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1

今天,上了《煙臺的海》這一課,回顧上課前後的一些事情,有必要總結一下。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因而,閱讀教學要將“讀”貫穿始終,引導學生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讀出解。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文本對話、進行自由閱讀,讀出個人對煙臺某個季節大海的感受,而且要十分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差異。

例如:學生交流對春天煙臺的海的感受,有學生認爲是“綠盈盈的,富有生機。”也有學生說是“活潑的”、“輕盈的”、“春天煙臺的海像個頑皮的孩子”……我都給予充分肯定,表揚,接着引導學生針對這些特點進行深入的朗讀體會,最後爲學生配上音樂進行感情朗讀。這一過程中,學生讀出了趣味、讀出了個性,讀出了積極的思維活動,讀出了豐富的信息含量。從“讀通”課文到“讀懂”課文,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預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提高了閱讀質量,爲深讀課文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學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都予以認可、鼓勵,充分尊重他們的獨特體驗,並利用這種差異進一步推進教學,以促進學生閱讀的深入,閱讀能力的提高,從而使學生成爲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教學的主人。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2

《煙臺的海》這篇課文篇幅較長,語言十分精美。要想在40分鐘的課堂內,讓學生領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就必須得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簡化教學環節與過程,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內涵。

縱觀全文,2——5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並且文章的結構相似,都是先描寫煙臺大海美麗的景觀,再描寫勤勞善良的煙臺人民。描寫景色部分,作者大都採用了比喻或擬人的手法,語言優美,畫面美麗。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則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一個排比句,體現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展現了煙臺人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鑑於文章的這些特點,我在教學時,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以讀促講,想象畫面。

由於課文的文筆優美,我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大海的語句入情入境地朗讀,邊讀邊在腦中再現出一幅幅畫面,再想象着畫面美美地讀,這樣的訓練,學生就能把文本讀得美美的,把煙臺海的奇特美麗留在自己的腦海裏。

二、教給學法,自主學習。

文章重點段2——5自然段結構相似,我重點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二自然段(冬天),鼓勵學生,運用同樣的學習方法自學其它三個自然段。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節省了時間,可以做到“長文短教”。

三、藉助影像,領悟重點。

文章的最後一段是全文的難點,要想突破這一難點,光*學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讀還不能很深刻地領悟作者的情感。藉助影像資料,讓學生親眼目睹那壯觀的場景,忙碌的場面,人海相依的溫馨,再理解“煙臺的海”是“一幅畫,一道廣闊的背景,一個壯麗的舞臺”就容易多了。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3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通過煙臺的海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儘早發現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啓迪是否得當、課後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一起來看下吧!

學生經過預習課文後,總會在頭腦中積澱一些內容,哪怕只是一丁點或課文的片言斷語,但這畢竟是他們在讀書時的收穫。因此,在導入課題後,我安排了讓學生說說“煙臺的海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的興趣很高,紛紛舉手彙報自己在預習時的收穫。有的學生還能比較地進行敘說。如“冬日的海是深褐色的,春日的海是綠盈盈的,秋日的海是湛藍的。”還有的說“冬日的海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春日的海像頑皮的孩子,夏日的海如恬靜、溫柔的少女”等,我及時地給予評價,並把學生的敘說引向深入。

同時,結合學生說到“煙臺的海是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時,學生不太明白煙臺的海獨特在什麼地方?我還及時地調整教學策略,先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大概版圖,再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敘說畫出煙臺的位置,以加深學生對煙臺海“獨特”的認識。

教學中,在學生彙報自己預習收穫的基礎上,我又安排學生再讀課文,看看書中還有哪些我們在預習時沒有注意到的?學生帶着一種閱讀期待,去深入地探究課文,以驗證“課文中到底還有哪些內容我在預習時疏忽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很快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從以上的教學安排管窺中不難看出,只要我們放手讓孩子去說,去做,不要一味地包辦代替,學生將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更大的發展。這使我想起了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的話:“學生的頭腦不是被填埋的容器,而是一把待點燃的火把!”如果我們填滿孩子的思維空間,學生將無法思維,無法想象。如果我們留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他們將帶給我們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4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改研究會會長劉顯國老師曾經指出:“情感是教學藝術魅力形成的關鍵因素……”,而《煙臺的海》這篇課文又恰恰是情致與美好意境融合的優秀散文,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們的實際情況,我將這堂課定位在引導學生入境、動情,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爲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主要分三方面進行:

  1、引入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情境能喚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聯想。我首先從學生的情感需要出發,利用音樂、圖片、視頻來渲染大海的情境,把學生置身於想象的空間,讓學生用心靈去體會這種聲情並茂的感染力,怎能不使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呢?情滿而自溢,教師緊緊地抓住這一時刻,再讓學生談一談“大海美嗎?大海壯觀嗎?”這是一個具有人文性的問題,目的是讓學生感悟自然,體驗生活,因此藉助多媒體以形象、飽滿的感情渲染意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情感。

  2、挖掘文本內涵,生成獨特感受。

文本的意義在於價值性的解讀,通過對字詞句的理解生成獨特的感受。因此,教師有力地抓住了深刻內涵的語句(描述煙臺的海冬的句子),讓學生反覆的閱讀、感受,例如,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讓學生們在讀的基礎上,同桌合作寫導遊詞,並練讀,這樣的引導就充分挖掘了文本的內涵,孩子們被帶入了那浪漫的海邊,進而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文本情與讀者情融爲一體,這就是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具體體現。

  3、誦讀體會,說出真實體驗。

每一篇優秀的作品都是作者被現實激發起沸騰的感情時寫的,而指導朗讀是體會作者情感的重要手段,通過朗讀可以激發學生想象,並使其入境、動情。我在課堂教學中採取自由讀、默讀、男女生分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進行配樂朗誦等形式,比較靈活。但是雖然以讀爲本,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讀中訓練語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涵,但讀不是泛泛的讀,要讀的有層次,讀的有重點,讀的有針對。所以,在朗讀的訓練中,教師的引導和點撥是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是呀,冬天巨浪驚濤拍岸的壯觀情景寫得多具體、多形象呀!你們自己再大聲讀讀。”

這樣,學生自然會生成自己的體驗。

當然,這堂課我仍有不足之處。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渴求學生與自己的生活體驗一致,思想一致。畢竟由知識課程走向體驗課程,由教授課程走向自主課程,還有許多路要探索。現代信息科技的發展,我們不必擔心學生學不會知識,而擔心的是不會學習知識。知識不是複製,學生的能力不是教師給的,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實踐的能力。聯繫生活學語文,學習語文會生活,這纔是教學的生命所在,這也是我上完這堂課後的反思。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5

“老師講得多嗎?”下課了,我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

因爲凡是聽過我講課的老師都會這樣評價我的課:孫老師的課堂從來不給學生喘息的機會,學生一直在開動大馬力學習,他們可不是學習的機器。

但是這麼多年來我好像還是沒有聽從別人的忠告,依舊是我行我素在這樣一條率性而又嚴肅的語文之路上繼續着我的隨心所意,我想把語文的“野”和語文的“雅”合二爲一,課堂上我很“野”,有時候會因爲一個詞語而扯出來一個故事,看到學生聽的比課本上的知識認真有興趣,我就認爲學生在這節語文課堂上沒有白學,書本知識也好,課外知識也好,只要覺得喜歡,我這個語文老師就沒有辜負國語對我的期望,我愛語文,所以我纔會在被文中主人公或語言文字感動的時候,快懷大笑或是淚流不止。學生也和我一樣,我大笑,他們也大笑;我大哭,他們也跟着我默不作聲地流淚。

我想這就是語文的世界,唯真,唯善,唯美。

不自覺地想作詩一首,來抒發我語文的情懷。

語文

它用它的真誠,

穿越千年時空,

來打動這一羣鮮活的生靈。

它給我朗讀的激情,

引發我思考的智慧,

它讓我時刻清醒地認識到——

自己的血液裏依然流淌着

華夏五千年的文明。

這就是語文,百頃風潭,十里荷香,亦晴亦雨,宜西施淡抹濃妝。

這就是語文,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就是語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這就是語文,桃花、蘋果花、海棠花,我們來到田野裏,來到小河邊,來到山崗上,我們找到了春天。

所以,當學生回答我“不多!”時,我對他們說了一句——“不是不多,是很多,我很煩這樣的我呢,在一節語文課堂上,我沒有給你們一丁點喘息的機會,只是在我的語文世界,我一直處於迷醉的狀態,有些樂此不疲,樂而忘返,樂而忘憂,有些欣欣然飄飄欲仙的感覺,還請原諒我這樣一個嘮叨的語文老師。”

當學生在下課時齊齊地站起來,大聲地喊“老師,您辛苦了!”時,心中就會油然升騰起一種成就感,這是我的課堂,我的語文,我的課堂,我的最愛。

但,還是要拐回來說一說我講課的問題,用“多得多”這個詞來形容很恰當。什麼中心句,什麼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什麼承上啓下,什麼點明中心、昇華主題,什麼……唉,仔細翻閱語文課程標準,也沒有這些明確的規定,教得太多學生不一定會記住多少,所以,像這樣的文章,我還是精簡了不少環節,只拿出學習寫景文的閱讀四步法來循序漸進地學。

學生還是能接受的。但接受只是被動的,我現在最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在教師教得少而優的情況下,學生反而能學得多而精?

一節課不清楚我究竟想要學生學些什麼,只是一股腦的想把畢生所學都灌輸給學生,管他願意不願意。我調查過我們班的學生,34個學生,還有一人不喜歡語文課,喜歡率爲97.06%。真的要感謝這一羣可愛的學生,爲了語文的風景之美、古典之美、哲學之美和生活之美,我也要讓語文課堂唯美起來。

給學生最有趣、最好學、最清楚地語文課堂。

《煙臺的海》教學反思範文6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在寫煙臺的海的同時,也寫了與之相依相偎的煙臺人。課文最後說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世世代代的煙臺人,在這座舞臺上上演着威武雄壯的活劇。對這句話的理解既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爲什麼說煙臺的海是一幅畫,這一點大多數同學能夠理解,但爲什麼說它是一道廣闊的背景、一座壯麗的舞臺,爲什麼說世世代代的煙臺人在這座舞臺上上演着威武雄壯的活劇,絕大多數的同學理解起來卻是有一定難度的。

我在反覆閱讀教材後,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在備課時,我就想,能不能嘗試一下,將景與人分開來學習,也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那麼一絲不舒服的感覺,然後我扣緊這一絲感覺,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煙臺的景與煙臺的人之間的關係,景離不開人,人離不開景,沒有這景,人便失去了生存的依託,沒有了人,景也少了許多的生氣。從這一個角度嘗試突破最後的難點。

但在上完課後,卻發現這樣的設計有很多的欠缺之處。首先,對於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的訓練不到位,即使是朗讀,指導也顯得呆板而單薄。其次,學生的思維含量不夠,多是老師講解,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着,思維的火花沒能得到激發,更談不上多少提高了。

看來,這樣的設計還是得好好地改上一改,我準備想好了以後,再到其他班裏去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