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宋代詩詞 > 蔣捷《虞美人·聽雨》

蔣捷《虞美人·聽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虞美人·聽雨》從少年、再到壯年、最後到晚年,以聽雨爲線索,作者用寥寥幾筆,寫出了對人生、歲月不尋常的觀感。下面一起來看看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蔣捷《虞美人·聽雨》

  原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濛濛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羣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髮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註釋

⑴虞美人:著名詞牌之一。唐教坊曲。茲取兩格,一爲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一爲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三平韻。

⑵昏:昏暗,羅帳:古代牀上的紗幔。

⑶斷雁:失羣孤雁

⑷僧廬:僧寺,僧舍。

⑸星星:白髮點點如星,形容白髮很多。左思《白髮賦》:“星星白髮,生於鬢垂。”

⑹無情:無動於衷。

⑺一任:聽憑。

  意境

原作中前兩個聽雨的場景是同一個人(作者)的一種回憶。紅燭昏羅帳,其中“昏”一詞很好地展現了一種迷離的感覺,一種隱約的氛圍,像是回憶之感。斷雁叫西風的感覺也是宏大的場景,有着濃郁的個人憂傷色彩。但是最後的僧廬聽雨中,完全是一種現實的描繪。“而今”一詞很好的說明了現狀——一種由回憶拉回現實的感受,增加了對歲月的感悟!

少年時:不識愁滋味;中年時:顛沛流離的悲涼滄桑;老年時:歷盡離亂後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歡離合誰也說不清,聽那窗前的秋雨一無所動,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創作背景

1267年,元滅南宋。宋元之際的詞人,經歷了這一滄桑變故,其國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們的作品中表現出來。其中,蔣捷是頗有代表性的作家。蔣捷用詞作來抒發黍離之悲、銅駝荊棘之感,表現悲歡離合的個人遭遇,其中《虞美人·聽雨》便是這一時期創作中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