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典故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典故1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典故

【成語】英雄無用武之地

【拼音】yīng xiong wu yong wǔ zhī di

【釋義】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出處】西晉;陳壽;《三國志》卷35蜀書5《諸葛亮傳》

【近義詞】懷才不遇

反義詞】大顯身手

【成語典故】東漢末年,曹操靖北後,南攻荊州。劉備勢單力孤,不能與之抗衡,迫而逃至夏口。諸葛亮自請於備,偕魯肅一道往東吳謁孫權。以行東聯孫權,北拒曹操之隆中對策略。亮見權時,以激將計說之曰:值天下大亂,公據江東。吾主聚衆於南,與操逐鹿中原。今操已掃北,乘勢南下,大破荊州,威震四海。吾主lsquo;英雄無用武之地rsquo;,故遠遁於此。望公量力而爲,若能合吳越之衆,戮力拒之,事宜早決。否則,按兵束甲,俯首稱臣,北面而事之。觀公外似臣服,內實躊躇,當斷不斷,禍將至矣。權本欲一戰,復聞此言,勃然大怒,遂從亮言,聯手抗曹。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典故2

成語名稱:英雄無用武之地

成語拼音:yīng xióng wú yng wǔ zhī

成語用法:作賓語;指懷才不遇。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成語來源: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成語造句:老舍《神拳》第四幕:“秀才不動筆,不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嗎?”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成語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征荊州,劉琮投降曹操,劉備不忍心拿下荊州就只好去東吳聯合孫權。諸葛亮在柴桑勸說孫權,說劉備考慮同劉表的關係才落得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希望孫權能夠與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曹操。

英字開頭的成語

英雄無用

包含有英字的成語

巾幗英雄 英雄無用 一文錢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