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行屍走肉成語故事

行屍走肉成語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成語】:

行屍走肉成語故事

行屍走肉

【拼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解釋】:

比喻只有人的形體,不具備人最基本的感覺。沒有生活理想,糊里糊塗過日子的人。出自 晉·王嘉《拾遺記》。

【出處】:

晉·王嘉《拾遺記·後漢》卷六:“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矣。”

【舉例造句】:

《那些不努力學習、不努力工作的人,即使活着,也不過是行屍走肉。

成語故事】:

任末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爲庵,削荊爲筆,克樹汁爲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譯文任末十四歲時,求學沒有固定的老師。(他)揹着書籍跟老師求學,不怕困難。他常常說:“人如果不學習,那麼憑什麼可以成功呢?”任末有時靠在樹下,編白茅爲茅草小屋,削荊條製成筆,刻劃樹汁作爲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輝映下讀書,遇上沒有月亮的黑夜,他便點燃麻蒿取光。看書有領會的時候,寫在他的衣服上,用來記住這件事。徒弟們欽佩他的勤學精神,常用洗淨的衣服換取他寫滿字的衣服。他臨終時告誡別人說:“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學習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