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瀧岡阡表文言文

瀧岡阡表文言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作爲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爲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瀧岡阡表文言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瀧岡阡表文言文

瀧岡阡表文言文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題。

修①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②守節自誓,居窮,自力於衣食,以長以教,俾至於成人。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爲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曰:‘毋以是爲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爲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於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於汝也。

“自吾爲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於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間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爲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

“汝父爲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顧乳者抱汝而立於旁,因指而嘆曰:‘術者謂我歲行在戌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後當以我語告之。’嗚呼!其心厚於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汝其勉之!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於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祿而養。又十有二年,列官於朝,始得贈封其親。天子推恩,褒其三世。

於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嗚呼!爲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積善成德,雖不克有於其躬,而庇賴其子孫矣。”乃載我皇考崇公③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於修者,並揭於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取材於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有刪節)

【注】①修:歐陽修自稱。 ②太夫人:歐陽修的母親鄭氏。 ③皇考崇公:指歐陽修去世的父親。歐陽修的父親被追封爲崇國公。

10. 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分)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1.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自力於衣食,以長以教 長:撫養。

B. 不及事吾姑 事:侍奉。

C. 此死獄也 獄:案件

D. 雖不克有於其躬 躬:鞠躬。

12.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毋以是爲我累 ——不要因此(家貧)就爲我積累錢財

B.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 ——但是我知道你父親一定會後繼有人

C.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奉養父母不一定要豐厚,最重要的是孝敬

D.爲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做善事沒有不得好報的,時間或遲或早

1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歐陽修簡單敘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突出讚美了太夫人的美德以及付出。

B.文章中連續轉述了太夫人的大量敘述,歐陽修藉此表達對父親政績及人品的追思。

C.文章中歐陽修寫自己牢記先父及太夫人的教誨,後來獲得了天子推恩的家族榮耀。

D.文章結尾歐陽修認爲大力彰顯先輩們的美好品德,將會幫助自己獲得更多的善報。

14. 歐陽修的父親在爲人處事上有哪些突出的特點,請根據文意概括並作簡要說明。(6分)

15. 用古代詩文原句填空。(選作其中1題,每句1分)(6分)

(1)明代有人說:“凡詩文出於真情則工,昔人所謂出於肺腑者是也。”並認爲上文和《陳情表》都是出於肺腑的文章。李密在《陳情表》中表達自己與祖母有難以割捨的親情時,這樣寫道: ① , ② ; ③ , ④ 。母、孫二人, ⑤ , ⑥ 。其中語意深沉,文字工麗,正所謂“出於肺腑者也,皆不求工而自工。”

(2)文中說“惟我祖考,積善成德,雖不克有於其躬,而庇賴其子孫矣”,其對“善”和“德”之間關係的把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發揮。戰國時荀子在《勸學》中就曾有對“善”與“德”的思考,原文說:① , ② ; ③ , ④ 。積善成德, ⑤ , ⑥ 。兩段文字立足點有相似之處,着眼點又相區別,可謂各有千秋。

參考答案:

10. 吾曰/ 生可求乎/ 曰/ 求其生而不得/ 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 矧求而有得耶/ 以其有得/ 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 猶失之死/ 而世常求其死也

11. D 躬:自身;“雖不克有於其躬”意爲“即使不能對自身有利”

12. A 13. D

在文章結尾,歐陽修強調的是“爲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即行善的人總會得到善報,只是回報有早有晚,有的回報自己,有的回報子孫。在D項中,首先彰顯先輩品德不等於自己行善,其次善報未必能夠落到自己身上,所以錯誤。

14. 清貧好施,如“爲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常不使有餘”;重親至孝,如祭母時每每涕泣感慨“至其終身”;問案勤謹、宅心仁厚,如“嘗夜燭治官書”,嘆息“求其生而不得”。

15. (1) 臣無祖母 無以至今日 祖母無臣 無以終餘年 更相爲命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2) 積土成山 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 蛟龍生焉 而神明自得 聖心備焉

瀧岡阡表文言文2

瀧岡阡表

宋代·歐陽修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於衣食,以長以教俾至於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爲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曰:“毋以是爲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爲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於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於汝也。自吾爲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於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間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爲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汝父爲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顧乳者劍汝而立於旁,因指而嘆,曰:“術者謂我歲行在戌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後當以我語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於外事,吾不能知;其居於家,無所矜飾,而所爲如此,是真發於中者邪!嗚呼!其心厚於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汝其勉之!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於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學,鹹平三年進士及第,爲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爲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瀧岡。

太夫人姓鄭氏,考諱德儀,世爲江南民族。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後常不使過之,曰:“吾兒不能苟合於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其後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祿而養。又十有二年,烈官於朝,始得贈封其親。又十年,修爲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終於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樞密,遂參政事,又七年而罷。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蓋自嘉祐以來,逢國大慶,必加寵錫。皇曾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妣累封楚國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妣累封吳國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皇妣累封越國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賜爵爲崇國公,太夫人進號魏國。

於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嗚呼!爲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積善成德,宜享其隆,雖不克有於其躬,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實有三朝之錫命,是足以表見於後世,而庇賴其子孫矣。”乃列其世譜,具刻於碑,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於修者,並揭於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熙寧三年,歲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充京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