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不在話下的典故

不在話下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原指事屬瑣屑,無須多說的意思。

不在話下的典故

對“不在話下”的解釋,關鍵是對“話”字的理解。“不在話下”是舊話本、小說中常用的套語,“話”,指說書人所講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意思是“這本故事說的是天下政權分合的故事”。我們現在說“無巧不成書”,在古代話本中卻是“無巧不成話”(《賣油郎獨佔花魁》:“自古道: 無巧不成話”),意思是: 沒有奇巧的情節,說書人就安排不出吸引人的故事。“話”就等於今天的.“書”,就是指的“故事”。因此,“不在話下”的意思是指話本或故事中可以省略、不必提及的瑣事,有“這樣的事,無須多說”的意思。它最早是用在古代話本中,如宋代話本《宋四公大鬧禁魂張》:“衆做公的只得四散,分頭去找,挨查緝獲,不在話下。”這證明“不在話下”最早起源於宋代話本。後來的長篇小說也是在話本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較早期的白話小說中也常用這句話。如《水滸傳》第九十二回:“當日筵宴,不在話下。”

現在,“不在話下”漸漸用來指那些可以忽略、不值得一提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