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大禹治水雖然吃盡千山萬苦,卻仍意志頑強的語氣。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洪水的兇猛,瞭解大禹是一位爲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第

二、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通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感受到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受大禹爲人民謀利益的感人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複習詞語

1、小朋友們,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大禹治水》,齊讀課題。

2、這些詞語你還認識嗎?

洪水 淹沒 無家可歸 治理 挖通 千辛萬苦 制服 英雄 代代相傳

5、你能用上其中幾個詞語說說課文講了生一個什麼故事嗎?(大禹決心治理洪水,最後終於制服了洪水。)

過渡:說得多有條理!大禹治理的是什麼樣的洪水呢?快讀讀第一自然段吧。

二、創設情境,讀書入境 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完了嗎?在這段話中,你認爲哪些詞最能看出洪水的兇猛?把它們圈出來。 2.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田,衝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

(1) 哪些詞語寫出了洪水來勢兇猛?(滔滔 淹沒 衝倒 ) (2)抓住這些詞語,你能讀出洪水的兇猛嗎?

(3)這滔滔的洪水什麼樣?想看看嗎?(播放視頻)學生觀看當時洪水氾濫的情景。 兇猛的洪水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淹沒了農田,人們將—— 衝到了房屋,人們將—— 誰再來讀讀?

3.多麼悲慘呀!誰再來讀讀?

過渡:這一切禹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中,所以——

三、品讀文字,精讀感悟 學習第二自然段

板塊一 體會“治水”決心 出示: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讀。是啊,洪水摧毀了家園,害慘了百姓,真該治一治它!板書:治理 ? 2.誰願意做禹,再把決心表一表?(決心還不夠堅定!決心很大) 3.咱們一起來表表決心。(齊讀,讀好“下決心”) 過渡:禹這樣想的,又是怎樣做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小節,邊讀邊畫出禹做了哪些事情? 禹先做了什麼?後做了什麼?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板塊二 感受“治水”艱辛

誰讀讀他先做的事:出示: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同學們,禹先要要察看水流和地形,這其中的每一座山都要一一爬過,這其中的每一河都要一條條趟過,這就叫走遍了——“千山萬水”引讀。

2.看圖。大家看,這兒近處,遠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山與山之間還有無數條河,大禹都要一一走遍,一路上非常辛苦。用文中的詞就是—“千辛萬苦”

3.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4猜想一下:禹一路上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難呢?(投影出示情境)

5.師補充介紹: 據說禹爲了尋找治水的好辦法,他的腳跟泡爛了,腳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這麼多的苦都嚐遍了就叫做吃盡了——“千辛萬苦”

6.我們一起再來讀這句話。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大禹?(????) 7.僅僅查看水流和地形就如此艱辛,更大的辛苦還在後面,誰來讀讀禹又做了哪些事情?

板塊三 感知“治水”之智

隨學生讀出示: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1.這裏有有兩個帶數字的詞,分別是——(齊答)九條、九座 老師告訴你們,這裏的“九”並不是剛好九個,而是很多很多的意思

那麼挖通九條大河就是——挖通了很多很多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就是劈開了——很多很多座大山呀!

3.沒有挖土機挖河,沒有炸藥炸山,閉上眼睛你彷彿看到大禹勞動時怎麼幹的? 多不容易呀!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生有感情地練讀。

4.讀到這兒,老師不由得想起了禹的父親鯀(gǔn),他治了9年的洪水,採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沒有成功。禹吸取了父親的教訓,這種引導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後取得成功,從這裏你能看出禹是一個怎樣的人?(聰明,愛動腦筋、肯吃苦、有智慧)

5.是呀,那咱們把第二小節連起來,再來感受禹治水的艱辛和智慧。 過渡:禹治水13年中,發生了許多動人的故事,課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個,請小朋友讀一讀,然後請讀得認真的小朋友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

四、咀嚼數字,境中悟情 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1.大家讀得很投入。 誰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

2.故事聽完了,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看誰剛纔讀得最用心!你會填嗎? 3.出示:禹在外治水( )年,曾經( )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 )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禹的兒子( )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麼樣子。

(1)仔細看填入的詞語,你有什麼新發現嗎?(都是數字) (2)你們知道13年有多長時間嗎?四千七百多天哪!如果你是七週歲的禹的兒子,那意味着你還有六年看不到爸爸!你能讀出時間的漫長嗎? 5.禹真的不想妻子和兒子嗎?那爲什麼到家門口也不進門去看看?誰代表大禹說句話?

6……

7.是的,禹舍小家顧大家,一心爲民造福,真是——大公無私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叫作——出示:“三過家門而不入”(齊說)

五、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十三年啦,禹一心一意撲在治水的工作上,終於“洪水被制服了”,看圖,看——洪水像聽話的孩子,在各條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淹沒農田,不再衝倒房屋,老百姓呢?看圖(讀“安定的日子”。)

2.讓我們懷着對大禹的感激之情,一起讀讀最後一段。

3.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覺得這還是什麼樣的日子呀?(幸福、快樂、安居樂業)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對禹說些什麼?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從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傳。

6.爲了紀念他,人們還爲他塑了像,你能代表當時的百姓表達一下對大禹的感激之情嗎?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像大禹這樣的偉大英雄多得數不請,有:開天的'盤古,補天的女媧,嘗藥的神農,射日的后羿??課後,我們多讀讀這些故事,不知不覺,我們身上也會感染他們的優秀品質,也許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將代代相傳。

教學反思:

教學本文,我緊扣“治水”,瞻前顧後,逐步深入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播放洪水課件,讓學生體會洪水之大。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滔滔”、“淹沒、衝倒”、“無家可歸”等詞來體會百姓的生活困苦,從而明確大禹治水的意義與迫切。

在教學大禹治理洪水的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說明大禹爲治水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這是全文的關鍵句,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走遍、察看、挖河、劈山引水入海”等關鍵詞讓學生反覆朗讀體會,指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到“千”和“萬”以及“九”在這裏都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從而讓學生感悟到禹治水的不容易。再請孩子們想象大禹帶領百姓在開河劈山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通過想象大禹不怕吃苦,百折不撓的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禹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其中最廣爲流傳的一個。讓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並圈出其中的數字,再結合插圖,讓學生想想從“13年、三次、一次、十多歲”這些詞中感受到大禹大公無私,一心爲民的形象。

課文教完了,反思自己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我想,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設計及思路,還需要我不斷努力和改進的。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一、改進後的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麋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麋鹿教學設計及研修心得。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介紹了我國珍稀野生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國家對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學情分析: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讓學生了解稱爲“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六年級學生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節課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理清課文脈絡層次。

4、瞭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瞭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準備:師:認真研讀教材;查閱麋鹿的資料,更多地瞭解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傳奇經歷;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製作多媒體課件。

生:結構化預習課文,蒐集有關麋鹿的資料。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學生自由發言。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板書課題:17麋鹿3、學生齊讀課題。

4、閱讀了導學單上的關於麋鹿的資料,你想說什麼?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一)檢查字詞,感知內容。

1、這篇課文生字很多,通過預習,你們有信心通過老師的檢查嗎?

2、我把課文的生字都結合在屏幕上的'這段文字裏邊了,請你從頭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響亮地讀一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

麋鹿俗稱“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獨具特色,傳說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騎。

麋鹿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胎生,孕期長,生長慢,喜歡生活在氣候溫和、林茂草豐的沼澤環境中,常在水中覓食。

麋鹿曾因在戰亂中慘遭殺戮,在故土銷聲匿跡。後來,在顛沛流離並幾乎要滅絕於歐洲時,英國的貝福特公爵深明大義,收養了世界上僅存的18頭麋鹿於自己的私人別墅——烏邦寺,由於飼養得法,麋鹿生長良好,並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結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經過長途跋涉,迴歸故土,迴歸自然。至今,麋鹿總數估計已逾千頭。

3、結合以上這段文字,指導理解“顛沛流離”“跋涉”等詞語。並相機指導描紅重點生字。

4、老師在黑板寫出詞語,請學生讀出與之相對應的段落。(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5、這段話與這篇課文有什麼關係呢?誰能用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6、小結:有時候要把課文讀長,有時候也要把課文讀短,短到這樣的程度,有助於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瞭解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二)檢查讀文,讀出情感。

1、讀這樣的說明文,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但是,我們僅僅知道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讀出隱藏在這些知識背後的情感。所以,老師建議你們再用心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着讀着,我是否高興了?悲傷了?痛苦了?憂慮了?憤恨了?同情了?生氣了?感動了?驚訝了?(多媒體呈現高興、悲傷、痛苦、憂慮、憤恨、同情、生氣、感動、驚訝等詞)

2、指名讀文,並請學生說說自己有什麼樣的感情體驗。

三、辨別麋鹿,瞭解外形。

1、多媒體出示一頭鹿,讓學生判斷是否是麋鹿

2、請舉手說“是”的同學解釋一下,爲什麼認爲它是麋鹿?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課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3、表揚學生善於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點進行辨析,但是認錯了,圖中的這個動物,人們也稱它爲“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但它不是麋鹿。請你再仔細觀察一下這頭鹿和讀一讀這篇課文,從文章中尋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條,請簡要地記錄一條。

4、小小組交流,形成小組意見。

5、指導全班彙報交流。(多媒體課件出示)

角——站着的時候,各枝尖都指向後方。

尾巴——鹿科動物中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6、你們所說的這些理由,都是麋鹿區別於其他鹿的顯著特點,作者緊緊抓住這些特點來寫了。這頭很像麋鹿的鹿叫“馴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嗎?但有一個交換條件,你看了以後,要像一個講解員一樣上臺來介紹麋鹿的主要特點,行嗎?(多媒體課件出示幾幅麋鹿圖)

7、同桌先合作練習,再請同學上臺介紹其外形特點。

四、高級講解,瞭解習性

1、提出更高要求:高級講解員應該具備很多素質,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能應付遊客的提問。誰願意當高級講解員?

2、您能告訴我麋鹿爲什麼就能適應沼澤生活呢?

3、您能告訴我麋鹿有哪些特點,可以用“最”字概括給我們聽嗎?

4、爲什麼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呢?

5、指導朗讀。

6、小結,進行寫法指導。

五、總結質疑,佈置作業

1、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2、你們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下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它的傳奇經歷。

3、當一個小講解員向家長或其他小朋友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4、抄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17、麋鹿生活環境

外形特點奇特角尖、尾巴、毛色、蹄子

生活習性獨特

傳奇經歷

教學反思:麋鹿》是一篇說明文,語言沒有抒情類文章優美,學生讀之無味,我也覺得無從下手。如何將說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我覺得要讓說明文教學多點兒童味。學生不喜歡上說明文,關鍵是我們的方法出現了問題。說明文教學我們要善於創設一個個巧妙的情境,“誘”孩子去親近文本、表達文本、超越文本,讓教學變得妙趣橫生,那麼有誰不愛學說明文呢?

在這節課例研修課上,由於事先做了充分準備,我的課堂語言比起以前精煉多了。我又對多媒體課件進行了修改,更加科學了。關於描紅則聽取同事的建議,相機重點抓住兩個字示範指導,果然效果更好。

研修心得:麋鹿》第一課時是我本學期的校內語文公開課。這是一篇說明文,一不小心就會上成科學課,語言沒有抒情類文章優美,學生讀之無味,我也覺得無從下手。如何將說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課前我認真研讀教材,查閱大量資料,特別拜讀了浙江青年名師蔣軍晶執教的《麋鹿》,不禁爲其精湛的教學藝術所深深折服。他的課讓我深深感到:只要引導得法,說明文也能教出濃濃的語文味。

爲此,我選定了這篇課文,並且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我請教研組長爲我的教學設計做指導,又進行反覆修改。這樣,前後修改了三遍,反覆備課,使自己理清了教學思路。由於教學設計新穎,教學方法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堂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又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整節課學生積極性很高。尤其是一些後進生的踊躍參與,更是讓我感到欣慰。一節課下來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自我感覺良好,畢竟爲了這節課付出了很多,平時,是沒法讓每節課都這樣精心準備的。

在評課中,同事們給了我很高的評價。其中,這節課的亮點是隨文識字,沒有把生字從文中抽出來學習,而是放在學習主要內容時以填空的方式出現。採用了以“義”尋“詞”、聯繫生活實際等多種方法,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如此,既降低了難度,又讓學生覺得新奇有趣。接着又板書概括段意的詞語,讓學生讀出相應的段落並思考出示的整段話和這篇文章的關係。這樣,將概括介紹麋鹿的文字的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識字、釋義、感知文本,概括大意。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意識,課堂的評價體系完善,學生評價能力強。但是這節課也存在着諸多不足。比如:我的課堂語言不夠精煉、有感染力,教學時顯得有些緊張。指導朗讀缺乏層次性,多媒體課件製作得太多,顯得突兀。指導描紅安排的時機不太適合,可以重點抓住一兩個字示範指導。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因此,這次課例研修我還是選擇這一課,我又重新撰寫教學設計,請傅主任、李老師給我的教學設計作指導和修改。在修改、完善後,我在二班上了這節課,請傅主任、李老師觀察我的課堂教學,給我的課堂教學實施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再結合他們的意見,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改進,撰寫出更適合本班實際的教學設計來。這樣下來,雖然顯得有些累,但是受益匪淺。與以往的教研活動相比,對自己的專業成長更有幫助。以前,只是上一節課,大家觀觀議議,並不會把這節課再去上一遍,若談教訓,只是很多課文的共性問題,或者等到若干年以後再去上這一課,或許會有一些改進,但天知道會在哪一年,又或是早已換版本了。這樣,教學水平又如何能有較大提高呢?我有幸參加了國培,經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真的感觸很多,收穫也很豐碩。這次網絡培訓,在安排上真可謂獨具匠心。有了這個網絡學習的平臺,我一邊學習一邊與自己的實踐、自己的研究進行對比,幾個月下來我確有“豁然開朗”之感。在平臺上,在班級羣裏,我學到了很多我根本沒意識到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我會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