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泉城》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泉城》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泉城》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泉城》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泉城》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文章是很典型的總分總結構的課文。而且各段的佈局及寫法也很相似。2-5段分別介紹了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和趵突泉這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紹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點重點勾勒和描繪。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體會泉水異彩紛呈的美與泉水流動不同特點上。

在品讀泉水紛呈美時,引導學生通過符號美、節奏美、詞語美、意境美等幾個角度體會濟南泉水的豐富多彩。並且設置層次清晰、層層遞進的各式朗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泉水那不容言說的美。

在細讀品悟四種最有名的泉水時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珍珠泉段落,並且總結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運用學會的方法學習其餘三段,即:通過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泉水的特點,讓學生想象體會珍珠泉的美麗和神奇,再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五龍潭和黑虎泉這兩段比較簡單,因此我讓學生比較描寫泉水流動的詞語不同,由於已經給學生看了五龍潭和黑虎泉的圖片,體會到了這兩個泉的特點,因此,學生在說“匯注”和“噴吐”詞語的用法時說得比較到位。品讀趵突泉一段時引導學生髮現,在這句話中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隨即總結我們聽到了“咕嘟咕嘟”的聲音美,看到了不斷涌冒的動態美,更加欣賞到了如同白雪般潔白無瑕的顏色美,從而體會位居七十二泉之首的“泉王”的氣勢美。

上課接近尾聲時,我引導學生回顧全文,總結寫法,讓文字經歷在學生頭腦中再造想象的過程,達到積累、鞏固的目的。

其中有幾處細節,我覺得還需要好好反思和改進。我出示第二自然段後,要求學生仔細反覆讀每句話,用筆圈圈點點,找出珍珠泉有哪些特點,這個問題一提,我就覺得不好,比較生硬,破壞了文章的美感和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在交流時我馬上改口說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珍珠泉的哪些情況?說明我準備的還不夠充分。

《泉城》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針對這樣一篇需要學生積累背誦的美文,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感悟和品讀兩個方面,所以我決定在教學設計上突出以下幾個亮點:

1、四年級是個比較特殊的年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比三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爲了突出四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我努力做到目標的整合。比如在教學設計時我從課後3的八個描寫泉水的詞語抓起,先讀準字音,接着讓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總的描寫濟南衆多泉水形態各異、聲音各不相同的句子,再由句子串起對四個名泉的整體感知,在這種整體感知中也感知了課文的結構。

2、這篇文章是很典型的總分總構的課文。而且各段的佈局和寫法也很相似。介紹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紹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點重點描繪。所以我把把重點放在珍珠泉和趵突泉上。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泉水的特點。在珍珠泉的處理上,我讓學生去細細地品讀文章的語言文字,抓住“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讓學生想象體會珍珠泉的美麗和神奇,再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五龍潭和黑虎泉這兩段比較簡單,我設計了一張表格,讓學生通過自讀填表來體會泉的位置,名字由來和特點。

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其中有幾處細節,還需要好好反思和改進。第一,上課時我比較緊張,這就讓我上如此美的散文底氣不是很足。第二,我出示第二自然段後,要求學生先自讀第二小節找出珍珠泉的特點,這問題並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太理想化。說明我當時準備不夠充分。第三,學生感悟的不夠多,沒有真正的從文本中感悟到美,就更不能內化成朗讀了,學生的感情沒有得到昇華。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認識到了教師在上課之前挖掘文本的重要性。所以需要我們首先以科學的態度正確認識教材這一最基本的課程資源,其次要充滿智慧地深度開發教材的教育資源,“用好”、“用活”、“活用”文本資源,最後在具體的教學中動態生成最適應學生主動發展的教學內容。

《泉城》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本課圍繞“泉城”這一關鍵詞,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濟南名泉的綺麗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採用“總—分—總”的順序,先總寫濟南泉不僅多而美:接着分別介紹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龍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生喧騰”和趵突泉的“大、清、美”。在教學本課時,光用語言的描述是遠遠不夠的,孩子們是無法想象泉城的樣子的。在教學第二課時時我採用了多媒體,讓孩子們看邊欣賞圖片邊來體會文字。對於農村孩子來說,用課件上課事件幸福的事。

在上課的伊始他們是興奮是驚歎,看着那一幅幅美麗的景緻,他們沉醉於其中。在視覺的欣賞後,我把重點放在了文字上,讓孩子們分別賞讀四大名泉的來歷及各自的特點。最後把視線停留在描寫四大名泉泉水流動的詞語,分別體會。

有了前面文字精讀和畫面補充做基礎,孩子們非常踊躍的交流自己的理解,讓我驚喜的是他們的理解還是很到位的。看來只要教師認真的做好基礎引導,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可以落到實處的。

《泉城》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泉城》一課是一篇語言非常優美,結構非常清析,層次非常分明的文章,學生學習起來比校容易,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深情朗讀能力,但一節下來,好像我的目標並不沒有達到。經過同事們評課,我的自評,我覺得倒致這節課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我沒有真正明確了教學目標,沒有真正做放手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學生知道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能解決的問題不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解決了的問題不講,學生通過查資料能解決了的問題不講。”總而言之,我還是沒有真正解讀了教材,沒有真正明確了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提出問題。

二、自讀自解,理解課文,解決問題。

三、彙報交流,加深理解,討論問題。

四、觀看視頻,感受文本,培養感情。

五、朗讀課文,走進文本,表達感情。

六、課外延伸,激發興趣,拓展視野。

七、總結全文,交流感受,學有所獲。

縱觀整個教學環節,問問題出在第三個上面,我總是不放心學生自學理解不了文本,總是一味地把學生往自己的思路上引,總是設好了圈子讓學生往裏鑽,難怪教學環節在這兒出了問題呢。如果重新設計這一堂課的話,我想這樣是不是更好點?第一步還是溫故知新,引出課題,進而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第二步,學生自由學習,這兒的方式可以多樣化,既可以自學,也可以同桌共學,還可以小組討論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就知道孩子們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沒解決,從而引出第三步,學生提出沒有解決的問題,教師引導全班學共同討論學。如果學生自己學習的效果就很好,第三步則可激發學生的朗讀慾望,讓學生在親身觀看了視頻以後,說出感受,既而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來表達對泉城的喜愛之情,學生可以用各種方式朗讀,從而使課堂創造高潮。第四步則可以讓學生當小導遊把泉城介紹出來,之後就是課外延伸,總結全文了。這樣既有了朗讀的時間,也有了說話的空間,課堂氣氛也不致於那麼壓抑了。

“字詞教學的最高境界是學會運用,朗讀教學的最高境界是代替作者講話。”今天我又學到了一個新理,我確實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自己工作的問題,在指導學生朗讀上,我還得花費一番功夫,四年級,現在做起還爲時不晚。

《泉城》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今天在階梯教室上課《泉城》。就上課的情況談談自己的感受。

進入高年級以來,我漸漸地覺得語文課堂主題比較難把握。語文課教什麼和如何教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大問題而且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存在於每堂語文課之中的問題。

經常提到語文老師對教材把握的準確性。把握教材包含着哪些方面呢?是對教學目標的明確?是對教材內容的準確理解?對教學方法的恰當運用?這些都應該包含在裏面。最重要的應該取決於教師對於文本的理解程度,歸根到底還是語文教師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積澱。

語文課似乎是很簡單,專業性不強,無非是讀書寫字。好像對於學生來說不教也會。我認爲語文之所以讓人感覺他專業性不強,原因還是在於執教者本身專不夠業。包括自身修養,文化修養,專業技術;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三方面的有利結合。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的學科,那是因爲他的內容包羅萬象,而往往執教者會把教語文放在感知內容放上面忽略了學語文是爲了用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