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通用11篇)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通用11篇)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1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具有很強的承上起下性質,既包含了低年級的拼音生字詞語教學,也包含了高年級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經過一個半學期的實踐,比較滿意的地方是:字詞教學比較紮實。這學期的語文期中檢測卷也證實了這個問題。雖然字詞這塊知識點很多,看拼音寫詞語,近反義詞,多音字,形近字比較等,但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主要是知識點的難度不大,學生比較容易記住,能較好的鞏固與掌握。

在分析中,我們也發現好些不足的地方,其中問題最大的地方就是閱讀與作文教學,兩者比較閱讀教學問題大於作文教學。閱讀知識點內容繁多,形式多樣,學起來不像字詞那麼輕鬆省力了。從上學期的期末檢測卷和本學期的期中考卷來看,有一種這樣的感覺,似乎卷子上檢測的知識與課文裏的知識點有點脫節,學生在課堂上學的知識點在卷子上好象找不到,32篇課文的研讀,8個園地的學習練習,一個星期7節語文課的學習,可還是弄不好閱讀知識的學習,這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的困惑。

造成學生的閱讀知識學起來困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經過分析,我們發現是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與閱讀知識所要求的理解能力不統一。三年級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還是很淺顯的,

首先:細膩不夠。

主要體現在近義詞的比較運用上。比如,前幾個單元檢測卷中,給予學生一組意思很接近的近義詞語“討厭、麻煩”,“經歷、經過”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進行選詞填空,學生就弄不清楚這些近義詞語之間的細微區別,做起來找不到感覺,錯誤率非常高。又如,在學習了“五顏六色”這個詞語,讓學生學習用“五光十色”造句,好多學生都用“五光十色”這個詞語介紹公園裏的花朵上了。這說明他們對“五光十色”個詞語理解得沒有到位,僅僅停留在顏色多的感悟上,所以,與“五顏六色”這個詞語混淆了,其實我們知道“五光十色”不僅僅是顏色多,還有光澤。這些細微的差別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給予關注,要讓學生聯繫語境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特別是對一些近意詞語的細微差別仔細辨別與比較,引領學生思維思考得儘可能仔細一些,細膩一些。

第二:條理性不夠

一是表現在閱讀題中寫句訓練,這是一種理解與表達的綜合訓練,有時是要求拓展寫一兩句話,有時是想象寫一兩話,我們發現學生寫出來的句子質量不高,有的漏字漏詞,讀不通順;,有的不知道應該寫些什麼,無從下手;還有的思考方向是正確的,但句子表達不清楚。所以,看到這樣的題目,有些學生已經有心理壓力,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操作時有時態度也不端正,不願意仔細思考,胡亂寫幾句了事。這個問題,我們將結合課文進行多樣種小練筆訓練。像對課文的克萊地說幾句話,誇誇文中的阮恆等等,續寫《絕招》故事等,讓學生學會按照要求寫話,寫具體完整、生動。

二是:排列錯亂的句子

三年級的排列句子訓練已經上升到一個高度,每句話的開頭不再有明顯的標誌,需要學生深入理解每一句話,然後從內容上進行邏輯推理,尋找出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繫。每次考到這種題型時,學生失分率都較高,而且一錯最少也有兩題。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還很弱,平時我也經常有針對性地找這方面的練習讓學生強化訓練,但還是感覺問題很大。錯的這部分學生,在訂正的時候,雖然老師分析過了,但還需要老師的幫忙才能正確理解,一個人做不出來的。所以,怎麼樣幫助學生跨過這個門檻,我們也想聽聽老師們有什麼好建議。讓學生能在這方面學得好一點。

第三:審題不夠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學生不會讀題目,不知道題目的要求是什麼,有的學生讀題不夠認真,題目沒有讀完,只看見幾個詞語就動筆做了。

特別是有些題目是很有埋伏的,學生的答題情況幾更糟了。記得一次檢測中,有這樣一個閱讀練習:要求學生畫出具體寫庭院特點的句子。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爲這個題目很簡單,就畫了這一篇文章的總起句。包括我自己在批閱卷子的時候,一開始也疏忽了,也覺得應該畫文章的總起句,其實,這樣做是錯的,因爲題目是要求找出具體描寫庭院特點的句子,裏面有“具體”這個詞語,所以不應該畫總起句,而應該到深入到文章裏面去發現,畫出具體描寫庭院特點的句子,這樣的句子有好幾句,不是隻有一句話。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引領學生學會閱讀題目,學習對題目進行咬文嚼字的閱讀,讓學生學習帶着謹慎和研究的心情讀題目,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

以上這些薄弱方面都是我今後的教學中要克服的,克服了這些弱項,弱項就能成爲教學的增長點,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增長空間。所以,我準備在課堂上,利用課文、以及作業本上的一些閱讀短文作引子,訓練學生的對字詞的理解與感悟,也訓練學生對段落邏輯關係的理解與領悟,設計一些專項訓練題目,讓學生的思維能細膩一些,條理一些,全面一些,深入一些。

關於拓展題目,從往年的期末檢測卷的拓展題目來看,已經完全走出了課本,也走出詞語手冊,有一種冷,難,的趨勢。就如上學期末卷子中是用十種動物比喻生活中十種不同個性的人。有幾種動物與學生生活沒有一點聯繫,學生根本理解不了,像地頭蛇,中山狼,學生不理解,好多學生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認爲中山狼就是中山上的一隻狼。所以,僅僅關注書本里的拓展知識和詞語手冊上的拓展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擴大範圍,多樣積累,需要在平時的課堂上做生活的有心人。今年,學生人手一本知識大全,基本上我們也就在這本書上去搜索一些適合三年級段的課外知識,每天找一些背一背,讀一讀,並讓家長幫助抽背,簽名。在這次的家長會上,我安排了一個小時的學生的才藝展示,讓一些家長感受到了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與優秀學生的差距,因此,這次家長會應該說是非常有效的,部分家長確實比以前重視多了。畢竟在學校裏的學習還是有限的,非常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今後,我還會想法與家長多聯繫,多溝通,儘量讓他們幫助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輔導工作。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2

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

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後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

第三,作爲排在本單元最後的略讀課文,我注重發揮其承上啓下的作用。開課時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結束時,又引導學生對整組課文進行簡單回顧,並安排課後練筆,使整個單元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3

說起合作學習有人認爲一年級的孩子還太小,自己還管不了自己,什麼都不懂,根本不會合作。其實,專家研究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爲,在幼兒階段,兒童對合作選擇的認知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其中超過一半的幼兒知道在面對問題時可以通過與同伴合作解決,這說明孩子已經有了合作本領。學習和遊戲是相通的,我們也要教會孩子在學習中的合作,幫助孩子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回顧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識字學習中的合作:

1.找生字詞:同桌對照一下找的一樣嗎?如果不一樣一起讀讀生字所在的句子,商量一下該怎樣組詞正確。這是最簡單的合作,孩子們都願意去做,且都有能力做,可以說是簡單的合作熱身。

2.學生字詞:教師出示生字詞以後,同桌你讀一個,我讀一個,如有不對的地方給對方糾正後再讓對方讀一讀,讀完後同桌交換讀。這個過程即是認識的過程又是檢查監督的過程,這是要求稍高一些的合作學習。

3.去掉熟字讀生字:請同桌兩個人互相說說這些字是怎麼記住的,然後互相讀給對方聽;或小組內說說科學記字的方法。

寫字中的合作:

一、同桌一起空寫田字格里的字(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寫字經驗,如果寫的一樣就說明正確,如果不一樣討論一下錯在哪裏?)

二、同桌把生字卡片上自己認識的詞語讀給對方聽,即鞏固自己已經認識的字詞,又互相補充了對方認識。

三、小組互相監督平時的讀寫姿勢、紀律情況、發言情況等,週五班會上學習習慣互評打分。

閱讀學習中的合作:

1.同桌對照一下自然段序號標註的一樣嗎?不一樣的找一找問題在哪兒?

2.同桌每人讀一個自然段,不正確的地方馬上給對方糾正,然後再讀這個地方。

3.小組內每人讀一個自然段,不正確的地方糾正後再讀。

4.小組內分較色朗讀,小組長分好工。(爲今後真正的小組合作打基礎,樹立小組長威信)

爲了讓學生儘快學會合作學習,我把競爭也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快速記住漢字,在合作與競爭中正確閱讀課文,在生生的互相幫助和提醒中不斷進步,這樣的上課效果甚佳,我發現所有學生合作學習的這一刻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思維得到最大發揮,記憶也特別牢固。

贊科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思維火花競相綻放,創造潛能得以發掘,個性品質得到培養,真正達到教師授之以漁、學生收之以魚的成效。

實驗這段時間,我的真正感受是:我要堅持下去,儘快讓合作成爲孩子們的學習習慣。低年級的學生不是不應該合作學習,而是合作學習的習慣應該從低年級抓起。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4

《尊嚴》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說理性文章。它講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還沒有成爲富翁前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正是因爲他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尊嚴,並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暴露了我對於教材挖掘不深,缺乏教學機智、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以及缺乏學法指導等方面的問題。

由於對教材沒有深入地挖掘和領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自己還是“背課”的痕跡過重,課堂隨機應變能力較差。整節課給人感覺總是“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比如,設計學生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時,我先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誰讚美了哈默?是怎樣讚美他的?二是爲什麼會讚美哈默?對於第一個問題,由於學生在課前進行了預習,所以看到問題後便可以直接說出答案。但此時,由於我還不能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還是安排學生自讀課文說出答案。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在“背教案”。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讓學生直接回答,然後再自讀課文思考第二個問題。

再如,本課的重點就是“尊嚴”的含意,但這一重點在我教學設計中並沒有很好地體現。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反重強調哈默是有尊嚴的,但是教師並沒有抓住這個詞,讓學生真正體會“尊嚴”在課文中的含意。在參考其他教師的實錄以及自我反思後,我認爲應該在課文教學伊始先讓學生說一說字典上對於“尊嚴”一詞的解釋,以及自己對於“尊嚴” 這個詞的最初理解。在學完課文後,再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自己對於“尊嚴”這個詞的新的理解。再指導學生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讓學生正確理解,當時傑克遜大叔其實並沒有預見到哈默以後會成爲百萬富翁,而只是讚賞他的個性。說明只有一個有尊嚴的人在今後的生活中才會取得成功。此時,可以順勢力導,問學生:一個有尊嚴的人還應具備哪些品質?從而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嚴外還應具備其他好品質。最後昇華主題,讓學生對於那些同樣也渴望成功的人說一句話。從而深化學生對於課文主題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學法指導。講讀課文的目的,是希望以講讀課文爲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分析課文的方法以及相關學習方法的指導。但在我的這節課上,卻是教師在“牽着學生走,教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整節課給人感覺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教師的一個陪襯而已。以分析哈默的語言爲例,我事先將書中哈默的語言依次做成了課件,在授課過程中逐步出示,並讓學生通過對比讀體會哈默的性格。這樣做雖然實出了教學重點(通過分析哈默的語言體會他的性格),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句子分析與課文相分離,並且沒有更好地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我認爲以下做法很值得嘗試。那就是以“當……時,哈默……反映出哈默是怎樣的人?”這樣的形式,先帶着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找到哈默的第一處語言,並進行分析,指導朗讀。然後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再自己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語言,完成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再加以指導。這樣既可以將課文分析與朗讀指導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以上就是我上《尊嚴》一課的體會和總結,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克服自己存在的缺點。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5

本單元主題是“奇妙的海底世界”,三篇主體課文《奇妙的海底世界》《海底村莊》《圓圓的沙粒》。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海底漫步》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海底世界的神奇、迷人人民羣衆採。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可使學生了解海洋的知識,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大海進行探索的慾望,產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在教學中,我立足於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確立了以讀代講,仔細品味,圖文並茂的學習策略,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了讀、品、思、聯等豐富的多層次的方法,課件的插入又豐富了學生想象的空間,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發展和提高,激發了學生熱愛大海、樹立探索大海奧祕的志向。

二、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使他們潛心閱讀,深入思考。重視了學生質疑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進行探究性閱讀和思考。在探究性閱讀中,還組織學生合作閱讀、交流、討論,使學生取長補短,互相補充,增加了學生信息量,爲深入學習課文,作了充分的準備。

在教學《海底村莊》時,形式多樣的閱讀更成了學生個性化行爲的發揮,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自由讀,同桌讀,出聲讀,默讀等。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章,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薰陶。

三、協作交流更是成爲本階段學習的重要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相互討論,協作交流中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過程,交流是人類的一種心理需要,對語文學習來說交流則更重要。

四、實現了語文整體教學,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課堂並非孤立於現實世界之外的學習空間,要把課堂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語文與生活的關係最爲密切的,用語言表達和交流是人類的基本生活需要,在輕鬆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學習語言,真正實現了整體語言教學。

五、個性的表達,成爲本單元教學的重要部分,學生在先確立自己的想法,記下自己的想法,然後到小組中進行交流,這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揮,又在交流中得到語言的訓練,能力的提升,效果三分明顯。

六、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因此我在這一階段教學中努力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構建大語文課堂,在每課結束後並不因此而止步。而且以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爲目標,給學生設置拓展想象的空間。通過想一想、畫一畫、寫一寫等形式,更深入地對海洋世界進行了解,引起了學生的更深層的嚮往,使學生得以了更豐富的訓練。

七、本階段教學中的不足。

1、由於本地區與海距離太過遠,學生都沒有看見過大海,使學生在學習中只能看圖片,效果不明顯。

2、通過引導想象和創設情境,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表達出感受,雖然學生讀得很充分,但沒有真實看到過大海,學生的情感一直沒有達到高潮沒有達到最高水平。

3、在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6

初三語文課歷來被認爲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比較難把握的科目,尤其是複習階段,教學任務比較重,學生的複習舊課程的興趣和用心性也要把握。本文就自我在初三語文教學中的一點做法談幾點自我的看法,不足之處期望大家給出批評指正。

一、情感共鳴,激揚學生學習興趣。

1、情感引發

精心設計導語,爲課堂創設濃郁的感情氛圍,是引發情感的重要藝術手段。好的導語能夠導引和控制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順向心理定勢和和諧的課堂氣氛,構成良好的教學準備狀態,使學生迅速進入預定的教學軌道,能夠說是教學成功的基石。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情景交融的佳作,它們或激昂、或深沉、或喜悅、或悲憤,在開講時,先適當導控一下學生的情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應。例如《沁園春?雪》,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反覆誦讀體會詩人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全班賽讀,激發學生誦讀的用心性,以帶動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最後教師進行範讀,使學生情趣激昂,體驗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偉大的英雄氣概,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學生就因此對我的課感興趣,喜歡上了語文。

2、興趣激發

要使學生從本質上深刻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把文章的情與理相互聯繫在一齊。例如在學習《孔乙己》的時候,學生們感到孔乙己既可笑、又可憐,值得同情。這樣的認識顯然還是停留在課文的表層。於是我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造成孔乙己杯具的根源,認識到封建科學制度和冷漠的舊社會的罪惡。

二、因材施教,靈活採選用教學形式和方法

1、教學形式要出奇奪勝

好奇好勝是初中學生的特點之一,新異的刺激能引起他們的定向探究活動,因此初中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往往來自於新。例如在閱讀課的設計上,我經常變換花樣,採取的形式有討論型、競賽型、摘記型、列提綱型、比較型、質疑型等等。讀書的方法有淘汰朗讀法、學生互相指定朗讀法,分主角朗讀法、競賽朗讀法、配樂朗讀法等等。課堂教學小結有概括式、評儀式、歸納式、理序式、抒情式、承上啓下式、檢測式。由於經常變換各種方法,學生聽課常聽常新,從而有效地持續、鞏固了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

2、教學方法要百變多樣

教法的變化更主要的就應體此刻單元教學的整體設計上。我在安排單元教學方面,一般是這樣處理的:講讀課以老師講授爲主,學生讀、析爲輔,準確地傳授知識,自讀課以學生讀練爲主,教師點撥爲輔,到達學生鞏固新授知識、提高讀說潛力的目的;課外自讀課,以學生讀用爲主,教師檢查爲輔,使學生能正確的遷移新授知識與潛力。

三、作文下水,思路與學生同步

好些教師只教學生寫作文,其實自己並不見得會寫作文,教師不下水,那是隔靴搔癢,對學生的評批也不能對症下藥。

1、堅決不用套話、空話,要明明白白地指出該文的優缺點。

例如學生寫“我的老師”之類的文章,運用了典型事例表現了一個老師的盡責、有愛心、淵博等優秀品質,我們評他寫得好,就不必說“中心突出、選材恰當”等套話,我們應在文中每一個事例旁註明該事反映了老師的什麼品質,並在文末寫下這樣的總評:“文中的老師很使我感動,我期望也能像他一樣。”假如文中有個別事例是剩餘的',甚至是有礙中心的表達的,就要把它圈出來,在旁邊註明“此處應刪(改)”,並寫出具體理由。

2、和學生建立起一種作文“會商”的關係

評語要儘量使用商量、談話的語氣。學生認認真真寫下一篇文章,是學生的一項勞動成果。我們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學生也會因此而受感染,反過來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也就不會冷漠地對待我們的“評、批”。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我們的“評、批”採取了商談的語氣,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極大的尊重,必然會從心理上十分自覺地理解老師的指導。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的“評、批”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3、評語的形式拒絕程式化

要做到個別輔導與全面提高相結合。“評、批”不務必在作文簿上寫,也能夠在課堂上講;不務必只有老師評,也能夠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小組討論;不務必只有老師評學生的習作,也能夠讓同學評老師寫的同題的文章。總之,不管哪一種形式,只要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用心性和寫作水平,我們都能夠去嘗試採用。

4、評語的導向重在指導和鼓勵,拒絕批評式說教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見成效的方法。我每次進行語文問卷時,都要調查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問題,但每一次的調查都不容人樂觀――喜歡課文的學生總是少數,而害怕作文則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呼聲,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複雜,但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則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因此,我認爲初中語文老師要保證教學質量,務必下大功夫培養和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興趣培養起來了,一切事都好辦;興趣培養不起來,往往會勞而無功。

以上就是我對初三語文複習課的一點反思,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7

第二單元圍繞“祖國在我心中”分別安排了《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主要是讓學生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從而也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再通過演講稿的形式表達出來。

可想而知,“愛國”“演講稿”這兩個詞對於學生來說,既陌生又難下筆,沒有豐富的材料支撐,一篇好作文很難湊成。於是在上完《詹天佑》一課之後,我就引導學生去搜集相關的愛國人士的資料,再通過“講故事”讓學生將自己蒐集的材料用自己的話進行講述(也當作是才藝表演。實際沒有預想那麼好,學生大部分拿着資料讀,自己無法概括)。

在學習《中華少年》一課時,我再次發現學生的課外積累非常欠缺。《中華少年》是一篇詩歌,這個因爲作者對祖國的文化了解甚深,因此感情充沛,具有可讀性。然而,在講解時,學生並不瞭解,所以講起來比較費勁,即使他們讀得很起勁。因此,我又讓孩子利用週末去查找了“四大發明、漢服、唐代名人名作、唐服、清代文化、神舟飛船”等資料。

也剛好,我翻閱《社會與品德》一書時也發現第二課題適合學生了解中國的歷史,因此也提前將這一課題讓孩子學習了。

該有的材料有了,怎麼讓孩子寫好演講稿呢?在張老師的建議下,我佈置孩子回家抄一篇優秀範文,第二天在上作文課的時候,學生可以學習範文的寫法,再配合以前蒐集的材料,讓孩子先確定演講的一兩個觀點,然後再將相關的材料模仿範文進行改寫。這樣一來,學生的寫演講稿的熱情很快調動起來,一節課沒能完成,他們要求再給他們時間完成。

根據查閱作文的情況,雖然發現有些學生由於對材料讀得不透,出現材料安排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或者邏輯順序,出現笑柄,或者混亂的情況。但也驚奇的發現,以前學生找的材料,甚至是課文的內容也讓孩子們當作作文的豐富材料,如劉丹寫到“看!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臥在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之中;聽!黃河那滔滔不絕的波浪一浪接一浪,不停拍打着海岸邊的岩石!望,崑崙山那峻拔的身軀,直插雲天,高不可攀。這都是我們祖國的山川。冰山上的雪蓮教會了我們純潔,海風中的乳燕教會了我們樂觀與勇敢,藍天下翱翔的雛鷹教會了我們頑強。”通過改寫,形成了一篇不錯的演講稿。因此,平時的資料積累對學生的作文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不過資料的打印比較浪費錢,摘抄比較花時間,這個問題,需要再另找解決的方法。)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8

上個星期初二年級舉行了階段測試,既是對學生學習的檢驗,也是對老師教學的檢測,通過這次階段檢測,我覺得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還存在着不少的問題。

一、對學困生的耐心還有待提高,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與時間都放在了優等生的身上,對於學困生只是課堂上關注,而課後並沒有緊盯不放,所以不少膽大的能賴皮就賴皮,他們也知道老師不高興跟他們多煩,久而久之,成績和習慣越來越差。因此這次測試我班查分率較高,導致平均分大幅度降低。

二、對優等生的基礎知識抓到不夠牢。和陸華成老師交流之後,發現他非常注重基礎知識,嚴格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及時複習,每節課前5分鐘抽查,漸漸養成習慣之後,學生會自覺去複習學過的知識,甚至不需老師的抽查。

三、降低難度,讓中等生找到成就感。習題一定要精練精講,難度適中,畢竟初二的學生理解能力還不夠,所以不能用中考的標準提前要求他們,讓他們產生恐懼感,反而會越學越沒有信心。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9

這是我班孩子在小學裏正式學習拼音字母的第一課。這麼說是因爲,所有的孩子在幼兒大班或者學前班都已經學過所有的拼音字母。不過,像在小學裏,這麼規範地讀、寫、練習還是第一次。課上完後,我很滿意。孩子們的聽說讀寫基本上達到了我課前的預設目標。

之所以分成3個課時來上,而且第一課時只安排上一個字母a,那是我想,要讓孩子們在學拼音的第一節課上充分感受到學拼音的樂趣,讓他們覺得其實,學習拼音一點也不難,讓他們愛上拼音。而且,針對一年級小朋友的年齡特點,課堂上應該多多使用各種教學鼓勵手段和方法,提高他們對學習字母的興趣與期待。所以,我降低難度,把字母a就學一個課時,想讓孩子們學完後還想學o和e。

整個課下來,孩子們興趣盎然。

學習字母發音,孩子們很投入。如“a“。a的音不難念,聯繫生活實際,學生就能很快發現,他們在很多時候都要用到這個音。課堂上,我既想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啓發他們的生活經驗,所以要設計不同的形式來念a 甚至唱a。另外,我想要每一位學生都能讀準音,但又避免枯燥乏味的練習,所以,各種有趣而又實用的鼓勵手段讓孩子們讀了又想讀,因爲他們最喜歡錶現自己了,我又何樂而不爲呢?

學習書寫時,我試圖從圖畫中抽象出字母的形,學生經歷了由形象到抽象的概括,在腦中有了一個整體的輪廓。再用兒歌幫助記形,並要求書空,調動學生所有能調動的器官,幫助他們更快更牢固的記住字母的形。

四聲調的學習是最困難的。特別注意第二聲和第三聲是教學的難點。

經過學生自己思考的東西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學時,我先要讓學生自己去比較聲調與汽車圖,發現聲調的不同形狀。

然後,再把聲調的學習放到詞、句中去,使他們容易理解,讀準字母的聲調。

當然,這纔是孩子們的第一課,不可能什麼都在一課就完成了。允許孩子們慢慢地接受和吸收。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10

要期中考試了,我的心裏很緊張,一點兒底都沒有。因爲我們班的孩子太好動,加上自己對學生的學習習慣要求不嚴格,一部分孩子學習起伏很大,表現不穩定。爲了能發現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我仔細分析了試卷,總結如下:

全班平均成績是95.33.分,有49人達到了優秀,4人80多分,1人72.5分,還有1人54.5分。

一、基礎知識

第一大題“照樣子寫一寫”,應該照着樣子每個字母寫三遍,結果有的孩子寫了好多遍因此全班扣了8分,這幾個同學就是看題不認真了,沒弄清題意。

第二大題“按要求分類”,全班扣了11.5分,學困生對聲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掌握地還不夠好,要聯繫家長加強輔導,讓孩子及時跟上教學進度。

第三大題是“拆分音節”,是本次考試中丟分較多的題目之一,全班共扣37.5分,平均失掉0.68分。出錯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孩子還沒有熟練掌握jqx和ü相拼時的去點規則。

第四大題是”看拼音寫筆畫”,全班扣了33分,平均失掉0.6分,原因是學生對一些筆畫名稱掌握不牢固。

十一大題是選擇正確音節,全班丟了24分,平均失掉0.44分,部分學生對二類字掌握不好,有的有漏題現象,有的平舌音和翹舌音掌握不好。

二、閱讀題

本次考試的閱讀題比較簡單,是我們語文書上學過的課文《畫》。應該說本課孩子們掌握得是比較好的。但本題扣了23分,平均扣了0.42分,有2個孩子把第3小題漏掉了,還有個孩子兩個小題都沒有,。有的孩子錯誤的地方就是寫反義詞時,由於字沒學寫,把字寫錯了。

三、寫話

寫話是本次扣分最多的一題,全班共扣61分,平均扣了1.1分。原因是我們就是在語文園地裏遇到了這樣補充句子的題目,讓孩子寫在書上而已,格外練習的時間沒有。好多孩子不明白“

語文階段性教學反思 篇11

三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共同研討、總結關於三年級語文階段性作業設計的相關內容,聆聽每個人的獨到見解,讓我從中領悟到很多有關作業設計的新思路。現將個人分析和商討內容敘述如下:

一、題目設計

作業設計一共有四大塊組成。第一部分屬於積累運用,側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第二部語文與生活,聯繫生活實際,記錄美好生活,鍛鍊學生的口語交際;第三部分閱讀理解,不僅有課內、課外閱讀,還考察“快樂讀書吧”裏的名著導讀內容;第四部分習作,不僅考察學生看圖片的理解力,而且鍛鍊同學們的想象力,需要續寫故事。所有作業設計層層遞進,點面兼顧,對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有直觀性的評價作用。

二、難易度分析

積累運用部分,有會認字需要選擇正確拼音,多音字容易出錯,比如“處理”的“處”,“模仿”的“模”,會寫字裏邊比較難的有暴風雨的“暴”不是最後筆順不是“水”,平時都強調,但有些同學就是寫成水。補充詞語都能做對,就是選詞填空做的不好,因爲對成語不理解就不能夠熟練運用,這一部分錯的比較多。最難的要數標點符號和修改符號的運用,平時都會練習,讀課文時刻意加上標點去讀,但是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同學不能夠恰當運用,以後還要多進行強調。還有個別同學不理解題意,將修改符號想成了標點符號,對標點符號進行修改,這都是不認真讀題造成的失誤,以後還要強調做題前必須先讀懂題目。根據首先內容填空做的相當不錯。特別難寫的字錯了還會再進行進一步強調。

語文與生活,考察同學們對假期經歷的新鮮事做好記錄,平常多以暑假進行練習,而這一次需要先選擇假期再進行書寫,很多同學只顧着寫事情,沒有標明假期,相當於還是沒有看清題。

閱讀理解將“快樂讀書吧”的《安徒生童話》設計爲考察題目,三分之二的同學都能夠做的全對,可見平時確實是用心去讀了。每週都會有專門的閱讀課,讀完之後大家進行交流,對做這這些題也有一很大的幫助。課內閱讀《秋天的雨》裏邊考察到對文本的理解以及小練筆思考,課外閱讀考察查字典能力,理解難懂詞的方法,更檢測孩子們對文本的解讀以及想象力的預測。結構合理很符合學生思維能力,很符合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作文因爲屬於續寫,所以很多同學都沒有加題目,這種失誤還需要進一步強調,內容都能夠由事及理,把情節說清楚,語言再通順些會更好,平時還需要多加練習。

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多閱讀語文課標,按照指導思想進行授課和輔導,讓學生在減負的同時,學習質量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