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手抄報資料:古詩詞鑑賞與地理知識

手抄報資料:古詩詞鑑賞與地理知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我國古代詩歌浩如星海,許多詩作不僅以其精湛的文學藝術價值而千古流傳、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詩句由於詩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緻觀察而包含着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反映出典型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特徵及其變化規律。也反映了人對自然事物和現象的主觀認識和深刻思考。如果我們把地理知識的學習與詩歌欣賞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識,增進對地理學科的感情,而且還能從詩歌中得到美的享受。這對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等都大有好處。

手抄報資料:古詩詞鑑賞與地理知識

一、詩句中的自然地理知識

在古代詩歌中,浪漫主義詩人的詩句,大多描繪自然景物,或山川或田園等,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其中,有許多詩句就飽含有豐富的自然地理要素。如氣候、地貌、水能資源等。例如:

1、詩句與氣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這裏的“春風”我們理解爲夏季風。夏季風從我國東南沿海吹來,由於路途遙遠,使之不能到達我國腹地大西北,並明確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大致界線。“早穿棉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俗語)反映溫帶內陸地區由於距離海洋較遠而形成的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溫差大降水少。“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是快行冷鋒或寒潮的極好寫照。“城市尚餘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陸游)形象地說明城市熱島效應現象。“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是四種降雨類型中對流雨的極好寫照。從詩句中或日常生活的感受,我們體會出對流雨的特點是降水強度大、範圍小、歷時短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白居易)可反映物候的垂直分佈。其原因是水熱狀況隨山體高度而變化造成,這種變化規律屬於自然帶的垂直地帶性。又如:“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唐"宋之問)說明山坡兩側向陽坡與背陽坡的光照及熱量的差異。“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宋"蘇軾)反映我國南方熱量豐富,四季如春鮮果不斷。“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可藉以說明地球繞日公轉所產生的四季變化,一個“誰”字很有深意。“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唐"杜甫)這個純科學的結論用詩的形式表現非常適宜。

2、詩句與地貌:我國地域遼闊,地貌類型多樣,其成因各自不同。有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外力作用和地殼運動等內力作用。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就可理解爲是對流水侵蝕地貌的描繪,即在地殼擡升的情況下流水深切河谷,使得“青山相對出”。而在對喀斯特地貌的描寫中,唐代著名詩人盧綸的“巴路綠雲出,蠻鄉入洞深”是喀斯特地貌發育處於中期階段的貴州高原地貌的極好詩句。其描寫方位明確,貼切自然,表現出貴州高原地貌特色。“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唐"李白)說明蜀道崎嶇、自古閉塞的四川盆地地貌。“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宋"蘇東坡)的詩句正好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寫佳句,反映出廬山的雄奇秀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誰中分白鷺洲”(李白)“灘頭細草接疏林,浪惡罾船半欲沉。俗鷺眠鷗非舊浦,去年沙嘴是江心”(唐"皇甫鬆)可說明河流沖積形成的河心洲沉積地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斛律金)卻展現出我國內蒙古高原遼闊壯麗的草原地貌,形象逼真地描繪了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羣與和平寧靜的牧區圖景。“黃河之水天上來,東流到海不復回”(李白)既說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黃河流向,也揭示了海陸間水循環的規律,陸地徑流入海,而海水只能從空中通過大氣輸送到陸地上空。暗含水循環使陸地上的水資源得以再生和補充。

3、詩句與水能:水能資源的形成條件最基本的有三:河道峽谷、落差和水量。而描寫這方面的詩句亦不少。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既是對廬山瀑布的描繪,又可從中理解到瀑布蘊藏着巨大的水能資源有待我們去開發利用。“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既展示了奔騰不息的長江流經三峽時水流湍急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的壯觀景象,又反映出三峽落差大水能資源集中豐富。“海潮隨月生,江水應春生”(劉禹錫)“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蘇東坡)“絕岸愁傾覆,輕舟故溯洄”(清"施潤章)等展現錢塘潮洶涌澎湃卷潮而來的磅礴氣勢,潮汐最壯觀的時間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同時也暗含潮汐能量巨大,若開發利用必將造福人類。

4、詩句與地球自轉:地球自轉是地球運動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自轉產生的視運動自然是地物向東,天物向西。“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南宋"謝枋得)等,能恰如其分地用來說明地球自轉的視運動及昏線來臨的萬千景象。

  二、詩句中的人文地理知識

在古詩中,除了一些對自然地理方面的精彩描述外,又的詩句亦很貼切地反映出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如“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篙去燒畲”(劉禹錫)反映了男人燒山種地,女人下山背水。說明燒山種地這種刀耕火種的原始耕作方式對涵養水源的森林破壞,造成山上水源枯竭,人們貧困,環境破壞形成惡性循環。“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鵰”(王之渙)這是描寫北方大草原人們的守獵活動,他們先放火燒草,後騎馬射獵。反映出獵手們對草原上的野生動植物的大肆捕殺,破壞草原生態系統的無知行爲。“誰道羣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唐"白居易)告訴我們應樹立生態道德,愛護生靈,保護生態平衡。“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說明水土保持工作得重要性。我們只有保護好森林、保護好生態環境,水才清,源才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着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說明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規律,人類應認識這種規律,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有關人口分佈知識的內容也有詩句描述,如“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杜甫)反映出城市人口稠密集中而住房困難緊張,農村或城郊人口稀少分散。說明人口分佈的城鄉差別。從中可聯想到影響人口分佈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和社會生產方式。“郡城南下不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唐"柳宗元)卻反映出少數民族的地域分佈狀況及舊時漢人對少數民族同胞的歧視態度。“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張籍)最好用來說明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利國利民。“遍身羅綺者,不時養蠶人”“十指不沾泥,粼粼居大廈”(唐"張愈)藉以說明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會越來越細。

我國古代詩歌,折射出我國曆史沉澱了幾千年的思想文化,其底蘊深厚、數量衆多,我們學習不盡賞析不萬。能表現以上氣候、地形、水能、人文或其它地理知識的詩句亦非常之多。我們在學習地理知識詩時,把有關的詩句與之進行聯繫、賞析,在很大程度上能使我們激發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地理規律、地理現象的理解和記憶,我們的學習思路會更寬。從而大大提高我們的地理學習效率和審美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加大閱讀量,在茫茫的文海中尋找優美動人的與地理知識相關的詩句,並使之有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