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虎口餘生的成語故事大綱

虎口餘生的成語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虎口餘生的成語故事1

【成語】:

虎口餘生的成語故事

虎口餘生

【拼音】:

[hǔ kǒu yú shēng]

【解釋】:

從老虎嘴邊逃出性命。比喻經歷大危險僥倖不死。

【出處】:

出處:《莊子·盜跖》:“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鬚,幾不免虎口哉。”

【舉例造句】:

1、在歹徒連續開槍射殺數人後,警方決定攻堅搶救出虎口餘生的人質。

2、他好不容易逃離歹徒的魔掌,虎口餘生,餘悸猶存。

3、僅僅十個字,把那虎口餘生,過去現在的甜酸苦辣,一齊寫進去。

4、他正繪聲繪色地向大夥描述虎口餘生的危險遭遇。。

5、魯弗斯虎口餘生後,軌制了1個關於公司標的目的的新政策公司必需幫忙挽救這顆星球,而不是節制它。

6、況我本是虎口餘生,諸事久已看破。

7、這場車禍只有他一人倖免於難,真是虎口餘生。

8、我自從虎口餘生之後,對世間一切看得狠淡。

9、你能夠虎口餘生,真是幸運。

10、消防隊員從車禍現場搶救出虎口餘生的傷者。

虎口餘生的成語故事2

  虎口餘生成語故事

明朝時,浙江德清縣的一個山村中,住着一位名叫朱泰的人。朱泰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妻兒,十分貧窮。平時,全靠他上山打柴賣錢,維持一家的生計。

朱泰對母親十分孝順,大家都稱讚他是孝子。

有一天,朱泰又像往常一樣,到山中去打柴。不料,正當他在山腳下休息的時候,突然從山林中,竄出一隻老虎。朱泰措手不及,被老虎一口咬住拖走。開始時,朱泰嚇得暈了過去。當老虎走了幾十步之後,他突然醒了過來,便拚命掙扎,用盡全身力氣,大聲喊叫:“我死了倒沒有什麼,可憐的是老母無人奉養!”

那個老虎聽後,吃了一驚,便扔下他,自己跑了!

朱泰撿了一條性命,強忍着疼痛,爬回家中。鄉親們聽到消息,紛紛趕來慰問,有的還送錢和食物給他們母子,大家紛紛議論說:“朱泰這一次真是虎口餘生啊!”

從此,朱泰便給自己起了另一個名字——朱餘生,以紀念這次驚險的經歷。

虎口餘生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是兇狠的老虎也被朱泰的孝心感動,而放他一命。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記得要孝順父母,在家聽爸爸媽媽的話哦,因爲爸爸媽媽撫養我們真的很不容易。

  與虎謀皮成語故事

春秋時,魯定公打算邀請孔子出來做官,定公拿不定主意,打算和大臣們商量一下再做決定,正好遇上了左丘明,定公問他:我想請孔子當司後,你看要不要和大臣們商量一下。左丘明回答說:孔子是當今公認的聖人,聖人擔任官職,其他人就得離開官位,您與那些因此事而離開官位的人去商量,能有什麼結果啦。我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周朝時,有個人,喜歡穿漂亮額皮衣,吃豐盛的菜餚,於是,他就去跟狐狸商量:我想做件皮衣,把你們的毛皮送給我幾張吧。狐狸一聽,全都逃到深山裏去了。他又到羊羣裏商量,我想辦一桌宴席。請你們做一桌上好的羊肉好不好,羊立刻嚇得咩咩亂叫,互相報信,一起鑽進樹林裏,藏了起來,結果這個人10年也沒有縫成一件皮衣,5年也沒有辦成一桌宴席。

於是,定公決定,不再和羣臣商量,立刻任孔子爲大司後。

  成語故事爲虎作倀

在唐朝時期,傳說有個名字叫馬拯的人,聽說衡山上住着一個伏虎長老。他帶了一個童僕,上山去拜訪那位長老。

他登上衡山,見到一座佛寺裏,果然有個鬚髮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熱情,一定要留馬拯吃飯,可是廚房裏的油和鹽正巧用完了。馬拯就叫童僕下山去買油鹽。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門。

馬拯獨自一人站在寺邊觀賞山景。這時,從山下又來了一個叫馬沼的隱士。兩人互通姓名之後,馬沼說他在半山腰看見一隻猛虎在吃人。

馬拯問了那人的`年齡、容貌、衣着,驚叫道:那是我的童僕!馬沼又說:“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後,忽然變成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和尚。”不一會,老和尚回來了,馬沼輕聲對馬拯說:正是這個和尚。

天晚了,老和尚要請他們住僧房,兩人卻喜歡住在齋堂裏。他們把門緊緊閂上,觀察着外面的動靜。半夜裏,有隻老虎幾次來撞門,兩人用力頂住,門纔沒有被撞開。兩人決心要除掉這隻吃人的老虎,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第二天一早,兩人說是後院一口井裏傳出怪聲音,把老和尚騙到井邊。當老和尚湊到井口看時,馬沼一用力,把他推下井去。和尚一落水,立刻變成了老虎。兩人搬來大石頭,把它砸死了。

兩人下山時迷了路,後來幸虧遇見一個獵人,就住在搭在樹上的窩棚裏過夜。

半夜裏,馬拯突然被樹下的人聲吵醒。他藉着月光一看,竟有幾十個人,叫嚷着要替老虎報仇。獵人告訴他們,這些人都是被老虎吃掉的,死後卻成了倀鬼。馬拯罵道:“你們這些倀鬼,死在老虎嘴裏,還要爲它痛哭、報仇!”

  調虎離山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軍閥並起,各霸一方。孫堅之子孫策,年僅十七歲,年少有爲,繼承父志,勢力逐漸強大。公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準備奪取江北盧江郡。盧江郡南有長江之險,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難攻。

佔據盧江的軍閥劉勳勢力強大,野心勃勃。孫策知道,如果硬攻,取勝的機會很小。他和衆將商議,定出了一條調虎離山的妙計。針對軍閥劉勳,極其貪財的弱點,孫策派人給劉勳送去一份厚禮,並在信中把劉勳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說劉勳功名遠播,今人仰慕,並表示要與劉勵交好。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勳求救。他說,上繚經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不能遠征,請求將軍發兵降服上繚,我們感激不盡。劉勳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得意。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勳早想奪取,今見孫策軟弱無能,免去了後顧之憂,決定發兵上繚。部將劉曄極力勸阻,劉勳哪裏聽得進去?他已經被孫策的厚禮、甜言迷惑住了。

孫策時刻監視劉勳的行動,見劉勳親自率領幾萬兵馬去攻上繚,城內空虛,心中大喜,說:“老虎己被我調出山了,我們趕快去佔據它的老窩吧!”幹是立即率領人馬,水陸並進,襲擊盧江,幾乎沒遇到頑強的抵杭,就十順利地控制了盧江。劉勳猛攻上繚,一直不能取勝。突然得報,孫策已取盧江,情知中計,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虎口餘生的成語故事3

【注音】hǔ kǒu yú shēng

【典故】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鬚,幾不免虎口哉。 《莊子·盜跖》

【釋義】老虎嘴裏倖存下來的生命。比喻逃脫極危險的境地僥倖活下來。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逃脫危險的境地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絕處逢生、死裏逃生

【同韻詞】洞鑑廢興、海嘯山崩、戲蝶遊蜂、月暈而風、浩氣英風、解甲釋兵、躡蹻檐簦、危言悚聽、源清流清、牢甲利兵......

【年代】古代

【燈謎】燈謎之家我爲徒

【邂逅語】虎窩裏跑出個羊羔

【成語故事】宋朝湖州農民朱泰家貧,靠打柴爲生養活家中老母。一次打柴途中碰到一隻老虎,他被老虎撲在地上,他大喊:“我死了,老母怎麼辦?”老虎被嚇跑。鄉親們趕來看他,慶賀他從老虎嘴裏逃出,把他的名字改爲朱虎殘

【成語示例】況我本是虎口餘生,諸事久已看破。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