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文明禮儀伴我行的黑板報內容

文明禮儀伴我行的黑板報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文明禮儀伴我行的黑板報內容

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爲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爲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爲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爲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爲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衆。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衆亦有莫大的影響。爲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爲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爲。

舉手投足間的文明禮貌

什麼是文明?在我看來,文明滲透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也許在公交車上爲老人讓座的那份自然是文明,或者在行人後拾起那留着餘溫的空杯扔入垃圾桶後的一臉坦然也是文明。建設文明城市,做一個文明市民,不一定要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舉手投足之間的文明,我們的習慣乃至道德品質一次次被折射放大。

遵守社會公德,做一個文明的市民。每到週末,我便會約上幾個好朋友一起去公園。可是公園門口的環境卻讓人有些失望。很多小攤都擺在門口邊上,小販的叫賣聲,行人和車輛的聲音混雜一起,再瀰漫着一些燒烤食品的'味道,讓人心裏着實不舒服。進入花園後,看到綠蔭絲絲,鮮花朵朵,心情便好後來許多。繼續往前走,卻看到不和諧的一幕:一些攝影愛好者爲了拍到近景的花,竟然站在苗圃裏面,我聽到被踩在腳下的花正在可憐地嗚咽着。我真的很不想看到這些不文明的行爲。花園的一花一草,一鳥一木,都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他們不是嗎?正如那些木牌上所寫:“小草青青,笑意盈盈;君子之道,請您繞行。”是的,我們的一個細小的動作都會給周圍的環境帶來影響。我呼籲所有的花園遊人們,請您愛花護草,文明觀賞,做一個文明市民。

富有愛心,助人爲樂,做一個文明的市民。公民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內涵所在。如果我們人人都用一種熱愛和感恩的心態來對待身邊的人、事、物,那麼這個城市將會成爲愛的天堂。過馬路時,請攙扶一下身邊的老人或者殘障人吧,我們的愛心會讓這個城市更溫暖;逛街時,請別亂扔垃圾,我們的文明舉止會減輕清潔工人的工作壓力,這個城市會變得更清爽這個城市也會變得更人性化。

尊重師長,團結同學,做一個文明的子女、學生。家庭、學校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扮演好子女、學生的角色,就是對建設文明城市的最好奉獻。週末回家時,請和你的父母分享一下校園趣事,把自己的快樂和父母分享,把自己的鬱悶和父母分擔,加強溝通交流是建設家庭文明的重要方式;上課期間,爲你的老師遞上一張紙巾,擦去他額頭上滲密的汗珠,我們的一個小舉動會讓老師心裏充滿感動;爲你的同學耐心地講解題目,並微笑鼓勵他,我們的奉獻會增進彼此的友誼。用一顆真誠的心靈,文明的舉止對待老師、家長、同學。我們將擁有和諧家庭,文明校園。

沒有驚天高義的偉大,但我們舉手投足間文明的平凡;沒有滔滔江河奔涌,但我們的文明行爲卻化爲涓涓細流,滋潤着整個城市的每個角落。文明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力量。只要我們每個人跨上一小步,那麼整個城市就會超越一大步。我們每個人播下一顆文明種子,城市會開遍文明之花。

守護城市,從你我做起;守護靈魂,從舉手投足做起。舉手投足的文明,會讓城市變得天藍藍,水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