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皎然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皎然大綱

皎然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皎然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

皎然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皎然
皎然詩詞全集

次日、 與昂上人兩字繼合四句初字日、 送別、 送旻上人遊天台、 酬鄭判官湖上見贈、 答李季蘭、 姑蘇行、 湖南草堂讀書招李少府、 兵後西日溪行、 陪盧中丞閒遊山寺、 水精數珠歌、 風入松、 送顧處士歌、 長安少年行、 觀裴秀才松石障歌、 武源行贈丘卿岑、 湛處士枸杞架歌、 顧渚行寄裴方舟、 春夜賦得漉水囊歌,送鄭明府、 山月行(一作關山月)、 洞庭山維諒上人院階前孤生橘樹歌、 短歌行、 觀王右丞維滄洲圖歌、 花石長枕歌答章居士贈、 飲茶歌送鄭容、 鄭容全成蛟形木機歌、 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歌、 陳氏童子草書歌、 奉和顏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步虛詞、 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時量移湖州長史)、 周長史昉畫毗沙門天王歌、 吊靈均詞、 賦得吳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裴端公使君清席,賦得青桂歌送徐長史、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白雲歌寄陸中丞使君長源、 薛卿教長行歌(時量移湖州別駕)、 翔隼歌送王端公、 買藥歌送楊山人、 寒棲子歌(曾居廬山,欲有事羅浮之行)、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張伯英草書歌、 戛銅碗爲龍吟歌、 桃花石枕歌贈康從事、 奉同顏使君真卿清風樓賦得洞庭歌送吳鍊師歸林屋洞、 答韋山人隱起龍文藥瓢歌、 送商季皋、 晨登樂遊原,望終南積雪、 若邪春興、 寓言、 浮雲三章、 戲作、 前溪作、 支公詩、 萬回寺、 寓言、 禪思、 憶天台、 問天、 問遙山禪老、 同李洗馬入餘不溪經辛將軍故城、 偶然五首、 山雨、 題餘不溪廢寺、 雜興六首、 江上風、 哭覺上人(時絆剡中)、 雜寓興、 山雪、 哭吳縣房聳明府、 戲題二首、 溪上月、 長門怨、 戲題松樹、 聞鍾、 銅雀妓、 赤松(一作赤松澗)、 哀教、 昭君怨、 述夢、 禪詩、 效古、 擬長安春詞、 潘丞孩子、 古別離(代人答閻士和)、 靈澈上人何山寺七賢石詩、 效古(天寶十四年)、 仙女臺(得仙字)、 惜暮景、 詠小瀑布、 望遠村、 妙喜寺逵公院賦得夜磬送呂評事、 南池雜詠五首。寒竹、 夏日登觀農樓和崔使君、 南池雜詠五首。寒山、 詠敡上人座右畫鬆、 南池雜詠五首。虛舟、 聽素法師講《法華經》、 南池雜詠五首。溪雲

皎然與陸羽

皎然,公元(720-804)年,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創世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 堪稱一代宗師。
  與皎然命運息息相關的有一個年輕人叫陸羽,此人在公元757-758年,約25-26歲時遇見了皎然,以後他們結成了生死相依的忘年交。——“緇素忘年之交”40多年,他們的友情達到了生相知、死相隨,生死不諭的超然境界。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年輕人,在皎然的指導、幫助,鼓勵、安排、資助、籌劃下,完成了中國茶業、茶學的千秋偉業——《茶經》。皎然對陸羽及中國茶道的貢獻分以下10個方面:

(一)讓動亂中的陸羽找到了家
  陸羽生於公元733年,3歲被遺棄在竟陵(湖北天門)。是龍蓋寺主持僧智積禪師在西湖邊拾到將其抱回寺裏養育。11歲陸羽逃出寺院去戲班,作了優伶,14-15歲被河南府尹李齊物看中,推薦去火門山的鄒子夫處學習讀書,20歲偶遇竟陵刺史的禮部員外郎崔國輔,崔與陸羽一見如故,結爲忘年之交。
  公元756年安史之亂前的754-755年,有人說陸羽已開始寫《茶經》,我們認爲不現實。因爲那時候陸羽還是一個22-24歲的小青年,對茶業、茶學都沒有很深厚廣泛的研究與積累,特別是安史之亂,處於流浪動盪狀態,也沒有這樣的環境寫書。
  羅家慶先生考證認爲:“有人認爲陸羽在龍蓋寺就懂得了煮茶,這不對。而是智積禪師罰他服勞役,砌牆頭,清廁所,沒有讓他煮茶。即使隨後到了李齊物、崔國輔兩位剌史身邊,由於衙門有專人司茶,他也不會接觸茶飲……。”
  我們認爲陸羽在龍蓋寺、李、崔處接觸茶飲的機會應該是有的,但就以此要寫千古《茶經》未免不夠。
  陸羽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是在公元757-759年,即24-25歲拜見了皎然大師後的發生的。陸羽與皎然結成“緇素忘年之交”時,當時皎然大師已四十多歲,乃杼山妙喜寺主持,有這樣的權力、條件讓陸羽安下心來潛心研究,陸羽也結束了動盪不安的生活有了人生的着落。

(二)陸羽《茶經》受到皎然的指導、啓發
  皎然年長陸羽13-14歲,大一輪,兩人“緇素結交”時皎然已到過廬山、泰山、嶗山、嵩山、長沙、衡陽、饒州、洪州以及蘇南各地、剡溪、天台等處,他交友廣泛,閱歷豐富,對不少大廟的僧侶飲茶已頗有心得,佛院飲茶早已成習。有些寺院設有專門的“茶堂”,用作僧侶們潛心論佛,招待施主,有些寺院專門派有“茶頭”及“施茶僧”,用以燒水煮茶佈施茶水,……因此皎然足跡許多大廟後對佛門茶理修煉很深。從他的許多茶詩中可以得知他有非常豐富的茶葉知識。……
  昨夜西峯兩色過,朝尋新茗復如何?
  女宮露澀青芽老,堯市人稀紫筍多。
  紫筍青芽誰得識,日暮採之長太息。
  陸羽在妙喜寺寄宿了三、四年的時間裏,他們經常詩論、探討,陸羽寫成了《茶經》三卷。但在皎然看來,陸羽閉門寫書,有許多不切實際的觀點,他還不客氣地提出了批評(誰能對茶聖提出批評?只有皎然大師),他在《飲茶歌鄭容》一詩中指出“……雲山童子調金鐺,楚人茶經虛得名……”。他愛之深所以評之切,他讓陸羽深入茶山研究茶葉載培、管理、採摘、煎制等茶事,以補充、修改《茶經》。

(三)皎然爲陸羽寫《茶經》提供了物質條件
  皎然不但悉心指導陸羽,解決了他生活上的後顧之憂,還給陸羽提供安靜寫作環境,同時還爲陸羽解決了寫作《茶經》所需要的實驗場地、設備、儀器等等。因爲以皎然爲住持的妙喜寺在長興顧渚山置有茶園(後爲貢茶基地),這個顧渚茶園是陸羽《茶經》最好的實驗室、試驗基地。有《顧渚行寄裴方舟》詩爲證:“我有云泉鄰渚山,山中茶事頗相關,……伯勞飛日芳草滋,山僧又是採茶時”。
  大家知道即使條件下你要搞一個茶場涉及載培、施肥、管理、採摘等一連串事情,也不容易,何況是古代一個條件優良的實驗茶場,……這一切皎然大師都爲陸羽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證。幾年後皎然爲使陸羽有一個更加安靜、方便的寫作環境,又在苕溪之濱爲他建好了“苕溪草堂”,到處尋找外出考察的陸羽讓他回來安心居住寫作……
  由此可知,皎然上人是陸羽茶學研究的物質提供者。

(四)皎然是茶文化的宏揚者
  皎然上人不但懂茶事更對茶文化情有獨衷。在當時的時代,沒有電視、報紙,沒有相聲、小品、小說,文化傳播的最好形式是詩歌。他不但以詩歌的形式在世界首次提出了“茶道”,“什麼是茶道”,他還寫下了更多廣爲流傳的茶詩,在同時代他是茶詩最多的高人。
  如果說陸羽更多的是一個科學家,他是從茶科學、茶經驗、茶業產業角度來著作《茶經》,那麼皎然上人則更多地是從文學詩歌,從茶文化的角度研究,並且又以他高深的佛門禪悟親自體驗開啓了“佛茶之風”或“佛禪一味”,從而拉開了整個中國茶道甚至是世界茶道之先河!他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不但是大唐茶道更是中國茶道、世界茶道的開山之作!
  因此,我們以爲陸羽更像錢學森、袁隆平;皎然更像魯迅、郭沫若。且不說其對陸羽的幫助、指導、交流、切磋,他自己也是茶文化領域的開山鼻祖!
  皎然不但是茶事、茶文化的積極倡導者,更是“以茶代酒”、茶飲料的積極宣傳者,在前期批評陸羽《茶經》不是的同時,與陸羽一起又是茶飲、《茶經》、茶文化的推廣旗手。他不但爲陸羽開展茶學、茶業研究提供環境場地、設備、經費,而且還經常有意組織“苕溪茶會”,帶領詩茶愛好者去剡溪舉辦“沃州茶會”、“剡溪詩茶論壇”,策劃、組織、包裝、宣傳了茶文化思想,並以論壇、會議、活動、詩歌等形式進行了確有影響力的傳播。某種意義上公元773年由陸羽設計,顏真卿書法題名,皎然策劃賦詩的“三葵亭”就是著名的陸羽品牌的事件營銷之一!自陸羽《茶經》及皎然的《飲茶歌》後,唐代茶詩大盛,茶道與詩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合唱,迎來了亙古以來未有的大唐茶文化的高峯!

(五)皎然是陸羽的長輩、導師、篤友、兄弟
  陸羽儘管孤兒出身,但一輩子在人生轉折的過程中卻常有貴人相助。皎然無疑是陸羽事業人生轉折過程中的貴人,也是陸羽的長輩、老師,又是陸羽後半生40多年的生相知死相隨,交往時間最長、學術探討最多,關係情義最深的兄長與良師益友,本來陸羽晚年從廣州到蘇州定居了很多年,他也曾經準備終老蘇州。可是皎然上人的圓寂給了陸羽巨大的打擊,他毅然決定離開江南水鄉蘇州而重返湖州以追隨皎然……當陸羽走完了漫長而坎坷的人生之路後,他的生前好友按照他的遺願,將他葬在了妙喜寺附近,苕溪之濱,以伴隨他生前最好的哥們兄弟——篤友皎然上人。
  也許講茶文化、茶道還會有人講到盧仝的貢獻。沒錯,盧仝後來的七碗茶歌——《茶歌》的影響不亞於皎然的“三飲”之歌,甚或是大有千年傳唱不衰後來居上之勢。所謂大唐茶業三件大事:陸羽《茶經》、盧仝《茶歌》、趙贊“茶禁”(即對茶徵稅),更有“三篇陸羽經,七度盧仝碗。”殊不知盧仝生活於(公元795-835年),在盧仝出生時皎然大師早已出版了《茶決》推出了《飲茶歌》中國茶道(皎然比盧仝年長75歲),如果不論盧仝詩的社會性,在茶道內容及形式上,盧仝並沒有超越皎然大師多少,盧仝對茶道的理解絕對受皎然三碗茶的參照與啓發(這兒不是貶低盧仝),更確切說“七飲茶歌”就是“三飲茶歌”的繼承與發展,七碗茶是三碗茶的仿效與細化(原創是皎然上人的)。

(六)皎然精通茶理、茶業、茶葉生產
  皎然不但是茶文化高手,他對茶葉生產、加工、飲茶及茶葉經營都非常瞭解,究竟其妙寺有實打的茶園,此茶園除了供應本寺院茶僧茶禮之用外,可能還有一部份用以創業,是“寺院經濟”的一大部分(那時候以許多方丈、住持儼然象一位大地主)。現以《顧渚行寄裴方舟》一詩爲證:
  我有云泉鄰渚山,山中茶事頗相關。
  鶗鴂鳴時芳草死, 山家漸欲收茶子。
  伯勞飛日芳草滋,山僧又是採茶時。
  由來慣採無近遠,陰嶺長兮陽崖淺。
  大寒山下葉未生, 小寒山中葉初卷。
  吳婉攜籠上翠微,濛濛香刺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亂,度水時驚啼鳥飛。
  家園不遠乘露摘,歸時露彩猶滴瀝。
  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來勝金液。
  昨夜西峯雨色過,朝尋新茗復如何。
  女宮露澀青芽老,堯市人稀紫筍多。
  紫筍青芽誰得識,日暮採之長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貯此芳香思何極。
  (注:有史述爲證,皎然與著名茶人、文學家陸龜蒙在長興顧清都置有茶園,本來就是一大茶場主。)
  由上述可知,皎然在此裏面對茶葉生產的環境、管理、氣候、採摘、品質、煎飲、銷售、市場都作了全方位的描述,其對茶理,採摘、氣候、時間、營銷研究之深幾乎是唐茶詩無出其右者。詩歌在唐代不但是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而且也是記載、傳播文化的主要形式。如果皎然不是對茶葉生產、採摘、市場十分了解,是寫不出這樣有深度有內容又有神韻的茶詩的。
  唐朝後期兩位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茶人皮日休與陸龜蒙,他們比陸、皎後生幾十年,也在湖州、長興進行相當長時間的考察,對皎然、陸羽十分了解,總結了自周至唐的茶史、茶事,寫成了著名的《茶中雜詠》,也總結了自茶葉生產到採製加工、茶具、茶舍……一系列知識與經驗,形成了著名的“皮陸唱和”。而其中皮日休認爲陸羽茶經很多地方參考了杜育的《荈賦》。而陸龜蒙在顧渚山下置有茶園,還親自進行茶葉生產實踐,自己親自經營,且看過皎然《茶決》認爲也是三卷本,唐朝有很多詩人還看到過此《茶決》,陸羽《茶經》的許多茶事、茶理引自《茶決》。陸龜蒙參考《茶決》、《茶經》還撰寫了《品第書》即陸龜蒙的《茶書》,可惜後來也失傳。
  此外,皎然上人的《茶決》不但陸龜蒙看到過,唐代很多典籍還引用過《茶決》。比如《百丈清規》、《禪林清規》、《五燈會元》等更有明代著名茶史專家陳師《茶考》指出:陸龜蒙作《品茶》一書,繼《茶經》、《茶決》之後。……《茶經》陸季疵撰,即陸羽也。羽字鴻浙,季疵或其別字也。《茶決》今不傳。及覽事類賦,多引《茶決》。此書間有之,未廣也。陳師,錢塘(杭州)人,明嘉靖間會試副榜,官至永昌知府。有專家考證《茶考》一出,有關的茶事史書“開始有條不紊的魚貫而出了”。
  由此可知,皎然上人作爲有茶葉產業的老闆又佛道儒多修的偉才,對茶葉生產、加工、煎制、營銷都是全過程瞭如指掌,他不但是魯迅、郭沫若、巴金一樣的“茶文化大家”,也是象錢學森、袁隆平一樣的茶科學家。只不過由於《茶決》的失傳,皎然給人以茶道專家的面目出現而已,如果《茶決》還在,或如果誰能把《茶決》考證、挖掘出來,可以斷言《茶決》、《茶經》亦爲中國茶業開天闢地的兩篇開山這作!

(七)皎然摘取了“中華茶道”皇冠上的明珠
  要了解皎然上人對中華茶道的貢獻,我們有必要對茶道的各種流派及皎然與陸羽茶道的區別進行比較。

(七-1)、何謂茶之道
  茶道,茶道,即茶之道或飲茶之道,亦是指飲茶品茶藝術與境界的總和。可以說,關於什麼是茶道,國內,國外幾百種主張,幾百個流派。這兒引用日前茶文化發展最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專家丁以壽先生在《中華茶道概念詮釋》中的觀點,他認爲顧謂茶道,就是通過飲茶養生、修心、求道、證道。具體劃分爲三個層次:
  1、飲茶之道:即關於飲茶的方式、方法、技藝、屬技術層次。
  2、飲茶修道:是藉助飲茶活動以修道、悟道,此道指道德、規律、本源、真理等。
  3、飲茶即道:就是修道後的結果,是悟道後的智慧結果,人生最高境界,社會與宇宙的根本真理,它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我們在此把它改成爲飲茶本道,因爲前兩者都是圍繞“茶湯”與“人心”兩者展開的,是我心即宇心而展開去……,但在這兒我們要跳出茶湯,跳出我心,把“茶湯”“我心”融入到國家民族、事業、世界、宇宙、和平、和諧、環境……等一切重大主題中,從茶湯中悟到社會與宇宙的真諦,飲茶即道亦爲飲茶本道。
  從中國茶道的構成環節而言,它又是“環境+禮儀+茶藝+修行”四大元素組成,而前三步亦是依次向上類進的過程。
  ……當然還有形式說,理念說、方法說、意境說、禮儀說、修身說、途經說……,此外還可以按茶葉品種來分成綠茶茶道、紅茶茶道、黃茶茶道、黑茶茶道、白茶茶道、花茶茶道;可以按茶道歷史劃分爲煎茶茶道、點茶茶道、泡茶茶道;按活動主體分爲文士茶、宗教茶道、宮廷茶道等。儘管茶道方法很多,但可以說丁以壽先生的觀點是非常系統又有代表性的、全面地、正確地找到了中國茶道的元素與程序及境界。

(七-2)陸羽茶道與皎然茶道的區別
  1、陸羽茶道——茶藝派茶道
  從《茶經》的影響及陸羽的歷史作用看,陸羽無疑是古今茶業第一人。
  陸羽《茶經》奠定了中國茶學的基礎,具有百代開創之功,他不但對茶葉的來源,種植、加工、茶之水、茶之具、茶之飲等技術層面上都有開創性的研究,即藝之道技之道方面他是獨創性地開創者,也是飲之道方面的集大成者。
  此外,陸羽在飲茶修道方面也作出了獨到的貢獻,他提出“茶之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把飲茶活動人格化、道格化、精神化,使們們在飲茶過程中能對自己的人格昇華有更具體的心靈體驗,……並且他自己還樹立“精行儉德”的榜樣,不餘遺力宣傳陸氏“以茶爲飲法”,……即大大推動了中國茶文化也推動了中國茶業的發展。綜合而言,陸羽屬於茶藝派或茶技派茶道,陸羽肯定是不提茶道的中國茶道創世人。
  2、皎然茶道——修道派或精神派茶道
  皎然上人在技之道、飲之道方面也是頂尖高手,可以說與陸羽不相上下(只何惜《茶決》失傳,僅存茶詩,又由於身爲佛門其對後人的影響力皎然不及陸羽。)但從現存的能反映皎然茶道的茶詩看,由於兩人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知識結構與努力方向,皎然上人在“飲茶修道,飲茶即道”方面表現得更加傑出,是他首次把“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本道”完整地、系統地通過茶詩闡述出來,而且向全世界第一次公開打出了“茶道”的概念與定義,在世界茶道史更具創世之功。由此我們認爲中國茶道皇冠上的第一顆明珠應屬皎然上人(如果說是中華茶學、中國茶業自然而然應該是非陸羽莫屬),是皎然真正開啓了中華茶道之先河,是皎然把佛家的禪定般若的頓悟、道家的羽化修煉、儒家的禮法,談泊等有機結合融入了“茶道”,特別是其佛道方面的造詣使其飲茶修道飲茶本道方面遠遠走在時代的前列……要知道日本從最澄和尚公元805年從中國引入茶種及茶文化,後來用了近800年時間去感悟頓悟才形成了日本相對成熟的茶道。因此,憑此一點他是“茶道之祖”、“茶道之父”當之無愧。
  3、皎陸不分,雙子星座
  陸羽皎然他們都是“儉德高潔”高風亮節的偉人,陸羽、皎然四十多年的友情可以說是千古絕有。在孟郊的《東野文集》中有陸羽晚年對皎然友情的追憶詩:
  萬木蕭疏春節深,野服浸寒瑟瑟身。
  杼山已作冬令意,風雨誰登三癸亭。
  禪隱初從皎然僧,齋堂時諡助茶馨。
  十載別離成永決,歸來黃葉蔽師墳。
  陸羽這首悼念他導師,戰友、篤友的詩寫得情深意切,可以說字字情深,字字千斤。
  當筆者前些時候去湖州妙喜寺拜謁兩位聖人遺蹟時,看到在陸羽墓地隔壁皎然大師的荒墳(找了許多次才找到),對兩位大師肅然起敬的同時,心裏也有說不出的沉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皎然上人連墓園也沒有,墳頂也居然變成了一條荒草小路,……這哪裏象是影響幾十代人,諸多國家的中國茶道,世界茶道創世人的安息之地?
  此此可知,皎陸不分,皎陸難分,生相知,死相隨,陸羽《茶經》有皎然的汗水,智慧,皎然茶道同樣會有陸羽的智慧,見解。
  陸羽、皎然都是中國茶道的創世之祖!

皎然茶道之父

1、他是茶文學的開創者,在茶方面也首開千古佳作之先河。

2、他是佛門茶事的集大成者。

3、他是最早進行實驗茶場、實驗室茶葉科學研究的倡導者、執行者、管理者。

4、他是“以茶代酒”,以茶爲飲之風的積極推廣者。

5、他是茶葉精神功能及價值開發的探路者。

6、他是茶聖陸羽的指導老師、兄長、篤友、物質保證者,是陸羽事業上合作交流的學術夥伴,也是陸羽科學探索的贊助者、策劃者、組織者、批評者、宣傳者,他是陸羽《茶經》系統工程的主要組織者、策劃者、管理者。

7、他是最早“品茗會”、“鬥茶賽”、“詩茶會”的倡導者、組織者、策劃者,“顧渚茶賽”“剡溪詩茶會”就是經典案例。

8、他是茶文化、茶道理念的集大成者、倡導者,也是“佛茶之風”、“佛禪茶道”的探路者。

一句話,他是中國茶道的創世者,開山之始祖,茶道之父,是中國茶文化的一代宗師!

皎然多才多藝,他不但對佛學、道學、茶事、茶理、茶道都有深刻研究,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幾百首的名篇佳作,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實在是一位難得的大家,更爲難能可貴的是作爲佛門高僧,他不爲名不爲利,他既不是那些不關心世事只管修煉的佛門僧侶,也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改革家,又不是那些自我標榜埋頭苦幹的老黃牛……,他視名利爲糞土,亦文亦僧、亦佛亦儒亦道、亦詩亦茶、亦隱亦遊……亦師亦友、亦父亦子、亦兄亦弟……。像恩格斯支持馬克思,並一起與馬克思探討共產主義一樣,他無私地幫助了茶聖陸羽完成了世界茶葉史上的第一經典鉅作——《茶經》。

皎然與陸羽堪稱爲中國茶道的雙子星座:一個爲茶道始祖,一個爲茶道之神;一個爲茶道之父,一個爲茶道之母。用現代話我們可以歸結爲:皎然爲茶道茶文化始祖、之父,陸羽爲茶業、茶學之祖、之神;僅從茶道上看,我們也可以說皎然是茶道之父、始祖,陸羽則是茶道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