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現代詩 > 楊牧《水之湄》賞析

楊牧《水之湄》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神祕的西部磨鍊了楊牧,也成就了楊牧。楊牧不僅與新疆結下了難解的生活情緣,也結下了難捨的文學情緣。

楊牧《水之湄》賞析

  原文:水之湄

我已在這兒坐了四個下午了

沒有人打這兒走過——別談足音了

(寂寞裏)

鳳尾草從我足跟長到肩頭了

不爲什麼地掩住我

說淙淙的水聲是一項難遣的記憶

我只能讓它寫在駐足的雲朵上了

南去二十公尺,一棵愛笑的蒲公英

風媒花把粉飄到我的斗笠上

我的斗笠能給你什麼啊

(寂寞裏—— )

我的臥姿之影能給你什麼啊

(寂寞裏—— )

四個下午的水聲比做四個下午的足音吧

倘若它們都是些急躁的少女

無止的爭執着

——那麼,誰也不能來,我只要個午寐

哪!誰也不能來

(選自詩集《水之湄》,藍星詩社1960年版)

  賞析:

《水之湄》寫的是思念與等待。

第一節,寫的“我”坐了四個下午等人的百無聊賴和無可奈何的心情,爲讀者留下懸念。第二節裏,詩人用“鳳尾草從我足跟長到肩頭了”來象徵時間的'逝去;“不爲什麼地掩住我”,花草的無意反襯“我”有情地等人,而人卻不來;第三、四句寫水聲引起了“我”的回憶,“我”曾與情人來這裏幽會,但這一切都已成空,所以“我只能讓它寫在駐足的雲朵上了。”傳說中尾生等情人於橋下,水漲後被淹死,《水之湄》化用這個典故,表達了“我”願爲情人而死的情懷。

在第三節中,詩人借蒲公英表達情思,“風媒花把粉飄到我的斗笠上”,引起“我”情緒的變化和內心的悸動,使我感嘆:“我的斗笠能給你什麼啊(寂寞裏—— )/我的臥姿之影能給你什麼啊(寂寞裏—— )”。第四節裏“四個下午”一句,把水聲比作足音,是對自我的安慰。最後,“我”從“足音”想象對方是急躁的少女,她們在無休止地爭吵,結果“誰也不能來”,等那麼還是睡個午覺吧。全詩由百無聊賴開始,經過一系列的情緒變化後,又回到無可奈何的狀態。

這首詩借《詩經·蒹葭》的題意表達詩人的情緒感受。《蒹葭》所表現的是靜態的思念,《水之湄》則是靜動結合。詩的結尾,在騷動性的聲音和動作裏,“我”依舊保持穩定的情緒,反襯出被等者在“我”心中的地位——“我”不在乎等待,只在乎等誰。

  作者簡介:

楊牧,1944年3月出生在四川省渠縣,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流浪到中國西北部,曾在新疆度過25個春秋,當過工人,做過牧工,擔任過石河子市文聯副主席、兵團文聯副主席、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及《綠風》詩刊主編,八十年代末迴歸故里,現爲中國作家協會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曾赴印度、意大利、俄羅斯、美國講學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