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初中語文閱讀技巧與蒹葭象徵手法

初中語文閱讀技巧與蒹葭象徵手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初中語文閱讀技巧與蒹葭象徵手法1

詩人情感豐富,非反覆詠歎不能抒其可望不可及的心情,使抒情不斷加深。

初中語文閱讀技巧與蒹葭象徵手法

正如《人間詞話》所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具有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

這首被人傳誦不已的詩,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明顯的。且看宋玉《九辯》中的一段描寫: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這裏通過對秋天的氣象和草木搖落的情狀的描寫,製造一種肅殺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悲涼悽苦的心情。這也許是受了《蒹葭》詩的影響,由此可以窺見《楚辭》對《詩經》的繼承和發展線索。《古詩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樓》的發端,賦中見興、以景託情的寫法,也沿用了《蒹葭》詩的筆法。其後的曹丕,從本詩中化出了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的詩句。由此可見,《蒹葭》詩在古代詩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總結: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徵,不惜用濃墨重彩反覆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間詞話》所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

初中語文閱讀技巧與蒹葭象徵手法2

詩的豐富美感,不論是從欣賞的角度,還是從創作的角度,頗值得我們重視和予以認真探討。

詩的象徵,不是某詞某句用了象徵辭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體象徵。在水一方,可望難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從之,道阻且長的困境和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們可能經常受到從追求的興奮。到受阻的煩惱、再到失落的惆悵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禮,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奮戰多痛苦或順流而下空歡喜的情感衝擊;讀者可以從這裏聯想到愛情的境遇和喚起愛情的體驗,也可以從這裏聯想到理想、事業、前途諸多方面的境遇和喚起諸多方面的人生體驗。意境的整體象徵,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難以窮盡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國維曾將這首詩與晏殊的〔蝶戀花〕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相提並論,認爲它二最得風人情致,這顯然是着眼於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徵意蘊。

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徵,不惜用濃墨重彩反覆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詩每章的頭兩句都是以秋景起興,引出正文。它既點明瞭季節與時間,又渲染了蒹蒼露白的悽清氣氛,烘托了人物悵惘的心情,達到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託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爲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一個側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王夫之《姜齋詩話》說: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爲珀芥也。

事實的虛化、意象的空靈和意境的整體象徵,是一個問題的三個層面。

總結:從事實虛化到意象空靈,再到整體象徵,這大致上就是象徵性詩歌意境的建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