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詩的再次學習,總結大堰河形象中的悲情因素

2、細緻揣摩詩句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挖掘詩歌的內涵和主題,而把握艾青的創作思想

其中第2點是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1、導入:引導學生再次進入課文,作深入挖掘

第一單元收錄的四首詩歌可謂各具特色,無論是詩作還是作者,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都具有着獨樹一幟的地位。所謂佳作,必然經得住也值得我們一讀再讀,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歌。

2、朗讀:先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詩歌的最後兩節。

3、分析

①在詩歌的倒數第二節,作者將這首詩的性質定義爲“讚美詩”。“讚美”一詞包含着稱頌和感謝,請同學們歸納出大堰河的哪些形象特點讓艾青由衷地“稱頌”和“感謝”。用一至兩個詞語概括。

勤勞、樸實、善良、堅忍、寬厚、仁愛、平和等等。

②但這些特點並不是大堰河形象的全部,她的身上還包含着濃重的悲情因素,請同學們按照詩歌從頭至尾的順序逐一找出相關詩句並作簡要分析。

她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卻沒有自己的姓名;

她憑藉一己之力苦撐整個家庭,也側面表現出丈夫的缺位;

她去世之後,家庭的破落;

她操勞忙碌,無休無止;

她深愛乳兒,但又無奈離別,更無福消受喜宴上的稱呼;

她心願未了,卻早逝人寰,乳兒也未能前來送終;

她生前飽受丈夫的打罵侮辱;

她的喪禮,寒酸淒涼至極;

她的丈夫,醉酒一生,也隨後死去;

她的兒子們,或落草爲寇,或死於戰亂,或備受奴役。

③大堰河,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同時也是一位悲情的女性。對於命運,有這樣一句話常被人們提及:“性格決定命運”。在她的這一幕人生悲劇中,性格是這個結局的主因嗎?請列舉屬於性格原因的內容。

④去除與性格相關的內容後,教師將其他內容進行凝練概括。

生而無名,勞而無獲,壯而早逝,夢而無圓,死而淒涼,德而無蔭。

⑤請同學分析以上悲劇深層次的原因,

學生回答:歧視婦女,被剝削壓迫,社會混亂,戰事連綿,社會不公等

⑥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如下板書:

贊控

個體羣體

美悲劇訴

性格社會

詩書

⑦大堰河這一人物形象,寄予了作者對她、對在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以及生活其中的人民深厚而複雜的情感。請學生用詩歌的形式評論作者艾青的詩人情懷。

4、小結

引用馮雪峯的評論作結:“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在根本上就正和中國現代大衆的精神結合着的、本質上的詩人”。

5、溫故並齊聲朗讀初中課本中的艾青另一名作《我愛這土地》。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貫穿全詩的思緒和激情,理解詩人對大堰河的讚美與懷念之情,實質是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的讚頌。

2、引導學生通過典型細節分析認識大堰河的形象:勤勞、純樸、善良。

3、瞭解排比、反覆的修辭方法以及對比的寫法在詩中的運用和作用。

教學重點:

1、本詩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這是區別一般抒情詩的最主要的特色,應作爲學習的重點;

2、賞析詩歌藝術特點:一是借敘事抒情,二是對比、反覆、排比等表現方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聯繫現實生活,理解大堰河這個形象的當代意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學案(學習活動)

一課

一、分組輪讀全詩。(10分鐘)

二、研讀語文必修1《示範課堂要點掃描》P14—16和語文必修1《目標素養評價》叢書P7—8,並自主完成1—6題。(14分鐘)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自怨自艾()火鉢()冰屑悉索()

團箕()忸怩不安()燉肉()

關雲長()碾了三番()荊棘()

天倫敘樂()

2、下列各組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A、醬碗撫摸凋花扭扣B、棺材叱罵漂泊咒語

C、菜藍輝煌凌侮悽苦D、青苔蝨子圍裙瓦霏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爲了他,常________地走到村邊的她的家裏去。

在師傅和地主的________聲裏過着日子。

同着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________。

A、悄悄叱罵凌侮B、靜靜叱罵欺負

C、悄悄責罵凌侮D、靜靜責罵欺負

4、填空。

艾青是________年代最傑出的詩人。他的抒情短詩和長詩________、________,情思濃郁地表現祖國、民族、人民的苦難,憤怒詛咒現實的黑暗,________;藝術上,他注重詩歌鮮明的形象性、________和語言的明快與含蓄的結合,他的詩歌具有沉鬱、雄渾、樸素、雋永的藝術風格。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大量描述了大堰河日常生活和勞動的場景。

B、這首詩通篇使用比喻。

C、“我”看到自己家裏那些豪華的陳設時,心裏還是比較高興的。

D、這首詩敘事過多,減弱了抒情的力量。

6、關於大堰河的形象,下面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她是一個感情麻木的勞苦人。

B、她窮苦、善良,給予了“我”母親的溫情。

C、她是那個時代中國勞動婦女的縮影。

D、她一生辛勤勞作,卻無力改變自己悲苦的命運。

(答案見幻燈片5)

教案(教學過程)

一、分組輪讀全詩,概括每節大意,明確詩人感情變化的線索。(10分鐘)

1—3組讀1—3節、9—11節,4—6組讀4—8節、12—13節。

(答案見幻燈片2—4)

二、問題探究,分工合作(10分鐘)

1、這首詩是詩人獻給他的“母親”,一個普通中國農婦最真誠的頌歌。朗讀這首詩,結合有關詩句,說說詩人筆下的大堰河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體會詩人對這一形象所寄託的思想情感。(P14研討與練習第一題)

2、這首抒情長詩中有許多敘事成分和細節描寫。試找出幾例,說說它們對錶達詩人情感所起的作用。(P14研討與練習第二題)

3、這首詩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多個詩節的首尾重複。反覆朗讀有關詩節,揣摩其表達效果。(P14研討與練習第三題)

(答案見幻燈片6—10)

四、點撥評價(2分鐘)

練案

五、練習檢測(5分鐘)

根據詩中的細節描繪,發揮想象,給大堰河填寫一份“檔案”。

屬相:

血型:

體型:

健康狀況:

人生信條:

(幻燈片11)

六、課後作業:《目標素養評價》叢書“語文必修1”P8[自我檢測]第一大題1—5小題。

教後反思

學案(學習活動)

第二課時

一、欣賞聲像資料範讀(MediaPlayer課件配樂朗讀)。(10分鐘)

二、研讀語文必修1《示範課堂要點掃描》P14—16和語文必修1《目標素養評價》叢書P7—8,並自主完成1—7題。(14分鐘)

閱讀與品味

閱讀下面兩段詩節,完成1—7題。

(一)

大堰河,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死了。

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她死時,平時打罵她的丈夫也爲她流淚,

五個兒子,個個哭得很悲,

她死時,輕輕地呼着她的乳兒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1、大堰河的“夢”是什麼?你如何看待她的“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反覆說“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九節中,寫大堰河的家人對死的反應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大堰河,含淚的去了!

同着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數不盡的奴隸的悽苦,

同着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

同着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紙錢的灰,

大堰河,她含淚的去了。

4、這一詩段的敘事中心是什麼?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試簡要加以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詩中的定語多用數量詞,其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着數不盡的奴隸的悽苦”這句話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詩中運用的修辭方法有:________。

(答案見幻燈片13)

教案(教學過程)

一、欣賞聲像資料範讀(MediaPlayer課件配樂朗讀)分,進一步體味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10分鐘)

二、問題探究,分工合作(10分鐘)

1、這首詩在意象運用上有什麼特點?

2、這首詩形式上的自由表現在哪裏?

3、如何理解這首詩表現出來的階級觀念?

(答案見幻燈片14—16)

四、點撥評價(2分鐘)

練案

五、練習檢測(5分鐘)

請從你的生活中攝取一個最打動你心靈的真情片段來讚美你的母親。

(背景材料見幻燈片17—23)

六、課後作業:《目標素養評價》叢書“語文必修1”P8[自我檢測]第二至六大題。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的:

1、理清本詩的抒情結構。

2、學習典型的細節描寫及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刻畫讚美勞動婦女的崇高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義及體現勞動婦女的品質。

2、難點:引導學生聯繫現實生活,理解大堰河這個形象的當代意義。

三、教學時數:

2課時

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帶有自傳性質的詩。想要解讀這首詩,我們就必須瞭解詩人的身世。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於浙江金華畈田蔣村一個地主家庭。據說艾青出生後,一個算命先生說他命中“克”雙親。於是,他被送到本村一個貧苦農婦“大堰河”家撫養。艾青在“大堰河”家裏住了五年,到了讀書的年齡纔回到父母家裏。而親生父母對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絲家庭的溫暖。艾青後來說過他“從小就等於沒有父母”,只有“大堰河”這個貧苦善良的農村婦女深愛着她的乳兒,給了他溫暖的母愛,他們之間有着割不斷的情緣。

1932年,艾青因爲參加進步活動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監獄。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飄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長眠於地下的保姆,便寫下了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是個童養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個村莊的名字。她的村莊叫大葉荷,大堰河是諧音。舊社會的童養媳都是悲苦的,連一個自己的名字都沒有。他們村子裏就有許多童養媳,都像大堰河一樣,用出生的村莊的名字代替她們的名字。

大葉荷這個村子很小。這個女孩子從小嫁到畈田蔣做童養媳,度過了勞碌悲苦的一生,死時只有一口很簡陋的棺木,一手把紙錢的灰,用幾把稻草蓋一蓋棺材,旁邊也圍點稻草,就算是一個墳墓。

二、磁帶誦讀。

三、這種詩其實淺顯易懂,他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對養母的愛)

1、具體講解,理解全詩,學生一段段誦讀。

2、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大堰河是勤勞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飯、養雞、餵豬,終日操勞;她又是善良的,她永遠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農活,安天樂命,質樸樂觀;她又是慈愛的,縱使在終日勞作的疲憊之後,她仍然不忘記同樣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裏,撫摸“我”;她還是博大的,她像親生母親一樣,“深愛着她的乳兒”,“對她的鄰居誇口讚美她的乳兒”,她夢想能“吃着她的乳兒的婚酒,/坐在輝煌的結綵的堂上,/而她的嬌美的媳婦親切地叫她‘婆婆’”,這個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個不能對人說的夢”,她也心滿意足了。然而,她又是悲苦的,貧苦、勞累的生活過早地奪取了她的健康,年近40歲就“含淚的去了!”大堰河就是中國勞動婦女的縮影,她默默無聞、忍辱負重、任勞任怨地奉獻自己生命中全部的愛,她是平凡卻又偉大的母親。所以詩人才無限深情地唱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長大了的/你的兒子,/我敬你/愛你!”詩人通過讚美大堰河,寄託對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樣的勞動人民的讚美之情。

3、課後練習。

四、分析

1、這首詩在意象運用上有什麼特點?

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詩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詩人迷茫的內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這首詩幾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選擇日常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大量細節構成一幅幅畫面,由詩人飽含深情的筆墨把它們化成敘事性的詩句,給人強烈的畫面感和情感衝擊力。例如詩的第4節,詩人連續用8個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個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這個勤勞、善良、樸實、貧苦的農村婦女形象。

2、如何理解這首詩表現出來的階級觀念?

在階級鬥爭年代裏,文學作品往往用階級分析的方法進行政治解讀,在這種方法指導下,這首詩的主題解讀,就變成了一個地主的兒子對自己所屬階級陣營的背叛和對被壓迫階級的同情,並堅定地成爲勞動人民中的一員。因爲詩中也提到,詩人雖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勞動人民的奶而長大的,所以是與中國大地上的農民有着割不斷的情緣的農民的兒子。作爲地主兒子的詩人,徹底拋棄了自己的出身,把大堰河的兒子稱爲“我的兄弟們”。在新的時代裏,階級分析方法漸漸過時,至少已經不是惟一的文學分析方法,而是衆多方法之一種。但是,是否可以因爲它只是衆多方法之一種就否定它呢?回答是不能。首先,詩人創作這首詩的年代,也正是那種階級意識非常鮮明的時代,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爲了革命理想,拋棄自己富有的家庭,告別自己良好的出身,投身革命運動,站到被壓迫者一邊,爲人民的解放而戰鬥,這是普遍的現象。艾青也屬此例。他的詩中表現出來的階級意識和階級觀念,也是非常真誠的,不是空喊口號做出來的,所以,這一點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作實事求是的分析。其次,當今時代,社會仍然存在嚴重的不公,像大堰河這樣勤勞善良卻又命運悲苦的下層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幫助這些弱勢人羣,所以,適當用階級的眼光來看這首詩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喚起一些人的良知。

五、引申。聯繫現實生活,理解大堰河這個形象的當代意義。

大家可能覺得這類題材離你們生活比較遠,但事實上遠嗎?我們班不乏農村孩子、貧困地區的學生,在大家的身邊肯定有許多像大堰河一樣的勤勞、善良、貧窮的人;生活中也有許多像詩人艾青這樣有着博大愛心的人。就算是城市的學生身邊也是有這種人的。只是大家都習慣忽略。我們人,都是習慣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擁有的可貴。其實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象我,也經常後悔。

編教材的人呢,把這首詩放在這裏,就是要從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讓大家有所啓發,有所收穫。

遠的不說,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周圍,我們的媽媽。天底下只有母愛是最理所當然的,也是最無私的,大家可能現在還體會不出來,我只希望大家偶爾可以想想,然後把感動埋在心中。

我們一起看看這幾組畫面。

1、月黑風高之夜,我高燒39度,母親用大衣把我裹緊,然後抱着我就出了門。外面狂風大作,我隱隱感覺到母親打了個寒顫。一路上,母親深一腳淺一腳,有好幾次打了趔趄,差點摔倒。我聽到了母親那急促的呼吸和劇烈的心跳。

2、冬天,晚自習放學後,我一身疲憊地回到家,站在門口等候的媽媽把我迎進屋裏,然後打開取暖器,說:“丫頭,你先暖和暖和,我去給你熱杯牛奶。”不一會兒,媽媽端來了一杯熱騰騰的牛奶。我接過牛奶捂着手,心頭涌起一股暖流。

3、冬天晚自習回家,媽媽總是緊緊地握着我的手,給我捂上半天。然後給端來一碗香噴噴的麪條。看着我狼吞虎嚥的樣子,媽媽笑了。她邊笑邊說:“慢點吃,別噎着。”

4、中午12:30,我要午休,但下午2點鐘就得上學,媽媽說:“兒子,你放心地睡吧。我給你看着表。”一覺醒來,我一看牀頭的鬧鐘,才13:20。我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於是我悄悄地起牀,看見媽媽坐在外間的沙發上打着瞌睡。媽媽手裏拿着表,強撐着,不一會,她的頭低下去了,睡着了。又過了一會,牆上的大鐘敲了一下,媽媽被驚醒了,她急忙睜開眼睛看錶:“喲,都1:30了,兒子快起牀!”我看着媽媽,鼻子酸酸的。

六、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這首詩,理請了詩人由現實到回憶,再到現實的抒情結構,體會詩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詩人見到了艾青,曾激動的說,德國有萊茵河,法國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羅河,那麼,我可以驕傲的說,中國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詩人半個世紀的創作看成是一條巨大的河流的話,那麼,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頭。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分析人物形象。

2、理清詩人情感發展的脈絡。

3、培養學生閱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學難點】

詩人情感發展的脈絡。

【教學方法】

誦讀──鑑賞──分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933年1月的一個早晨,一個年輕人站在陰冷、潮溼的牢房裏,外面是漫天飛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飛,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普通農婦,他的保姆──大堰河,揮筆寫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這一首蘊涵了濃濃深情的詩歌。這位詩人就是艾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板書課題)

二、分析全詩詩人感情的變化

詩歌是用形象來表達感情的,所以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就是發揮聯想和想象,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師:瀏覽全詩,思考,作者在這首詩表達了那樣的一些感情?

現在我們就來讀詩,看一看這些同學的回答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

首先我們來看詩歌的第一層,請一位同學幫我們把這一節的內容朗讀一下。

師:詩人是怎樣想起大堰河的?爲什麼艾青說“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聽到秋風蕭瑟的聲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生:大堰河純潔無私的內心世界如同雪一樣的潔白無暇,而白雪覆蓋大地的莊嚴肅穆的景象正好表達了詩人深切的悼念。正因爲這許多原因,艾青想起了這個給過他無限溫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會地位(她是童養媳,以養育我而養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後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長了青苔的石椅。

師:這一切在我們的心中構成了怎樣的一種意境呢?

生:淒涼、衰敗、荒寂。

師:這樣的景象,寄託了詩人深深的哀悼和懷念之情。因此,我們在讀這幾節時,該用怎樣的語氣去朗讀呢?

生:低沉、舒緩。

師:好,大家一起把第三節讀一下。注意把握詩人的感情。

師:如果說第一層是作者站在現實的牢房裏,那麼,從第四節開始,作者就轉入了對大堰河深情的回憶了。

艾青因爲生他時母親難產,後來又因爲一個算命先生說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撫養了5年。那麼,詩人在這個不屬於自己的家庭裏得到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第四節。

師:詩人回憶了在大堰河家裏生活的幾個分鏡頭?主畫面又是什麼呢?

生:八個鏡頭,主畫面是“抱在懷裏,撫摩我”

師:詩人運用這樣的手法,是爲了突出她怎樣的品質?

生:勤勞、慈愛。

師: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一個勤勞、充滿母親般慈愛的大堰河

向我們走過來了,她的雙手輕輕的撫摩着她的乳兒,這是怎樣的一雙手啊。大家睜開眼睛,誰能給我描述一下這雙手?

師:是啊,正是這雙勤勞的,儘管粗糙卻溫暖的手,使一個貧困的家庭充滿了溫馨,使艾青──這個被地主家庭嫌棄的孩子得到了無微不至的母愛。詩人在五歲時終於被領回了自己的家,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啊。但詩人心中感覺到卻是──“忸怩不安”。

師:爲什麼會這樣?

(補充背景介紹)

師:大堰河家窮,卻有愛,我家富有,但缺少愛,想到這些,詩人心中充滿了──眷戀與感激。

師:全班同學齊讀4、5、6三節,讀出詩人的眷戀之情,感激之情。

(生讀)

師:大堰河在流盡了她的乳汁之後,又開始勞動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讀第7節,思考:大堰河從事着這樣又苦、又髒、又累的活兒,爲什麼始終含着笑呢?

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種原因的,有爲和乳兒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悅,有在勞動中獲得的滿足。這讓我們想起了另一個和她有着相似命運的人──祥林嫂,當她在魯家作着比一個男人還多的事情時,“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是多麼淳樸,寬厚的靈魂啊。

(全班女同學齊讀六個含着笑的句子)

師:但是,詩人寫到這裏,認爲還不足以表現大堰河對我的愛,於是,她又帶着我們走進了大堰河美麗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大家瀏覽第八節,看一看,作者選取了幾個細節來表現大堰河對自己的深愛?

爲什麼說做夢能表現大堰河對我的愛呢?

大堰河的夢正是她對詩人最美好的祝願,她期望他能長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滿。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個夢實現了,有一個嬌媚的媳婦叫她一聲“婆婆”,她會有怎樣的表情呢?

師:是啊,誰不期望美夢成真呢?如果這個夢能實現,該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盡自己的血汗後,就過早的離開了人世,結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

(教師朗讀9、10節)

師:大堰河死後得到的是什麼?

生:微薄的葬禮。

師: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後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這裏,詩人的心一陣陣發痛,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她悲苦命運的深切同情。

是什麼造成了她的悲劇?詩人對這個社會懷着怎樣的感情?齊讀11節,讀出詩人的憎恨之情。

師:艾青的回憶到這裏就結束了。在他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卻有着金子般美好心靈的大堰河。她勤勞,善良,寬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詩人的心中。詩人從回憶的大門走了出來,外面依然是漫天飛舞的雪花,依然是陰冷潮溼的牢房,但詩人卻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

,呈給大堰河由心靈而寫成的讚歌。

(教師範讀12、13節)

師:爲什麼是紫色的靈魂?這首讚歌,僅僅是呈給大堰河的嗎?

生:紫色代表着高貴,這首詩歌是獻給所有勤勞的中國人民。

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這首詩,理請了詩人由現實到回憶,再到現實的抒情結構,體會詩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詩人見到了艾青,曾激動的說,德國有萊茵河,法國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羅河,那麼,我可以驕傲的說,中國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詩人半個世紀的創作看成是一條巨大的河流的話,那麼,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頭。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的誦讀方法,體會排比反覆修辭的好處和詩歌抒發的情感。

2.通過反覆誦讀和揣摩詩歌語言,鍛鍊朗讀能力,培養鑑賞能力,體會詩人的情感。

3.激發創作熱情,嘗試着自己動手寫一寫自己心中的情愫。

二、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大堰河的感情和文中排比、反覆等修辭運用的好處,激發創作熱情。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關鍵詞句賞析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與學生共同回憶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引導學生回憶作者對國家深沉的愛,引出作者對於其保姆——大堰河的思念之情,順勢導入本課《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初讀課文,學習批註閱讀

1.通讀全詩,標出小節,試着劃分出節奏讀出自己的感受。

明確:全詩共13小節,學生初步感知艾青對大堰河的情感。

2.教師範讀一小節,劃分節奏。(展示自己的朗讀能力)

明確:以第6節爲例,詩人在這一節突出的描寫了地主家庭的富足以及我的不適感,與我之前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誦讀時,比如“紅漆雕花”“金色的花紋”“‘天倫敘樂’的匾”“絲的和貝殼的”“油漆過”“安了火鉢”“碾了三番”等修飾語都應適當強調,以符合作者突出地主家庭富足這一意圖。

作者自比爲“新客”,比如在讀“摸”“呆呆”“看着”“不認得”“不熟識”等詞語時應用心誦出“忸怩不安”之態,以突出作者的不適感。

3.學生帶着這個任務繼續讀詩:這首詩很長向我們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明確:首先,分別介紹我和大堰河;其次,雪天作者在囹圄中,觸景生情,回憶起自己的保姆大堰河;最後,作者集中的抒發了對於大堰河的愛。

(三)抓住重點,理解道理

1.第4節爲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運用哪些修辭手法?

明確:首先,一幅充滿溫情的勞作畫面,大堰河在一天的勞作之後抱起我、撫摸我,充滿溫情。其次,這樣文字讓每一位讀到的人都會感覺到溫暖,比如“厚大的手掌”“懷裏”“撫摸”“竈火”“煮熟”等,與第3節的“雪”“墳墓”“枯死”等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映出作者在困境中(入獄)觸景懷人,引起作者對於溫暖美好的回憶。最後,運用“在……之後”的排比和“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裏,撫摸我;”這樣的反覆,通過排比的列舉突出了“大堰河”的勞作辛苦,通過反覆,突出的體現了大堰河對我的愛並不會因爲繁重的生活而有所減少,給幼小的作者帶來了豐富的愛的感受。

2.設置小組合作探究,討論:作者後來回到了他的家裏,他的感受是怎樣的?爲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要求:小組內的成員都要積極發言並且認真傾聽其他人的發言,可以聯繫自身的生活實際去理解作者的心理變化。

明確:“新客”將作者回到富足的自己家中的不適凸顯了出來,面對家裏華麗的裝飾和物質生活上巨大改變,我產生了強烈的陌生感,這樣的陌生感足以讓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心理崩潰。

3.通過剛剛分析過的兩節,你認爲排比和反覆的修辭在“新詩”當中有怎樣的作用?

明確:內容上,起到了強調突出的作用;形式上,與古體格律詩比較起來,沒有嚴密的韻腳和整齊的句式,但是通過排比和反覆的運用讓全詩節奏鮮明旋律迴環,體現出新詩的韻律美。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作者的兩個家是“貧與富”“親與疏”“簡陋與華麗”的對立,如果你是作者你更喜歡哪個“家”呢,說說你的理由。

2.運用排比和反覆的修辭手法,試着自己寫一首自由詩,內容不限,真情實感即可。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6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大堰河這個人物形象

2、誦讀詩歌,體會作者的感情

3、情感目標:加深對母愛的認識

二、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對大堰河形象的認識

2、難點:

(1)作品寫作時代、背景離現實時代較遠,學生熱情較難調動

(2)文章篇幅較長,四十分鐘學習較緊張

三、教學時數:一課時

四、教學流程:

(一)導入:

利用多媒體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畫面、歌曲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上衝擊,激發學生

的興趣,同時用這首作品引出“母愛”這一話題。

播放片段後,教師以“我們今天共同學習一篇讚美特殊母愛的詩歌,艾青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導入新課。

投影課題:課題背景設計爲一隻燕子給幾隻乳燕餵食的圖片。

投影“學習目標”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配較爲淒涼的背景音樂烘托氣氛。

同時投影自讀時的任務:試在腦海中爲大堰河“畫像”——目的讓學生從整體把握大堰河

的形象。

自讀課文後,讓生閉上眼睛想想大堰河的形象。

(三)合作探究

1、自讀課文後,讓學生四人一組,進行合作學習: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給大堰河

填寫一份“檔案”,可根據教師提供的表格,也可自己設計。表格留出空行,目的讓學生

自由發揮。

表格見課件

教師巡視,適當點撥,拓展學生思維。

五分鐘後,教師提問,檢查學生討論情況。並讓學生說明理由,相機讓學生朗讀詩文,體會感情。

預想可能出現不一致的回答:

屬相:牛——忍辱負重、默默奉獻、腳踏實地

豬——任人宰割、不知反抗

兔、羊——溫順善良......

血型:O——奉獻型,萬能獻血者

其他型——學生可能從大堰河性格方面考慮

身高、體重——體重可能因大堰河生活狀況而偏輕。

健康狀況——估計學生會寫出“營養不良、椎間盤突出”等,能自圓其說即可。

人生信條——學生的答案會是豐富多采的。教師適時說出自己的認識:套用魯迅先生的名

言“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來深化大堰河的形象。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去課文中篩選有用信息,併發揮想象,

對“大堰河”加深認識,使這一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明晰起來。也能使學生把這篇較長的文

章讀短,從而突破教學難點中的第(2)點。同時也避免了就課本講課文的簡單枯燥乏味。

2、教師:“既然是檔案,照片必不可少。老師這兒有幾副圖片,你們幫我看看哪副圖片

更符合大堰河的形象。”

依次投影四副母子圖,最後將四副圖定格在屏幕上,讓學生討論爭鳴。

預想可能出現的情況:

學生會在第二副和第三副之間發生爭議。

處理方法:發動學生進行爭鳴。要求從文中找依據,言之有理。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對大堰河的認識由抽象的概念上升爲具體的外在形象。讓學生在爭鳴中進一步明晰大堰河形象。

(四)觀看觀看MTV《懂你》

體會片中母親的形象

教師:“分析了大堰河的形象後,讓我們再感受另一分偉大的母愛,請欣賞《懂你》,大家要注意畫面中的故事。”

教師播放MTV《懂你》片段,學生靜靜感受。教師也可用包含深情的語言敘說這一片段的故事。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

1、由大堰河這一特殊的母愛擴展到廣泛的母愛,擴展到學生的內心,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

2、將學生由合作探究的熱烈氣氛過渡對感受母愛的深沉氣氛。

(五)誦讀課文

讓學生再讀課文。同時投影要求:

1、哪些語段讓你聯想到自己的母親?

2、找出讓你感動的語段,反覆誦讀,體會感情

學生任意挑選一段朗讀,教師相機評價。必要時反覆讀,直至教師範讀一段。

學生朗讀後,教師可適時提問:“你讀的這段是否讓你想到自己的'媽媽?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媽媽嗎?”或“媽媽疼愛你嗎?能給大家講講嗎?”

之後讓學生讀課文最後一段。將最後一段中的“大堰河”換成“媽媽”,再反覆讀。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大堰河形象後,通過誦讀課文,體會感情。並將作者對大堰河的感情昇華爲學生對自己母親的感激之情。再懷着這種感情去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課文中。

預想可能出現的情況:

學生可能會因爲害羞不願說自己母親的事。

處理方法:教師要用誠意去打消學生害羞心理。

(六)課內(外)練筆

教師:“只有平凡的兒女,沒有平凡的母親。我們的母親都是可親、可敬、可愛的……母愛,人類情感走廊中的上品,偉大永遠是它的同義語。母親的一個關切的眼神,一聲輕輕的呼喚,還有那眼角的皺紋、滿手的老繭,微駝的背影,哪一個做子女的不應刻骨銘心?

用我們的筆、用我們的心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吧!”

投影要求:以“母愛”爲話題寫一段文字,50~150字即可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由課文的學習轉入對自己母親的讚美,完成情感目標。預想可能出現的情況:時間緊張,學生無時間寫。

處理方法:

1、留作課下作業

2、讀一篇學生寫的片段

(七)結束語:

學習這課,我們不僅要學會分析人物形象,誦讀時把握感情,更重要的是,通過這課讓我們更瞭解我們母親的情、母親的愛、母親的心,讓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珍視母愛,更好地愛我們的母親!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7

一、教材分析:

這是高中語文第一單元第三篇文章,這個單元主要是學習現代詩歌。作爲現代詩歌,在結構和韻律上不及古典詩歌要求嚴格,單題材更加豐富,視野更加開闊,也更貼近生活。艾青的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採用了飽含深情的語言來描繪了一位普通善良的農村婦女。整首詩歌感情飽滿,語言樸素真摯,學習本首詩歌時,要用心體會詩歌中反覆,排比等修辭手法體現的感情,感受大堰河勤勞,艱辛,善良,無私的人物形象,體會詩人艾青對大堰河的感激,讚美,懷念之情,以及作者對黑暗社會的控訴和詛咒。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剛步入高中階段,大多還保留了初中時期學習的被動性,缺乏主動探求的學習精神。就像在學習詩歌的時候,學生對於詩歌感情的分析,對於詩歌語言的欣賞能力是不足的。出生於現代社會的孩子們,所經歷的生活幾乎都是很富裕的,距離大堰河的年代太過遙遠。因此在對大堰河的悲慘生活和詩人自己的感情的把握上也會存在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從4、7、8節詩歌中的細節描寫來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對本文的作者,文章的結構,每層的主題已經有了一個充分的瞭解,那這節課我們就着重從第4、7、8節的細節描寫中來探討下保姆大堰河的人物形象。

2、內容:

先請同學們看到文中的第4節。請同學們先一起朗讀一下這一節的內容。(慢,重,深沉)

在同學們讀的過程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這一節中的這麼幾個詞:

你,撫摸,在你…之後。

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撫摸是怎樣的一個動作,爲什麼要用這麼“撫摸”這樣的一個動作?從中體現了保姆怎樣的感情?

“在你…之後”的連續8個排比句寫出了什麼?這樣的細節描寫有什麼樣的作用?

(提示:細節描寫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質的性狀鮮明而又逼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從而增強作品的真實感和藝術感染力。在這一節內容中,詩人艾青就生動的寫出了大堰河勤勞,艱苦的形象特徵。)

與大堰河在自己家中勞動的景象相似的便是詩歌的第7節內容。現在請……同學來爲我們朗讀一下這一節中細節描寫的句子。

很好,謝謝這位同學。這一節也是用了6個排比的句子,但與第4節不同的是,大堰河工作的地點發生了變化,她的神態也發生了變化,她始終是“含着笑”的。爲什麼當她做着艱辛的活的時候卻還能含着笑呢?

(提示:①此時的大堰河是和乳兒生活在一起的,②她用自己的雙手養活了自己一家)

含着笑工作,又體現了大堰河的什麼樣的特徵呢?

(提示:勤勞,淳樸,善良,寬厚)

小結:

通過4、7節的細節描寫可以看出,大堰河是一個勤勞,淳樸,善良,生活艱辛的勞動婦女。在作者對大堰河的生活瑣事的描寫中,體現了作者對大堰河的同情,懷念,之情。

現在我們來看下第9節的內容。在前邊的結構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一節是直接描寫大堰河對“我”的愛的一段,……同學,請你試着有感情的朗讀下這一節,並從中找出直接表現保姆愛我的句子。

(提示:切那冬米的糖,貼“我”畫的畫,誇讚乳兒,做“夢”)

前邊三項內容,我相信一般的母親也能做到,但是,大堰河畢竟只是詩人的保姆,卻仍然能在夢中夢見乳兒的幸福。詩人很好的挖掘出保姆的內心,這裏就很直接的體現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愛。

小結:大堰河是偉大的,無私的。“我”的感情的感激,懷念的。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設計思路:

1、通過誦讀感染學生,讓學生體會本詩傳達的感情。並設法讓學生初步誦讀。

2、體悟語言,選幾個語言點,與學生一同體會,理性地把握語言妙處。

二、教學設計理論指導:

1、語文教育中必須強調誦讀的重要性,語文課堂必須還我琅琅書聲。

過去多少年,我們的語文教育已經把誦讀丟棄了、忘卻了;再加上應試壓力,使單純的分析在語文課堂上大行其道。似乎分析是語文教育的唯一手段。語文教育是需要誦讀的,文字的美是需要誦讀來體會來感悟的,語言能力有時也是需要靠大量朗讀背誦來實現的。誦讀是中國傳統語文教育的傳家寶。自從西化思潮興起以來,我們語文課堂上差不多丟棄了這個寶貝。

2、誦讀並不是拋棄“討究”。語言的“討究”與真情投入地誦讀,在語文教育中要兩面不。

葉聖陶早在四十多年前就說,現在(指四十年代)的語文教育捨棄了誦讀,過於向了“討究”,應該重視誦讀,兩面不才好。

三、教學設計特色

1、配樂誦讀;

2、通過教師真情投入的誦讀感染學生。

四、教學後記

見上面教學設計理論指導,不再重複。

教學目標:

1、誦讀體會感情;

2,討究體會語言;

教學重點:

誦讀,體悟感人至深的情感

誦讀,理會用詞、細節等語言妙處,說透了,就是研習“語言”

教學方法:

誦讀、斟酌

教學過程:

一、作者及背景

引導學生根據3個現成材料弄清作者最基本的情況,弄清本詩背景:

1、自讀提示中的材料

2、179頁註釋1的材料

3、181頁註釋2的材料

二、教師誦讀

1、詩貴在讀,通過讀才能體會詩的感情、詩的藝術,讓讀支撐起文字,支撐起情感,支撐起形象。讓平面的詩立體化。

2、教師要有真情投入,只有真情投入,首先感動教師自己,然後纔可能感動學生

3、教師此時應是詩人的代言人,設身處地化身而爲詩人。此時的誦讀可能是對學生心靈、情感的第一次衝擊

三、詩的思路

1、(1--3節)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我的關係

2、(4--8節)回憶大堰河辛勞悲苦的一生,集中刻劃勤勞、善良的品德

3、(9--11節)寫大堰河死後的淒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

4、(12--13節)呈給大堰河的輓歌和讚美詩

四、邊誦邊悟,體悟語言藝術

1、艾青這首詩,似天然,用語天成,自然無痕跡。

但仔細研讀,會覺出許多妙處。

下面幾處只是示例。例如:

1、幾個修飾語:

“墳墓”--被雪壓着的、草蓋的

“瓦菲”--關閉了的門前的、枯死的

園地”--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

“石椅”--門前的、長了青苔的

注意以上四個詞所造成的壓抑、淒涼的景象,以上四個詞前面的修飾定語。讓學生體悟,並儘量誦讀。

2、連續幾個“在…之後”的作用,辛勞,

體現了對艾青的無時無刻的關愛。

3、“你爲什麼要哭”這個細節。

4、矛盾對立而形成的形象: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裏的新客了”,“家”與“客”就是矛盾對比。

5、“她含着笑”,一方面表現了她的樂觀,一方面又讓人辛酸。

6、“用手掏着豬吃”,“用手”是否可以省去?不能,因爲強調“用手”。

7、“不能對人說的夢”,爲什麼不能對人說?

8、“乳兒不在她的旁側”,發自內心的愧疚。

9、“同着”中,付出多與獲得少的強烈對比。

10、“紫色的靈魂”的理解。

五、誦讀要領

1、切身體察,化身詩人自己。

2、口中讀,心中不能“空”,用心靈去觸摸文字,用聲音點燃文字。隨“心”所欲,心到聲到,聲到則心到。

3、當抑則抑,當揚則揚,當平則平,當急則急,當緩則緩。形成節奏與張力。

六、作業,選擇其中一節自己背誦。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把握詩中記事寫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點。

2、學習對比、反覆、排比等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詩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這是區別一般抒情詩的最主要的特色。

2、難點:

詩人在構思詩篇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爲最主要的依據,這一點較難捉摸。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作者及作品介紹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於浙江。艾青出生時母親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胡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貧苦的大堰河家去撫養,5歲時被領回家中讀書,但依然受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爲爸爸媽媽,只准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的空氣里長大的”。這首詩是艾青在獄中寫的。

二、播放朗讀錄音

三、課文分析

1、提問:根據詩人感情和思緒的發展脈絡,可以分爲幾個部分?各寫些什麼?詩人的感情又是怎樣的?

明確:

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與我的關係。感情:懷念與痛悼。

第二部分〔4~8〕: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格。感情:眷戀與感激。

第三部分〔9~11〕:寫大堰河死後的淒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現實。感情:同情與控訴。

第四部分〔12~13〕: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輓歌和讚美詩,抒發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讚美之情。感情:謳歌與讚美。

詩,是十分講求意象的一種文學體裁,可以說,沒有意象就沒有詩。所謂“意象”,用艾青的話說就是“純感官的,具體化了的感覺”。是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在這四部分中,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感情線索,那就是詩人對大堰河的摯愛以及對舊社會的痛恨。有了這條感情線索,才使本詩成爲一個藝術整體。詩中作者的情感是通過記事寫人來抒發的,而這些事又是通過一系列的意象來表現的,這一系列的意象又寫出了人物形象。

2、提問:在第一部分中,作家用了哪些意象來寫?

明確:描寫了一系列圖景,有“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園地、長滿青苔的石椅”,給人創造一種孤獨、淒涼、冷落的意象。

3、提問:在第二部分中回憶了大堰河對我的愛撫,作家是怎樣來表現這種愛的?

明確:詩人不惜筆墨進行了鋪排,先用8個排比句刻畫出8個細節,這8個真切、動人的意象,把大堰河對乳兒的愛寫得非常具體、充分。還寫了自己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來襯托出大堰河對我的愛。大堰河爲了生活,到地主家幹活,勞動是極繁重的,作者用了6個排比句寫出來,然而她卻是“含着笑”,這表明她的勤勞與善良,爲能夠和乳兒在一起而笑。這種愛是超越了功利關係的偉大而無私的愛,真正的母愛。又通過一系列具有典型意義的意象的描寫,有切糖、誇畫、贊兒,特別是那個夢,表現她具有美麗、豐富的內心世界。

4、提問:在第三部分中,運用了哪些意象來寫大堰河的葬斂之薄?

明確:用了“同着……”五個意象,猶如五組電影的特寫鏡頭,給大堰河這一勤勞、善良、普通農村婦女的一生畫上了一個血淋淋的句號。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詩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詩人的感情也昇華到了極致。這與前三段中通過塑造大堰河形象來進行抒情不同,作者拋棄了具體的敘述或描寫,直接喧泄自己心中火山噴發似的激情。

小結: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時而記人寫事,時而直抒胸臆,時而回憶歷史,時而直面現實,時而寫保姆,時而寫詩人自己。這都是以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爲最主要的依據。艾青曾經多次說過:“詩人必須說真話。”他還說:“詩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別人的心。”這首詩正是依靠真情實感,塑造一系列真切動人的意象,打動了千百萬讀者的心。這點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詩歌的朗讀指導,思想情感體會;

2、詩歌語言表達技巧的體會、學習;

3、“大堰河”形象的把握。

二、教學重點:

1、詩歌蘊含的思想情感體會;

2、語言特點分析。

三、教學難點:

詩歌中豐富而細膩的情感揣摩品味。

四、教學方法:

擬採用朗讀法、合作探究法、師生互動問答法等。

五、教具準備:

教本、教案、有關多媒體課件。

六、導學設計過程

1、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保姆”這種工作的內容嗎?學生答,師點評-----今天,我們學習現代著名詩人艾青的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書課題)。請大家看大屏幕,瞭解有關背景資料------請大家齊聲讀出來。

2、請同學們把全詩的13個詩節標上序號。

3、教師範讀1—3節詩歌,之後提出閱讀要求:有表情朗讀,準備3分鐘,自由舉手讀自己喜歡的詩節。(要求先說喜歡的詩節番號)

4、在學生讀詩節結束的時候,要求學生談自己喜歡的理由和自己的理解,及時點評讀的效果,師生互動,並趁機對學生讀的詩節進行情感和語言技巧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教師做及時的有選擇的板書。具體的分析預設寫在教本上。

5、在分析詩歌內容差不多的時候,導引學生分析詩歌的內容與結構。啓發學生可能用到的預設問題:

A、詩歌哪些小節是寫回憶大堰河生前的往事的?

B、詩歌哪些小節是寫大堰河去世後的淒涼悲苦的結局的?

C、哪些詩節是對大堰河的大聲直接的讚美歌頌的?

D、哪些詩節明顯是對大堰河深情的感激和懷念,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她?

6、學生思考、與同桌討論,自由舉手回答自己的內容劃分。(要求學生答出詩節的序號)之後師生互動點評,形成統一的認識。然後,展示幻燈片,體會結構圖的內容。教師對結構圖作點評,幫助學生理解。

7、最後,全班齊讀第12—13詩節一遍,出示幻燈片,展示有關大堰河的墳墓圖片已經跟艾青的一往情深,加深印象。

8、如果有時間,讓學生以詩歌般的語言讚美自己的一個親人。師生適當點評。

可能用到的板書準備(視情況而作調整)

1節:尊敬、懷念、憐愛

2節:慚愧、感激

3節:懷念、沉痛

4:感傷、感激、同情

5:沉痛、依依不捨、無奈

6:難過、不安

7:同情、憐惜、讚美

8:同情、感激

9:傷心、慚愧

10:感傷、痛苦、同情

11:悲哀、憤怒

12:無限的讚美、感激

13:無限的敬仰、讚頌

教學反思

我是帶着感情教學生學習這首長詩的。我知道這首詩是作者用情感孕育而成的作品,如果我不用“情”字解讀她,那將是對作品的一種不敬。事實上,我的這課的教學還是成功的,是富有表現力、感染力的。我帶着感情朗誦作品,我帶着感情引領學生品讀作品,我帶着感情讀我寫的文章《那個春節真難過》拓展本文的教學。我的情感也將學生的情感引出來了。一位學生對我說,老師,我自己讀文章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讓你這麼一分析,我彷彿看到了艾青那悲痛的表情,聽到了艾青那真情的呼喚。特別是你讀自己的文章《那個春節真難過》,我都流淚了。我知道什麼是真情孕育文章了。有些文章就是真情孕育出來的產兒。看來,我的這課是成功的。

八年級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學會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詩歌中使用的藝術手法,並理解其對詩歌情感表達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法,品味詩歌中的情感;講授法與合作探究法相結合,探討詩歌的內涵。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品味詩中真摯的感情,感受母愛的偉大,樹立尊重勞動人民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分析詩歌的人物形象、藝術手法、情感

教學難點:

分析詩歌的情感

教學方法:

朗讀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預習回顧

1.詩歌的創作背景

作者簡介: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金華,現代著名詩人。艾青在現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譽爲“卓越的民族詩人”。《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代表作《我愛這土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等。

寫作背景:艾青出生時因母親難產,算命先生說他會“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視,被寄養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愛撫下成長的。直到五歲才被領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視,規定他不能叫父母爲爸爸媽媽,而要叫叔叔嬸嬸。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裏,對大堰河的愛遠遠超過了對父母的愛!1932年因從事愛國運動被捕,在獄中他見了漫天飛舞的雪花,睹雪思人,滿懷深情的寫下了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曾回憶說:“我完全是按照事實寫的,寫的完全是自己的真情實感。這首詩,是出於一種感激的心情寫的。我覺得只有在大堰河的家裏,我才感到溫暖,得到寵愛,大堰河很愛我,我也很愛她。”後來詩人在1953年和1973年兩次回鄉,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掃大堰河的墓。

2.詩歌的內容結構

二、細讀詩歌,分析詩歌

劃分層次:

(一)第一部分(1——2)

我和大堰河的出身階級不同,卻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

1.抽查朗讀

2.引導學生,分析第一部分中人物形象的特點(身世悲苦)

(二)第二部分(3——11)

詩人觸景生情,追述勤勞善良的大堰河爲生活奔忙而受盡苦難的一生。

第三部分(12——13)

詩人由回憶轉入現實,用兒子對母親的感情,爲其寫下了一首讚美詩。

1.學生細讀,自由討論二、三部分中哪節詩歌體現人物形象的什麼特點。

生活艱辛、勤勞、善良、樂觀、淳樸、深愛着乳兒……

2.學生髮言,穿插點評、範讀和齊讀,分析藝術手法和情感抒發(重點分析四、七、八、十、十一節)

3.總結人物形象

大堰河:身世悽苦、勤勞、善良、慈愛、任勞任怨、淳樸、悲慘

大堰河短暫而痛苦的一生、大堰河。

一家的不幸正是舊中國勞苦大衆的縮影。

4.分析並歸納詩歌的藝術特色。

(1)大量描述性意象的使用

(2)修辭手法的使用:排比、反覆、對比

(3)形式上的自由

三、總結詩歌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