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不食嗟來之食》文言文翻譯(附練習題)

《不食嗟來之食》文言文翻譯(附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食嗟來之食》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食嗟來之食》文言文翻譯(附練習題)

【原文】:

不食嗟來之食①

齊大飢。黔敖②爲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③,貿貿然④來。黔敖左奉⑤食,右執⑥飲,曰:“嗟⑦!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⑦也!”從而謝焉⑧,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與,可去⑩,其謝也,可食。”

註釋】:

①本文出自《禮記·檀弓下》)(推薦閱讀《禮記中關於本段的解析》)

②黔敖:齊國的一位富商。

③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臉。輯屨(jù):身體沉重邁不開步子的樣子。

④貿貿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雙眼無神)

⑤奉:同“捧”,端着。

⑥執:拿

⑥嗟(jiē):帶有輕蔑意味的呼喚聲。語氣詞,喂

⑦斯:這地步。

⑧從而謝焉:從,跟隨。謝,表示歉意。

⑨微與:微,不應當。與,表示感嘆的語氣詞。

⑩去:離開

【翻譯】:

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飢餓的人來吃。有個飢餓的人用衣袖蒙着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擡起頭看着他,說:“我正因爲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終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仍然可以去吃。”

成語解釋:

嗟來之食:原指憫人飢餓,呼其來食。後多指侮辱性的施捨。嗟,不禮貌的招呼聲,相當於“喂”。

《不食嗟來之食》練習題

1、用“|”給上文斷句。

齊 大 飢| 黔 敖 爲 食 於 路| 以 待 餓 者 而 食 之|

有 餓 者 蒙 袂 輯 屨| 貿 貿 然 來 | 默 敖 左 奉食 |右 執 飲 |曰| 嗟 |來 食 |揚 其 目 而 視 之| 曰 |予 唯 不 食 | 嗟 來 之 食| 以 至 於 斯 也| 從 而 謝 焉 |終 不 食 |而 死 曾 子 聞 之 |曰| 微 與 其 嗟 也 可 去| 其 謝也 可 食|

2、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確讀音嗎?請在正確的讀音上打“√”。

黔(qián)袂(mèi)飲(yǐn )嗟(jiē) 斯(si)

3、請你寫出下面劃線字在文中的意思。

(1)貿 貿 然來(昏昏沉沉的樣子)

(2)微 與其 嗟(小事情啊)

4、齊國發生嚴重災荒。富人黔敖熬了粥擺在大路邊,用來給路過飢餓的人吃。過了很久,有個飢餓的人用袖子蒙着臉,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來。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湯,說道:“喂!來吃吧!”(饑民)擡起頭瞪大他的眼睛,盯着看着他,說:“我就是因爲不願意吃帶有侮辱性的施捨,才落到這個地步!”於是斷然謝絕,最後因爲沒有吃的餓死了。曾子認爲這個人太固執了,他說:“如果別人不客氣地招呼你,你可以走開,但當別人已經道歉時,你就應該吃了”。

5、那個可憐的“餓者”爲什麼沒有接受“黔敖”的施捨?

因爲黔敖施捨時的態度不好。

6、請你評價一下“黔敖”和“餓者”。

黔敖:施捨是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氣,但能知錯就改;餓者:有骨氣,有志氣,不能低三下四地去乞求別人的施捨,但在黔敖道歉後仍不食,略顯執拗、偏執。

7、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①黔敖爲食於路()②以待餓者而食之()

③嗟,來食()④予唯不食嗟來之食()

⑤以至於斯也()⑥可去()

⑦其謝也()⑧敖左奉食()

⑨右執飲()⑩終不食而死。()

答:①擺放食物。

②同“飼”拿飯給人吃。

③吃。

④只。

⑤此,這種地步。

⑥離開。

⑦道歉。

⑧同“捧”,端着。

⑨拿着。⑩最後,最終。

8、翻譯下列句子

①嗟,來食!

②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③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④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⑤黔敖爲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

答:①喂!來吃!

②我就因爲不吃侮辱性的施捨的東西,纔到了這樣的地步。

③他吆喝你來吃,可以離開,他道歉了就可以吃了。

④儘管黔敖向他道歉,但最後這個人還是不肯吃而餓死了。

⑤黔敖在路邊擺放食物,用來施捨給經過的飢餓的人吃。

9、這個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爲論據使用?用來證明什麼?

答:《談骨氣》。從“貧賤不能移”的角度證明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10、你對曾子的話如何理解?

答: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不吃“嗟來之食”是儘管是有骨氣的表現,但不能固執地認爲做人一定要有骨氣,有志氣,不能低三下四地去乞求別人的施捨,而要懂得變通——如果對方表現出“抱歉”的神情,不要太過古板,直到餓死也不進米粟,而要樂於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