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元宵佳節鬧花燈黑板報資料內容

元宵佳節鬧花燈黑板報資料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有關元宵節的習俗:放燈

元宵佳節鬧花燈黑板報資料內容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衆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爲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爲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爲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爲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爲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爲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節猜燈謎(猜地名)

山水之間,一方獨立(打重慶一地名)——涪fú陵

掌聲經久不息(打北京一地名)——延慶

沫若鄉間住處(打北京一地名)——郭公莊

重點幹起,秋前方成(打天津一地名)——和平

安得后羿弓——射陽

雄踞山寨(打吉林一地名)——公主嶺

潘仁美賣國——通遼

固若金湯(打河北一地名)——保定

中國界首(打河北一地名)——玉田

金烏西墜白頭看(河南地名)——洛陽

上下四方都無險(安徽地名)——六安

發揚大協作精神(青海地名)——互助

劉關張結義地址(打臺灣一地名)——桃園

又到雞西市(黑龍江地名)——雙城

廟建成菩薩到(打上海一地名)——靜安寺

財源茂盛達三江(打廣西一地名)——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