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通用14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通用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通用14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課堂上我依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首先我給學生玩了一個猜季節的遊戲,學生很有興趣,都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這樣已經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然後,我把四季比喻成了魔術師,會變化出不同的模樣。又運用了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不同的季節,春天我用的是看,夏天我用的是聽,秋天我主要用的是摸和聞,冬天我用的是小朋友自己去感受,這樣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學習,就不會覺得枯燥。

2、隨文識字

在教學中,我主要用到的是隨文識字的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在知道意思的情況下學到新的字,能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更能理解字的意思,還可以找到詞語,便於他們組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在上課時着重從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一是在識字時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去識字,比如說看字形,用加一加的方法,猜字謎,編兒歌等等,喜歡哪種就用哪種。在本課中,因爲怕上課來不及,所以我分成2課時上,在第一課時的最後,我加入了筆畫的書寫,是讓學生在寫生字時做個鋪墊。又達到了書寫練習的效果。

3、朗讀指導

是在指導課文朗讀時,讓學生先想像自己就是那說話的,可以幫助學生總結下應該用怎麼樣的語氣,讓他們觀察教師朗讀時的表情;接着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演,並告訴大家這是表演讀。

4、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認知,因此我在預設中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四季還有什麼會說,也來模仿課文寫一首小詩,例如:"桔子紅紅,它對人們說我是秋天"學生不能按照老師想的來說。

5、今後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1)不要設計對達到目標沒有作用的環節,不要提了問又沒讓學生回答而進入下以環節。

(2)語文教學不是讓學生被動地獲得知識,而應是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去發現知識。識字教學中要注意識字方法,注重培養識字能力。

(3)培養小組帶頭人,讓小組合作更富有實效性。

(4)因爲環節比較多,所以時間上來不及,可以分成2課時上。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2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在學習《四季》一課的“我會認”的生字的時候,先讓學生在小組裏合作學習生字,再運用老師交給的方法識記字形,然後全班交流總結方法。如編兒歌(春:三人看日出),加一加(尖、地、就、彎),換一換(說-悅,蛙-娃),生活識字(青、夏學生的姓和名中的字)等方法。爲了讓學生真正記住這些生字,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或說一句話。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人人都參與了課堂學習,大大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促進了語言文字訓練的效率。

不足之處:

1.對學生的評價還是缺乏感染力。在朗讀感悟這一環節中,評價語顯得尤爲重要。缺乏了有針對性的評價。

2.缺少對個人表揚。在低年級階段,表揚是極爲重要的。到位的、及時的表揚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在整節課中,缺少及時的個人表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3

《四季》是新教材中的一篇有趣的課文,它的兒歌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美,並且四幅插圖色彩豔麗,文中要求會認字有10個。我設計的這節課以識字爲主,同時也加了朗讀訓練。反思本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隨文識字,滲透識字方法。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字,培養學生識字興趣。我在課堂中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分散識字、分散難點,生字多次復現,在不同的語境中反覆識字,注重識字方法的滲透,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和能力。在課初,我問學生:“現在是什麼季節?一年中除了秋季,還有哪幾個季節?”隨着學生的回答,我出示了寫有季節名稱的詞卡,然後讓學生讀讀。這幾個字,大部分學生都認識,很容易讀出來,於是我便問:“你們都在哪認識的?”有的學生是在人名中認識了“冬”和“夏”字,有的通過讀課外書認識的,還有的是別人教的',有的學生先記“禾”再記火“和起來就是“秋”字,熟字加熟字也是一種識字方法,學生識字的途徑很多,除了從課堂中去學,只要認真觀察,做個有心人,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認識到漢字,漢字無處不在。這樣在隨同識字等多種形式識字時,分散了識字量,從而降低了難度。

2.展開想像,讓朗讀富有個性。

學習語文,重在讀中感悟。朗讀是感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是教學的基本任務。但讀要選好時機,恰到好處。在學生生成情感的時候,帶着感情去讀更有利於進入境界。因此在學生讀文之前,我先引導學生看圖,把看到的說出來。有的同學說:“我看到小草剛從地下長出來,很嫩,很綠。”有的說:“我看到小鳥嘰嘰喳喳地飛來飛去。”學生們用充滿童趣的語言,把春天的美景表達出來。這時再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文章語句的優美,讀出“草芽尖尖”的形象,感悟到“尖尖”一詞所蘊涵的春季特點。到這裏我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又進一步挖掘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沉睡一冬的草芽從地下鑽出來,當兩隻小眼睛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時,它的心情怎樣?會對小鳥說些什麼?”同學們的想像力進一步豐富了文章,昇華了情感,這時再來讀課文,春天味道更濃了,感覺更深了。”此時,我又做了範讀,我的朗讀超越了文本內容,語氣也不同,在我的啓發下,學生的讀法也各式各樣,從而使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啓迪,美的薰陶,真是百花齊放,讓朗讀富有了個性。

本課教學結束了,回想起來,確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識字還不夠實,缺少遊戲鞏固識字的設計,教師在設計學生做小詩人的這個環節時,回答的學生很少,老師的引導不夠,應該引導學生先觀察圖畫的內容,在仿照書上的內容說話。

總之,上一次課就是成長一次,出現問題及時反思,爭取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希望以後不斷地進步。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4

《四季》是新教材中一篇有趣的課文,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美,並且四幅插圖色彩豔麗,適合朗讀且能很好地體現新課標理念。

一、實施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着手設計

1、以學生有層次的讀課文,代替教師的講解: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系列有層次的讀。初讀正音──再讀認字──熟讀理解──選讀朗誦,通過變換各種形式進行朗讀,幫助學生儘快地熟悉課文,理解和運用語言。

2、在情境中識字,提高生字的復現率: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孩子去讀:讀圖上的字、讀詞組、讀句子、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漢字不斷地自然復現,每次的出現又有一定的層次──從有拼音到無拼音,無意中使漢字得到鞏固。

3、以情帶學,自然地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孩子去欣賞四季優美的圖片,接着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季節和喜歡的理由,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情感體驗拉近與課文之間的距離;然後設置如下情境: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季節中的一處景觀或其它事物自己編兒歌進行擴展練習,使學生體驗大自然的美麗和奇妙。

二、經過了一節課的教學效果卻並沒有想象中的好,存在着不足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吸取教訓

1、過分注重朗讀教學:

本次教學中的較大失誤,是上《四季》之前就高估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對學生的'朗讀水平沒有做到真正的心中有數。以至教學時沒有真正讓學生通過有層次的讀課文來理解課文,運用語言。

2、課堂環節不緊湊,未能真正做到抓住學生的興趣教學:

學生對讀的不感興趣,再加上本節課的其它環節不能及時跟上輔助,使得教學節奏過慢,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語言的興趣,更談不上讓學生在情境中識字。

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一年級教學的年齡特點與教材特點,在課堂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實效的結合上下更多的功夫。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5

一、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本課採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導入課題的方法,美麗的秋景動畫,加上教師充滿激情,詩情畫意的配樂朗誦,把學生帶進了碩果累累的秋天,吸引了所有的學生。學習本課時,正值秋季,所以安排秋季圖片導入,自然、親切。通過自然的導入,揭示了課題,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上課伊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爲下一步學習課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在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我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注重學生詞彙的積累、說話的訓練、語感的培養,體現以讀爲主,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課文,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贊可夫認爲,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讓學生在讀通全文的`基礎上自由選讀便是“觸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學生的讀必定是從內心體驗出發,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豐富想象,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的點撥,旨在再現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促使學生對語言有細膩的感悟。另外,課中春、夏、秋、冬幾幅動畫的插入,不僅再現了當時不同季節不同景色的特點,而且充分利用了多媒體這一資源,突破了難點,培養了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使孩子瞭解到四季景色的不同特徵。

三、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項不忽視的內容。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每節課上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即使是寫1-2個字。既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學原則,又將課外作業在課內完成,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真是一舉兩得。

四、課前安排的收集資料,以及課中安排的畫一畫、唱一唱、背一背、說一說這些環節,不僅幫助學生積累了知識,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讀美了課文,讀懂了課文,從而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6

今天學習的是第四課《四季》。開課伊始,我先讓全班對比、發現第四課和第三課的異同點。我的課堂上,“誰的眼睛最亮”“誰最會發現”“誰最會思考”就是“五字箴言”,我希望孩子們在“發現之旅”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果然,孩子們慧眼識珠,知道第三第四課都是詩歌,第三課沒有分小節,而第四課很明顯分了四小節。我問,怎麼知道是四小節呢?聰明的孩子說:“每個小節都是寫一個季節的,而且都有文字和圖畫在一起。”我告訴他們,這就是文字與圖片建立了一一對應的關係。要想讀好詩歌(包括童詩),孩子們一定要先認識詩歌是可以分行、分小節寫的,和課文的自然段不一樣。我們老師不需要直接教給他們,只要一句話“你們看看,發現什麼不同了嗎?”就夠了。在對比、觀察中,思維力也得到了提升。除此,更要在落實語用中提升孩子們的表達力。

一、落實語用:學會用固定句式說話

我出示了第一小節,關於春天的描寫。在範讀、齊讀、男女生賽讀、師引讀生接讀、想象畫面讀、帶動作讀後,我問全班:“‘我是春天’這句話是誰說的?你是怎麼知道的?”馬上有孩子說,是草芽對小鳥說的,從“他”和“對”字就可以知道了。我再適時推進一步:“所以說,講話的時候要有——,還要有——,而聯繫他們的就是這個‘對’字。”孩子們明白了,要有說者和聽者,說者要說得清楚,聽者也要聽得明白。我讓孩子們用上“······對······”的句式說話。站起來說話的孩子基本能表達清楚,還有的孩子藉助這個句式提醒自己的同桌要認真聽課呢。

二、落實語用:學會藉助插圖說話

統編版教材低段語文教學,一定要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讓學生知曉什麼是圖文對應的關係。學習第二小節時,我問孩子們:“爲什麼是荷葉對青蛙說話呢?而且還一定要說‘我是夏天’?”一個孩子小聲地說:“荷葉看到青蛙坐在荷葉上······”他不知道該怎麼說下去了,看得出孩子此時此刻很緊張不安,或許擔心自己說不好吧。我給了他一個大拇指,大大點贊他的發現和想法:“是啊,你們看,青蛙正舒舒服服地坐在荷葉上呢,他雙手插着腰,臉上還帶着笑,正聽荷葉說話呢。”圓圓的荷葉、笑眯眯的荷葉、可愛的青蛙、呱呱叫的青蛙,躍然紙上,也蹦蹦跳跳地跳進孩子們心中了。這回,我讓孩子們用“······笑着對······”的句式說話,孩子們說得更開心了。一年級的孩子還是以形象思維爲主,配以課文生動形象的插圖學習表達,是事半功倍、一勞永逸的事情。

三、落實語用:在發現中感受語言形式的變化

孩子們興致勃勃地送走了春天和夏天,迎來了秋冬。指導朗讀後,我還是希望送給孩子們一雙慧眼:“秋天來了,和春天夏天相比,你們又發現了什麼?”一個男孩迫不及待地高高舉起了小手。我示意他站起來大聲說,他說:“秋天是自己對自己說話。”我按下心中的竊喜,追問他:“你是怎麼知道的呢?”他說:“沒有‘對’字了。”一年級的孩子說話就是這麼直白、簡單,可是,啓發孩子善於發現語言的變化,捕捉語言不同的表達方式,不正是統編版指向語用的教學主張嗎?於是,我輕輕一點撥,孩子們即刻心領神會:說話可以有說者,有聽者,也可以自己和自己說喔。當心中藏着什麼小祕密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和自己說呢。他們都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了。看着他們的小臉蛋,我也禁不住在想:每個孩子的小腦袋中究竟藏着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呢?

四、落實語用:藉助思維導圖提升思維力、表達力

思維導圖作爲思維可視化的工具,可以檢驗思維軌跡、思維品質。藉助思維導圖梳理課文脈絡,我總是樂比不疲、屢試不爽。畢竟是一年級的孩子,我不能說這麼專業的專業術語,我“騙”他們說要畫好“藏寶圖”,免得寶貝不見了。啥寶貝呢?就是一顆顆會發芽的種子。教師的教學語言同樣要富於變化,還要富有童真童趣,要說孩子們聽得懂的話,要說能滿足孩子們好奇心的話。有了前面兩課“藏寶圖”的畫圖功底,當我拿着幾根不同顏色的粉筆時,孩子們不僅明白還興奮起來了。我說,用什麼顏色的粉筆?孩子們說,四季五彩繽紛,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好,我用不同顏色畫了一個橢圓。我接着說,這顆種子叫什麼名字?孩子們說,四季。我寫上關鍵詞“四季”。我又接着說,這顆種子應該發幾個芽芽呢?這回全班幾乎是異口同聲還拖長聲音說“四——顆——”。我說,第一顆種子是哪一顆?用什麼顏色的粉筆?孩子們說,春天,用綠色的。就這樣,綠色的春天、紅色的夏天、金黃的秋天、白色的冬天——四顆被陽光照耀、被雨露滋潤的種子破土而出,發芽了,它們還抽出了新的枝葉呢。看着黑板上這幅有一級分支、二級分支的思維導圖(藏寶圖),孩子們再次歡呼起來,有些忍不住自己也在課本上學着畫起來了。然後,我讓孩子們看着思維導圖,背誦課文、複述課文,水到渠成。思維導圖——我們的“藏寶圖”,就是這麼價值連城。

統編版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力、思維力、表達力。而指向語用、落實語用,是最佳路徑。本篇課文的教學,我讓學生在觀察插圖中,在發現語言變化中,在梳理課文脈絡中,並抓住語言訓練點(學會用固定句式說話),帶領孩子們一起經歷了“發現之旅”,也見證了“落實語用”的語文課堂。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7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繫,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四年級的《四季的色彩》一課,雖然學生對顏色並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瞭解,而且因爲學生第一次接觸水粉顏料,可以說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裏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教室裏的後面黑板報牆上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學生們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通過觀察,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裏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從而引導學生髮現我們生活中一年四季大自然也有着什麼的變化?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在調配色彩的同時從中複習三原色、三間色的色彩知識。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着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爲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8

《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

通過前面的練讀,學生對課文已較熟悉了,但他們沒有深入地瞭解文本,讀起來沒感情,又是第一次接觸閱讀課,也不知道什麼叫感情朗讀。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分兩步走:一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季節來讀,說說它寫了這個季節的誰,是什麼樣子的來具體感悟,並通過做動作來體會“圓圓彎彎鞠躬一挺”等詞語的意思來初步感知該怎樣讀。通過老師的示範讀、重音提示讀、學生個人練讀、展示讀讓他們有感情朗讀的初步意識;二是讓學生自己配動作朗讀,通過多形式多層面的`指導,學生朗讀的效果較好。

<<四季>>反思

這節課我始終注意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引起學生學習慾望,開課創設一個語言情境:這節課我給大家帶來四幅圖,你們想看嗎?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學生興趣盎然地觀察、思考、說話。

學習帶拼音生字時,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語言情景:四季姑娘想看看小朋友誰的拼音學得好,想了解一下誰可以當拼音大王。孩子們完全進入了情境,積極性空前高漲,自己就看拼音讀起了生字,我檢查了一個差一點的孩子,他也都會讀了。接着我就開始教讀生字,孩子們發現他們讀的和老師一樣,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可開心了。

在學去拼音生字時,爲了讓孩子們認真學生字,我又設計了一個語言環境:四季姑娘知道大家都是拼音大王,他還想知道小朋友誰識字識得開快、識得準?這時,全班學生更來勁了,大家相互讀着、認着,通過男女生比賽讀,雙人合作開火車讀,很快學生就掌握了漢字的正確讀音。

指導讀書時,我注意創設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指名讀“穀穗彎彎”這一部分時,老師很自然地一問:小穀穗在哪兒呀?我們班有沒有小穀穗?能不能邊做動作邊讀。學生讀後,老師評價;小稻子成熟了,多自豪啊,誰還是?既是表揚又暗含朗讀指導。讀“小雪人把肚子一挺那一部分”時,老師說:“那小雪人在哪兒呢?我們找找小夥伴,把雪人的樣子讀出來吧。”學生投入地讀着,彷彿自己就是那彎彎的穀穗,那頑皮的小雪人,在讀中,在表演中,還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彎彎、挺、鞠躬”等詞語的意思。

關於講課我有一點想法,關於四季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很豐富的,引導學生回憶和運用多媒體錄象都是不錯的。但是課前應該給學生更廣闊的收集空間,收集有關的圖片,兒歌,親自去感受秋天,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展示會更積極,學生的視野會更開闊,我們的課堂放會更開放,更有活力。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9

《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

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興趣,創設情景、品讀課文,讀中識字、朗讀指導,體味文本這幾個環節的教學力圖來達到兩個教學目標:一是知道一年有四季以及四季的特徵,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二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着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創設好的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開課時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說說現在是什麼季節引出四季,然後讓學生欣賞四季的風景圖,從直觀上感知四季的美,激發他們對四季的探索。

二、品讀課文、讀中識字

閱讀教學中的識字教學不能脫離語言環境,因此我採用三步讀書法來引導他們:一是初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生字詞語,放慢速度讀;二是識字後再來整體感知讀,要求讀通順;三是把課文流利,讀出美的感覺。

三、朗讀指導、體味文本

通過前面的練讀,學生對課文已較熟悉了,但他們沒有深入地瞭解文本,讀起來沒感情,又是第一次接觸閱讀課,也不知道什麼叫感情朗讀。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分兩步走:一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季節來讀,說說它寫了這個季節的誰,是什麼樣子的來具體感悟,並通過做動作來體會“圓圓,彎彎,鞠躬,一挺”等詞語的意思來初步感知該怎樣讀。通過老師的示範讀、重音提示讀、學生個人練讀、展示讀讓他們有感情朗讀的初步意識;二是讓學生自己配動作朗讀、請同學上臺帶頭飾表演讀來達到感情朗讀的要求,這裏也是預設中課堂的一個高潮。

第一次挑戰自己,勇敢地站在了這麼多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面前執教,本節課有很多不足,無論是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是對於教材的講解,都應不斷地加強、不斷地提高、不斷充實!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0

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四課《四季》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作者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現的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點,表達了對四季的喜愛之情。

全文共4個小節,運用擬人化的寫法,語言親切且富有情趣,使用疊詞,富於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節語言句式、結構大致相同,便於學生仿說。所配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優美,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是發展學生觀察、想象能力的媒介。

課前讓學生背誦學過的課文,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這幾幅圖,看看都是哪個季節的'圖片,孩子們能迅速回答出問題。接下來提問還有哪些代表秋天的事物,出示課本秋天的穀穗,並出示秋天字體,指名領讀,再出示夏天的圖片,提問還有那些代表夏天的事物,同上把春天和冬天的圖片生字出示,生領讀齊讀,講解“冬”字偏旁折文。

出示課文師範讀,生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讀。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出示生字圖片,分行指名拼讀,其他同學和讀,齊讀;去拼音讀、開火車讀、齊讀。生字詞檢查後帶入課文再讀,齊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讀。講解生字“天是”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結構,找找共同點,運用課件讓學生對比觀察,讓是“天”的撇捺書寫要舒展平緩,“是”的撇在左下,平捺穿過豎中線。“四”和之前講過的“西”作比較。生描紅寫兩個字。

本節課準備不是很充分,在講授過程中,語言組織和節奏上把控不到位,學生的精神狀況也不是很理想。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時刻注意。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1

支教的第四周,我迎來了人生第一次的正式授課。雖然是一篇1課時的學生自讀課文,但是激動、緊張的心情還是持續了好幾天。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那幾天裏我一直做着各種準備,包括反覆修改教案和課件、多次研讀課文、練習課文朗誦以及模擬課堂教學;而且因爲要上兩個班的課,我還根據兩個班不同的性格特點在教學形式上做了細微的調整:一班的學生課堂注意力較集中,但不善於質疑,習慣老師步步引導,適合循序漸進式教學;二班的學生課堂積極性較高,但課堂紀律較差,需要老師多次強調,適合問題探究式教學。

那天早上,先上課的是二班,我原以爲會比較活潑主動的他們在課上卻顯現出了不同以往的安靜,也能明顯感覺到他們的一種抗拒,或許是因爲我跟他們還不熟吧;在嘗試了幾次調節課堂氣氛卻失敗後,我有點慌了,但還是儘量想着原有的教學設計將課堂進行下去。值得慶幸的是,從課文導入到課文探究以及最後的歸納總結,我基本完成了原本設計的教學內容,可滿滿的挫敗感仍在下課後襲上心頭。

利用學生課間操的時間,我的指導老師立刻就對我的課堂進行了點評。首先,她稱讚我的教態自然大方以及教學內容設置合理,這彷彿就像一支強心針,稍稍穩定了我剛剛不安的心神。接着她就課堂中我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以併爲我提出了修改的意見:

第一,ppt上的字顏色太淺,內容略多,最好是黑籃紅三種就夠了;

第二,設置問題應該是引導學生的,所以應該先讓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再進行課文內容的具體賞析;而且在點評學生回答的時候應對其先進行肯定,再針對其問題作修正;

第三,教學語言要更簡潔,保證課堂的流暢度;

第四,板書應該是跟隨課堂進行的,最好不要用ppt到最後才做概括;

第五,一節課裏小組討論一兩次就夠了,在時間不夠充足的情況下,它可由學生個人思考代替;在小組討論時,可以走動巡視,同時要注意停下,去聽學生討論的內容,掌握他們回答的情況,爲待會的講評作準備。

提完意見後,她笑着對我說:“第一次能有這樣的效果很不錯了,下節課你也沒問題的`,現在回去就剛纔出現的問題好好調整一下。”聽完老師的話,我就像有了新的武器和勇氣的戰士,瞬間充滿信心的投入下一場“戰鬥”中。

很快,第二節課就開始了。原本就對一班學生可能會較沉悶做好了心理準備的我,又遇到了他們班裏的投影儀不能用的突發狀況,淡定思索幾秒後,我坦然接受了這個現實,臉上露出笑容,對我的學生說:“這節課我們挑戰高難度,不用多媒體上課。”我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令我意外的是,那一節課非常順利:學生積極發言回答、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流程更流暢以及少了PPT的束縛,我對課堂的投入度更高了。或許是第二次上課,或許是我跟他們相對熟悉,或許是我的好心態......但令我確定的是:這一切都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沒有她的指點,沒有她的肯定,我無法迅速上好新的一節課,無法那麼快重拾被打擊的自信心。

回想這兩次上課的過程,我在教學上有了新的啓示:第一,不要過早的猜測或判定學生的課堂反應,因爲課堂的不可預測性是一直存在的,我們要一直鍛鍊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以及讓自己擁有好心態;第二,ppt應成爲你輔助的工具而不是引領的工具,對課文的多次研讀有助於你在面對沒有多媒體教學的狀況時也能上好一節課,教師還是應注重與文本的對話,那樣才能更好地成爲學生與文本的橋樑。教學路漫漫,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今後我將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2

新課標強調:“要聯繫生活教語文,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要求學習的不僅是文本,還有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學習了兒歌以後,我設計了一個拓展練習,出示了幾幅有關四季景物的圖片,引導學生仿照課文說一說。這樣處理教材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較好拓展了語文教學的空間,同時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課教學結束了,回想起來,確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設想得總是比較好的,實際操作時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一是認字效果不是太好,在學生開火車讀生字時,總有學生不會讀;由於課堂時間沒把握好,在寫字的環節,沒有範寫和評議。

通過這次教學,我覺得在今後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1、語文教學不是讓學生被動地獲得知識,而應是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去發現知識。識字教學中要注意識字方法,注重培養識字能力;

2、不要設計對達到目標沒有作用的環節,不要提了問又沒讓學生回答而進入下以環節。

3、不要把簡單問題複雜化。像《四季》這樣的課文其實只需通過反覆地讀來進行模糊理解,在教學時在這方面花時還是不充分,過多地分析造成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3

《四季》是一首簡短有趣的兒歌。教學本課時,我參照了教參與許多教學實例,並對自己設計的教學方案數易其稿,最終敲定教學方案。我認爲針對一年級的特點

我的教學有如下優點

1、符合一年級教學要求,以識字讀文爲教學主要目標組織教學,突出了低年級教學特點。

2、設計了許多有趣的.遊戲環節,學生能在遊戲中進行識字熟記字形的學習,既保證了學習目標的完成,也能針對學生年齡特點使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3、識字環節中,讓學生體驗到由易到難的漸進程序,越學越有成就感。

4、學生在課堂中體會到了合作學習,互相指導糾錯的好處。讀課文給同桌聽,同桌互相檢查生字是否會讀,會正確組詞,是適合低年級合作學習的模式。

5、在看圖學文中,針對學生特點,以指導感情朗讀,帶動作朗讀爲主,帶動學生從讀中感悟文意。

6、課件設計有一定新意,畫面美觀,設計與教學方案緊密相扣,實用性較強。

不足之處有:

1、教師上課生字與課文教學側重點不好把握。教學生字環節設計最後一節應以詞語形式出現。

2、缺少課間休息環節。

小學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4

《四季》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詩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美,讀來琅琅上口。四幅插圖色彩豔麗,是一篇適合朗讀且體現新課標合作學習爲主的,培養學生初步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教材。它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本節課我有兩點感覺不錯:

一、導入自然。

講課開始時,我採用出示優美的秋天的景色圖片,配樂朗誦的形式:聽,這悠揚的笛聲;看,那滿山遍野充滿了紅色和金色,這裏簡直成了花的海洋、火的世界。瞧,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樺樹,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挺拔。金燦燦的葉子隨風擺動,那一片片楓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耀眼。瞧,那鮮紅的山楂多麼可愛!葉子紅了,果實也熟了。那一串串水晶似的紫葡萄,更是惹人喜愛。還有這不知名的果實也掛滿了枝頭。這不,就連那小小的蘑菇也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一陣風吹來,一片片金色的葉子慢慢地飄落下來。來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看了畫面上的景色你們想說點什麼呢?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季節嗎?(板書:秋)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再引問:秋天,除了我們剛從畫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還能看到什麼?一年之中,除了秋季,還有哪些季節?(板書:春、夏、冬)。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季,去欣賞四季的美麗景色。(板書:四季)引出課題,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引出課題自然而親切,從身邊的生活環境入手,孩子們很容易進入課本內容。

二、在遊戲中識字。

做遊戲識字,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識字方式。我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能夠明顯體現四季特徵的事物的帶字圖片(柳樹、荷葉、菊花、梅花、雪人、草芽、穀穗、桃花、橘子、麥苗、楊梅等),讓認識的學生上來說說這些事物是屬於哪個季節的。再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卡片上的生字。並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還重點學習了多音字“地”的讀音和不同用法。然後再開小火車認字讀:每個同學和每個生字打個招呼,先開小火車讀,適當給予評價,以鼓掌鼓勵爲主。再記憶比賽:以課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四個,看誰記得準,讀得好。孩子們都高高舉手,搶着認字。最後進行擴詞比賽:以四人小組爲單位,對每個生字進行擴詞練習,重點用“尖、說、彎、春”擴詞。目的是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孩子們注重詞彙的積累,爲今後的寫話打下基礎。

這節課就這樣,在愉快、高興、搶答中很快地度過了。孩子們各個都學得不亦樂乎。我心裏也充滿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