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日記:高曉鬆,爲歷史寫日記

日記:高曉鬆,爲歷史寫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歷史日記:高曉鬆,爲歷史寫日記

日記:高曉鬆,爲歷史寫日記

高曉鬆,早年身份是音樂製作人、詞曲創作者。憑藉《同桌的你》《戀戀風塵》等名滿天下,圍繞他的還有各種花邊與八卦。不能怪人們太無聊,主要是這位音樂才子的外貌、身材都與“才子”形象相去甚遠,而他的家世又太傳奇——爺爺是清華大學前校長高景德;外公是深圳大學創辦者張維;妻子是“80後”及留美高材生。外人說他醜也好,胖也罷,高曉鬆自己倒不在意,頂着一頭不羈的長髮,該拍電影拍電影,該錄綜藝錄綜藝,活得瀟灑自在。近幾年,他的興趣轉移到解讀歷史、做歷史節目、著書立說上。201*年4月,新書《魚羊野史》出版,高曉鬆在歷史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小步。

說是歷史,高曉鬆的書與人家專門考據分析歸納立論的“高大上”歷史學問不同,他是無門無類,政治、軍事、文藝、古董,甚至迷信,雜七雜八,信馬由繮,點到爲止。《魚羊野史》裏,高曉鬆像在爲歷史寫日記,他按照每一天的時間順序,把歷史上發生在這一天的大事、趣事都抓來討論一番。比如1月5日,高曉鬆寫了201*年的這一天,蔣介石被同盟國任命爲中國戰區統帥,並分析了爲什麼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打了那麼久之後才被任命;還寫1919年的這一天,德國納粹黨如何在民選中上臺。書中對歷史的討論,視角獨特,風格輕鬆幽默。高曉鬆把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稱爲歐洲的“賈母”;圖坦卡蒙石棺上的浮雕,被高曉鬆戲稱爲“阿凡達”??

每個人在成長中會形成不同的看世界的.眼光。高曉鬆作爲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從小住在清華園裏,被父母精心培養,琴棋書畫數理化,一個不落。他的母親教導他:“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於是,高曉鬆選擇了把人生過得如詩歌般隨性、自在。

201*年,因酒駕被拘役6個月後,42歲的高曉鬆變了。“最多的收穫是發呆,我確實讀過萬卷書,也行過萬里路。但是我從來沒有把這些事情靜靜地梳理過。腦子裏的東西一直在咕嘟着,沒關過火,咕嘟了那麼多年,終於把火關涼,我覺得特別好。不發呆時就找人聊天,聊着聊着你就清楚了,因爲你掃除了最後一塊盲區,對一些社會的角落或者階層的瞭解。”出獄後,高曉鬆重新忙了起來,但忙的和以前那個音樂人高曉鬆有些不一樣。他製作了脫口秀欄目《曉說》,說歷史、聊文化,形式是視頻,後來出了書,書名也叫《曉說》。201*年,包含高曉鬆多年來所撰小說、劇本的文集《如喪》也出版,他在書裏真誠面對自己,“我覺得創作必須順流而走,不應該是‘我覺得我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做不到去假設。我只會去描述內心裏那種靠直覺指引的東西,跟隨內心的流向。”

在這本《魚羊野史》中,高曉鬆把歷史講解的對象定位爲普通人,而他自己,就如同一個撂地說書的人,又貧嘴又愛嘮叨,滿口是七葷八素的雜話。看下來,讀者如同聽一個好脾氣又有文化的大叔在嘮嗑。

高曉鬆說,自己最喜歡的幾個歷史時代,首先是春秋戰國,因爲那是知識分子的黃金年代,有上、中、下好幾條路可選——上能成諸子百家,中可當布衣卿相,下可做門客幕僚;他還喜歡唐代,“當然最好是安史之亂之前就死了,生前經歷盛世,與大詩人們一起結交、雲遊、寫詩,甚至可以上殿脫鞋。”“再不濟也要去宋朝,最好是在仁宗時代,不要看到後面的改革、黨爭,只跟蘇家兄弟一起遊赤壁,杯盤狼藉,也可以寫文章罵皇帝,破口大罵也沒關係。”

基本上,高曉鬆的歷史觀既不左,也不右,說中庸也好,說隨意也好,高曉鬆就是以這樣的眼光來解讀歷史,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