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雷雨》優秀教學反思(精選5篇)大綱

語文《雷雨》優秀教學反思(精選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雷雨》優秀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雷雨》優秀教學反思(精選5篇)

  語文《雷雨》優秀教學反思1

  1、讓一點

衆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句話強調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即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應當以學生的思維活動爲主體,以學生的認知過程爲主體。

對此,我的理解是將課堂讓一點給學生。所以,在課堂起始我便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例如自主完成課文自然段的劃分,學生答案存在分歧的時候由學生自我來分析解答;在學生填寫表格的時候,部分學生遇到了疑惑,此時,我請已完成的學生將自我的答案分享出來,並詢問:你爲什麼會想到這個答案?你是在課文哪個自然段找到的?

你是從哪個詞語感受到了?你們同意TA的回答嗎?還有不一樣的想法嗎?學生雖然一開始語句不太通順,但基本上能夠說出自我的想法。

就在這一問一答之中,回答問題的學生在思考自我答案的依據,聽課的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的同學的答案是否正確,不知不覺中,學生不僅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緩一點

課堂僅有40分鐘,應對不一樣的學習個體,如何有效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呢?我的想法是緩一點。當今語文改革趨勢是大閱讀將成爲語文教育的基礎形態並將系統化、結構化、科學化;跨學科整合成爲語文教育的常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閱讀教學想要水到渠成,閱讀本事的提升必須少不了。此次教學中,首先我經過劃分段落的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課文結構,明白寫作線索,並總結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資料;之後經過自主朗讀課文、男生女生讀、分小組朗讀、教師帶讀、指名讀、聽錄音模仿讀等多種朗讀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句子的優美,在讀中體會詞語的意思,在讀中自主完成練習……

讀練結合,無形之中逐漸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所以,我認爲此刻緩下來的是課堂教學,將來得到的卻是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3、細一點

雖然此次公開課之前已經做了說課活動,就公開課的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板書向各位同仁做了相應的介紹,然而作爲一名有必須教學經驗的教師,此次公開課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例如,口語化現象,語氣詞頻率較高,重複提問,教學環節的時間把控不夠到位,在引導學生時方法能夠更加恰當等。

課後諸位教師進行了細緻點評並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寶貴提議,經過聽課教師的評課議課,我對於自我的課堂有了更多維度的認知,並深刻的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仍要繼續堅持多學習,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才能把細節落到實處,讓課堂在細節處開出絢麗的花。

  語文《雷雨》優秀教學反思2

  一、教學資料的選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時間了,選擇上什麼課文呢?翻開第四冊的語文書,最終將目光聚焦到了《雷雨》。炎熱的夏日,驕陽如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

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淘氣的孩子光着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我的腦海猶如放電影一般,一幅幅畫面一一呈現。

我一遍一遍地讀課文,之後“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雨過天晴”這些詞語彷彿跳到了課文中。哦,看似簡單無華麗辭藻的《雷雨》原先潛在着很多可圈可點的資料耶!那就選它沒錯啦!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還是讀,想法設法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讀出畫面,讀出感受。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特點與變化。

  三、滿意之處

1、積累詞語,讓課堂充滿語文味。課開始,就讓學生說說“雨家族”的成員,然後歸納:小雨有細雨如絲、牛毛細雨、濛濛細雨、和風細雨、綿綿春雨;大雨有傾盆大雨、瓢潑大雨、大雨如注、狂風暴雨。課中,逐段賞讀後,叫學生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這個畫面,很自然地積累了“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雨過天晴”。

2、品讀詞語,形象生動。文中有句“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我抓住“壓”字,先讓學生做個“壓”的動作,然後問:此刻有滿天的烏雲慢慢地、慢慢地向你壓下來,好象就要壓到我們頭頂了,壓地你——,朗讀時,學生自然讀出了那種壓抑、悶熱。

再如:“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爲了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我故意出錯打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擺動。蜘蛛從網上跳下來,逃走了。”讓學生髮現錯誤後,又讓學生學小樹亂擺,之後採訪“小樹”:你爲什麼亂擺?學生對話也很好:“因爲風太大,我都控制不住自我的身體了。”而“垂”字採用了動畫演示,讓學生明白這是一隻害怕的、慌忙而逃的小蜘蛛。

  四、迷茫之處

1、幾個生字的教學

生字教學也是低段語文的教學重點,可是我卻常常把握不好教學的火候:費時又低效,方法也比較單一,強調一下讀音,分析一下字形,再組幾個詞。如何抓住生字的特點選擇有效的方法,讓學生記得快又記得牢,這是今後要努力探索的。

2、“雷雨後”要學到何種度?

因爲是第一課時,所以將教學重點放在了“雷雨前”,“雷雨時”、和“雷雨後”只是讓學生感知一下雷雨的變化過程。可是之後教學時間比較充裕,所以教學有點隨意。

播放音樂是爲了創設情境,感悟雨過天晴的美麗、清新,然後幫忙朗讀。可是學生說到了很多自我想象的雨後美景,我怕節外生枝,沒有很好地點撥引導,草草收了場。其實那裏完全能夠放開讓學生說。

  語文《雷雨》優秀教學反思3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強調了語文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化學習方式。所以,《雷雨》這節課的教學,我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課前佈置他們去收集關於雨的資料,因而在拓展時學生十分進取。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的設計,我體現了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學習思想。在識字、寫字的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經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讓學生充分經歷學習過程:學生按“雷雨前”的學習方法學習“雷雨中”和“雷雨後”兩部分資料,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使學生理解了課文資料,體驗到了自主、合作學習帶來的歡樂,使學生理解了課文資料,體驗到了自主、合作學習帶來的歡樂。

新課標強調“讀”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雷雨》一課的教學中體現了:

1.自讀感知資料。上課前一天,正好下了一場雷雨,我佈置學生認真觀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象。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象,然後讓學生講述觀察到的情景,這樣在學生頭腦中初步勾畫出雷雨的情景。

2.表演讀深化感知。我在學生對課文資料、情感基本瞭解後,相信學生,指導他們從語氣、表情、動作方面,把自我的感受讀出來。

3.緊扣重點,讀中感悟。我從圖入手,經過畫面、音樂、觀察比較,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到雷雨前特有的“靜”,雷雨中的“猛”和雷雨後“美”。我抓住文中重點句、關鍵詞讓學生反覆讀,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讀。如學習雷雨中的“猛”,我問爲什麼“往窗外看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學生經過感悟讀後,紛紛發言,有的說是雨打在窗子上了,有的說是雨太大天都黑了,有的說是雨象簾子一樣擋住了人的目光,讓我感到十分驚訝。

經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我也更加充分地認識到自我的不足,如有些學生的表達本事還有待於我今後再進行訓練。我想在今後我能夠鼓勵他們多讀一些自我喜歡的課外書,讀的方式最好是大聲地朗讀,經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能鍛鍊他們的用詞造句本事,語言表達本事和邏輯思維本事。

其次,我還要加強自我範讀的本事,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語文《雷雨》優秀教學反思4

本文用精練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爲了不雷同,我對每段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各不相同,雷雨前用欣賞美文的方法“讓孩子說說哪些景色寫得好,爲什麼?”,雷雨中則用“你能提出什麼問題考考大家?”,雷雨後用畫畫的形式展示自我對課文的理解。

讓自我感觸最深的是教學第二段,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每位學生都想提出有難度的問題考倒同學,在問題的反饋上來看,學生確實是作了思考,提出的問題跟自我備課時想得一樣,並且有些好的同學提出了“字詞推敲”的問題,如:“往窗外望去”爲什麼不寫成“往窗外看去”?有什麼不一樣?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當多嘗試這樣的教學。

上完這篇課文後我感覺學生對“雷雨中”一部分的掌握情景最好。首尾部分的詞語用得很生動但由於我總是擔心學生說不好表達不清在引導體會時過多地去細緻描述反而對學生的思維構成了限制沒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雖然我注意到對學生語感的訓練但對好詞好句的積累沒有落到實處。另外這篇短文的資料對二年級學生來說趣味性並不是很足如果抓住雷雨前後小動物的表現插入擬人化的語言、心理描述訓練我想在激起童趣的同時又能加強對詞句的形象理解可能效果更好些。

  語文《雷雨》優秀教學反思5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出示第一幅圖讓學生帶着課後練習六的問題來學習課文,到達了預期的效果。我能借助於課文的插圖,聯繫學生生活經驗。根據課文先掃除字詞障礙。然後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圖文對照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資料。在教學中,我還加強朗讀訓練。

這節課遺憾的是由於第一課時時間分配不合理,同時影響了第二課時,但總體來說,學生對課文理解還是比較好。鞏固練習也很順利地進行。同時學生們還說上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這令教師很滿意。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對“雷雨中”這一環節處理過於簡單,如果能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透過茫茫的大雨,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這樣一來,這一環節會變得更豐滿。

在教學“雷雨前”時,只研究到品詞析句,指導朗讀,引導感悟,忽略了教材的整體性,教材處理有點散。並且,雷雨前的景物變化是緊密聯繫的,當時備課的時候,這一點研究得不夠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