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什麼傢什麼家人日誌

什麼傢什麼家人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永遠都無法想像到家爲什麼會是這樣子?這令我常常會覺得是不是我的錯?本來好好的家,爲什麼會這樣,應該說沒有本來嗎,這個家,一直都是問題的聚集點?

什麼傢什麼家人日誌

——記事

我怎麼了,我的錯嗎?這個是我一直問自己的問題!如果是,我又要怎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愛自己的家,是不是有點太自以爲是?往往自己想要的,自己不想要的,別人怎麼知道呢。用自己以爲對的方式對待家,那樣好嗎?我想那不是家,是你自己的王國,你要的是絕對的權力,不是家的溫暖或者家的義務。什麼是家的義務?

每個人對家的付出,不計回報的付出。不因爲付出的多少,就要得到怎樣的權力,別樣的什麼霸權!不以自己的付出來衡量:我就是這個家的方向,我要他怎樣就怎樣!我是這個家的主人。我就是要這樣做,什麼不同於我決定的都是不合理的,不應該被提出,一概要否決。

你提出的都是錯誤,作爲一家之主,我決定的,我要想做都必定優先。家人,你要做的不是發言,是服從!更不合理的是對家人發言,不是否決,而是謾罵!這樣的人根本不是爲家人,他只是爲自己的慾望,不可以說慾望,應該說控制,家人就像木偶,我拿着線,你跟着走,木偶不可以有自己的動作,自己的想法,如果有,那你就必須抹掉。這樣的家,不是家人的家,不是你我想要的家,可是它就是存在。例子就存在於你我的身邊,或者就在自己身上!我的身上一直都存在,沒有停過!可悲!

對於家的定義,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但對於定義那是否是對是錯,每個人都沒有定義。作爲家的一員,每個人都不可能客觀的評價自己家的很多問題,或多或少的參夾着自己的主觀。當然我們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電腦,“方程式”式的計算都不可以爲我們定義“家”。身處於事外,用第三者的觀點纔是客觀,可是誰是第三者,誰能是第三者!“家”本來就是人文定義出來的。我的觀點就是家需要我們用愛,用自己的付出,用家人的幸福,以家人的幸福,以家人的眼,不是以自己,肯定不是以自己的角度來定義的,這樣的定義出來的“家”纔可以算得上是家。

我可能對家的定義沒有什麼學者的公信力,不具權威,以個人的名義看待又怎樣呢?“家”的學問,都是從作爲家人的你我中得來的,沒有誰可以擺脫“家人”這個人類理論來定義。你不是由人孕育而來的嗎,家人從你來到這凡塵俗世就註定了!我可能有點過激了,正因爲我像大多數人一樣沒有跨過家人這一門檻,從家人中的“我”“自以爲是”的定義!個人的.觀點不足以說明什麼,只說明你對家的態度。

家都是每個人美好的港灣,每個人停泊的理想地,有什麼比家人的關懷·安慰,比那個“家”的屋子,來的溫暖呢?我相信除了“家”,沒有什麼可讓人那麼堅定相信:它說的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家都是自己最想住居,最渴望的地方。爲什麼我們都追求“家的感覺”,爲什麼我們看重“家的感覺”,爲什麼對家有那麼強烈的感覺?這不是正說明家的重要性嗎?一點點關於家的情感,都那麼的容易引起人的共鳴,一點點關於家的消息,都是那麼的激動,那麼的牽掛。這對於那在外的學子,在外的工人,流落外地的人們,深有體會。我,作爲在外的學子,也是深深體會到:家是心中牽掛,家是一切美好的聚合體。也體會到古語說“父母在不遠游”不只是對孝道的一種看法,還有自己對於“家”的不捨,也在其中!

不過有人認爲:其實不是每個家都這樣的具有褒性,有些家庭是那麼的令人厭煩,那麼的令人想要逃離。對於這個問題,真實中的確存在,家庭的不和諧,家庭環境的因素,造成了這問題的存在。直接的說法就是整天的吵架;三天五天就打罵;幾個月總有幾回對家人莫名的不滿,莫名的冷;還有就是家庭的貧富,這都是家庭存在問題的直接原因。家沒有溫暖,家沒有看到未來,“家”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切不幸的開始,想到這些都令人厭煩,想要逃離。這樣怎麼能夠令人想象到我就是這樣“美好”家中一員,而不是這“不幸”中的孤兒。這樣的家,不要也好,可以的話,我想成爲其中的孤兒,不幸對於“我”來說是大幸!

我是很矛盾的,我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孤兒”是不幸中的大幸,我選擇“孤兒”。可另一方面我對家充滿期待,充滿渴望,相信家會是我最想待的地方,想去的地方。不知這個對家的又愛又恨的想法能不能存在下去,最後是否轉變成絕望。說我是悲觀主義者,我承認:我是的。我是矛盾體,我也承認。我想很多人也有共鳴,這種想法也是不可磨滅的。

“褒貶不一”不是對家的定義,而是對家的評價。有這樣的評價不是一個問題,“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評價”其實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爲什麼會是這樣的不同,爲什麼是這樣的分化?我想這就是——經營。

一個家也需要經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不是他,你怎麼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怎麼知道他不需要或者討厭什麼?有不同,存在不同是肯定的,正以爲這樣所以纔要經營。經營一個家,不是我說過的它是你的王國,強買強賣;經營一個家,應該要有客戶與客戶之間的平等:經營一個家,應該以是朋友與朋友之間的友誼和信任,來交換價值;經營一個家,應該就像瞭解需求一樣,瞭解家人的想法·做法,從中得到你想達到的效果。

一個家的經營說容易也並不容易,有多少父母能做到真正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想法,理解他們的行爲呢?我不得而知,我是別人的孩子,最多我也只能認爲我的父母在這方面一所不足。有多少父母用自己認爲對的方式來愛自己的孩子,其實孩子不接受。有多少父母會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而不是指定的選擇。有多少的父母對孩子,就只會用長輩的口吻,不會有朋友的交流。

面對孩子指出父母自己的過錯,得來的是父母的改過,而不是父母的憤怒,這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到。經營一個家,可能比經營一個企業還難,父母拉不開自己的面子或者放不下身段,觀念的封鎖等等都是不可忽視問題,困擾着怎樣去經營。身陷其中,畢有體會。

經營的難點,有時不一定在父母身上,有時也在孩子的身上。孩子並不理解父母的有些行爲其實是出於好意,只是方法不對,孩子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不願意理解,不去發現問題,久而久之成爲代溝,這也是經營的難點之一。交流真的很重要,不說話,沉默並不能帶來問題的解決,反而把問題更深沉了。

我覺得“攀比”也是一個問題,比喻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自己的孩子又怎樣怎樣,總那別人的長處,來比自己孩子的不足,總認爲別人的目光是鄙視自己的孩子,連帶的父母自己也覺得丟臉。這個問題我想存在得更嚴重,個人的刻骨體驗而已。可是還是存在,不是嗎?每個人都在生活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爲什麼我就要跟別人攀比呢?

爲什麼家人只看到別人怎麼好,沒看到自己的好呢?人的一輩子就應該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就不能沒有自我嗎?自己的生活怎麼就需要別人來衡量好與壞呢?他們的存在就只是爲了說明自己是多麼的糟糕,而不是自己的獨特,生活不一樣的美嗎?一個家的存在難道就是爲了攀比貧富?一個家的幸福難道要從別人羨慕的眼光中體現?一個家的重要難道是從對別人的影響在放光纔是重要?我覺得我們忘記了一個很重要的詞語——知足。

(一片瓦,一塊地,幾個人,四面牆,心連心,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