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1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意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2)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3)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的學習開始由基礎性學習轉向語言、情感思維性訓練,有淺層閱讀轉向深層次理解。處於這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完全獨立的閱讀分析能力,缺乏細緻閱讀的能力,對生命與生活雖有一定的認識,但感悟上有限,同時散文作爲一種文學性體裁,美感有餘趣味性可能稍欠,學生要真正深入領悟散文的魅力還任重道遠,這篇課文是自讀課文,老是重在引導其學習的過程在文章的要害之處加以點撥,從而實現有教讀到真正自讀的轉變。

3、教材分析:

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都是寫景抒情的詩文,本單元課文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發了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在單元學習要求中提到的“學習本單元,要重視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領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連,感受漢語聲韻之美。還要注意揣摩和品位語言,體會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雨的四季》是劉湛秋的精心之作,也是新時期的散文名篇,篇幅不長,內容不深,語言規範優美,四季雨的情態在文章裏表現得恰到好處,具有很強的畫意美和抒情美,它給人以清新、深刻的印象,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典範。

學習目標:

1、通過教師範讀、分組合作閱讀、學生領讀等閱讀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味文中優美的描寫景物的句子,學習景物描寫的多種方法。評價任務:

1、針對目標1,設計兩個活動,教師範讀、分組合作閱讀

2、針對目標2,設計一個活動,通過體會文章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能總結出情景交融的類型和作用,並會運用這一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傑作,雨是溝通天地的美麗使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瀟灑俊逸、風情萬種的雨的世界吧!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花苞(bāo)彩棱鏡(léng) 靜謐(mì)

高邈(miǎo) 蒞臨(lì) 吝嗇(lìn sè)

淅(xī)淅瀝(lì)瀝 咄咄逼人(duō) 池畦(qí)

2.藉助課下注釋或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靜謐:安靜。

高邈:高而遠。

蒞臨:來到,來臨(多指貴賓),多用於書面。

吝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不捨得給別人,也不捨得自己用。

粗獷:粗豪,豪放。

淅淅瀝瀝: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切。

3.作者簡介

劉湛秋,1935生於安徽蕪湖,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其作品清新空靈,被大學生譽爲“抒情詩之王”。代表作有《雨的四季》《隨便爲自己找個座位》《中國的土地》等。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學生大聲讀課文,對文章圈點勾畫,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的內容。

1.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交流點撥】通過對四季雨景的描繪,表達自己對雨深深的喜愛之情,以及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之情。

2.請劃分文章的結構並概括各部分的段落大意。【交流點撥】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雨的喜歡。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體描寫各個季節雨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總結全文,抒發“我”對雨的愛戀之情。

3.這四幅雨景圖你最喜歡哪一幅?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交流點撥】春雨圖:輕柔而嬌媚。一場春雨滋潤後,整個大自然都從睡眠中甦醒過來。我們將五官都調動起來,能看到樹木“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聽到小草生長的沙沙聲,嗅

到空氣中芳甜的氣味。置身其中,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太美了!而這一切都是這一場春雨的功勞啊!把春雨寫得如此親切可愛,表達了作者對雨的喜愛之情。

夏雨圖:熱烈而粗獷。夏天的雨讓人來不及思考,經過夏天透雨的澆灌,萬事萬物都毫不掩飾地敞開了。整段文字充盈着火熱奔放的豪情。

秋雨圖:端莊而沉靜。在這裏,作者一掃古人“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哀怨與淒涼,沒有林黛玉“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的傷感。在這裏,秋雨只是輕輕地傾訴和沉思,它純淨了人的靈魂,讓淡淡的情思縈繞心頭。

冬雨圖:自然而平靜。冬雨透明,幻化爲雪花精靈,給人間帶來蜜情,送上一年中的最後一份禮物。

(二)深層探究

作者抓住雨在四季中不同的特徵,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四季的雨人格化了。作者把雨比作了什麼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交流點撥】作者把春雨比作一個嬌媚的少女,把秋雨比作一個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這樣寫不僅很生動形象,增添了文章的趣味,而且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生命的熱愛之情。

(三)語言品析

勾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交流點撥】

(1)“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雨的美麗與嫵媚以及降臨時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2)“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草比作復甦的蚯蚓,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展示出雨後小草的生機。

(3)“啊,雨,我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一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雨的熱愛。

(4)“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着一層綠茵茵的波浪”一句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整棵樹以及她的每一個部分擬人化、形象化,使之整體富有人的形態;“明亮的眼睛”“手臂也頓時柔軟”“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着一層綠茵茵的波浪”生動形象地寫出樹木剛剛從寒冬中甦醒過來,樹幹泛出黃青、嫩葉萌發時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四)技法賞析

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寫得打動人心的原因有哪些?【交流點撥】(1)調動感官顯色彩。調動各種感官生動形象地描繪雨在四季裏的不同特點。如描寫春雨,作者從聽覺(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視覺(樹葉開始閃出黃青,花苞輕輕地在風中擺動)、嗅覺(空氣裏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着鼻子和嘴脣)等角度描繪了春雨美麗、嬌媚的特點。

(2)巧用修辭繪神韻。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四季雨的不同妙趣。

(3)按照順序分層次。作者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來組織材料,條理很清晰。

(4)融情入景巧抒情。作者筆下的雨生動可愛、富有靈性,不管是哪個季節的雨,都融入了作者的濃情厚誼。

四、課堂小結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別,“性情”各異。作者抓住不同季節雨的特徵,從形、聲、色、味等角度,以飽蘸情感的筆墨寫出了雨的情趣、雨的性格,將雨寫得可感可觸,親切可愛,從而抒發了作者對雨的愛戀之情,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追求。

五、板書設計

六、拓展延伸

請你抓住某個景物的特徵寫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知各種“雨”的形象。

能力目標:

1、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學會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的方法。

2、品味本文詩化的語言,學會聯想與想象的方法。

情感目標:

由作者對四季雨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感受自然萬物的美好。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單元導入,明確目標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時景物美不勝收。本單元課文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發了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當代詩人劉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出示教學目標(多媒體)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文思考:文章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麼?

第一自然段:“我”喜歡雨,以及喜歡雨的原因;第二自然段:寫春雨;第三自然段:寫夏雨;第四自然段:寫秋雨;第五自然段:寫冬雨;第六、七兩個自然段:讚美雨。

2、根據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將文章分爲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喜雨;第二部分:(25)繪雨;第三部分:(67)贊雨。

三、品賞語言,學習寫法

1、思考並找出描寫四季的雨的句子,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麼特點。

春雨: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美麗、嬌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熱烈、粗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婦人,顯得端莊而又沉靜了。(端莊、沉靜)

冬雨: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自然、平靜)

2、作爲一篇優美的散文,本文在寫景上有許多亮點,你認爲春雨圖中有哪些亮點?

明確:①樹:“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

3、如果把“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一句中“特別明亮的”去掉,是否影響表達效果?爲什麼?

明確:影響。“特別明亮的”生動形象地寫出樹木剛剛從寒冬中甦醒過來,樹幹泛出黃青、嫩葉萌發時的那種鮮活的生命力。

4、作者在描繪四季的雨時,採用了哪些手法?

明確:

(1)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

(2)運用不同的感官從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描繪;

(3)融情於景。

四、歸納概括,深化主題

1、朗讀第一自然段和最後兩個自然段,思考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作者通過形象化的描寫,寫出了雨的親切可愛,這實際上寄託了作者對雨的讚美與喜愛,表現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如果把文章題目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請說明理由。

明確:不好。《四季的雨》單純強調一個“雨”字,顯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充滿靈動,在一定程度上將“雨”人格化,充滿情趣和意境。

五、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棱鏡()jìng粗獷cū()靜謐jìng()()lìnsè

()毛jiémáo()瀝xīlì()臨lìlín草()cǎoduò

咄咄逼人()bīrén綠()lǜyīnyīn

2、解釋下列詞語,並說說它們在文中的意思。

高邈:

蒞臨:

咄咄逼人:

3、品析下列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式:“這句運用了(感官、寫作手法或修辭、特點、)”表述出來。

示例:作者通過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態,運用不同的感官從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描繪了春雨美麗、嬌媚的特點。

(1)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妝了,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

(2)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半空中似乎總掛着透明的水霧的絲簾,牽動着陽光的彩棱鏡。

(3)雨,我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力,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

(4)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起伏着綠茵茵的波浪。

4、思考完成下列題目

(1)請簡要概括文中所描繪的四季的雨的特點。

(2)文章沒有直接描寫春雨,而是寫萬物經雨洗淋後的情態。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3)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句中“別有一番風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4)淒冷的秋雨爲什麼能純淨人們的靈魂呢?

(5)冬天的雨這種“特殊的溫暖”,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6)本文在語言表達方面很有特點,請你以第四段爲例,談談閱讀後的感受。

(7)本文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8)文章的倒數第二段“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結合自己的感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六、課堂小結,單元迴歸

附參考答案

1、Léngguǎngmì嗇睫淅蒞垛duō茵

2、高而遠。邈,高遠。

來到,來臨。蒞,到。

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3、

(1)本具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化妝了”,寫出了春雨的美麗與嫵媚“飄然蒞臨人間”寫出了春雨降臨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冬雨的喜愛之情。

(2)運用比擬的手法生動形象的向我們展示出雨後春景;

(3)運用擬人、排比等手法形象的給我們展示了對雨的熱愛。

(4)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把整棵樹,以及她的每一個部分擬人化,形象化,使之整體富有人的形態,“明亮的眼睛”“手臂頓時柔軟”“萌發的葉子像綠蔭的波浪”更加使樹生動,形象,給了讀者不一樣的感受。

4、(1)、春天的雨清新而純淨;夏天的雨熱烈而粗獷;秋天的雨端莊而沉思;冬天的雨自然而平靜。

(2)、寫出了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突出雨過天晴的春意盎然,間接抒發了對春雨的愛戀之情。

(3)、夏天的雨沒有預告,說下就下;光頭澆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飾地敞開,花朵、樹葉、雜革爭先恐後地成長;暑氣被吸收;雨聲、蟬聲、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響曲。

(4)、秋天的雨,端莊而又沉靜。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收穫的時節,給人安靜與深思,秋雨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所以說可以純淨人的靈魂。

(5)、冬雨給人以清冷和柔和的,萬物經過冬天的洗滌,使人感覺到溼潤、明亮與溫暖,讓人忘記冷冽的寒風,乾澀而苦的氣息,忘記了嚴冬。

(6)、本段語言清新、優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細膩流暢,處處匠心獨運。或擬人,或比喻,或排比……無不形象逼真,引人人勝。

(7)、抒發了作者對雨的愛戀(熱愛)和對人生(生命)的追求。

(8)、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作者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種生命中激動人心的美麗。雨是大自然神奇的傑作,是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靈。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積累語言,品味語言。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的手法。

3、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

教學時間:

2個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教學內容與步驟

情景激趣:

劉湛秋(1935——),當代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被譽爲“抒情詩”。兼創作散文、報告文學、小說及編輯詩歌。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歡樂》。

雨是文人的寵兒,對雨的情感,隨文人的情感而各有不同,對雨的描寫亦隨作者的風格而有所不同。在劉湛秋先生筆下,抒發了怎樣的情感?寫出了怎樣的形象,讓我們一起走進《雨的四季》。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用着重號標出散文寫作的對象,用橫線標出文章的線索、文眼等,用序號標出意義段,用波浪線標出抒情或議論的文字。分別找出描寫不同季節的雨的特徵的文字,批註自己的閱讀體會,列出不懂之處。

在閱讀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詞語:

探究結構

學法指導:理解文章整體結構,要注意通過文章的結構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結構方式爲提出對象,對對象進行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點明意義。

理解結構要從抓線索或文眼入手。

1、本文有怎樣的行文線索?

明確:一條是以四季景物的描寫爲線索,一條是對雨的情感爲線索。即:喜歡(美)愛戀(活力、滋潤、流動)

2、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①):我喜歡四季的雨。

春雨:美麗、嬌媚

第二部分(②~⑤)四季的雨的特徵。

夏雨:熱烈、粗獷

秋雨:端莊、沉思

冬雨:自然、平靜

第三部分(⑥)四季的雨對我的影響。

總結固趣:

作者用詩化的語言、抓住各季節雨的特徵繪出如畫的四季雨景,在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佈置作業

深入閱讀課文,並對課文作個性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品味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的手法。

2、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

教學內容與步聚

情景激趣

劉湛秋的散文有一種田園美,被海內外文壇譽爲現代山林文學的代表。其文字自然、親切、優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聲,他都能輕鬆道來,吸引着你,並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就是要體會他的行文的風格,領悟他在文中所表現的意趣。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一、朗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後探究

1、作者喜歡四季之雨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四季之雨給他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2、一場春雨,給大地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讓樹枝變柔軟了,萌發的樹葉簡直就起伏着一層綠茵茵的波浪;讓整個大地變美麗了。小草復甦,發出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

3、請找出最能表現春雨特徵的語句,並概括出春雨的特徵:

明確:語句: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

特徵:美麗、嬌媚。

二、朗讀第三自然段,然後探究

1、“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這句話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總領下文內容,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夏雨給大地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大地就以自己的豐滿而展示它全部的誘惑:花朵怒放着,樹葉鼓着漿汁,數不清的雜草爭先恐後地成長;暑氣被降低了,雨打荷爾蒙葉之聲與蟬聲蛙聲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響曲。

3、找出最能表現夏雨特徵的語句,並概括出夏雨的特徵:

明確:語句: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

特徵:熱烈、粗獷。

三、朗讀第四自然段,然後探究

1、秋雨能對人產生怎樣的作用?

明確: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

2、找出最能表現秋雨特徵的語句,並概括出秋雨的特徵:

明確:語句: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端莊而又沉思了。

特徵:端莊、沉思。

四、朗讀第五自然段,然後探究

1、冬雨能產生怎樣的影響?

明確:給南國城市和田野帶來異常的謐靜。

2、找出最能表現冬雨特徵的語句,並概括出冬雨的特徵:

明確:語句: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

特徵:自然、平靜。

五、朗讀第六自然段,然後探究

1、一年四季的雨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明確:給他的生命帶來活力,給他的感情帶來滋潤,給他的思想帶來流動。

2、“但在北方乾燥的城市,我們的相逢是多麼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把你請回我們的生活之中。”這幾句話表達了怎樣的內容?

明確:對北方少雨感到遺憾,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改變北方少雨的現狀,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雨的喜愛。

探究中心

學法指導: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文章中對整體內容進行抒情或議論的部分;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容,根據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並理解含義;理解這個中心的深刻或新穎之處,並理解這個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指導學生理解這個中心對自己的啓示。

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中心?

明確:作者通過形象化的描寫,寫出了雨的親切可愛,寄託了作者對雨的讚美與喜愛,進而表現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第三步,選讀相關內容,個性解讀,讀寫結合。

一、個性解讀。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等對作品作個性解讀。

課堂探究:

1、你對本文還有哪些與衆不同的見解?

2、本文的主旨對你有何啓示?

二、讀寫結合。

學法指導: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寫作手法,體現作者是如何表達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以《我生命中一場難以忘懷的雨》爲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要注意借鑑劉湛秋在《雨的四季》中的寫作技巧。

拓展學習:

虞美人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總結固趣

本文通過細緻描寫雨的景象、雨的音響、雨的氣息,表現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義,把雨表現得可感可觸,表現得親切可愛。文章用詩化的句子,增強了形象感和動作性的表達。體現了作者對雨的愛戀和對生活的熱愛。

佈置作業:

1、預習《秋天》,要求能概述文章內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

2、課外閱讀有關雨的詩文,如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樑遇春的《春雨》等。

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雨的四季》知識點

一、作者

劉湛秋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蕪湖市人。當代詩人、作家、翻譯家、評論家。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快樂》,曾被譽爲“當代抒情詩”。

二、思考:

1、文章爲什麼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韻律美

(2)文章寫的不單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單純強調“雨”,顯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滿靈動,賦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滿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麼特點?

春雨:柔情而生機

夏雨:熱烈而粗獷

秋雨:端莊而沉思

冬雨:自然而平靜

3、結合全文,談談作者愛戀雨的理由是什麼?

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力,給感情帶來滋潤,給思想帶來流動,使靈魂得到淨化。

4、分析文章的語言特徵

樹“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使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效果?

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木剛剛從寒冬中甦醒過來,樹幹泛出黃青、嫩葉萌發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5、“春雨圖”這段文字是如何寫春雨的?是直接描寫還是間接描寫?

是間接描寫。這段文字實際上寫的是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確切的說,這應該是一幅“春雨初霽”圖,因爲它展現的是雨過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筆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給世界帶來的變化上。

6、作者說:“只有這一場雨,才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那麼在春雨到來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麼樣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顏色是昏黃的,空氣是乾燥的,整個世界是寂靜的,然而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來了,一切都變了。

7、春雨圖中作者都描繪了哪些具體的景物?

樹、水珠子、水霧、小草、空氣等

8、作爲一篇優美的散文,本文在寫景上有許多亮點,你認爲春雨圖中有哪些亮點?

①樹:“樹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如果把“特別明亮的”去掉,是否影響表達效果?——影響。

“特別明亮的”生動形象地寫出樹木剛剛從寒冬中甦醒過來,樹幹泛出黃青、嫩葉萌發時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②花:把花苞滴下來的水珠子與少女的眼淚作比,說它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使本來平淡無奇的自然現象擁有了人的神態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嬌媚,那麼那朵花呢?那個春雨浸潤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豔動人吧!

③水霧:或濃或淡的水霧映射着雨後的陽光,更映射着雨後的美麗世界。

④小草:誰聽過春草復甦、萌發、成長的聲音?作者聽到了。這沙沙聲是真正熱愛大自然、珍視生命、細心於生活的人用心靈聽到的,這美麗的文字是作者用細膩的心寫出來的。

⑤空氣:空氣本是無色無味的,平常到甚至讓人忽視。可是在作者筆下空氣卻在春雨過後透出果子一樣的芳甜,這正好可以和我們學過的一個句子互相詮釋“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結

劉湛秋的散文有一種田園美,他的文字自然、親切、優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聲,他都能輕鬆道來,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四、回答問題:

1.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是:對雨的愛戀或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2.作者從哪幾個角度抓住春雨的特點進行細緻入微的刻畫的?

作者通過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態,運用不同的感官從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描繪了春雨美麗、嬌媚的特點。

3.本文多處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來表現景物特徵。請從第5段中摘錄一個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句子,並談談它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摘錄的句子是: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妝了,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

表達作用是:寫出了春雨的美麗與嫵媚“飄然蒞臨人間”寫出了春雨降臨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冬雨的喜愛之情。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生字詞。

2、讓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學會抓住景物特徵描寫的方法。

3、分析四季的雨的不同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雨寄託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難點

難點:欣賞文章的畫面美,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培養學生抓住景物特徵描寫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兩篇課文的學習,對於散文這一文學體裁,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每個人都有見過雨,他們對文本內容不陌生,教學本文容易引發他們的情感體驗,爲學習本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基本能通過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梳理情節理清思路、感知文章的內容,體驗作者情感。在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品味優美的語言,感受文章所表現美的方面,還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注意使用學生自學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策略。

課時分配

1課時

艚萄設計(設計者:)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雨是大海的女兒,是天使的眼淚,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寵兒。古人有很多寫雨的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雨在古代詩人筆下,已經被寫得如此之美,在當代詩人眼裏,它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詩人劉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去領略雨的美、領略散文的美。

播放四季之雨的配樂圖片。(學生說觀感)

二、自主學習

1、自查資料,拜訪作者。

劉湛秋,男,安徽蕪湖人,當代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詩刊》前副主編,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著有詩集《生命的歡樂》《無題抒情詩》《人愛情風景》,散文詩集《遙遠的吉他》,論文集《抒情詩的旋律》等。

2、師生共同誦讀文本。感受作者的優美文采。

3、請簡要概括文中描繪四季的雨的不同特點。

春雨的特點:美麗、嬌媚;夏雨的特點:熱烈而粗獷;秋雨的特點:端莊而沉思;冬雨的特點:自然而平靜。

三、合作交流——品雨篇

勾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式:“xxxxxxxxxxxxxxxxxxxxxx”這句運用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感官、寫作手法或修辭、特點)加以賞析描述,教師點評。

示例1:“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了妝,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這句採用了擬人的手法,“化了妝”,寫出了春雨的美麗與嫵媚;“飄然蒞臨人間”寫出了春雨降臨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冬雨的喜愛之情。

示例2:“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半空中似乎總掛着透明的水霧的絲簾,牽動着陽光的彩棱鏡。”“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運用比擬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展示出雨後春景;“雨,我的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形象地給我們展示了對雨的熱愛。

示例3:“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着一層綠茵茵的波浪。”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把整棵樹,以及她的每一個部分擬人化,形象化,使之整體富有人的形態,“明亮的眼睛”“手臂頓時柔軟”“萌發的葉子像綠茵茵的波浪”更加生動、形象,也給了讀者不一樣的感受。

四、討論探究——悟雨篇

1、齊讀第一段和最後兩段,思考:這段與前文有怎樣的關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首尾呼應。結尾的“啊,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再次強調了雨的“美”和自己對雨的喜愛,表達出對雨的渴望和愛戀之情。作者通過形象化的描寫,寫出了雨的親切可愛,這實際上寄託了作者對雨的讚美與喜愛,表現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文章爲什麼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四季的雨”單純強調一個“雨”字顯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充滿靈動,賦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滿情趣和意境。

3、你覺得作者爲什麼會把《雨的四季》寫得美輪美奐,打動人心?

調動感官顯色彩

巧用修辭繪神韻

按照順序層次清

融情入景巧抒情

五、放飛心靈,仿寫篇

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將以上種種事物特徵描寫得淋漓盡致。下面讓我們學習這種方法也來寫一種你熟悉的景物,一段也好,一句也好,展開聯想與想象,描寫一幅你所想象的夏雨過後圖。

示例:夏雨無常,時而陰雲連連,溫柔委婉,造就梅雨時節;時而疾風急進,粗獷強悍,夾雜着電閃雷鳴。

結束語:

多美的文字啊!在作者筆下沒有生命的樹生機盎然,沒有情感的花意態嬌羞,沒有聲音的成長沙沙作響,沒有味道的空氣四溢芳香。這種美源於自然,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秀美的文字向我們講述着雨的四季。它們被作者飽含溫情乃至熱情的情感人格化了,一支神來之筆點染了四季,一支生花之筆寫活了萬物。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生活,同樣也會發現“美”就在我們身邊!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積累豐富的詞語和生動的句子,有感情並準確的朗讀課文。

2、體味作者筆下四季雨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在寫景散文中的運用。

4、感受自然萬物的美好,感悟作者自然與生命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體味作者筆下四季雨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所抒發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在寫景散文中的運用。

【教學設想】

本文最突出的特點是畫面美,教學中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共同分析文章的畫面美,並領會作者抓住特徵寫景時用筆之細膩,同時領悟、體會作者外露的情感。

【教學方法】自讀法、朗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多媒體展示)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 《早春》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 《山居秋暝》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僧志南 《絕句》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周紫芝 《鷓鴣天》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峯來。——李攀龍《廣陽山道中》

雨在古代詩人筆下,已經被寫得如此之美,在當代詩人眼裏,它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的“抒情詩之王”劉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 字詞預習檢查

(以小組爲單位討論預習的'字詞,弄清字詞讀音、字形以及含義。組內練寫,互相檢查。)

注①讀準字音。

靜謐( mì ) 蒞臨( lì ) 吝嗇( lìn )( sè )

咄咄逼人(duō ) 粗獷(guǎng ) 乾澀(sè )

②掌握下列詞語

靜謐:安靜。謐,安寧、平靜。

蒞臨:來到、來臨(多指貴賓)。

吝嗇:過分愛惜財物,不捨得給別人,也不捨得自己用。

淅淅瀝瀝: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三、 朗讀訓練

1、配樂欣賞,初步感知。

2、齊讀課文,注意朗讀時的重音和停連。

四、文本分析(以小組爲單位,互相討論分析)

1、文章的寫作思路。

2、用兩三個詞語概括每個季節的雨的特點。

春雨的特點:美麗而嬌媚

夏雨的特點:熱烈而粗獷

秋雨的特點:端莊而沉思

冬雨的特點:自然而平靜

3、作者的情感

文章通過對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雨的愛戀和讚美之情,表現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4、請幾位同學分別朗讀2——5段。

五、難點分析(小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小組討論結果)

1、文章沒有直接描寫春雨,而是寫萬物經雨洗淋後的情態。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段文字寫了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是間接描寫,展現了雨過天晴的春意盎然。間接抒發了對春雨的愛戀之情。

2、淒冷的秋雨爲什麼能純淨人們的靈魂呢?

秋天的雨,端莊而又沉靜。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收穫的時節,給人安靜與深思,秋雨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所以說可以純淨人的靈魂。

3、這種“特殊的溫暖”,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冬雨給人以清冷和柔和的,萬物經過冬天的洗滌,使人感覺到溼潤、明亮與溫暖,讓人忘記冷冽的寒風,乾澀而苦的氣息,忘記了嚴冬。W

4、上文寫雨多用“她”或“它”指稱,爲何這一段改稱“你”。

用第二人稱稱呼雨,顯得更親切感人,更能充分表達出作者對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六、修辭分析

學生找出文中運用了修辭的語句,並選出一句自己喜歡的句子談談。

七、作業

1、有感情並準確的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到積累本上。

3、以“風的四季”爲主題,運用比喻、擬人或者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幾句話。

【教學反思】

《雨的四季》一課是初中語文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3課,教學重點爲欣賞文章畫面美,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培養學生抓住景物特徵描寫的能力。王維的詩被評價爲“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本文也可說是“文中有畫”了,作者抓住四季雨的特徵,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把四季雨人格化了。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誦讀和積累,在朗讀中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體會作者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品析課文,指導學生學習旁批這一讀書方法,並學會在閱讀中通過寫旁批表達自己的感悟或疑惑。

2.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將旁批的讀書方法內化並遷移到課外閱讀中,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品析課文內容,學習旁批這一讀書方法,學會在閱讀中通過寫旁批來表達自己的感悟或疑惑。

教學難點:

在情境中將旁批的讀書方法內化並遷移到課外閱讀中。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討論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探究旁批的內容、實踐旁批的方法來完成的。

2.學生就課文做出新的旁批後,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來品評旁批的高下,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好的旁批的標準。

3.設置情境中的小組活動,引導、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的讀書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中,自主進行讀寫結合的旁批,並在小組討論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導語:中國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所謂“動筆墨”,其實就是邊讀書邊做圈點批註。它是讀書的方法,更是讀書的習慣。有些精彩的批註,因爲能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理解和思考書本內容,甚至和經典名著一起流傳到了後世,很多人都更願意選購附上這些點評批註的名著版本。常見的有金聖嘆批註的《水滸傳》、脂硯齋批註的《紅樓夢》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於圈點批註這種讀書方法的興趣。

(二)方法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課文:請大家打開第一單元的課文《雨的四季》,同學們請看,正文旁邊有編者爲我們做的批註,這和點評批註版的《水滸傳》《紅樓夢》排版很相似,這種在正文旁邊用簡短的文字寫的批語就叫旁批。

1.教師出示問題: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旁批,想一想旁批可以有哪些形式?如果對文章還有不理解的地方怎麼寫旁批呢?(評論式旁批、提問式旁批)

2.教師出示問題,引導全班思考並討論: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再讀一讀課文的旁批,想一想我們可以從哪些角度做文章的旁批呢?

在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從課文層次結構的把握、內容的理解、詞句的品析、寫法的探究等角度對課文做旁批,並結合課文內容舉例分析(在探究中帶入對課文語言美的品析,關注作者的寫作手法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旁批的形式,降低畏難心理,並通過品析課文內容、探究批註的方法,瞭解批註對讀書的作用。

(三)方法實踐

1.教師佈置任務:請同學們嘗試在課文中找出一處你有心得或有疑問的地方,自己動筆寫一則旁批。

2.教師組織班級內的交流討論:我們一起來評一評、品一品同學們寫的旁批。看一看哪位同學寫的旁批對品析、理解課文起更好的作用。藉着討論,我們也來思考一個問題──好的旁批應該是什麼樣的?

明確:好的旁批應該是在找到可品之處的基礎上理解準確的、表述精當的,能引發人思考的批註。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旁批的讀書方法,在課堂交流中瞭解好的批註應具備哪些因素,提升自己批註的水平。

(四)活動學習

教師佈置圍繞下列情境展開小組活動。

我們的校刊增加了一個新欄目──“名家散文推薦”,本期推薦的文章是樑衡先生的《夏感》(七年級上冊自讀課本《我的四季》第4頁),需要由欄目編輯部寫出文章的旁批,以幫助讀者們更好地理解、欣賞、感悟這篇文章。請同學們分小組成立“名家散文推薦”欄目編輯部,完成以下任務:

1.每一位小編輯先獨立思考、自己在自讀課本的《夏感》原文旁做兩則旁批。

2.編輯部成員之間通過交流、品評、篩選、修改,最終形成四則以上的精品旁批,批註在老師印發的《夏感》原文材料上。

3.下課後將每組的成果展示在班級的公共區域供大家品評。

【設計意圖】將自讀課文中所學的讀書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實現能力的遷移和內化。

(五)佈置作業

課後請摘抄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或者幾個精彩片段,並獨立完成5則以上的旁批。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的讀書方法,並學着將圈點批註法與摘抄結合起來,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 感受文章畫面美,搜尋作者賦予“雨”的信息,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

2、 品讀美句,品味本文詩化了的語言。學會聯想與想象的寫作方法。

3、 閱讀比較,借鑑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抒發“雨”情的技巧。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趣。

教學重點

感受文章畫面美,學會聯想與想象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借鑑作者從不同角度抒發“雨”情的技巧,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

授課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感受文章畫面美,搜尋作者賦予“雨”的信息,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

一、 導入

秋天是個多雨的季節,一提到雨,我們就會想到這些詞語斜風細雨、狂風驟雨。唐代詩人韓愈就有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

外》(同學吟誦: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宋朝詩人陸游也有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同學吟誦詩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不同季節的雨,各有不同的特點,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劉湛秋的《雨的四季》。

二、 題目解說

“雨的四季”即不同季節中的雨。

三、 作者簡介

劉湛秋,當代詩人、作家、翻譯家、評論家,安徽蕪湖人。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快樂》。

四、 初讀課文,感受文章的畫面美

1、 讀準字音。

蟬(chán) 咄咄逼人(duō) 乾澀(sè) 蒞臨(lì) ....

吝嗇(lìn sè) 嬌美(jiāo) 粗獷(guǎng) 睫毛(jié) .....

靜謐(mì) 屋檐(yán) 淅瀝(xī lì) 草垛(du) .....

2、 理解詞語意思。

粗獷:粗豪;豪放。

靜謐:安靜。謐,安寧、平靜。

高邈:高而遠。邈,遠。

巴望:盼望。

造訪:拜訪。多用於書面。

蒞臨:來到,來臨(多指貴賓)。

吝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不捨得給別人,也不捨得自己用。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淅淅瀝瀝: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作者對雨有什麼樣的感情?作者筆下的四季的雨各有 些特點?

作者喜歡雨。春雨嬌美、美麗,夏雨熱烈、粗獷,秋雨端莊、沉靜,冬雨自然、平靜。

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總寫“我”喜歡雨。

第二部分(2-5):具體寫四季的雨,表現四季的雨的不同的特點。

第三部分(6-7):抒發了作者對雨的讚美之情。

5、 文章的開頭有什麼特點?

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對雨的喜愛之情,在結構上起總領全文的作用。

6、 作者是怎樣寫春雨的?

作者通過側面描寫春雨後樹葉的綠、花苞上水珠的嬌媚、小草的萌發和空氣的芳香來表現春雨的嬌媚美麗的特點。

7、 作者是怎樣寫夏雨的?

先總的概括夏雨熱烈、粗獷的特點。然後正面描寫雨點的大,

再側面描寫雨後花草樹木的成長,烘托夏雨的熱烈、粗獷,最後從聽覺來寫夏雨的熱烈。

8、 作者是怎樣寫秋雨的?

作者先總寫秋雨的端莊、沉靜,然後通過寫放晴的田野側面表現秋雨的端莊,再正面寫秋雨的沉靜。

9、 作者是怎樣寫冬雨的?

作者通過與春夏秋雨的對比,突出冬雨的自然、平靜;通過與風的對比,突出冬雨柔和,通過寫油菜側面烘托冬雨的溫暖。

10、 本文主要用第三人稱寫雨,但第二段卻用第二人稱“你”

寫雨,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由客觀敘述轉爲面對面地交流,這樣寫將雨人格化了,便於作者與雨對話,直接抒發對雨的喜愛之情。

11、 最後一段以“啊,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結尾有

什麼好處?

從內容上抒發了對美麗的雨的愛戀之情,從結構上照應開頭,使文章渾圓一體。

五、 課堂小結

本文描寫了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點,抒發了作者對雨的愛戀之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品讀美句,品味本文詩化了的語言。

一、 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雨在四季中的特點,這節課我們來品味文中詩化的語言。

二、 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調動我們的各種感官,全面感受這四季

之雨,請你找出幾個句子來,朗讀並細細體味。

1、 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半空中似乎

總掛着透明的水霧的絲簾,牽動着陽光的彩棱鏡。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呼吸變得暢快,空氣裏像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着鼻子和嘴脣。

這段文字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的角度描寫雨後的世界,牽動着美妙的聯想和想象。

2、 花朵怒放着,樹葉鼓着漿汁,數不清的雜草爭先恐後地成長,

暑氣被一片綠得海綿吸收着。而荷葉鋪滿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點,和遠方的蟬聲、近處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響曲。

從視覺和聽覺來寫夏雨的熱烈。

3、 雨變得更輕,也更深情了,水聲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

會陪伴着你的夜夢。

從聽覺和視覺來寫秋雨的輕柔。

4、 遠遠地望去,收割過的田野變得很亮,沒有葉的枝幹、淋着

雨的草垛,對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乾淨利落的木刻。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學習抓住景物特徵的描寫方法。

2.學習鑑賞方法、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將學到的景物描寫方法應用到實踐中。

2.欣賞文章的畫面美,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培養學生抓住景物特徵描寫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語設計

有一支沒有音符的樂曲,只有細心傾聽的人,才瞭解它的歌詞,一點一滴,奏出歡快和諧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線譜上的音符 ,這就是雨,它似歌、如詩、像畫,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涼,冬雨冷靜,各式各樣的雨滋潤着萬物也浸潤着心靈。被譽爲中國抒情詩之王的當代詩人劉湛 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這樣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他筆下如詩如畫的文章,領略文章語言的美、意境的美,以及雨的美。

2.作者簡介

劉湛秋,男,19 35年出生,安徽蕪湖人,當代著名詩人,翻譯 家,評論家,《詩刊》前副 主編 ,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其作品清新空靈,富有現代意識,手法新穎灑脫,立足表現感覺與情緒,既 面對生活,又超越時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學生譽爲“抒情詩之王。”他結集出版有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小說等三十餘種,其詩集《無題抒情詩》獲過中國新詩獎。他譯的《普希金抒情詩選》、《葉賽寧 抒情詩選》爲廣 大讀者喜愛,並一度成爲暢銷書。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重點生字詞檢查

斗笠(lì) 吝嗇(lìn) 靜謐(mì) 高邈(miǎo)

蒞臨(lì) 洗淋淋(lín) 暢快(chàng) 驅走(qū)

誘惑(yu hu) 粗獷(guǎng) 漾出(yàng) 乾澀(sè)

掩飾(yǎn shì) 綠茵茵(yīn) 瓷色(cí) 瓢潑(pō)

淅瀝( xīlì) 花苞(bāo) 咄咄逼人(duō duō)

睫毛(jié)

2.詞語解釋

靜 謐:安 靜。

高邈:高 而遠。邈,遙遠。

蒞臨:來到,來臨(多用於貴賓)。

造訪:拜訪,書 面 語。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端莊:端正,莊重。

吝嗇:小氣,不大方。

3.本文結構脈絡解析

第一部分(1):開宗明義,作者直接表明對雨的情感——喜歡雨。

第二部分(2-5):作者以時間順序寫出了雨在夏秋冬不同季節的特點, 表達 了對雨的讚美之情。

第三部分(6-7):抒發對雨的讚美之情。

三、深入研討,合作探究

學生小組討論,找出文中感興趣或是不理解的部分,提出自己的疑問,而後彙總出問題提綱,教師視其難易或重要程度歸納總結出有代表性的問題,彙總如下:

1.“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結合自己的感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明確:

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有不同。作者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因此在雨中看到的是一種生命中激動人心的美麗。雨是大自然神奇的傑作,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靈。

2.本文通過寫雨在四季中的不同情態來抒發作者對雨的喜愛與讚美之情,以及對自然的熱愛讚美之情。作者爲什麼以“雨的四季”爲題而不是以“四季的雨”爲題呢?

明確:

作者沒有把筆墨侷限於對“雨”的描繪上,在表現四季的 雨的不同特點時,也借雨展示出不同風格的美麗的四季圖。以“雨的四季”爲題,給讀者留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效果會更好一些。

3.“我站在這裏,也是一棵柏嗎?面對着我民族的始祖,我會是一棵什麼樣的:柏呢?” 結合自己的感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明確:

寫各種類 型的柏,實際也是在寫各種類型的人。這兩個問句表達了作者對形形色色的人與人生的感慨,對自己的人生的審視與自勉。

四、寫作技法探究

1.技法運用

(1)意境優美。如課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將夏雨同夏天的性格相比照,將夏雨描繪得腳步疾快、力量足勁,給自然萬物帶來勃勃生機,使夏雨的意境熱烈、粗獷、奔放,給人以美的享受。

(2)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文章在寫春雨時主要描繪了春 雨後的景觀,側面烘托了春雨的生機;在寫夏雨時,寫了夏雨給人的感受;等等。

(3)欲揚先抑的寫法。文章在描繪冬雨之前,先寫了一句:“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運用欲揚先抑的寫法,然後筆鋒一轉,描繪讚美了冬雨的“靈性”和“蜜情”。

(4)直抒胸臆的寫法。文章除了在描繪四季的雨時,字裏行間洋溢着對雨的喜愛與 讚美之情外,在開頭和結尾,直接抒發了自己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

2.語言運用

生動優美的語言。

本文作者以詩 一樣的語言去描繪雨在春夏秋冬的不同畫面,生動而又典雅,特別注意語言的變化。另外,比喻 、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也使文章增添了許多魅力。如“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半空中似乎總掛着透明的水霧的絲簾”“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 端莊而又沉靜了”,這些句子,把雨在不同季節裏的情態和特點刻畫得生動形象。

五、歸納小結

本文是 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等不同的角度,運用多種手法描繪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點,寫出了雨的可愛,寄託了對雨的讚美與喜愛,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六、作業佈置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課以後的感受。

2.完成課後習題一、二、三題。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筆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點,學習寫景抒情的方法。

2、通過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欣賞本文優美生動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語言欣賞和寫作手法的學習。

教法學法:

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學生回顧有關於“雨”的詩句。

2、引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

1、生簡介作者。

2、多媒體出示詞語,生讀。

(三)整體感知

1、伴隨優美的輕音樂,學生齊讀課文。

2、生思考:

(1)四季的雨各有什麼特點?

(2)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師生交流。

4、真情誦讀,感悟情感。(生找相關語句,多媒體出示語句,生讀。)

5、生用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任選一句話作開頭,用欣賞的眼光,說說從文中發現的雨的美。

(多媒體出示)我最喜歡的一個畫面……

我最喜歡的一種聲音……

我最喜歡的一種氣息……

我最喜歡的一種氣氛……

我最喜歡的一種感覺……

(四)品悟賞評

1、合作討論,結合文章中的具體語段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解析作者的表達。

我認爲最妙的詞語……

我認爲最美的句子……

我認爲最巧的修辭……

我認爲最細緻的觀察……

我認爲描寫角度最豐富的段落……

2、生自由發表見解探討寫作方法,師生共同總結。

3、欣賞劉湛秋的《微笑》、《中國的土地》。

(五)學以致用

運用本課所學到的寫景方法,以“ ”的四季(如草、花、風等)爲題,完成150字左右的習作片段。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一、感受文章畫面美,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提高鑑賞能力;

二、展開想象和聯想,進行比較閱讀,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三、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提升鑑賞品位。

教學重、難點:

欣賞文章畫面美,能夠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比較閱讀,提升鑑賞品位。

教學設想:

作爲散文,畫面美是本文最爲突出的特色,因此,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共同分析文章的畫面美,同時聯繫相關文章進行深入感受以體會作者細緻入微的感情是教學的第一步;

優美的語言及外露的情感是本文的又一特色,所以在寫作手法的總結中,由學生共同歸納並安排相應的練習以明確。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多媒體屏幕展示雨絲飄灑的畫面,同時配以音樂“獻給愛麗斯”)

一、導語設計。朱自清的《春》裏,有一幅圖叫春雨圖,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吧。雨在其他季節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劉湛秋的《雨的四季》,去領略不同季節的雨的風姿。

二、介紹作者。劉湛秋(1935——),當代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被譽爲“抒情詩之王”。兼創作散文、報告文學、小說及編輯詩歌。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歡樂》。他的散文《雨的四季》、《傘》、《賣菱角的小女孩》等都曾被收錄中學語文課本。其作品清新空靈,富有現代意識,手法新穎灑脫,立足表現感覺和情緒,既面對生活,又超越時空。

三、聽雨。(配樂誦讀,初步感知課文)(多媒體配樂及畫面,提示三種欣賞方式,即看課文聽讀、輕聲和讀、閉目傾聽。)讓學生自由談談感受體會。(詩人創作散文,終脫不了詩人的氣質。本文就是如此,作者用詩話的語言繪出如畫的四季雨景,請同學們聽讀這篇文章,想想作者是如何描寫四季的雨的?四季雨景圖,各有怎樣的特點?

四、展開聯想與想象,欣賞文章的畫面美提問:你最喜歡文章中的哪一幅畫面?爲什麼?

五、品雨。春雨圖這一段寫了那些景物?作者筆下的春雨具有怎樣的特點?春雨有什麼作用?請同學們快速的從第二自然段裏找出來。

六、討論與活動。分析了春雨圖,還有夏、秋、冬季雨的景物就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由各組代表講訴你們組的分析結果。提示:可圍繞景物、特點和作用來分析(略)

七、悟雨。雨給作者留下了如此美的形象和記憶,雨在作者筆下顯得如此可愛。那麼作者對四季的雨傾注了一份怎樣的情感呢?從哪些段可以感受到?愛戀喜歡,直抒胸臆的表現手法,作者有着一顆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心

八、尋雨

拓展鏈結:古代描繪雨的詩句有很多,你能打開你記憶的寶庫,找尋出描寫“雨”的詩句嗎?

描寫“雨”的詩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飲湖上初晴後雨》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虞美人聽雨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九、課後作業:

1、請模仿《雨的四季》選取某一事物寫一段文字,200字左右。(如風、樹、花、草等。)

2、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查詢有關雨的文學作品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從知人論事角度出發,要簡單瞭解劉湛秋的生平經歷;然後品味抒情散文通過寫景、狀物來抒寫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分析細節,培養學生通過課文展開聯想與想象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自主鑑賞文章與即興表達的能力。

情感目標:由作者對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繪,感受自然萬物的美好;並明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教學重點: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雨寄託的思想情感。

2.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如何啓發學生將展開聯想與想象後感受到的自然界的美用形象而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方法:

自讀法:將教師點撥與學生自讀相結合,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誦讀法:配樂朗誦,將教師範讀與學生誦讀結合起來,注意朗誦的語氣、節奏,用誦讀加深理解。

探究法: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他們自己展開聯想與想象,並提出問題,探究問題。

教學媒體:

多媒體設備及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通過作者對雨的描繪,實在抒發作者的情趣和對人生的態度。這種散文的學習,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生引導到學習中來,這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本文教學宜通過賞析語言和藝術手法入手,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題目設計不宜過難過死。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自讀課文,對課文有初步的瞭解。

二、明確目標,導入新課

有一支沒有音符的樂曲,一點一滴,奏出美麗的旋律,只有細心傾聽的人,才瞭解它的深意。這就是雨,它如詩似畫,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涼,冬雨冷靜,各式各樣的雨滋潤着萬物也浸潤着人的心靈。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劉湛秋的《雨的四季》,領略雨的美,領略散文的美。

三、作者介紹

劉湛秋,當代詩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蕪湖市人。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快樂》,曾被譽爲“當代抒情詩之王”。

四、整體感知,鑑賞文章

(一)朗讀課文

配樂,教師範讀2—5段,要求同學在聽的同時注意文章語氣、節奏;並注意四季雨不同的特點,感受作者對雨的思想情感。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體現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詞語。

(二)分小組討論,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麼特點?作者對雨寄託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參考答案(不必強求一致):

春雨:美麗、嬌媚

夏雨:熱烈而又粗獷

秋雨:端莊而又沉思

冬雨:自然、平靜

作者通過形象化的描寫,寫出了雨的親切可愛,這實際上寄託了作者對雨的讚美與喜愛,表現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三)宋代蘇軾曾經稱讚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樣,劉湛秋先生也用他自然美妙的筆調,飽含深情的筆墨,深刻獨到的觀察,爲我們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畫面。現在,請大家繼續以小組爲單位,從文中找出一幅幅畫面,交流、討論,發散思維,展開聯想與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你所體味到的四季的雨。

(注:此處可引導學生重點討論春雨,但也可根據現場情況靈活操作,不給定答案。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幾個基本要素是課文原句、修辭方法、畫面描述、藝術技巧等。學生可讀、可寫、可朗誦自己心目中的雨景,不拘一格。)

(四)師生在充分欣賞了四季雨不同的美景後,再來想象,作爲一個能這樣細膩地體會身邊雨的性格的人,作者該有怎樣的一種胸懷?你覺得象你所知的哪一位作家?

(注:此處答案靈活多變,強調發散性思維,學生可回答如李樂薇、席慕容等人,只要講出共同點,言之成理即可。)

五、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重點訓練了通過發散性思維,展開聯想與想象,自己鑑賞散文的方法。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明確,課本是爲我們自己以後能夠獨立地鑑賞文章服務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不必侷限於固定的題目、答案,要學會自己去尋找美文,鑑賞美文。

六、作業

賞析劉湛秋的詩歌《沒體驗過那麼柔軟的陽光》,展開想象和聯想,模擬課文中的描寫方法,把這首詩擴展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散文。

沒體驗過那麼柔軟的陽光

沒體驗過那麼柔軟的陽光

像飄落的羽毛

像一陣愛的撫摸

秋天,異樣的恬靜

蘋果神祕地掛上白霜

沒體驗過那麼柔軟的陽光

像一隻解纜的船

像滾動的絨線球

西風揚起藍透了的雲帆

楓葉在偷偷地把你張望

也許追求比秋天更多寥闊

也許幸福會不期而降

大自然

你的美每攪動一次

心靈便有一千種和諧的音響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12

一、設計意圖: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主題是“四時之景”,共有《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三篇寫景散文,天然適合組文聯讀。初中生雖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但長期被學業和電子產品所牽制,很少能有時間、心境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寫作選擇時,常常避開寫景類型。再加上考試題目往往是寫人或敘事,缺少訓練,即使面對美景,情動於中,也往往無從下手。但從大自然中汲取能量,獲得審美體驗是身而爲人必不可少的素養,學會寫景是學生應學、必學之技能。故藉助教材,解構例文,訓練學生學會寫景。

二、學習目標

1.朗讀《春》《雨的四季》,根據課文內容繪製思維導圖,解構例文寫景順序祕密;

2.選讀《春》《雨的四季》開頭和結尾,朗讀賞析,解構例文首尾祕密;

3.美段美讀,聚焦細節,解構例文繪景祕密,並嘗試創作。

三、課堂實錄

(一)導入

師:四時美景,各有不同。今天我們就隨朱自清、劉湛秋兩位散文家一起感受作者筆下的自然風光。請同學們齊讀作者相關信息:

屏顯: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著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景》《歐遊雜記》《你我》等。

劉湛秋:當代散文家,詩人。

師:請同學們在課下注釋中圈畫批註,齊讀。

(二)活動一:繪導圖,學順序

師:請同學們大聲朗讀兩篇課文,遇到不會的字詞,參考導學案資料,批註掌握,然後劃分段落,完成課文內容結構圖。

生自主朗讀,完成繪圖,師巡視指導

師:請同學們向同桌說明你的繪圖,在交流中補充完善。

生交流,師巡視指導

師:來吧,請同學們在兩篇課文中任選其一,對全班同學說明你的成果。

生1:我選擇《春》,朱自清的《春》可以分爲三個部分。前兩段“盼春”,3-7段“繪春”,最後三段“頌春”。

師:謝謝你的回答,段落劃分非常好。誰能把“繪春”部分再具體細分一下?

生2:“繪春”部分可以分爲“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春人圖”。

師:請同學們再思考,爲什麼要按照這個順序編排呢?能不能把這幾幅圖換一下順序?

生3:不可以,由腳下的春草,想到春花;有吹在身上的春風聯想到春雨,最後是人。

生4:老師,我也覺得不可以,但我的理由和他不太一樣。我認爲是由低到高,最後聚焦到人身上。

師:同學們能從不同角度分析作者行文構思,特別好。第一個同學重邏輯分析,第二個同學從空間位置出發,都有理有據。

師:寫景就像我們朋友圈的九宮格圖,哪個圖放在哪個位置是有講究的。我們接下來分析《雨的四季》。請同學們說說你對《雨的四季》的結構劃分。

生1:《雨的四季》屬於總分總結構。開頭總起作者對四季的雨的喜愛,結尾再次抒發自己對四季的雨的喜愛之情。中間分別寫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師:不同於《春》,《雨的四季》明晃晃的告訴我們它就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作者開頭結尾都在表達對四季的雨的喜愛,那題目應該改爲“四季的雨”吧?同學們先思考,再討論。

生2:我覺得題目應該是《四季的雨》,因爲作者全篇都在寫雨,通過描寫不同季節的雨表達對雨的喜愛。

師:有思考,敢質疑,非常好!

生3:我不認同,我覺得應該師《雨的四季》作者開頭結尾只是引出和總結,主體部分在強調不同季節雨的不同特點,強調的是雨在四季的不同。

師:兩個同學分析的都非常好。作者不但寫四季的雨,更寫雨帶給四季的不同。另外,雨怎麼會有四季呢?這是什麼手法?

生:擬人!

師:對,《雨的四季》更靈動,更有情趣和意境。

師:那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通過這兩篇文章我們發現寫景作文構思的祕密。

生七嘴八舌的說:總分總結構,按照一定順序。

師:是的,寫景有絕招,我們齊讀。

屏顯:

總起總結有首尾。

分段描寫有順序。

(三)活動二:讀首尾,學抒情

師:現在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這兩篇文章的首尾,我們先來大聲朗讀。

屏顯:

《春》

開頭——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結尾——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家都是新的,他生長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着我們上前去。

《雨的四季》

開頭——

我喜歡雨,無論什麼季節的雨,我都喜歡。她給我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結尾——

啊,雨,我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但在北方乾燥的城市,我們的相逢是多麼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把你請回我們的生活之中。

啊,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

生大聲朗讀一遍

師:請同學們再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說說你發現的祕密。

生1:我發現開頭和結尾作者都寫得很有感情。

師:謝謝,《春》營造意境,發揮聯想,把我們帶到作者得情感中;《雨的四季》直接抒情,情味很濃。

生2:我發現結尾比開頭字數更多,篇幅更長。

師:文字背後是作者濃烈的情感,結尾的情感濃度遠遠高於開頭。現在請同學們再次朗讀結尾,反覆品味,學習怎麼強烈表達自己對景物的喜愛讚美。

師:好,我們先來分析《春》

生3:《春》結尾連用三個比喻,反覆強調春的美好。

師:三個比喻句也是三個層次,三個角度,形成排比,全面深刻的表達春之新、春之美、春之力。

生4:這三句還有擬人手法,還有動詞,春天好像就來到我們身邊。

師:你品讀的非常細緻,結尾處“我們”二字很容易就把我們帶入作者創設的意境。第一人稱抒情濃郁。

生5:老師我想說《雨的四季》。《雨的四季》也是第一人稱,擬人手法,還連用三個“你給我……”帶來,形成排比句。

師:這和《春》有異曲同工之妙。

生6:《雨的四季》中有非常多的嘆詞,像“啊”,“我愛戀的雨啊”,“使人愛戀的雨啊”。

師:還有感嘆號,強烈的直接抒情。

生7:《雨的四季》結尾處還有對比手法。用北方天氣的乾燥、雨的稀少表達雨的珍貴,讓我們更加強烈感受到作者對雨的渴望。

師:強烈的感情不僅在對比中,還在“只有……才……”這樣的關聯詞中呢!

師:我們在聚焦首尾段中有了新發現,請同學們讀——

屏顯:

表白利器

語氣助詞+第一人稱+比喻擬人+反覆排比+對比襯托+多角度多層次=濃情蜜意

師:情同學們再次大聲誦讀這兩篇課文的首尾兩段,感受作者的抒情之妙。

(四)活動三:讀美段,學繪景

師:請同學們認真品讀作者繪景的段落,鑑賞批註,誦讀積累。

生誦讀、批註、積累,師巡視。

師:來吧,分享一下你們的發現。

生1:我發現作者雖然在每一段都圍繞一箇中心,但寫的東西卻很豐富。比如由草到人;由花到果,由果到蜂蜜。寫風也是,由風到母親的手,到泥土氣息,到鳥兒和牧童。

師:你的觀察真敏銳,我們請其他同學接着你的話往下說,行不行?

生2:由雨到燈,到人,到草屋。

生3:由風箏到孩子,由孩子到大人,由城市到鄉下。

生4:由雨到樹枝、樹葉、花苞、小草、果子。

生5:由雨到人到大地到荷葉到蟬聲蛙鼓。

生6:由雨到人們的情思。

生7:雪是先遠遠的寫,再近近的寫。

師:是的,同學們發現的非常好。作者在每個段落中都以一個圖景爲中心緩緩展開,由眼前景想到心中景,由此物想到彼物。在綜合多感官的描寫中充分展現景物之美。現在就請同學拿起筆,寫下你心中的美景吧!

七年級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筆下各季節的雨的不同美感。

2、感知、鑑賞優美生動的散文語言,欣賞文章的畫面美。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提升鑑賞品位。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詩詞導入:

師:雨是大海的女兒,是文人的寵兒。古往今來流傳着許多寫雨的詩句,例如:

課件出示: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周紫芝《鷓鴣天》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峯來。——李攀龍《廣陽山道中》

(逐一顯示詩句,生逐一齊誦)

師:在當代詩人眼裏,雨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抒情詩之王”劉湛秋先生的寫景抒情散文《雨的四季》,感知“雨”的形象,獲得美的享受。

二、檢查預習,明確要求:

1、檢查預習成果

師:課前,老師要求大家預習課文,並完成《狀元大課堂》本課的預習卡,現在就請將自己的所得與大家交流一下吧。

(生交流,師集中訂正)

2、明確自學要求

師: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根據前兩課學習寫景抒情散文的經驗,你認爲怎樣才能自學好這篇寫景抒情散文呢?

(1)引導學生回憶前兩課學習的策略與步驟。

(2)師總結歸納,整理。

課件出示:

①掃清字詞障礙;

②感知主要內容,釐清文章結構;

③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並誦讀;

④分析景物的特徵,體味作者的情感;

⑤品味精彩的語言;

⑥仿寫與應用。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完成任務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結合課後的“閱讀提示”聽讀課文。

任務:

(1)在聽錄音的同時注意課文朗讀的語氣、語調、重音、停連,感受漢語的聲韻節奏之美;

(2)注意四季的雨的不同特點,找出作者愛戀雨的理由,感受作者對雨的感情。

(生交流,師明確)

預設

課件出示:

春雨的特點:溫柔、嬌媚;

夏雨的特點:熱烈而粗獷;

秋雨的特點:端莊而沉靜;

冬雨的特點:自然而平靜。

作者愛戀雨的理由是: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躍,給感情帶來滋潤,給思想帶來流動,使靈魂得到淨化。

本文通過對雨的四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雨的喜愛之情、渴望之情和熱愛生命之情。

2、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快速默讀課文,劃分本文的結構層次並概括大意。

預設

課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段):總寫“我”喜歡雨。

第二部分(第2—5段):描繪四季的雨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6、7段):抒發對雨的喜愛之情。

3、研讀課文,分析標題

小組討論:既然文章的主體部分是描繪“四季的雨”,爲什麼題目卻定爲“雨的四季”?

預設?①這樣更有韻律美。“四季的雨”單純強調“雨”,顯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滿靈動,賦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充滿情趣和意境。②從內容上看,文章寫的不單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再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和前兩篇課文一樣,本文也是用幾幅圖來呈現主要內容的,我們姑且簡單地把它們分別命名爲:春雨圖、夏雨圖、秋雨圖和冬雨圖。讓我們用圈點批註法來學習這幾幅“圖”。

資料助讀:

課件出示:

“圈點批註”讀書法應從抓關鍵詞語、找重點語句、關注修辭三方面入手。圈點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動感的形容詞、名詞、動詞,同時重點分析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體會文段所展現的作者情感。在文旁批註出自己的疑問或見解感悟。

1、自學第2段——春雨圖

(1)學生結合課本上的閱讀旁批精讀第2段,教師可個別指導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圈點批註”。

(2)生交流批註情況。

預設

批註1:

這一部分寫的景物有樹、水珠子、水霧、小草等。

批註2:

①樹:“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特別明亮的”生動形象地寫出樹木剛剛從寒冬中甦醒過來,樹幹泛出黃青、嫩葉萌發時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②花:把花苞裏滴下來的水珠子與少女的眼淚作比,說它“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使本來平淡無奇的自然現象擁有了人的神態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嬌媚,那麼那朵花呢?那個春雨浸潤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豔動人吧!

③水霧:或濃或淡的水霧映射着雨後的陽光,更映射着雨後的美麗世界。

④小草:誰聽過春草復甦、萌發、成長的聲音?作者聽到了。這沙沙聲是真正熱愛大自然、珍視生命、細心生活的人用心靈聽到的,這美麗的文字是作者用細膩的心寫出來的。

⑤空氣:空氣本是無色無味的,平常到讓人忽視。可是在作者筆下,空氣卻在春雨過後透出果子一樣的芳甜,這與“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有異曲同工之妙。

(3)根據你的理解與批註,嘗試有感情地誦讀這一部分。

提示:朗讀前提前在文章上做好停連及重音的標記,並讀出情感。

3、歸納總結

(1)這四幅雨景圖各有什麼特點?

預設?春雨圖:溫柔而嬌媚。夏雨圖:熱烈而粗獷。秋雨圖:端莊而沉靜。冬雨圖:自然而平靜。

(2)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五、跳讀課文,賞析語言

師:劉湛秋用詩化的語言繪出如畫的四季雨景,勾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並從感官、修辭、寫作手法等角度進行品析。

1、自主探究

學生分小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2、交流展示

學生交流展示探究成果,教師適時指導、點評。

預設

課件出示:

(1)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着一層綠茵茵的波浪。

將樹擬人化,賦予了樹人的神態和動作。把萌發的葉子比作綠茵茵的波浪。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

(2)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

將春雨的水珠與少女的眼淚相比,渲染出春雨的無比嬌媚。

(3)半空中似乎總掛着透明的水霧的絲簾,牽動着陽光的彩棱鏡。這時,整個大地是美麗的。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呼吸變得暢快,空氣裏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着鼻子和嘴脣。

這四句分別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的角度,寫出了春天的景象。作者通過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態,運用不同的感官從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描繪了春雨美麗、嬌媚、清新、甜美的特點。

(4)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了妝,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

六、析讀課文,明晰寫法

師:本文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也是新時期的散文名篇。通過以上的分析理解與朗讀體味,請再次通讀課文,說說作者是如何通過豐富多樣的寫作手法來展現四季的雨景的。

(生自由討論併發言,師明確)

預設

課件出示:

(1)以時間爲序,思路清晰。作者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來組織材料,條理清晰地分段描繪出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點。

(2)抓住特徵,細緻描繪。作者開頭先抓住雨的總特徵——“美”,然後抓住春雨的“溫柔、嬌媚”,夏雨的“熱烈、粗獷”,秋雨的“端莊、沉靜”,冬雨的“自然、平靜”分別進行了細緻的描繪,特徵突出,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3)調動多重感官,描繪細膩真實。如第2段寫春雨時,作者從視覺到聽覺再到嗅覺,多側面、多角度地寫出了春雨的個性特徵,寫春雨“驅走了冬天”,使世界改變了姿容,靈動而富於想象,展現了一幅美麗而又生機勃勃的圖畫。

(4)詩意濃郁,美妙動人。文章用詩化的句子,增強了形象感和動作性的表達,體現了作者對雨的愛戀和對生活的熱愛。如作者將多種事物擬人化,使自然之物可親可感;運用了大量形象的比喻句,使讀者猶如親眼見到了各個季節的雨,並沉醉在這四季的雨中。這些新穎別緻的語言不僅把四季的雨寫得可感可觸,更是把它們表現得親切可愛。

七、課外延讀,仿寫創造

師: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感受,總是隨着生活環境、生活處境的變化而變化。作者筆下的雨生動可愛、富有靈性,雨給作者留下了美的形象和記憶,這與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他生活在太平盛世,未能感受到時代的滄桑之變。而蔣捷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一生顛沛流離,心繫朝廷,對雨的感受自然會發生變化。

八、佈置作業

1、課外閱讀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體會作者在大陸、臺灣聽雨的不同感受。

2、模仿本文的寫法,以“xx的四季”爲題寫一篇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