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大發雷霆的成語典故

大發雷霆的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霆: 響雷。源自《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

大發雷霆的成語典故

229年,孫權稱帝,立國號爲吳,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建都。此時的.魏國國君魏明帝曹睿(ruì)是個聲色犬馬的庸才之輩,把國家治理得每況愈下,魏國遼東太守公孫淵見此情形,便悄悄地與吳國結成同盟,孫權封公孫淵爲燕王。可是遼東和建業相距太遠,公孫淵擔心自己事情一旦敗露,被魏國進攻,吳國幫不上忙,所以又考慮和孫權結盟並非上策,於是背棄盟約,殺了吳國派來的使臣。消息傳到吳國,孫權大怒,打算立刻令大軍渡海出征,去討伐公孫淵。吳國大將陸遜馬上呈書勸諫。信中說: 公孫淵依靠要塞,背信盟約,殺我使臣,此種做法十分令人憤恨。但是現在天下形勢複雜,羣雄爭鬥,如果小不忍而大發雷霆之怒,恐怕難以完成奪取天下完成統一大業的目標。自古以來幹大事的人是不會因小失大的。孫權認爲陸遜提的意見很有道理,便放棄了討伐公孫淵的計劃。

後人據此引申出成語“大發雷霆”,比喻大發脾氣,高聲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