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與淝水之戰相關的成語大綱

與淝水之戰相關的成語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淝水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戰爭中涌現出了許多小故事,形成成語典故。

與淝水之戰相關的成語

草木皆兵

前秦的先頭部隊在洛澗附近被晉軍偷襲,被擊敗得潰不成軍,不但令秦兵士氣受挫,亦令一向驕傲的苻堅信心動搖。他得知晉軍正向壽陽前進,便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觀察晉軍動靜。他看見對岸的晉兵,排列整齊,戰船密佈,心中覺得晉兵訓練有素。再望向北面的八公山,山上長滿無數草木,北風吹過,草木晃動,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即時大驚地跟苻融說道:“晉兵是一支多麼強大的對手,你怎麼說他們是弱旅?”後來,人們以“草木皆兵”形容人神經過敏及疑神疑鬼。

風聲鶴唳

前秦苻堅的軍隊在淝水一戰中大敗,苻融戰死;苻堅中箭,率領餘兵拚命逃回北方。當他們聽到風吹過的聲音及飛鶴的鳴叫,都以爲是晉兵仍在後窮追不捨,於是他們日夜逃跑,飢寒交迫,結果當他們回到北方時,百萬大軍已失去了十之七八。後人便以“風聲鶴唳”形容人在受過刺激後,心靈變得脆弱不堪,一旦風吹草動都會受不了,或者亦可形容岌岌可危的`處境。

投鞭斷流

東晉時,前秦苻堅統一北方,與南方東晉王朝南北對峙。苻堅欲率百萬步騎兵南下,一舉滅除東晉。苻堅集羣臣商議,衆大臣多不苟同。太子左衛偕大臣石越曰:“依星象之見,今年不宜南下。況東晉有長江天險爲阻,其君又深獲民望。故不可輕舉妄動,盲目輕進。不如固守國力,修整軍備,俟其內變,乘機攻伐。”苻堅不以爲然,反曰:“星象之事,未可盡信。至於長江,春秋時吳王夫差與三國時吳主孫皓,皆擁長江之險,終不免於亡。朕今有近百萬大軍,兵多將廣,人多勢衆,投鞭於江,足斷其流。豈懼天險?”。

東山再起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着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裏,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爲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着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爲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爲“東山再起”。

關鍵詞: 淝水之戰 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