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趙之謙是哪個朝代的人

趙之謙是哪個朝代的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趙之謙,清晚期着名書法家。早年師法顏魯公,旁及何子貞,筆力雄強,結體寬博,二十多歲時便打下了堅實的顏體及行書基礎。之後,他於《龍門二十品》、《張猛龍》、《鄭文公》、《石門銘》、《瘞鶴銘》等造像、碑刻、摩崖無所不習,深得北碑三昧。他寫北碑與何子貞、張廉卿等家不同,子貞雖於北碑受益匪淺,但其行書仍以顏體佔主要成分,廉卿北碑功力雖深,卻未免失於刻板。下面是趙之謙是哪個朝代的人,歡迎參考閱讀!

趙之謙是哪個朝代的人

撝叔則熔魏體、行書於一爐,既保留了用筆方中有圓、圓中寓方,結字茂密洞達、雄強跌宕之魏體主要特徵,又賦予其靈動多姿、剛柔相濟之新生命,使人前所未見、耳目一新。《書法》一九八二年第五期所發行書四條屏,可視爲其魏體行書之代表(附圖略)。統而觀之,其北魏書風顯而易見,毋庸多言,熟悉《龍門二十品》、《張猛龍》等造像、碑刻者,不難辨出其淵源所在。然細而察之,卻不盡然:起筆以方爲主,方中有變(“雲”起筆方,“訣”方中有變);運筆中鋒爲主,正中有側(“坡”中鋒,“東”正中有側);轉折時方時圓,時折時轉(“湖”方,“坡”圓轉);落筆或頓或提,或放或收(“文”捺頓,“之”捺提,“乎”鉤放,“尋”鉤收)。此等並未受魏碑用筆謹嚴的束縛。大小章法之處理更是解放了思想:結字或方或圓(“有”方,“也”圓);或長或扁(前“葉”長,“葉”扁);或大或小(“授”大,“東”小);或疏或密(“萌”疏,“耳”密);或正或倚“葉”倚,後“葉”正);墨色或濃或淡(“昔”濃,“寸”淡);或幹“節”幹,“州”溼);全幅雖系行書,尚偶雜以草字(“坡”、“蛇”等是)``````總之,筆墨技巧、結字佈局皆遠遠超出了一般魏碑之規矩,且把書法中種種矛盾給予了充分的表現及完美的`統一,使整體效果更臻佳妙。其後,西泠印社出版的《吳讓之印存》,前有悲庵題記(均初本),開始近於魏楷,愈後行草成分愈多,卻又始終不失魏碑之基調,可謂灑落自在,妙趣天成。

趙之謙(1829-1884)-紈扇書畫四條屏

北京匡時2013春拍首次推出“澄道”-中國書畫夜場拍賣。趙之謙代表作《紈扇書畫四條屏》爲夜場中的明星拍品之一,另一件榮寶齋舊藏趙之謙《歲朝清供》,也極爲難得,共同詮釋了匡石與金石大家的殊勝因緣。

作爲清末著名的“全能冠軍”,趙之謙直接影響吳昌碩、齊白石等人。趙之謙一生藝術才華出衆,卻不以藝術家爲己任,又加之其極端自愛的個性,使得 他對作品要求極嚴,全無粗製,其書畫篆刻創作並不多,流傳下來更是極少。日本著名篆刻家河井荃廬所藏的近百件趙之謙書畫作品,在1945年美軍的東京大空 襲中化爲灰燼,又使得本來就存世不多的作品,更減去百件,以至後人出重金也很難求得。

關於趙之謙《紈扇書畫四條屏》,著名旅日書畫篆刻家、《趙之謙年譜》主編鄒濤盛讚“此類趙之謙紈扇屏僅此一件,極其難得而可貴”。在編輯《年 譜》時,鄒濤尋遍相關有限資料,書畫紈扇只見幾十幅而已,且部分在博物館,部分已經確知被毀。因此,從數量上說,八幅紈扇所佔趙之謙可流傳的紈扇作品比例 極高,可證其珍罕。

《紈扇書畫四條屏》分別爲三十六歲、三十七歲、五十一歲和五十五歲所創作,書法四幀分別爲三十六歲創作的隸書、魏碑臨書,三十七歲創作的篆書, 五十一歲創作的行書宋人絕句,五十五歲創作的行楷自作詩,從變革期到人書俱老,從隸書、篆書到晚年的行楷書,既可窺其書法歷程,也可觀其文藝,風格漸進, 內容豐富。其繪畫四幀爲芙蓉、芍藥、古柏、叢菊,是其擅長的花卉、古木,最可體現其沒骨繪畫的功底,以及金石繪畫的獨到畫風。

四條八幅作品遞經著名趙之謙收藏家葛昌楹、錢鏡塘保藏,葛昌楹輯有吳熙載、趙之謙刻印《吳趙印存》。錢鏡塘特嗜趙之謙,六十年代左右,兩次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其收藏的趙之謙,大大豐富了館藏。

與《紈扇書畫四條屏》相類,趙之謙《歲朝清供》在來歷傳承上亦有着清晰的脈絡,並且系榮寶齋舊藏之物,從早年西泠印社著名出版《悲盦賸墨》至 《趙之謙年譜》等等,出版著錄多次。全幅將牡丹、水仙、壽石以散點透視的方式集於同一畫面,用筆豪宕逎練,極富金石氣,洋溢着熱烈、溫暖、吉慶的喜悅氣 息,表達富貴壽昌,吉祥如意的良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