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傳統技藝是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中形成的生產技術閱讀訓練

傳統技藝是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中形成的生產技術閱讀訓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閱讀下文,完成4-6題。

傳統技藝是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中形成的生產技術閱讀訓練

傳統技藝是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中形成的生產技術,它富含民衆的審美觀念和思想情感,代表着技藝的精華,是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核心。

“生產性保護”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中提出的一種保護方式,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社會生活實踐,目的在於使其融入民衆的日常生活並在生活中持久傳承。具體而言,是指在具有生產性質的實踐過程中,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爲核心,以有效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爲前提,藉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爲文化產品的保護方式。

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是民衆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明、積累和傳承下來的,具有豐富的歷史、科技和人文內涵。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爲主,採用傳統的手工藝,有完整的工藝流程,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傳統審美意趣。

在農耕社會,手工藝始於對自然物質的利用和各種工具的製造和使用。農業耕作所需要的犁、耙、鋤,飲食起居所需的陶罐、簸箕、籮筐,交通運輸所需要的擔、船、轎,以及織錦、染布、造紙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物品,都留下了手工藝的印記。而且,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手工藝門類越來越齊全。至明清時期,一方面繼承了宋代“巧奪天工”價值取向,另一方面受西方科技知識的影響,不僅手工藝門類齊全,技藝精湛,而且各種物品造型精緻,裝飾繁縟,極具藝術效果,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和審美理想。由此可知,傳統技藝是順應生活的各個環節由低到高,由簡至繁,由最初滿足人們簡單的生活需要到後來滿足人們的審美追求,在與自然、社會的互動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創新和發展的。

作爲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有傳統技藝不只是人們簡單的生活所需,更蘊含了人類的聰明才智和情感追求。木雕、石雕、玉雕、泥塑、麪塑給人以美的愉悅,剪紙、刻紙、皮影、年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造紙術和印刷術對文明的傳承和傳播起了極大的作用······手工藝和手工藝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是人在與自然的互動中產生的,是人類情感的表達,與藝術、信仰緊密相連,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人類歷史文化延續的見證。它所具有的民生價值、藝術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均是其傳承價值所在。

在文化發展的進程中,具有較高價值的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失對人類來說就意味着文化多樣性的減少,會給人類帶來重大損失。因此,融入百姓生活,適應社會變遷需要,儘可能多地保護傳統技藝存在的土壤,才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有刪改)

4. 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對“傳統技藝”的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3分)

A. 傳統技藝是採用天然原材料、有完整的工藝流程、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生產技術。

B. 傳統技藝是順應生活環節、由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到滿足人們的審美追求、由低到高的生產技術。

C. 傳統技藝是人們在與自然、社會的互動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創新和發展的生產技術。

D. 傳統技藝是具有豐富的歷史、科技、人文內涵,蘊含了人類的`聰明才智和情感追求的生產技術。

【答案】A

【解析】第三段原文爲“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爲主……”,而選項中並無“一般”。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篩選、分析綜合,能力層級爲C,難度較低。

5. 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選項中,沒有體現傳統技藝傳承價值的一項是(3分)

A. 農業生產中的犁、耙、鋤等工具的利用

B. 日常生活中的陶器、竹器等物品的製作

C. 社會行業中的造紙、印刷、染織等手工藝

D. 民俗文化中的剪紙、皮影、年畫等藝術的創作

【答案】A

【解析】原文體現傳統技藝傳承的是第五段,而A選項是第四段手工藝對工具的製造和使用。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篩選,能力層級爲C,稍加註意就能找出,難度較低。

6. 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傳統技藝“生產性保護”的途徑是什麼?請舉例說明除了生產性保護以外,還可以怎樣保護和傳承傳統技藝。(5分)

【答案】(1)①使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社會和日常生活;②藉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將傳統技藝傳化爲文化產品。(2)略

【 解析】第一問的答案可從第二段找出。第二問舉出其他相關例子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篩選,能力層級爲C,第一問答案比較明顯,難度不大,第二問舉例需要相關常識,難度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