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七年級語文《口計》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口計》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教學目標:

七年級語文《口計》教學設計

理解文言詞語,學習摹狀的說明方法;熟讀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側面描寫的運用;數詞直接修飾名詞的特殊用法。

教學難點:

側面描寫的作用;古今詞義、用法的異同。

教學性質:

講讀課。

課時安排:

2課時。

一課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參照註釋閱讀全文,自行口譯。

(三)讓學生明確下列知識。

1.古漢語知識:表示時間的詞語;數詞直接修飾名詞;古今詞異義。

2.寫作知識:正面和側面描寫。

3.文學知識:《虞初新志》、林嗣環簡介。

(四)教師聯繫課文,就古漢語知識作講解:

文言虛詞(如而已、以爲、但、然、雖等)、文言實詞(如善、聞、欲、會、覺、欠、伸、畢、衆、備、意、少、舒、名、色、股等)、古今詞義不同(如乳、絕等)、詞類活用(此部分稍帶而過)。

(五)指導學生填寫課後“練習一”空白,目的是理解口技人完整的藝術構思,從而真正進入口技人所設計的“特殊的情境”中去。

第二課時

(一)課文內容分析。(由師生共同完成)

本文是以記敘的方式寫的,但中間對口技表演採用了較多的摹狀貌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很值得學習。

文章第一句總領全文,“善”字貫穿全篇,是概括題旨的關鍵性字眼。第二句是對演出的環境、道具的描摹,第三句是對錶演前觀衆的狀貌的描摹。這一段是對錶演前各方面情況的交代,連用了四個“一”,極力渲染道具之簡單,以襯托後面所介紹的藝人技藝之高超。

“遙聞”,說明聲音之遠。“欠伸”“囈語”則在近前。表現了聲音由遠及近,由外到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表明了事情發生在深夜,人們熟睡之後。“犬吠”烘托了夜深人靜的氣氛,也成爲一家人醒來的緣由。接着便寫一家四口人逐次醒來,孩子哭鬧、大人餵奶、呵斥的聲音。摹寫了由一種聲音的表演轉到幾種聲音的混合表演,掀起了表演的第一次高潮。爲了製造氣氛,作者以排比句式,摹寫四種聲音,造成一種奇妙的效果。最後一句,描摹聽衆聽得入神的樣子。“微笑”寫聽衆心領神會和滿意的神情;“默嘆”寫聽衆爲表演所折服,又不敢出聲干擾。“以爲絕妙”,認爲是到了極點,爲下一個高潮埋下了伏筆。

這裏描寫第一個階段的表演,內容是一個四口之家被犬吠從睡夢中驚醒的過程和狀況,以及聽衆的初步反應。作者採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用表演的情況和效果同時突出表演者對口技之“善”。

第3段是寫一家人醒後又入睡的過程,把聽衆由衆聲各發的喧鬧又引入了夜深人靜的境界中去了。由第一個高潮轉入了低潮。這實質上也是下一個高潮的前奏。

第四段是寫表演起火的情況,是全文的高潮。前兩句先寫起火和一家人的初步反應。接着便把聲音由臥室引到室外,由一家人變成衆多人,表現了火勢發展之迅猛。然後便對火情中的聲音作了集中的描寫。“中間”“又夾”,說明許多聲音相互攙雜同時發出來。

第5段是全文的結尾,簡潔明瞭。正當衆賓客在驚惶失措的時候,醒木一響,突然收束,使賓客們才清醒過來,回到了現實中。並且又連用了五個“一”,再次強調舞臺、道具之簡單,不但表明了其技藝的精妙,而且與開頭相照應。結尾嘎然而止,給人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有餘音繞樑之感。

(二)討論,明確側面描寫的作用。

1.課文中有哪幾處描寫聽衆的神情和動作?

2.這些描寫對突出口技人高超技藝有什麼作用?3.文章開頭結尾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除了首尾呼應外,對錶現口技人演技起到什麼作用?

(三)指導複述和背誦

學生複述口技人整個表演過程。要指導學生理解各種聲音描寫的內涵,理解描寫順序、描寫的場景,教師可舉例示範。然後整理文言文表示時間的詞語,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