味,改變不了金錢社會,承受不了虛無縹緲,何不將其全部接納,改變不了那就享受它。

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裏享受,無論生出何方,歡喜,我們的憂愁,我們的寂寞,總會有那麼一個小小的角落裏可以盛放我們的夢想。

習慣是可怕的,習慣了寂寞卻又另當別論了,沒有人生來就有伴,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習慣了依賴父母的雙手,久而久之,我們也習慣在自己的左側找到一個伴,不不爲其他只爲不孤單。

到年少氣盛的我們爲了那純粹的友誼爭吵臉紅賭氣時,那是最快樂也是最真的季節了。長大後左邊心房有了一個家的時候,我們似乎都忽略了我們曾經最在意的東西,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真真假假只是時間不對,只是視角不對,只是對象不對。

我們都長大了,不再輕易的相信別人,面具更厚了,笑容更燦爛了,語言精湛了,手段更高了,只是夜深人靜時我們更加寂寞了。

心空了,愛上了寂寞,愛上了回憶。

曲終人散場時,我們不再攜手,只是點頭寒暄,我們都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