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精選10篇)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精選10篇)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觀察月亮。

2.本課生字卡片,月亮的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一、複習導入新課

1.背誦李白的詩《靜夜思》。(先指名背誦,再全班背誦。)

2.揭示課題。板書:3 古朗月行。認讀課題中的生字。注意讀準兩個後鼻韻母的字。

3.介紹作者:這首詩也是李白寫的。

二、觀察圖畫,範讀課文。

1.出示掛圖。聯繫課前觀察,說一說:圖上的月亮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

2.範讀課文。聽聽詩人是怎麼說圓月的。

三、自學課文(教師巡迴並指導)

要求:

1.藉助漢語拼音反覆讀課文3遍。

2.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詩中要掌握的6個生字和要認識的5個字,讀準字音。

四、讀詩句,學生字。

1.檢查古詩朗讀情況。(指3-4名不同層次學生讀)

2.認讀“時”、“識”這兩個讀音相同的生字,區別字義。

齊讀第一行詩:小時/不識/月,

3.詩人把月亮叫作什麼?(齊讀第三行)

教師解釋“白玉”(可製作裝飾品的礦石,或用實物舉例)。

認讀“作”。(平舌音。作業的“作”就是這個字。)

指導讀:他以爲月亮是白玉盤呢,多有趣啊!把兩行詩句連起來讀……,呼作/白玉/盤。

4.除此之外,他還把月亮看成什麼了?(讀第三行)指導:又疑瑤臺鏡。認讀“臺” 5.這瑤臺鏡應該放在桌子上、梳妝檯上,詩中說它怎麼了?(讀第四行。)指導:飛在/碧雲/端。

五、朗讀、背誦課文。

同學們雖然都認識月亮,但在觀月時也有許多想象,越看越覺得月亮美麗、可愛。能把你的心情在讀中表達出來嗎?請聽錄音朗讀。

1.反覆朗讀課文(先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

2.背誦課文。(背誦時仍要注意節奏。)

六、識字、寫字指導。

以學生識記爲主,教師作適當的補充,重點指導“彳”的寫法。

古:“枯”的右半部分。組詞鞏固:古詩、古代。

行:左邊是雙人旁,上撇短,下撇長。右邊比左邊低一些。組詞鞏固:自行車、行人、行不行。

時:日字旁加個“寸”。“時”與太陽有關。如:時間、時候、時光。

識:言字旁加個“只”。組詞:認識、知識、識字。

作:作業、工作、作用的“作”都與“人”有關,所以這個字是單人旁。右邊是“竹”的左半邊再加兩短橫。

臺:上半部分要寫得比“口”寬些。組詞:講臺、檯球、上臺。

七、抄寫生字(課後練習2)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

1.認讀生字。(開火車讀,反覆兩遍。)

2.比一比,讀一讀。(完成課後練習3)

指名讀,說出每組字形上的聯繫,讀音的差別,通過詞語區別字義。

3.讀拼音寫漢字。(略)

二、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

1.讀古詩,畫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讀一讀,記住它們的讀音。

3.認讀:朗 呼 疑 鏡 碧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三、背誦課文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後練習4。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兒的,然後要求學生如實畫下來。

2.每評一幅畫得好的,貼到黑板上展覽。

3.用“月亮”練習說話。

聯繫《小小的船》,把句子“月亮___________。”補充完整。內容不加限制,可從形狀、顏色、位置、運動等多角度說,學生想說什麼說就說什麼,鼓勵學生要和別人說的不同。注意說話時語句完整、通順。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古、行、白、玉、臺、飛、”6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十”。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3、在朗讀中體會月亮的神奇美麗,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變化和詩人奇特的想象並激發學生觀察月亮的慾望及探索夜空的好奇心。

二、教學重點:

隨文識字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一、板畫激趣,初讀古詩。

(一)板畫激:猜猜看老師要畫什麼?(學生用手指在桌子上畫)

2、什麼天氣情趣,認識生字。

1、板畫○並塗色況下才會出現月亮呢?認識“朗”字。

1)生拼讀。

2)師講解結構並組詞。

3)能把晴朗和月亮連起來,帶上你的想象說句話嗎?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晴朗的夜空裏,掛着圓圓的月亮,多美的夜晚啊!

現在老師就給大家朗誦一首詩,就是描寫這幅美景的,想聽嗎?

2、有誰以前就會背這首詩或聽過這首詩。(學生髮言)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3、簡單介紹李白。

4、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詩的名字就叫——古朗月行。(學生齊讀)認識“古”和“行”(學生拼讀)能給“古”組個詞嗎?

教師指導學生先觀察“古”字的結構,然後指導書寫。

猜猜看與“古”意思相反的詞語是什麼?

出示“行”的字理講解。出示不同讀音的詞,領

我們的漢字多有趣呀!行有兩個音,這叫多音字。(學生拼讀)

二、啓發想象,誦讀古詩,識生字。

(一)以讀促想,認識生字

1、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古代人眼中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讀準每個字音。

(學生練讀)

教師檢查,看誰讀得準?

2、古代的孩子把月亮叫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讀前兩句)

學習“白玉”兩個字。

出示玉的字理圖。

課件出示圖並配字。(玉飾品)

如果讓你畫一塊白玉,你會用什麼顏色、怎麼畫?與“白”意思相反的詞語是什麼呢?

3、多美的想象啊!讓我們帶上動作和想象讀一下這句話,注意停頓。

4、認識“時”、“識”、“作”、“呼”。

出示“時”和“識”,學生拼讀

讀讀這個兩個字,你發現什麼?(讓學生感覺到漢字豐富多彩,音同字不同,意思也不同)

生活中,我們怎麼區分這兩個字呢?(學生討論後,並彙報)

(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字)

師出示有關的格言。

出示“呼”“作”:呼作白玉盤,“呼”換個詞,該怎麼說?

生活中,這兩個字常用,考考大家,看誰認真聽講了。

教師出圖片,學生猜詞理解字的意思:呼吸、呼救、呼喊

出示有關“作”的詞,學生自主選擇說一句話。

5、現在能不能有感情地讀一下這句詩?

(引導學生帶動作,帶想象去讀、去背)

(二)以想促情,認識生字

1、出示圖:猜猜看這幾個小孩還看到了什麼?還會說什麼呢?

能不能亂猜?應該怎麼做呢?

教師放錄音,學生閉眼想象,看誰能把詩人想到的也想到了,把你想到的和同桌說說。

誰願意說說你的想象。

帶上你的想象,再去讀一讀。

2、認識“臺、在、飛”

出示“臺”字:你在哪裏看過這個字?與“古”比較識字。

3、再讀最後一句,發現什麼問題了嗎?(引導學生質疑,爲什麼用“飛”字)教師板畫雲:你覺得怎麼畫才合適嗎?

(學生討論,自己畫月亮和雲)

4、看着你的畫,再讀最後一句,能試着背一背嗎?

5、你覺得李白這首詩寫的好嗎?表揚表揚他吧

教師扮演李白與學生對話,並鼓勵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詩中描寫精妙的詩句

三、同學們表現真不錯,讓我們一起輕鬆輕鬆,做課間操;

四、遊戲鞏固,背誦古詩,記生字。

1、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

出示:無拼音的詩:比比誰讀得準。

出示:無生字的詩:找出生字帖一帖,看誰帖得準。

2、比一比,看誰背得美,背得對。

五、示範指導,寫生字

1、下面我們來練習寫兩個字:飛、在。

請同學們觀察字的形態與佔格,並描一描。

2、教師板演

3、學生仿寫

4、比一比,看誰寫得好。

六、學生看圖齊背古詩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會認5個新字。

2、理解詞意,能說出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6個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CAI課件(界面一:月亮和白玉盤鏡子的對比圖片。界面二:月亮在夜空中移動的情景)。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掛月亮圖,激發興趣(板書課題)

作者簡介

李白(公元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創作了許多傑作,現存詩近千首,有《李太白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解題。古:古體詩。朗月:晴朗的月夜。行:歌行,古詩的一種體裁。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3、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認清字形。

三、指導看圖,理解句意

1、學習第一句(一、二行):

①小時:小時候。識:認識。月:月亮。第一句的意思是說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②呼作:把它叫作,稱作。(出示CAI課件)思考:爲什麼會把月亮當作白玉盤呢?(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

2、學習第二句(三、四行):

①疑:以爲,認爲。瑤臺:神話中西王母所用的梳妝檯。鏡:鏡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又以爲月亮是西王母梳妝用的鏡子。

②飛:飛快地移動。

碧雲:淺藍色的雲朵。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月亮在淺藍色的雲間飛快地移動。

3、(演示CAI課件)你覺得夜空的景色怎麼樣?

4、說說句子的意思。

5、齊讀全詩。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

1、教師示範。

2、指導讀出停頓和重音。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碧雲端。

二、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古:gǔ,上邊是“十”,下邊是“口”。組詞練習;古代、古詩。行:xíng,左邊是“彳”(雙人旁),右邊是“”。組詞練習:行走、行人。時:shí,日字旁,寸字邊,左右結構,組詞練習:時間、時候。

識:shí,左邊是“訁”(言字旁),右邊是“只”,組詞練習:識記、識字。作:zu,平舌音,單人旁,右邊的筆順是:。組詞練習:當作、作業。臺:tái,上下結構,上邊是“”,下邊是“口”,組詞練習:上臺、講臺。

三、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生詞。填空:

2.背誦全詩,並說說句子的意思。

四、課外練習

觀察夜晚天空中的月亮,畫一幅畫。

板書參考

探究活動

1、收集李白的有關資料。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月亮的不同形狀及自己的想法。

3、讀(寫)一首描寫月亮的兒歌、謎語、詩歌。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喜歡聽、讀古詩《古朗月行》,樂意參加模仿遊戲。

2 、瞭解古詩的主要內容,能演唱並表演古詩《古朗月行》,在演唱與表演的過程中,體驗唱古詩詞的快樂,感受音樂的旋律美。

3 、識字 認識古詩當中的“古、時、玉、團、臺、足、成、問”等字。

4 、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5 、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1、 活動重點是背誦古詩,演唱和表演古詩《古朗月行》。

2、活動難點在於認識古詩當中的“古、時、玉、團、臺、足、成、問”等字。

活動準備

1 、古詩《古朗月行》的音樂曲。

2 、小月亮、雲朵、星星的貼紙和帶有字寶寶的小花貼紙。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了許多小禮物送給大家。小朋友想要嗎?那老師可要考考大家了,請小朋友猜一則謎語,看誰最先猜出來。‘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枝頭。白天看不見,晚上纔出來。’”

生:“月亮”

2 、當小朋友猜出月亮時,教師及時表揚小朋友的聰明並且出示月亮貼紙,請小朋友吹一陣風把月亮公公送回天空。利用月亮公公的話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古朗月行》。

二、講授新課

1、揭題,教師出示預先準備好的古詩《古朗月行》。

2、教師首先範讀古詩《古朗月行》。

師:“小朋友們豎起你們的小耳朵,看誰的小耳朵聽得最認真最仔細”。

3、讀完之後小朋友有了疑問,老師讀的是什麼意思呢?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瞭解詩詞的大意。

師:“小朋友們知道這首詩的意思嗎?”

生:“不知道”。

師:“老師來告訴小朋友,從前有位詩人,名字叫李白,他小時候不認識月亮,就把它比作白色的盤子,他又覺得月亮像掛在天空的鏡子,月亮上的仙人垂着兩隻腳,很高興很悠閒。月亮上還長有桂花樹,很是茂盛。旁邊有一隻小白兔天天在搗藥,那李白就想,小白兔把藥給誰吃了呢?”

4、 教師帶領幼兒拍手讀古詩。第一遍逐字逐句的讀,讀的時候要求小朋友讀準字音。第二遍的時候要求小朋友聲音洪亮,有朝氣。第三遍要求小朋友的聲音好聽。獎勵給表現好的小朋友一顆小星星。

5、 請小朋友觀察黑板上字的顏色。

師:“小朋友,看老師寫這首詩用了幾種顏色呢?”

生:“兩種,紅色和白色”

師:“小朋友真聰明,是兩種顏色。紅色的字寶寶呀,特別調皮,它們想跟小朋友做朋友呢。今天咱們就來認識認識它們吧。”

例:

教師指着“古”字讀:“古 古 古 古時的古”。小朋友跟老師讀“古 古 古 古時的古”,採用相同的方法讀出下面的幾個字。提醒幼兒發音準確,聲音洪亮。

師:“好了,小朋友都認識這些字寶寶了吧。”

6、 教師出示帶有字寶寶的小花,用模仿動物的方法給每一朵小花找個好朋友。

例:

師:“剛纔咱們說紅色的字寶寶特別調皮,都想出去玩呢,哪個小朋友願意帶它們玩啊”

生:“我想帶它玩。”

師:“那古寶寶想跟小青蛙玩,誰會學青蛙叫,古寶寶就跟誰做朋友。”

生:“呱 呱 呱”

教師把古寶寶送給最像小青蛙的小朋友。用相同的方法把其它字寶寶送給小朋友。

7、 帶領小朋友做一個手指遊戲,活躍一下氣氛。

師:“小朋友把字寶寶放在凳子上面,讓它們自己盡情的玩吧。咱們也來做一個小遊戲好不好?”

生:“好。”

8、 做完遊戲後請小朋友把字寶寶送回家。

師:“字寶寶玩了一天都累了。天也很晚了,該把字寶寶送回家了,要不然它們的媽媽該着急了。”然後教師用手指着古字提問:“古寶寶在哪裏呀,誰帶它一起玩的呀,快把它送回家吧。” 有古寶寶的小朋友跑到黑板前把它貼在古字上面。用同樣的方法把其它字寶寶一個個都送回了家。獎勵表現棒的小朋友。鼓勵他們都是勇敢的好孩子。

三 詩詞唱舞

1、教師一邊讀古詩,一邊做詩詞動作示範和講解。

例:

師:“小時不識月。小朋友雙手握拳,放在下巴處,歪着小腦袋望着天空,然後雙手在胸前搖晃。”(用同樣的方法講解其它詩句)

2、教師做第二遍時請小朋友模仿老師一塊兒做動作。獎勵給表現棒的小朋友一個笑臉。

3、教師播放詩詞音樂,隨詩詞音樂做動作,讓小朋友感受古詩音樂的音韻美。教師及時鼓勵小朋友。師:“小朋友的動作真美啊。”

4、根據幼兒掌握的具體情況進行唱和舞的教學遍數。

師:“小朋友真聰明,這麼快就學會了。我們再來一遍,看看哪個小朋友的動作最優美。”

5、總結。

師:“今天咱們學習了《古朗月行》這首古詩,小朋友們學的非常好,表演的也非常棒,回到家裏以後把這首古詩表演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看好不好?今天我們就上到這裏,小朋友們再見。”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成功之處

1 、直觀教學法

2、 師幼互動法

3 、啓發提問法

4 、動作表演法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想象古時候兒童對月宮的憧憬和嚮往,感受月兒的美麗、神奇。

2、能積極地參與古詩朗誦活動,初步理解古詩大意,並能有節奏地朗誦。

3、學習古詩,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二、活動重難點:

1、熟悉古詩內容,能準確、流利地朗誦。

2、理解古詩大意,能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三、活動準備:

1、中華文化:古詩《古朗月行》。(幼兒用書)

2、月亮圖片、古詩視頻。

四、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1、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着,晚上纔出來。

2、你喜歡月亮嗎?(出示月亮的畫面)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呢?圓圓的月亮又像什麼呢?(啓發想象)

3、圓圓的月亮我們還可以叫朗月,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回憶小時候看月亮的情景時,詩性大發,於是寫下了一首詩《古朗月行》,詩人把朗月想成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古詩《古朗月行》。

(二)完整欣賞、學習古詩。

1、老師示範朗誦古詩。你聽到了些什麼?

2、看古詩視頻,再次欣賞。

——提問:你聽到了些什麼?

3、跟老師學念古詩二遍。

4、解釋詩句的意思。

1)師: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當作白玉盤。

2)師:爲什麼會把月亮當作白玉盤呢?(視頻)

3)我們一起來念念這一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4)有時又以爲月亮是仙人梳妝用的鏡子,調皮地飛到了青雲的上頭。(視頻)

5)師:爲什麼月亮有時又像鏡子呢?

6)師:說的真好!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感受一下: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7)師:小朋友猜猜看,月亮上面有些什麼呢?

8)師:哦,有嫦娥、白兔、桂樹。原來小朋友都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啊!你們看月亮裏是不是好像仙人嫦娥把雙腳垂下來坐在月宮裏呢?看!月宮裏的桂樹多茂盛呀!我們一起來念: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視頻)

9)師:咦,白兔手裏好像拿着什麼?原來是藥呀!它在問誰和它一起吃。來一起跟老師來念念: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視頻)

5、跟老師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注意停頓和重音。

6、播放視頻,讓幼兒跟着念一念。

(三)請幼兒閱讀《古朗月行》,仔細觀察畫面內容,並說一說、念一念。

(四)結束:

師:沒有想到月亮裏面藏着這麼多的祕密啊,你還知道別的關於月亮的古詩嗎?下課後念給小朋友聽聽,好嗎?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碧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猜一則謎語,看誰能最先猜出來。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着,晚上纔出來。(月亮)

2.出示朗月的畫面。我們知道,彎彎的月亮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圓圓的月亮像什麼呢?啓發想象。同學們說得很好,那麼唐代大詩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題,範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初步讀通課文。

2.範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讀,教師隨機指導生字讀音。

4.相機出示生字:古、行、時、識、作、臺、朗、呼、疑、鏡。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讀古詩,談認識。

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麼?從哪句詩句知道的?

(1)古時候的小朋友把月亮當成白玉盤。又當作瑤臺鏡。

(2)呼的意思是叫。

(3)識的意思是認識。

(4)端的意思是雲彩的上面。

(5)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呢?(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雲彩中間。)

2.借圖想象,感情朗讀。

(1)出示幻燈片:圖上畫的都有什麼?誰能把圖意說一說?

(2)聽描述,想象詩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藍,一輪圓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上面。月光如銀,灑落在房前屋後,多麼寧靜、美好的景象啊!

(3)邊想象邊誦讀詩句。

(4)指名讀詩文,大家評議。

3.背誦古詩。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誦,齊背。

四、識記生字字形。

1.自學生字。

2.小組內交流。

3.班內交流,指導作、臺。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擴展:

畫一幅有關月亮的圖畫。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7

教材簡析:

《古朗月行》和《靜夜思》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兩首古詩,其中《古朗月行》寫出兒童眼中對月亮的認識,《靜夜思》則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語言簡練,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設計理念:

遵循“互動、開放”的閱讀模式,力求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創造出富有詩意的課堂意境,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對中華古詩文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誦讀古詩,瞭解古詩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2、背誦兩首古詩,體會古詩的奧妙。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讀懂詩意,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想像詩句描繪的景象和意境,陶冶審美情趣。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寂靜的夜晚,深藍的夜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老師一擡頭,看到這可愛的月亮,真想對它說點什麼。你們猜一猜,老師想對月亮說些什麼呀?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回答,師相機引入。

2、古時候,有個著名的詩人也和我們一樣,喜歡這明亮皎潔的月亮,他寫了許多關於月亮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首描寫月亮的詩。

3、板書課題:2、古詩兩首。

(聯繫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導入,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學生帶入文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古朗月行》和《靜夜思》教學圖片,學生依次看圖,說一說都看到了什麼?

2、藉助拼音自由讀兩首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3、同桌互讀正音,檢查是否讀正確。

4、聽錄音範讀,學生自由跟讀。

5、說一說,通過讀古詩,你都知道了什麼?

(通過學生自由讀文,對古詩內容初步感知,爲下面進行精讀體會和感情朗讀奠定基礎。)

三、細讀課文,理解大意。

1、默讀古詩,畫出不理解的詩句。

2、師生互動,提出不懂的地方;生生互動,解答疑難。

3、充分利用課文插圖,聯繫上文中“小時”“地上霜”“低頭”等詩句,理解意思,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在班上交流看法。

4、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師適當點撥。

(通過個性化閱讀,加深對古詩意思的理解。)

四、個性品讀,熟讀成誦。

1、自由讀古詩,和同桌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些地方,爲什麼?你準備怎樣讀出喜愛之情。

2、師範讀,引導學生讀詩,注意詩句停頓和節奏,讀中感悟詩的語言美、意境美和韻律美。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先自由讀,再指名讀、領讀、齊讀,通過不同方法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加深記憶。

(通過重點詞句與重音相結合的不同讀法,感受古詩用詞的精確,使學生由不同方式的品讀上升到讀出感情,讀出滋味,讀出古詩的魅力。)

第二課時

一、朗讀、背誦古詩。

在上節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兩首古詩,強化積累。

二、激發想像,拓展延伸。

1、除了詩中描繪的景色,你認爲月亮還像什麼呢?展開想像,先在小組內討論,再說給老師和同學聽。

2、給遠方的親人寫一封信吧!用上《靜夜思》的詞句,表達你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要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思考空間,彰顯學生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能力。)

三、識字指導。

1、認讀生字,重點檢查“瑤”“疑”“霜”。

2、指導書寫。

靜:左右結構,左邊“爭”的第4筆橫出頭,最後一筆豎稍長,與左邊不對齊。

故:右邊是“反文旁”,不是“文”字。

四、總結全文。

1、齊讀古詩。

2、說說古詩體現作者李白的什麼思想感情。

五、實踐活動。

1、查找一至兩首關於月亮的古詩讀一讀。

2、完成填空,在小組內訂成一本小詩集在班級內展示交流。

如: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 。

又疑 ,飛在青雲端。

(這一環節是課內學習的延伸,以拓寬學習語文的渠道,引導學生在練筆,蒐集資料中感受中華詩文的博大精深,提高語文素養。)

板書設計:

2、古詩兩首

古朗月行 靜夜思

小…………不識(童真) 舉頭…………明月

呼作 思鄉

疑…………飛在(童趣) 低頭…………清霜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指導同學學會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圖文結合知道古詩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與神奇。

內容分析: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詩全詩原16行,課文節選其前4行。詩人以比喻的形式把月亮的形和美恰到好處地體現了出來。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感悟、背誦課文以和從朗讀、感悟中感受到月亮地美妙和神奇。

同學分析:

同學對生字的掌握經過一個多學期已經歸納了一定的方法,大局部同學課前已經運用拼音讀好了古詩。但對古詩描繪的情境可能感悟不深。

設計理念:

充沛挖掘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讓同學自主、合作地探究、感悟古詩。遵循學習規律,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後朗讀。

教學準備:

生字卡、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學期我們學習了葉聖陶爺爺寫的《小小的船》,還記得嗎?

2.同學背誦《小小的船》

3.葉聖陶看到彎彎的月亮想象成了小小的船,唐代詩人李白小時候看到了圓圓的月亮他想到了什麼呢?下面我們來學習《古朗月行》。(板書:古朗月行)

設計意圖:複習舊課導入新課,這不只鞏固了舊知,而且大大地調動同學學習新知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範讀古詩。

過渡:老師讀的怎樣?想和老師競賽嗎?要想逾越老師不難,只要你認識這些朋友,你就勝利了一半。(出示生字:朗、識、玉、盤)

(設計意圖:教師的範讀給同學帶來第一次對課文韻律美的薰陶,又激起同學與教師賽讀的自信心,並讓同學明確學習生字的目的。)

2.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藉助拼音這根柺棍自同學字。

(2)檢查、鞏固生字。(採取小組讀、同桌讀、開火車讀等方式認讀生字。)

(3)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和自身喜歡的方式記住你的生字朋友。

3.初讀古詩。(要求:準確、通順。)

(1)初讀古詩,隨文識記字。(把生字新朋友送回家,試讀古詩,邊讀邊動筆劃出生字。)

(2)再讀古詩,互評自查,力求準確、通順。

(設計意圖:創設學習的機會,讓同學自主識字,合作識字,隨文識字,達到鞏固知識,體驗知識過程是低年級識字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

三、圖文結合,感悟、理解古詩。

過渡:同學們都能把古詩讀準確、通順了,現在就讓我們和小李白一起去觀賞美麗的月亮。

1.學習第一句詩。

(1)觀察、想象、描述圖畫。(電腦出示:一個小孩在晴朗的夜空裏看着一輪圓圓的月亮。)同學說圖。

(2)圖文理解第一句詩。

師: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圓圓的月亮像什麼呢?小李白把月亮叫作了什麼?請同學們動筆劃一劃古詩中哪兩行詩是描寫這幅圖的。

師:爲什麼小李白把月亮當成了白玉盤?

(3)圖文對照讀第一句詩。

2.學習第二句詩。

(多媒體慢慢出現圓圓的月亮中倒影着亭臺樓閣,在藍色的雲中飄動。)

過渡:圓圓的月亮像一個玉石的盤子,可好像不像盤子,瞧,月亮更像什麼呢?請同學們在書中劃出描述這幅圖的詩句。

(1)同學觀察圖畫。

(2)同學劃出古詩中的第二句。

(3)同學結合圖畫進行讀第二句古詩。

(4)學了這句古詩,你有什麼問題嗎?

(設計意圖:對於低年級的同學來說,形象、直觀的表象是同學理解古詩的橋樑,此環節把CAI課件當作同學學習的輔助工具,既引起同學對古詩理解的興趣,又能把圖文結合起來,只要同學能通過看圖,劃出與之對應的詩句就能說明同學已經掌握了古詩的意思,不必作過多的解釋來增加同學的學習負擔。)

3.整體感悟,指導朗讀。

師:小時候不知道圓圓的月亮是什麼,把它叫做白玉盤。又以爲它是梳妝用的鏡子,飛到藍藍的雲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讓我們來把古詩讀好。(結合圖畫)

(1)同學根據課件讀古詩。

(2)教師範讀。(要求注意聽老師讀,劃出停頓和重音。)

(3)同學練讀。

(4)賽讀。(依照劃出的停頓和重音讓同學自評、互評。)

(5)學了這首古詩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設計意圖: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朗讀課文將不再是“小和尚唸經”。而是根據語言和意像的聯繫,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四、走進課文,感悟成誦。

1.同學想象讀古詩。

師:同學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彷彿看見了哪些景物?讀得越投入,眼前的景物就會更清楚。

2.同學指畫讀古詩。

師:請同桌互相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3.配樂誦讀。

4.背誦古詩。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是培養同學讀書的習慣和方法。通過想象讀、圖文結合讀、配樂讀讓同學在流利的基礎上讀出古詩的韻味和情境,以此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五、寫字

1.認讀“會寫”生字。

2.出示田字格生字。

3.指導觀察佔格位置。

4.範寫、講解、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把字寫好必需要從每一節課、每一個字做起。堅持訓練讓同學觀察、分析、聯繫的寫字習慣。)

板書設計: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入/青雲端。

教學反思:

一、本公開課教案的實施中,我通過多媒體再現古詩情境,引起同學對古詩的興趣,從直觀上感知古詩描繪的情境美,引起同學的情感共鳴。在出示第二句詩的動畫畫面時,許多同學不由都叫起來:“白玉盤裏有房子,它在雲朵飛呢。”“不,那是月亮把地上的房子照在上面了。”……同學對多媒體的演示的反映就是對古詩情境美的感悟。我順其思維,引導學院生劃出李白眼裏的月亮是怎樣的,使同學與古詩發生了共鳴。因此解脫了逐字解釋,死記硬背古詩的教法。

二、古詩教學應以美的韻律來優化和規範語言實踐行爲,使同學置身於愉悅的、自主的、發明性的語文學習活動中去。讓同學“樂學、善學、博學、美學”,經歷豐富的情感體驗,真切感受到讀書的快樂。在處置閱讀與感悟上,從易到難:先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古詩,再理解性朗讀,最後以圖文結合,加予想象讀。讓同學參與讀書,自主讀書,從讀書中感悟古詩。在想象讀的這個環節,同學的讀後,我問:“你看到了什麼?”同學的反映是多元的,而且非常的活躍,也許就是同學的閱讀的個性化的反映吧。

三、在處置同學朗讀上,在本節課裏我有兩次的範讀,都給同學一個正確的示範。但是在讓同學理解後讀古詩的環節中,我發現同學無論是語調、語速都模仿我的。在怎樣才幹讀出同學的個性?怎樣才幹讓同學把對古詩的感悟,通過聲音和表情出現出來?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要讓同學逐步樹立一個我爲什麼這樣讀的思想。這樣同學的讀書才幹真正地體現個性。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朗、呼、疑、鏡”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材說明: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詩,全詩16行,課文節選其前4行。詩句的意思是:年幼時不認識月亮,稱它爲白色的玉盤。它又像美玉製作的鏡子,高高地懸掛在夜空雲間。作者以神話般的想象,讚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掌握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是教學的重點。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在圓月的日子觀看月亮,想象一下,它像什麼。收集描寫月亮的圖片、兒歌、謎語。準備本課的生字卡片、月亮的放大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方法:

1.識字教學。

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勾畫出生字,反覆讀生字,讀準字音,特別要注意“行”是後鼻音,“時”和“識”是同音字,“作”是平舌音。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抽生檢查,並隨時糾正錯誤讀音。

根據字形結構特點,採用部件結合法或熟字加部件法記憶字形。 “時”由熟字“日”加部件“寸”構成; “識”由熟字“只”加部件“訁”構成; “臺”由熟字“口”加部件“厶”構成; “作”由部件“亻”和“乍”構成。理解“臺”的字義時,教師可手指講臺,明白“臺”就是高平的建築物,還可以讓學生組詞擴詞,如:戲臺、主席臺、櫃檯等,積累詞彙。

2.寫字教學。

本課生字的間架結構有相似之處,可指導學生歸類觀察範字,練習寫字。如“臺、古”都是上下結構,這兩個字下面的“口”在下半格居中。其餘四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兩邊不要分得太開。可重點指導“彳”的寫法:上撇較短,下撇稍長,豎對準上撇中部,從下撇起筆。

3.朗讀指導。

朗讀時可藉助掛圖,想象自己在寧靜的夜晚面對圓月欣賞的情景,語速稍慢些。先聽聽老師或錄音的朗讀,再反覆練習,注意讀出節奏與韻腳。

4.練習提示。

第三題是複習生字的練習。先要引導學生注意每組的兩個字讀音相同,比比它們字形的差別,再通過反覆讀詞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第四題是爲了培養學生觀察夜空的興趣,加深對古詩的感受。注意提醒學生仔細認真地看,邊看邊展開想象,然後畫一幅畫。觀察的日期可根據當地天氣情況靈活安排。

5.擴展活動。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月亮的不同形狀及自己的感受。

(2)讀一首描寫月亮的兒歌、謎語、詩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啓發想象。

觀察畫面,聯繫課前觀察,說說月亮像什麼。

(二)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讀生字“古、行”。認識“朗”。注意讀準兩個後鼻音。

(三)自讀課文,思考。

詩人說的圓月和你想的哪兒一樣,哪兒不同?相機出示生字:時、識、作、臺,簡要說說第三、四行的意思。(只要學生大致瞭解,不要求解釋詩句。)

(四)練習朗讀、背誦。

(五)指導書寫。

(六)展示、交流學生畫月亮的圖畫。

二年級上冊課文《古朗月行》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詩文內容,初步感受古詩語言的精煉,對古詩產生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生字卡片、描述課文內容的大掛圖(投影片)以及課文朗讀CD。

教學設計參考

一、看圖引入新課

1、出示圓月圖,說說你看見的圓月像什麼。

2、唐代詩人李白小時候看見的月亮又像什麼呢?想知道嗎?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古朗月行》。

二、初實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藉助拼音,讀通課文。

2、畫出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3、抽讀生字,訂正生字讀音。

4、再讀課文,說說作者小時候看見的月亮像什麼。

三、再讀課文,指導背誦

1、自由朗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2、在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節奏。

3、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打亂順序認讀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2、運用基本筆畫和已學熟字分析、記憶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