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湖南文徵》的閱讀題及翻譯

《湖南文徵》的閱讀題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湖南文徵》序

《湖南文徵》的閱讀題及翻譯

曾國藩

吾友湘潭羅君研生,以所編撰《湖南文徵》百九十卷示餘,而屬爲序其端。國藩陋甚,齒又益衰,奚足以語文事?

竊聞古之文,初無所謂法也。《易》、《書》、《詩》、《儀禮》。《春秋》諸經,其體勢聲色,曾無一字相襲。即周秦諸子,亦各自成體。持此衡彼,畫然若金玉與卉木之不同類,是烏有所謂法者。後人本不能文,強取古人所造而摹擬之,於是有合有離,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擬,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約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筆請書而傳請世,稱吾愛惡悲份之情而綴辭以達之,若剖肺肝而陳簡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類能爲之。而淺深工拙,則相去十百千萬而未始有極。自羣經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勝。以理勝者,多闡幽造極之語,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勝者,多排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縟而寡實。自東漢至隋,文人秀士,大抵義不孤行,辭多儷語。即議大政,考大禮,亦每綴以排比之句,間以婀娜之聲,歷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爲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嶺,西接黔蜀,羣苗所革,蓋亦山國荒僻之亞。然周之末,屈原出於其間,《離騷》諸篇爲後世言情韻者所祖。逮乎來世,周子復生於斯,作《太極圖說》、《通書》,爲後世言義理者所祖。兩賢者,皆前無師承,創立高文。上與《詩經》、《周易》同風,下而百代逸才舉莫能越其範圍。而況湖湘後進,沾被流風者乎?茲編所錄,精於理者蓋十之六,善言情者,約十之四;而駢體亦頗有甄採,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據之文蒐集極少。前哲之倡導不定,後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學,稽《說文》以究達詁,箋《禹貢》以晰地誌,固亦深明考據家之說。而論文但崇體要,不尚繁稱博引,取其長而不溺其偏,其猶君子棋於擇術之道歟!

(選自《曾國藩詩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藩陋甚,齒又益衰 齒:年齡 B.若剖肺肝而陳簡策 陳:陳述

C.間以婀娜之聲 間:間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嶺 薄:接近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逮乎來世,周子復生於斯 胡爲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綴以排比之句 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D.上與《詩經》、《周易》同風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11.下列各項中,不能說明“古之文,初無所謂‘法’也”的一項是

A.其體勢聲色,曾無一字相襲 B.周秦諸子,亦各自成體

C.若其不俟摹擬,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離騷》諸篇爲後世言情韻者所祖

12.下列各句中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行文的順序看,作者先說文集,次論文法,再論文風,然後談湖南文化源流,最後是對《湖南文徵》及其編撰者的評價。

B.論及羣經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認爲,無論是以理勝者,還是以情勝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並非盡善盡美。

C.談到文化源流,作者認爲,湖南雖屬“山國荒僻之亞”,但由屈原、周子(敦頤)所開創的文化傳統,澤被後世。

D.文章結尾,作者認爲,《湖南文徵》收錄考據之文極少的客觀原因是羅研生深明考據家之學,“論文但崇體要,不尚繁稱博引”。

9.【解析】選C 間:偶爾

10.【解析】選B 。A介詞;助詞。B均爲介詞,用。C表承接;表並列。D介詞;連詞。

11.【解析】選D 。只是用這個例子說明了湖南出人才

12 【解析】選D 。客觀原因錯誤,這應該是主觀因素

[譯文]:我的朋友湘潭的羅研生,把他所編寫的《湖南文徵》一百九十卷給我看,囑咐我爲它寫序。國藩非常的淺陋,牙齒又日益的衰敗,哪裏夠得上談論文章的事?

我私下聽說古代的文章剛開始的時候是沒有標準的。《易》、《書》、《詩》、《儀禮》、《春秋》這些經書,他們的'體例形勢語言,競沒有一個宇沿襲。就是周朝秦朝的諸予散文,也各自有自己的體例。拿着這個衡量那個,畫與金玉和花卉草木是不同類的東西,是沒有所謂的標準的。後來的人本來不會寫文章,勉強獲取古人所造來摹寫仿照他,於是有相合的地方也有背離的地方,於是用標準無標準命名它們。假若人們

不等待摹寫仿照,那麼人們各自在已具有了自然形成於心的文章,大概有兩種情況:說理,抒情。這個方面每個人都本來就具有。就我所知道的道理,用筆寫成書流傳於世,抒發我喜愛憎惡悲傷高興的情感,就拿綴辭來表達它,就像剖開肝肺陳列成書簡書冊。這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文章。性情敦實憨厚者i模仿能做這件事。而那些意思的澡淺用筆的好與壞,就相差十萬百千的距離而沒有盡頭。在羣經之外,諸予百家著述文字,大概有略微的勝利。憑藉道理勝出的人,多闡發幽深極端的語言,但是它的弊端在於猛烈而失去內裏;憑藉情感取勝的,大多是纏綿悱惻感人的語言,它的弊病在於詞藻華麗缺少實際內容。從東漢到隋朝,丈人秀士,大多意思不簡單行文,詞藻多華麗的語言。就是議論大的政事,考證大的禮儀,也每次都用排比句連綴成文,偶爾有美好的語言,經過唐代也沒有改變……

湖南這個地方,北邊靠着大江,南邊迫近五嶺,西邊連接着黔蜀,大批的樹苗被革除,大概也因爲是山國荒蕪僻靜的低垂的地方吧。然而周朝的末年,屈原從這兒出現,《離騷》中的文章成爲後代抒發情的鼻祖。到了來世,周於又在這個地方出現,創作了《太極圖說》、《通書》,成爲後世說理文的鼻祖。兩個賢能的人,都沒有繼承前人的傳統,創立了成就高的好文。往上,和《詩經》、《周易》相同的氣勢,往下百代的人才都不能超出他們的範圍。何況湖南後起沾染了流傳下來的氣勢呢?這部文集所收錄的,長於說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善於抒情的,大概十分之四;而且駢體也很有文采,不說標準而標準沒有紊亂。只有考據的文章蒐集的很少。前代哲人倡導的不固定,後代人羨慕的也少。研究羅研生的學作,考覈《說文》來徹底推求透闢肯定的解詁。註釋《禹貢》來明晰地理情況,本來就是要深入明白考據家的學說。而且論只是崇尚體例要點,不崇尚廣泛的引用,獲取別人的長處而不要沉溺於他們偏頗的地方,這就像君子下棋選擇方法的道理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