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宋代詩詞 > 謝逸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謝逸

謝逸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謝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並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並稱爲“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於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於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科舉,均不第。然操履峻潔,不附權貴,和謝薖“修身礪行,在崇寧大觀間不爲世俗毫髮污染”(《謝幼盤文集》卷首),一生過着“家貧惟飯豆,肉貴但羨藜”的安貧樂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詩文自娛。在鄉家居,每月召集鄉中賢士聚會一次,共議古人厚德之事,並抄錄成冊,名爲“寬厚會”。其《寄隱士詩》表達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幾千卷,手校韋編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臥一庵今白頭。襄陽耆舊節獨苦,只有龐公不入州”。這首詩爲歷代詩論家所讚賞,《竹莊詩話》、《詩林廣記》均稱其爲佳作。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於故土,年四十五。

謝逸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謝逸
謝逸詩詞全集

送董元達、 柳梢青(離別)、 望江南、 望江南、 醉桃源(雪)、 醉桃源、 醉桃源、 卜算子、 七娘子、 點絳脣、 點絳脣、 鷓鴣天、 驀山溪(月夜)、 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鷓鴣天、 清平樂、 江神子、 鷓鴣天、 清平樂、 鵲橋仙、 浪淘沙(上元)、 漁家傲、 醉落魄、 武陵春(送任民望歸豐城)、 減字木蘭花、 南鄉子、 武陵春(茶)、 減字木蘭花(七夕)、 千秋歲·詠夏景、 玉樓春(王守生日)、 臨江仙、 燕歸樑、 玉樓春、 臨江仙(重九)、 浣溪沙、 玉樓春(王守生日)、 好事近、 鷓鴣天、 玉樓春、 青玉案、 如夢令、 西江月·送朱泮英、 如夢令、 西江月(代人上許守生日)、 謁金門、 西江月、 虞美人、 西江月(陳倅·席上)、 虞美人、 西江月、 虞美人、 西江月、 南歌子、 採桑子、 西江月、 採桑子、 西江月、 採桑子、 西江月(木芙蓉)、 菩薩蠻、 菩薩蠻·暄風遲日春光鬧、 踏莎行·柳絮風輕、 蝶戀花·豆蔻梢頭春色淺

謝逸詩詞成就

謝逸是五代花間詞派的傳人,所著《溪堂詞》“遠規花間,逼近溫韋” (薛礪若《宋詞通論》) ,雅潔清麗,蘊藉雋妙,在北宋後期的詞壇上自成一家。所著《溪堂詞》,“皆小令,輕倩可人”(明毛晉《跋溪堂詞》),“標緻雋永”(《詞統》卷四),今存詞六十二首。其詞既具花間之濃豔,又有晏殊、歐陽修之婉柔,長於寫景,風格輕倩飄逸。

其風格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相似,清新幽折,時人稱之爲“江西謝康樂”。其文似漢朝劉向、唐朝韓愈,氣勢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摯動人,語言流暢自如。黃庭堅說他若在館閣中,“當不減晁、張、李商老”(晁補之、張來、李商隱)。

謝逸的詩,文詞洗煉,有古意,頗受黃庭堅欣賞,認爲他詩中名句“山寒石發瘦,水落溪毛雕”、“老鳳垂頭噤不語,枯木槎牙噪春鳥”、“山寒石發瘦,水落溪毛凋”及詞中名句“黛淺眉痕沁,紅添酒面糊”、“魚躍冰池飛玉尺,去橫石嶺拂鮫綃”,“皆百鍊乃出治者”。其生新瘦硬之處,頗得黃庭堅詩的神髓。又如《寄徐師川》詩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聯字法句法都有明顯模仿黃詩的痕跡。

但謝詩中較多的是輕雋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四庫總目提要》稱其“雖稍近寒瘦,然風格雋拔,時露清新”,從正反兩方面揭示了謝逸詩清朗健拔的特色。尤其是其七言古詩,多感情充沛,辭意流注,很有筆力。其五言古詩則多寫隱居生活,氣格閒雅淡遠,時與陶、韋相近。

謝逸與當時著名詩人洪芻、饒節、潘大臨等人關係密切。呂本中在《江西詩社宗派圖》中,自黃庭堅以下列陳師道、謝逸等25人爲法嗣,這就是在宋代詩壇上頗有影響的“江西詩派”,且評其詩曰:“才力富贍,不減康樂。”謝逸與其弟謝薖被稱爲“臨川二謝”(比作謝康樂和謝玄暉),入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

據《苕溪漁隱叢話》引述《復齋漫錄》:“元估中,臨川謝無逸過黃州關山可花村館驛,遇湖北王某,江蘇諸某,浙江單某,福建張某等秀才。四人知其來自臨川,戲以‘曹植七步成詩,諸君七步爲詞’相謔。逸行五步,詞成,揮毫疾書《江城子》一闕於壁:‘可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落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蔭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夕陽樓上晚煙籠,粉香濃,淡眉峯,記得年時相見畫圖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標緻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詞’聞名江南。”

謝逸詩詞中有不少描寫家鄉旖旎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名篇:《金石臺》、《北津渡》、《吳家渡》、《望江南》等。在《卜算子》詞中,較好地體現了江西詩派詩人寫詞好化用前人詩句的特點。前人評此詞爲:“標緻雋永,全無香澤,可稱逸詞”(《詞統》卷四)。

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爲鄭彥國編的《臨川集詠》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著述甚豐。著有《溪堂集》20卷,詩集5卷,補遺2卷,詩餘1卷,另有《春秋廣微》、《樵談》等書,多散佚。現僅存《溪堂集》10卷,《溪堂詞》1卷,有其詩216首、詞62首、散文47篇。《四庫全書》存《永樂大黃》輯本《溪堂集》10卷。事見《(道光)撫州府志》、《臨川縣誌》、《江西通志》、《四庫全書》、《江西詩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