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即興演講語言的變異修辭研究精讀

即興演講語言的變異修辭研究精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4W 次

一、 即興演講概說

即興演講語言的變異修辭研究精讀

演講又叫講演、演說。“演講”這一概念最早見諸荷馬史詩。相傳雙目失明的行吟詩人荷馬,常年雲遊各地,演講關於特洛伊戰爭的英雄事蹟。在我國,“演說”一詞較早出現在《北史·熊安生傳》:“公正於是有所疑,安生皆爲一一演說,鹹究其根本。”《說文》:“演,長流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認爲:“言之講,引也,故爲長遠之流。”轉義於語言,就是語流之意。《說文》稱:“說,釋也,從言,兌聲。一曰談說。”段注云:“說釋者,開解之意。”可見“演說”就是通過語流進行鋪陳解釋發揮。對於“講”,《說文》解釋爲“和解”。段注云:“不合者調和之,紛糾者解釋之,是曰講。”這說明“講”者有剖析矛盾、解釋分歧之意。現在,在人們的語感中,“演講”一詞與“演說”同義,就是專指人們“就某個問題對聽衆說明事理,發表見解”。[1]

現在所謂的演講,是指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以有聲語言和相應的體態語言爲手段,公開向聽衆傳遞信息,表述見解,闡明事理,抒發感情,以期達到感召聽衆的目的。它是一種直接的帶有藝術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演講按不同標準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在這之中,即興演講尤其值得注意。即興演講是演講中的快餐,也是演講中的精品,是演講者在某種特定景物或人物、氣氛的誘發下(或被要求、邀請)而作的一種臨時性演講。我認爲:在各種類型的演講中,即興演講使用率較高,應用範圍最廣。因爲,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社會信息傳遞加快,人們的交往日益頻繁,人們的交際領域不斷拓寬,即興演講也出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婚禮祝辭、迎送致辭、喪失悼念、聚會、演說、討論、訪問等,都需要人們臨時做即興演講,或助興,或助威,或聯誼,或緬懷,等等,它成爲人際交往中深受歡迎的形式。有研究表明,即興演講已成爲未來演講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但是即興演講具有動因的觸發性、準備的臨時性、時間的短暫性等特點,要求演講者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展開思維,找到話題,形成完整的腹稿,立即從容地表達出來,因此有一定難度,最見語言功底,一般人難以把握,可以說如果能把即興演講發揮得恰到好處,必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刮目相看。那麼即興演講爲什麼有那麼大的魅力呢?我認爲這與恰到好處用地運用修辭語言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即興演講中的變異修辭,更值得我們推敲、探究。

二、變異修辭的形成

“變異”(deviation)這一概念,最早由結構主義語言學派提出,最初指共時意義上語言的不同變化形式。西歐的布拉格學派將其運用於詩的創作,形成“語言變異”理論,其代表人物讓·麥卡羅夫斯基在《標準語和詩歌語言》一文中指出:“只有違反標準語常規,並且只有系統地進行違反,人們纔有可能利用語言寫出詩來。”[2]此觀點說明了變異在語言運用中的重要性。另外,變異(variation)是社會語言學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因各種原因而產生的一種語言偏離常規運用的現象。社會語言學研究語言與社會的共變,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語言的變異問題。社會語言學着重從宏觀角度,從外部功能上研究語言變異,而變異修辭則從微觀角度,從語言結構入手,研究共時的言語變異。變異修辭是相對規範性修辭而言的。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凡》中指出:“形式方面的字義、字音、字形的利用,同那內容方面的體驗性、具體性相結合,把語辭運用的可能性發揚張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脫尋常文字、尋常文法以至尋常邏輯的新形式,而使語辭呈現出一種動人的魅力。”[3]正式提出“規範修辭”和“變異修辭”的則是鄭遠漢先生,他明確定義:“嚴格遵守漢語語音規範、詞彙(包括語義)規範、語法規範及語體規範,在這個基礎上的修辭活動就是規範性修辭,有意‘違背’上述規範的,爲的是獲得特殊的表達效果。這樣的修辭活動就是變異性修辭。”[4]給規範修辭和變異修辭作了定性分析。

三、變異修辭在即興演講中的運用

(一)利用語音因素的常規變異

語音因素的常規變異中最常用的就是諧音雙關:利用語音因素產生的變異主要體現在諧音修辭上。諧音是通過讀音的相似性而人爲地賦於其新詞義的一種方法,諧音雙關是借諧音讓一個詞語同時關涉兩種以上的意義,相互映襯而生情趣,內涵豐富。

例如:“是xx年一天深夜裏,我們家的電話急速響起,我拿起電話一聽,那端是我非常熟悉的聲音,就是我們班最落後的同學,俞敏洪的聲音,因爲他的聲音剛纔你們聽了,很有特點,散發着強大的‘雌性’,雌雄的‘雌’,而我的是磁鐵的‘磁’。”(俞敏洪、王強在琴島學院演講視頻,例子中的“我”指王強)

又如:一位同學在某高校學生會競聘時有這樣一段開場白:“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我是2號選手,我的名字叫‘洪雙喜’,卻不是香菸‘紅雙喜’,請大家支持我。”上兩例都巧妙運用了語音雙關,使語言詼諧幽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詞彙因素的常規變異

詞彙因素的常規變異主要有以下幾種。

1.詞形變異。詞形變異是指在該詞原有固定用法的基礎上,爲了特殊的需要臨時拆分運用。比如在即興演講中爲了達到幽默的效果會有這樣的說法:形容一個女孩,會說“小巧但不玲瓏”,形容一對情侶會說“郎才但不女貌”,等等,充分體現了即興演講的隨意性、創造性。

2.抽換語素。抽換語素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抽換現成語素中的某些語素,仿擬構成一個臨時性的“新詞”或“新句子”。例如:……老俞說:“回去,回去咱們一起做新東方。”我說:“新東方是個什麼東西啊!”老俞說:“新東方不是東西,它是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一個學校。”我大吃一驚,說:“你還拉扯大一個學校?”我說:“老俞,你眼睛看着我,坦率告訴我你學校的規模到底有多小。”按常理來說,和規模搭配的字是“大”,這裏把本該用的詞語“大”換成“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俞敏洪、王強在琴島學院演講視頻,例子中的”我“指王強)

3.曲解詞義。刻意用偏離常規的方式造成詞語的語義轉移,讓人聽來荒誕離奇,令人噴飯;稍加品味,則覺得語妙智睿、發人深思。

例如:新東方副校長王強的演講:“……當時俞敏洪是我們班的第一個留學生——留在校外讀書的學生。”當時因爲俞敏洪身染肺結核病,不得不休學一年,所以王強這樣說。還有就是:“……俞敏洪是一個沒有抽象能力的人,當然了,也不能說他完全沒有抽象能力,他拿着鞭子抽打大象的能力還是有的。”另有:老俞說:“回去,回去咱們一起做新東方。”我說:“新東方是個什麼東西啊!”老俞說:“新東方不是東西,它是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一個學校。”我大吃一驚,說:“你還拉扯大一個學校?”緊接着說:“老俞,你眼睛看着我,坦率告訴我你學校的規模到底有多小。”爲什麼呢?因爲十幾年來在我心目中他哪能辦學啊,他一直是學校辦理的對象啊。在這裏王強老師巧妙地有意對“辦學”進行曲解,說成“學校辦理的對象”不僅幽默詼諧,而且顯出了王強老師博學多才,機制幽默。

又如:某單位舉行演講大會,一位演講者伴着掌聲走上講臺,不慎被話筒線絆倒了。臺下的聽衆頓時發出了一片唏噓聲和倒掌聲,氣氛降到了零點。然而,她從容不迫地爬起來,走到話筒前,微笑着對聽衆說:“同志們,我確實爲大家的熱情傾倒了……謝謝!”接着就開始了自己的演講。頃刻間,全場響起一片歡呼聲、叫好聲。這位演講者臨場應變,根據當時的情景,賦予了“傾倒”這個詞一個新的意義,不僅化解了當時的尷尬局面,而且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4.色彩變異。色彩變異是指由於語境的變化將褒義詞貶用或貶義詞褒用,以達到深化語意的作用。這類修辭和常規修辭中的諷刺、反語有點相似。比如想形容那個人形象不好會說其“長得謙虛”,“謙虛”本身是個褒義詞,但在這裏褒義貶用,此種用法在小品、網絡詞語中經常用到,但現在,詞用法已漸漸被用到即興演講中,體現了即興演講的靈活性、創新性。

詞性變異指突破語法規則的限制,根據需要,在不同詞性的詞語之間互相運用。在即興演講中,爲了表達的需要,演講者會變換一些詞的詞性,以求達到預期效果,比如說:“怎麼說呢?這個女人已不能簡簡單單地用漂亮、大方、聰慧這些大衆的詞來形容了,我只能說一句話,她真的很女人。”“女人”本身的詞性是名詞,在這個例子中的“女人”活用爲形容詞。這樣的例子在即興演講中也頗爲多見。除詞性變異之外,語法因素常規變異中還有詞語搭配變異、結構成分的位序變化、語法成分配置的變異等幾種常用的形式。

即興演講不僅需要演講者有很厚的語言功底,而且需要演講者有很強的表達能力,況且其演講的場合又是多種多樣的,有時會隨着當時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此時若用上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必將給你的演講添彩,更重要的是能爲你的魅力加分,而變異修辭的表達修飾能力極強,恰好能幫你做到這一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即興演講和變異修辭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