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吳牛喘月的典故

吳牛喘月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典源出處《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 曰:“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晉 ·裴啓 《語林》:“滿奮字武秋,體羸,惡風。侍坐 (晉) 武帝,屢顧看雲母幌。或雲:‘北窗琉璃屏風,實密似疏。’有難色。武帝笑之。答曰:‘臣爲吳牛,見月而喘。’” 《世說新語·言語》亦載,稍略。

吳牛喘月的典故

釋義用法吳地天熱,當地的.牛苦於日曬,見到月亮也以爲是日而氣喘。後以此典形容人遇到與前類似的遭遇而疑心,畏忌; 也用以形容天氣炎熱。

用典形式

【牛喘】 唐 ·韓愈:“龍沉劇煮鱗,牛喘甚焚角。”

【吳牛】 宋 ·梅堯臣:“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喘月】 宋·黃庭堅:“便欲掃牀懸麈尾,正愁喘月似燈光。”清 ·陳睿思:“喘月之牛負塗豕,紛紛輕薄應如此。”

【望月喘】 明 ·高啓:“中宵望月何曾喘,盡日看雲自在眠。”

【喘吳牛】 宋·陳師道:“未免困河魚,寧知喘吳牛。”

【見月妄喘】 宋·蘇軾:“老牛疲耕作,見月亦妄喘。”

【吳牛喘月】 唐·李白:“六月南風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

【喘月吳牛】 宋·辛棄疾:“心似傷弓寒雁,身如喘月吳牛。”清 ·汪楫:“最愛乘風同快馬,漫將喘月笑吳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