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統編版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通用5篇)

統編版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蝙蝠是一種動物,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爲什麼用“和”把它們連起來,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蝙蝠和雷達》。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統編版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統編版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通用5篇)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達》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啓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一篇科普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通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全文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啓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啓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啓示。課後的“資料袋”簡要介紹了近代新興的學科——仿生學。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生字。

2、瞭解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懂得蝙蝠飛行的原理。

3、學會蒐集資料,整理資料。

4、瞭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啓示,知道事物之間有着普遍聯繫,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出示飛機夜航圖 教師語言描述

清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纔看清楚是一紅一綠的兩盞燈。接着傳來了隆隆聲,這是------

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蝙蝠和雷達》,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 出示圖片 交流資料

(一)瞭解蝙蝠

(出示蝙蝠圖片)同學們,這是什麼?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說的時候每人說它的一個特點,不要重複。蝙蝠是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幹像老鼠,有黑褐色細毛,四肢和尾部有皮質的膜,夜間在空中飛翔,捕捉蚊、蛾等昆蟲。休息時倒掛在屋檐下或樹下,冬季冬眠。

(二) 這是什麼?雷達又是什麼?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廣泛運用於天文、氣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三、檢查預習 瞭解課文內容

導語:哺乳動物蝙蝠與探測裝置雷達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學了課文就知道,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檢查預習情況。

(一)檢查預習

捕捉 蒙上眼睛 塞住耳朵

繩子上繫着許多鈴鐺 試驗

揭示 障礙物

1、讀 1)指名讀 正音

2)開火車讀

3)齊讀

2、書寫“揭 礙”

1)寫這兩個字要注意什麼?

2)範寫 學寫 評價

(二)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請大家齊讀一下,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保證了飛機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飛行。

四、精讀課文

(一)蝙蝠本領高強

導語:人們發明雷達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啓示,那蝙蝠有什麼究竟特殊本領呢?請你讀讀第三自然段,劃出有關語句,說說你的理解。

誰能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指名讀,齊讀。

(二)探究科學家如何解開祕密的

導語: 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爲揭開這個祕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請大家默讀課文4—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三次試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

不同點:

第一次試驗把( ),結果( ),證明( )。

第二次試驗把 ( ),結果( ), 證明( )。

第三次試驗把 ( ),結果( ) 證明( )。

三次試驗證明: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相同點:在一間屋子裏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繫着許多鈴鐺。“橫七豎八”什麼意思,爲什麼準備這樣一間屋子?齊讀這句話。

不同點:二三次試驗的結果是一樣的,齊讀一下,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三次試驗證明了什麼?

3、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齊讀這句話,你覺的那個詞用得好,爲什麼?

我請一個同學做一件事,大家看一下,他是通過哪些器官配合完成的?

從配合我們體會到文章語言的-------

(三)蝙蝠是如何探路的

請大家再讀這句話,看到這個結論,你有什麼疑問?蝙蝠的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探路的?自己讀第七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1、指名說

2、同桌互相讀這幾句話,然後試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蝙蝠是如何探路的?

3、指名說 1)先填空的的形式說

2)然後課件演示說

4、拓展

蝙蝠的視力弱,但它的嘴和耳朵配合特別默契,一本書上說,它能在1秒鐘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並能準確的區分開食物和其它物體反射回來的的信號,以便確定自己的飛行路線。多麼了不起啊,現在你就是一隻夜間飛行本領高強的蝙蝠,你向大家介紹一下飛行的祕密吧!

(四)認識科學家的辛苦

科學家是不是一下子就揭開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祕密的,你從哪看出來的,你體會到什麼?請你讀出科學家的辛苦。

同學們,每一項發明創造都凝聚着科學家的汗水和心血,讓我們讀出對科學家的敬意吧!

(五)明確雷達的工作原理

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發明了------ ,雷達是怎樣工作的呢?

1、同桌活動 請大家仿照學習第七自然段的方法,同桌兩個一起學習第八自然段,請先讀書,然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雷達如何工作的?

2、交流 請一個學生用詞卡演示雷達工作原理,一個同學介紹。

(六)明確雷達和蝙蝠的關係

學到這裏,你知道蝙蝠和雷達的關係了嗎?下面考考大家。

飛機上的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 )。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 )。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 )。

請大家再讀七、八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課後題上也有,大家可以直接填在書上。

指名填,填好後齊讀。

五、總結拓展

(一) 課文講述了科學家發現蝙蝠夜間飛行本領高強,產生疑問,接着通過做試驗探究揭開祕密,最後發明了雷達保證了飛機的安全飛行。

雷達是仿照蝙蝠製造出來的,像這樣人們模仿生物的特性進行發明創造的科學就是仿生學。你還了解哪些仿生學的知識?

(二)出示課文第一段和《月球之謎》第一段學寫法

文章第一段採取描述的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出示蒼蠅圖你根據日常所見描寫一段,爲文章開個頭。

學生講。

(三)推薦閱讀

書籍《神奇的仿生學》

文章《夜晚的實驗》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2

一課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系”多音字的用法。

2.一邊閱讀一邊思考,記錄自己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誦讀

1.自主朗讀《蝙蝠寶寶》,讀出疑問的語氣,試着提出自己的問題,並解答。

蝙蝠寶寶

一隻蝙蝠寶寶

嚇得大喊大叫:

“請你打開黑暗,

我害怕這裏的光線。”

2.你問我答讀

二、整體感知——讀薄

過渡語:關於蝙蝠寶寶飛行的祕密,你瞭解多少?(指名回答)這一節課我們學習《蝙蝠和雷達》這篇說明文,相信看到這個題目,好多學生就會生出疑問,別急,請看自學提示。

1.自學提示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關於結構,誰能提出問題?

a.讀準字音

蝙蝠啓示即使敏銳鈴鐺蒼蠅證明障礙熒屏

b.多音字

系,在繫鞋帶、系領釦、系圍裙讀jì;在系列、系統、關係、聯繫讀xì。

c.寫字練習

系駕駛

預設:從結構看,課文分哪幾部分?(板書思維導圖)

2.自學提示二:一邊閱讀一邊思考,針對課題和內容,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記錄自己的問題。

三、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一至四題。

板書設計

6.蝙蝠和雷達

提出問題(1-2自然段)

研究問題(3-7自然段)

得出結論(8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從課文內容、寫法、啓示等不同角度提問,並能藉助提出的問題理解課文。

2.遷移運用提問策略,代文完成《主題閱讀》中《人類的“老師”》課後題。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講評練習冊一至四題;

2.課前小測試(見同步課件)

二、整理問題清單——讀厚

自學提示一:小組合作整理問題清單,想一想、說一說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問?

溫馨提醒:可以結合課後題來整理。

預設1:針對課文內容提問

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飛行的祕密的?讀讀第4-6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預設2:從課文寫法上提問

爲什麼要把蝙蝠比作沒頭蒼蠅?

我們可以從“到處亂撞”和“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等語句中想象蝙蝠的狀態。是不是和生活中的沒頭蒼蠅四處亂竄相似,這樣表達生動形象。

預設3:從課文中得到的啓示提問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

師生問答讀:

師:雷達的天線像什麼?

男生:雷達的天線像蝙蝠的嘴巴,

女生: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發出的超聲波。

師:雷達的熒光屏像什麼?

男生:雷達的熒光屏像蝙蝠的耳朵。

合:科學家正是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纔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使飛機能在夜間安全飛行。

三、以文帶文

1.課後閱讀材料

自學提示二:讀片段,想一想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問?

邊讀邊思考邊記錄問題;

交流分享。

2.自學提示三:運用邊讀邊思考邊記錄問題的方法,閱讀《主題閱讀》中《人類的“老師”》,完成課後練習。

四、自主作業

將本課學到的從不同角度提問的方法繪製一份思維導圖。

板書設計

6.蝙蝠和雷達

針對課文內容提問

從課文寫法上提問

從課文中得到的啓示提問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3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正確讀寫出14個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瞭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二、學習重難點:

1、通過閱讀抓住要點,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設計。

四、課時安排:

2課時。本節爲第二課時

五、學習過程:

(一)導言:(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喜歡倒掛在樹枝上休息,經常在夜間飛行,捕捉飛蛾、蚊子等昆蟲。這是什麼?雷達(齊讀),誰知道雷達是什麼東西?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廣泛運用於天文、氣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師:指着圖片,一個是動物,一個是探測裝置,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這節課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

(二)新授

師: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思考: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生: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齊讀)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使飛機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飛行。

過渡: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本領呢?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指名讀

師:蝙蝠在夜間飛行,你覺得它飛得怎麼樣?(靈巧)

你是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劃一劃。

(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

模擬體驗:你想試一下在夜裏飛行嗎?讓學生閉上雙眼,在教室裏走一圈,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說感受。

師:讀出蝙蝠飛行的靈巧!

師:⑴讀到這裏,你心裏產生什麼疑問了嗎?

(生說)難道他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⑵(出示第二句話)誰能用疑問的語氣來讀讀這句話,表達一下我們心中共同的疑問?

師過渡:同學們科學家通過試驗研究,已經找到了答案,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師問: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證明了什麼呢?(課件演示三次試驗)

2、自由讀,⑴找一找,科學家第一次實驗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⑶用“首先……然後……最後……”有順序地說一說科學家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3、試驗結果如何?生答:鈴鐺一個也沒想,繩子一個也沒碰。

從這個結果中你有何發現?(蝙蝠不是靠眼睛來探路的。

3、第二次、第三次試驗科學家又是怎樣做的呢?

(屏幕演示第二次、第三次做試驗的情況)

邊演示,學生邊用“首先……然後……最後……”的句式分別說出第二第三次試驗是怎樣做的。

師:結果怎麼樣?

生: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師:配合是什麼意思?去掉“配合起來”後是否通順?爲什麼不能去掉?

師:強調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師:從“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生;(科學家對待科學的態度認真、刻苦鑽研的精神,結論來之不易。)

師: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呢?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

(2)生說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探路的?

(3)畫出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

(4)師補充:蝙蝠的眼睛雖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卻特別的敏銳。我在一本書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信號與其他樹木、房子等反射回來的信號準確地區分開來,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麼神奇呀!

讓我們一起用佩服的語氣再讀第六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六、自學第七自然段

1、自讀第七自然段。

2、畫示意圖講述雷達是怎樣工作的。

師: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發明了雷達,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也知道了雷達的工作原理,下面來做一個練習。

1、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嘴)。

2、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超聲波)。

3、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教師總結

這篇課文通過講敘科學家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到原因,從而得到啓迪。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安全飛行,使我們知道,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啓示。這就是仿生學。你們還知道那些發明創造也是從生物得到的啓示。(蜻蜓——飛機、蛙眼——電子蛙眼、熒光屏——日光燈、魚——潛水艇、松樹尾巴——降落傘等)

同學們是不是也想運用科學知識進行發明創造呢?那麼現在我們該怎樣做呢?聯繫實際暢談。(刻苦學習,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通過探索研究,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老師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多觀察事物,觀察生活,向科學家學習,爲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

2、能力目標:蒐集並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蒐集與處理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學習理解蝙蝠在夜裏飛行的祕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爲人類造福的。

2、教學難點: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教學準備:

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以圖爲媒,導入新課

1、(出示蝙蝠圖片)認識它嗎?關於它,你們知道些什麼?

2、(出示雷達圖片)這是什麼?知道雷達有什麼作用嗎?

過渡: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貼蝙蝠圖片)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貼雷達圖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爲什麼用“和”(板書“和”)把它們連起來,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呢?

二、朗讀課文,明確重點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的特點以及蝙蝠和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2、交流後展示並齊讀一遍寫蝙蝠的句子:

1)讀了這些句子,你們對蝙蝠有什麼認識?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夜間”“還能”“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極細”等來體會)。

2)讀寫蝙蝠和雷達關係的句子:

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3)小結並質疑。

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圍繞這個主要內容,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4)教師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並板書上關問題。

三、自主閱讀,全作學習,瞭解科學家探究蝙蝠探路的奧祕。

1、快速閱讀4、5、6兩個自然段,小組合作討論科學家如何通過實驗探究蝙蝠探路的奧祕。

2、學生讀書、討論、填寫實驗報告。

3、每組選代表上臺介紹試驗情況,同時展示試驗報告所要填寫的內容。

4、屏示、齊讀,說說三次實驗說明了什麼?

過渡語:那麼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七自然段,劃出關鍵詞句,四人小組合作說一說。

5、指名說說。

6、多媒體演示蝙蝠利用超聲波探路。

7、讀懂了嗎?誰能把這四張卡片:嘴巴、耳朵、發出超聲波、障礙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8、假如你是蝙蝠,你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本領。

9、讓我們一起用讚賞的語氣再讀第七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四、理解飛機如何利用雷達探路

1、飛機是怎樣用雷達探路的?請大家輕聲讀相關課文內容。劃出關鍵詞句。

2、指名說說飛機用雷達探路的方法。

3、多媒體演示飛機利用雷達探路的特點。

4、仿照前面把四張卡片“天線、熒光屏、發出無線電波、障礙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5、假如你是雷達,請給向別人介紹一下自己的本領。

6、比較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之間的聯繫。指名說後師生評議

7、多媒體顯示:完成填空,

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 )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 )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五、拓展提高,昇華情感。

拓展:同學們,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啓示的,這就是仿生學:你知道還有哪些發明創造是從生物身上得到啓示的?(多媒體展示如:蜻蜓—— 飛機、蛙眼——電子蛙眼、熒光屏——日光燈等)科學是多麼神奇,一隻平平常常的蝙蝠能使科學家們得到啓示,創造發明了能使飛機安全夜航的雷達。同學們是不是也想運用科學知識進行發明創造呢?那麼現在我們該怎樣做呢?聯繫實際暢談。(刻苦學習,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通過探索研究,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六、課後作業:

1、把這個仿生學的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課後閱讀有關創造發明的讀物。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5

《蝙蝠與雷達》一課,有效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效果很好。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視野的擴大,動畫、圖像、聲音等媒體的參與減少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加強了學生從形象到抽象的有效遷移,使學生在觀察、想象、語言、思維等方面獲得有效的訓練,從而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蒐集並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蒐集與處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裏飛行的祕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爲人類造福的。

2、教學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教學準備】

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是(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

(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2、師檢測讀生字和課文的情況;特別強調注意“蝙、熒”的讀音;

3、自己默讀課文,試着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4、生反饋,並要求學生說出歸納的方法

5、師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可以用課題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還可以用抓住要點的方法。

三、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關聯詞,說說從這個關聯詞懂得了什麼?文中有什麼疑問,請練習疑問句的讀法。

2、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得出了什麼結論呢?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你可以通過填表,也可以通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讀情況。

4、請生上臺介紹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

5、從“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合作學習,突破重點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麼聯繫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仔細品讀七、八自然段

2、小組代表反饋交流:

師用課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探測障礙物的方法,請生填空。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讀全文,說說你從文中受到了什麼啓示?人們的哪些發明都來自動物的啓發?

2、閱讀資料袋,補充交流仿生學的資料。

3、根據仿生學自己動手設計一種小發明。

三、寫生字詞

1、認讀生字

2、提出難寫的字

3、各自說出記字的方法

4、給生字組詞

5、抄寫生字詞。

四、總結

四年級上冊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經過分析,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2、蒐集並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蒐集與處理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1、在閱讀中抓住要點,準確地把握的主要內容。(重點)

2、弄清蝙蝠和雷達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聯繫。(難點)

根據以上的依據,我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就分五個方面來談談。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二、默讀全文,質疑問難。

這一節主要完成以下的教學任務:通過自學的方法使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結構,提出自己深入學習後仍不懂得問題,訓練了學生的自學、理解、思維、概括能力。

三、自學重點段,解決問題。(蝙蝠是怎樣探路的,飛機和雷達又有怎樣的聯繫?)

三次科學實驗,蝙蝠、雷達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間的聯繫是這一節的教學要點,爲達到要求,我採用“設置懸念、討論探究、方法指導、觀察演示、表演解說”等方法引導學生學文。這樣做有三個目的:

1、引導學生由表及裏、深入透徹地理解問題。

2、化抽象爲形象,突破教學重難點。

3、訓練學生髮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環節的教學具體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指導學生弄清三次科學實驗的過程。教學時先讓學生聽同學讀4——5自然段時思考:科學家在什麼環境下做了多少次實驗?從中釋詞“橫七豎八”,並練習造句。然後讓學生默讀4——5自然段,採用“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的方式弄清三次不同實驗的方法、結果及結論(表格形式出現)。接着讓學生分別說說實驗的經過,同時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證明”並練習造句。這樣就使學生在多讀、多說的基礎上深入瞭解了三次科學實驗的過程,明白了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從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和理解、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第二步:指導學生揭開蝙蝠探路的密祕。蝙蝠發出和接收超聲波這一內容比較抽象,爲了使學生易於接受,我採用了觀察演示的方法來開展教學。教學中我提出:蝙蝠是怎樣利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通過這一段的學習,總結出學法:聽朗讀、畫簡圖、說原理。以此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爲學生自學下文打下基礎。這正體現了大綱提出的“閱讀教學要着眼於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

第三步:指導學生明白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什麼啓示,弄清雷達的工作原理及其跟蝙蝠之間的聯繫。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前面總結的學法自學課文,並仿照作出雷達的探路示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明白了蝙蝠和雷達各自的探路原理之後,讓學生自己設計雷達探路示意圖討論它們之間的聯繫,再讓學生根據對話提示進行對話。這樣就使學生在分析、比較、聯想、對話中明白了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繫,生動化、趣味化了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重難點,且貫徹了大綱要求的“要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至此,本文的教學任務已大部分完成。

四、課外延伸,擴展思維

大綱指出:“要注意課內和課外的聯繫。”因此,學完課文後提問:“雷達是仿照蝙蝠製造出來的,科學家還從哪些生物的身上得到啓示,製造了哪些現代化設備?”以此擴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把學習興趣由課內引向課外。

五、談話結束,激勵創造

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科學的征途是無止境的。大家想不想將來也利用仿生學制造出一些有用的設備?只要大家今後多學習知識、多留心生活,做到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探索研究,充分打開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夠辦得到。這樣結束課文,給學生留下了一個思維空間,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及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