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今言殊之文言實詞詞義推斷

古今言殊之文言實詞詞義推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語言文字運用導學案:古今言殊之文言實詞詞義推斷

古今言殊之文言實詞詞義推斷

課題:古今言殊之文言實詞詞義推斷(一)

語言文字運用導學學案 主備:李文增 復備:高二語文備課組

【學習目標】:

1、瞭解並掌握文言實詞詞義推斷的方法。

2、能夠利用所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正確解讀文言實詞。

一、文言實詞推斷方法例談

(一)、語境分析法

根據實詞在文中的特定環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

1、聯繫上下文進行推斷

(1)王諦玩之,其所塗留,似有春秋

玩:玩味 (2007廣東卷)

(2)乃錄向之灑點煩多者試之

錄:記載 (2007廣東卷)

(3)(李)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B “將兵”:將領和士兵 (2002全國題)

2、利用對稱結構推斷法

古人喜歡講究對稱美,古詩文中的對偶句、排比句等對舉的語言現象非常多。這些結構相似的句子(或詞組)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相對或相反。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已知詞語的詞義推知未知詞語的詞義。同時常採用互文的修辭形式,我們可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屬對仗,“忠”與“賢”相對,“用”和“以”相對,應爲同義,所以“以”的意義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1)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諫太宗十思疏》

(2)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 行旅:旅行,遊覽 (04山東、河北)

“行旅”解釋爲“旅行、遊覽”是否正確?

(3)凡亂人之動也,其始相助,後必相惡。爲義者則不然,始而相與,久而相信,卒而相親。(05北京卷)

(4)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

3、緊扣人物進行分析推斷

(1)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理解爲“以……爲王”還是“讓……爲王”?

(2)譚謝不納,母大困(06年廣東卷)謝:道歉

“謝”理解爲“道歉”是否正確?

謝:拒絕。人物比較,譚敬先是允恭的朋友,不接納允恭的母親,而杜環只是允恭的朋友的兒子,卻收留,可見其善良厚道。

(二)、課文遷移法

聯想課文有關語詞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後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

例:素與郭善,登門造訪。 善:友好(07年廣東卷)

“善”理解爲“友好”是否正確?

再如: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07年山東卷)

A.魏明帝於閣上見而奇之 奇:認爲……奇異

B.(阮)籍每適渾,俄頃輒去 適:往,到

C.勝公榮,不可不與飲;若減公榮,則不敢不共飲 減:不如,比不上

D.南郡太守劉肇賂戎筒中細布五十端,爲司隸所糾,以知而未納,故得不坐 坐:犯罪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001年11題)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齊人未附。 附:歸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視。

D.齊人追亡逐北。 北:指敗逃者。

(三)、語法分析法

句子的結構成分是基本固定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也爲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由副詞充當。依據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

例1“自放驢,取樵炊爨” 樵:打柴。(2000年)這個選項中,“樵”解釋爲“打柴”對嗎?

【推斷】“樵”前面有動詞“取”,可見“樵”是它的賓語,名詞。詞義應該是“木柴”。“打柴”顯然不當。

始城州,周十三裏,屯田二十四所,教種茶、麥。 城:構築城牆

(07年海南、寧夏卷)這個選項中,“城”解釋爲“構築城牆”對不對?

【推斷】“城”後面是名詞“州”, “城”處在謂語的位置,名詞作動詞用。詞義“築城牆”顯然是正確的。

例2:怎樣理解下列句中的三個“意”呢?

①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②視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

③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

例3:2001年全國題第14題。

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燕使樂毅伐破齊,盡降齊城

——燕國派樂毅攻破齊國,使齊國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將之來,即墨殘矣

——只怕他率領軍隊到來,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

——燕軍把墳墓全都挖開,燒化死人

D.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

——在牛尾上澆油、捆上蘆葦,並點燃它的.末端

(四)、字形推斷法

根據漢字是表意文字的特點,通過對字形結構的分析來推斷詞義。

解釋下列句中“糴”字的含義:

1、貧民雖平價不能糴。(2001北京卷)

2、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 (2004全國I)

⑴用“貝” 作偏旁的字與“錢財”有關。

例句: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論》

②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 ,將奈何? 《荊軻刺秦王》

⑵用“ 糸 ”作偏旁的字與“絲織品、繩索”有關

例句: ①一曲紅綃不知數 《琵琶行》

②自縊於庭樹 《孔雀東南飛》

③夜縋而出,見秦伯 《燭之武退秦師》

【補充】部分偏旁與字義的關係:釒(古代主要指金屬)、木、氵、火、土——與五行有關。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與兵器有關。馬、牛、羊、豕、犭、鳥、蟲——與動物有關。辶(走)、彳(行)、(心)、(言)——與人的行爲有關。

(五)、通假代入法

有時對文言文中某個實詞無法理解時,不妨從通假角度考慮,從聲旁或形旁角度出發,以另一個可能與之相通的字代入試解來推斷詞義。

如:1、旦日不可不蚤來見項王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05年全國II卷)

A.(優孟)多辯,常以談笑諷刺 辯:辯駁 B.席以露牀,啖以棗脯 啖:給……吃

C.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 諫:規勸 D.屬我貧困往見優孟 屬:囑咐

(六)、聯想推斷詞義法

試卷上常出現一些難以理解的文言實詞,我們可以聯想課文中有關語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後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

如“不以外夷見忽”的“見”,我們可聯想課文中“府吏見叮嚀”來推斷,“見”是第一人稱代詞“我”的意思。“不以外夷見忽”意爲“不因爲我是外夷而輕視我”。

(七)、辨析詞性推斷法

根據詞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

如“據殽(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爲對仗句,“據”與“擁”相對,“固”與“地”相對,“地”是地方之意,名詞,那麼“固”也是名詞,據此推斷“固”爲險固的地方之意。

(八)、利用排除法(語境檢驗法)

由易到難,逐步確定。還可把解釋的意思代入原文,聯繫上下文看理解是否恰當。

二、理解實詞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詞的古今義

文言實詞,有的與現代漢語意義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這兩類詞都可以不去管它,重點應放在古今既有聯繫又有差別的實詞上。如“偷”,古義有苟且、馬虎、刻薄等意,今爲偷竊。理解時不能不辨古今差別而隨便地以今義釋古義。

2.注意單音詞和雙音詞

文言以單音詞居多,漢語以雙音詞居多。不要把兩個連用的單音詞誤判白話文中的雙音詞,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現象

古代漢語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說”能“悅”,“諭”通“喻“。因此,理解時不要誤把通假字作爲本字。如 “以身徇國” ,“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來,就會解錯。

4.注意偏義複詞現象

所謂偏義複詞,是指由兩個意思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的詞,其中一個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只作陪襯,如《孔雀東南飛》中“晝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親父兄”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義,“公姥”只有“姥”的意義,“父兄”只有“兄”的意義。如果不解依據上下文看出它們是“偏義”,就會理解錯誤。

5.要注意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在文言中是常見的語言現象,應根據具體語境作辨別。如“舉世混濁而我獨清”中的“舉”是“全”的意思(與“獨”相對);“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中的“舉”,根據前後文,應解釋“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