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瞻仰譚鑫培墓園日誌

瞻仰譚鑫培墓園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總想去譚鑫培先生墓園看看,瞻仰這位國劇宗師。

瞻仰譚鑫培墓園日誌

前幾天上網,看到了首都不少媒體關於譚鑫培墓在今年4月被盜,警方已經立案的消息。我從這些消息中,知道了譚鑫培墓園的具體位置。

這些日子,大風颳散了在京城肆虐多日的霧霾,昨天又降了一場小雪,北京的藍天顯得格外透亮暢快,陽光溫柔地撫摸着人們,驅走了陣陣寒意,真是難得的好天氣,正是外出的大好時機。上午,我從通州出發,在汽車導航的指引下,驅車前往慄園莊譚鑫培先生墓園,因導航無法查找慄園莊,只好先到了門頭溝區永定鎮政府所在地,經多方打聽,終於來到了慄園莊村,這個村原屬戒臺寺的佃戶村。在村兒裏兩個小姑娘的指引下,我來到了譚鑫培先生的墓園。

譚鑫培先生是湖北江夏人,祖籍湖北武昌小東門外沙湖譚家灣。生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原名金福,字鑫培,號望重,堂號英秀。民國七年(1918年)在京病逝,享年70歲。

他的父親譚志道,精通老旦唱腔。被觀衆贊爲“叫天”。譚鑫培先生從小聰明伶俐,耳濡目染京劇,表演水平日漸長進,深得觀衆喜愛,被人們稱作“小叫天”。曾經聽我的爺爺說:“當年,譚鑫培經常去宮廷爲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唱戲。”

據記載,譚鑫培先生是京劇“同光名伶十三絕”之一,京劇譚派創始人。他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自組“同春班”,十六年(1890年)入昇平署“內廷供奉”。十八年(1892年)重組“三慶班”。三十一年(1905年)拍攝了中國第一部京劇無聲影片《定軍山》片斷,譚鑫培先生主演的電影《定軍山》,拉開了中國電影的序幕,他被國人尊爲梨園泰斗。他以“雲遮月”的好嗓子和精湛的藝術,創立了在京劇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影響深遠的“譚派”,被稱爲“伶界大王”,京津京劇舞臺有“無腔不譚”的說法,他對中國京劇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經他改編的100多出戲,至今仍在演出。在京劇史上,京劇“譚派”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個京劇藝術流派。他精心培育了楊小樓、梅蘭芳、餘叔巖三位京劇大師。楊小樓(1878年—1938年)是“同光十三絕”之一楊月樓之子,原籍安徽懷寧,生於北京,被譚鑫培先生收爲義子,依譚氏家族排名嘉訓。梅蘭芳先生在《舞臺生活四十年》中寫道:“我心目中的譚鑫培、楊小樓這二位大師,是對我影響最深最大的,雖然我是‘旦’行,他們是‘生’行,可是我從他們二位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最重要。”

譚鑫培先生的.墓園坐南朝北,墓地呈方形,墓丘呈墳包狀,據記載,墓丘直徑5米,高1.3米。墓園佔地約500平方米(最初是12畝地),四周建有圍牆。墓園正門的石門上方寫着“國劇宗師”四個大字,楹聯是梁啓超的兩句詩:門右側是“四海一人譚鑫培”,旁邊兒牆上鑲嵌的石板上刻着“譚鑫培墓”,註明了是門頭溝區文物保護單位;門左側是“聲名廿紀轟如雷”, 旁邊兒牆上鑲嵌的石板上刻着“譚鑫培墓重修記”。穿過石門,邁上5層石階,就可以瞻仰高臺上的墓碑和墳冢。雖然已經是冬季了,但墓園裏依然呈現着松柏青翠,莊嚴肅穆,寧靜優雅。在這裏,凝固了一段厚重的歷史;在這裏,長眠着國劇宗師平凡而偉大的靈魂。

墓園門前新建的柏油路有三上三下六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路的中間設置了白色鋅鋼隔離欄,每組隔離欄上面都有半圓形藍色反光膜,人行道上鋪設了吸水磚和盲道。在馬路邊兒還堆放着許多白色鐵質電燈杆。墓園四周已經蓋起了十幾層、幾十層的高樓,還有一些高樓正在建設中,工地上矗立着許多高高的塔吊,旁邊兒還有許多藍頂彩鋼板工棚。

墓園內有兩塊墓碑,一塊是老墓碑,另一塊是新墓碑。

老墓碑民國四年(1915年)立,高約0.95米,寬約0.63米,青石石質,長方形,碑文豎刻20行(年款共3行),滿行26字,立於墓園石門左側,由基石、碑心石組成,用玻璃罩兒罩着。墓碑刻有碑文,新浪網博客博主勤業齋對碑文進行了整理如下:

伏以五倫之中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婦曰昆弟曰朋友人生斯世莫不以此爲大綱而朋友一道尤須以信義爲重儒擇歧途理無二致茲因譚居士印金福字鑫培籍隸本京具有夙根生而好佛成立後遍參都城內外名剎長老因羨佛旨之慈悲所積資財輒隨地施與行之既久頗有所悟於禪宗一門尤有心得因撥心於清光緒二十二年春季在京西戒臺萬壽寺盛老和尚座下求受五支淨戒二十年來持戒維謹恆念得戒常住之深思毫無極稱遂力以護庇常住爲己任與戒臺前代主席妙老人機鋒相對誼若弟昆焉雖有僧俗之殊形而其心心相印若合符節因念人生若寄泡影駒光一旦無常向何處晤佛耶噯商之於妙老人願假寺中一席淨地永作佳城俾他日百年得以遙對金客方遂夙願妙老人亦念廿載之道侶不忍相違遂將寺中茶棚地十二畝讓之譚君以遂善念立有石樁爲界今茲戒臺寺當代主席達文和尚踵先師之遺志爲之栽種樹木修造墳園督工營造次第告成因念此事之端末胥由兩造之感情而發生他年勿論何人不得擅伐樹木及發生他種情弊其看墳工人亦由寺中代爲就近查看俾可永久現屆竣工用特兩造公同勒石以志茲事之緣起而作憑證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