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詞名句 > 秋天的詩句通用15篇

秋天的詩句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詩句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詩句通常按照詩文的格式體例,限定每句字數的多少。什麼樣的詩句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天的詩句,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天的詩句通用15篇

秋天的詩句1

描寫秋天的詞語

秋風蕭蕭、金風送爽、春花秋月、秋月寒江、晴雲秋月、天高雲淡、

紅衰翠減、霜天紅葉、楓林盡染、一葉知秋、霜葉知秋、丹楓迎秋、

秋風紅葉、天高氣清、秋高氣爽、秋高氣肅、秋高馬肥、金桂飄香、

桂子飄香、稻穀飄香、春華秋實、北雁南飛、寒蟬悽切、梧桐葉落

描寫秋天的詩句: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6、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7、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描寫秋天的段落

1、秋雨打着她們的臉。一堆堆深灰色的迷雲,低低地壓着大地。已經是深秋了,森林裏那一望無際的林木都已光禿,老樹陰鬱地站着,讓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皺紋。無情的秋天剝下了它們美麗的衣裳,它們只好枯禿地站在那裏。

2、秋天帶着落葉的聲音來了,早晨像露珠一樣新鮮。天空發出柔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一陣高飛的雲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見一片白帆。夕陽是時間的'翅膀,當它飛遁時有一剎那極其絢爛的展開。於是薄暮。

3、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無際的平靜的碧海;強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動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腳下片片的高粱時時搖曳着豐滿的穗頭,好似波動着的紅水;而衰黃了的葉片卻給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顏色。

4、多明媚的秋天哪,這裏,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燼,這是千萬座山風都披着紅毯的旺盛的國土。那滿身嵌着彈皮的紅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歡騰,白望在稻田裏緩緩飛翔。

5、秋後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着。

6、將圓未圓的明月,漸漸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雲,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彷彿籠起一片輕煙,股股脫脫,如同墜人夢境。晚雲飄過之後,田野上煙消霧散,水一樣的清光,沖洗着柔和的秋夜。

7、秋夜,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着。清冷的月光灑下大地,是那麼幽黯,銀河的繁星卻越發燦爛起來。茂密無邊的高粱、玉米、穀子地裏,此唱彼應地響着秋蟲的唧令聲,蟈蟈也偶然加上幾聲伴奏,吹地翁像斷斷續續吹着寒茄。柳樹在路邊靜靜地垂着枝條,蔭影罩着蜿蜒的野草叢叢的小路。

8、……月亮上來了,卻又讓雲遮去了一半,老遠的躲在樹縫裏,像個鄉下姑娘,羞答答的。從前人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真有點兒!雲越來越厚,由他罷,懶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個秋夜,刮點西風也好。雖不是真松樹,但那奔騰澎湃的“濤”聲也該得聽吧。

9、蔚藍色的天空.在深秋時節,一塵不染,晶瑩透明。朵朵霞雲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魚鱗的微波,碧綠的江水,增添了浮雲的彩色,分外絢麗。

10、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秋天的詩句2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在鳴,這就有聲音了。“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就有一個行爲、一個行動。一橫一縱,“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那麼接下來杜甫又講到“窗含西嶺千秋雪”,我的窗子裏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門泊東吳萬里船”我的門口停着長萬里的船隻。這樣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這個積雪的`山頭來進入你的視野,送這個船到下游去。那麼這個“萬里船”能夠通行,也說明這個“安史之亂”已經進入了尾聲了,已經接近要平定了,這個時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這條江上來來往往了。那麼這麼一首詩,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飾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對仗的。從六朝開始就有絕句,到了唐代以後絕句就形成了非常圓熟的一種藝術,我們很多著名的詩都用絕句。絕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對仗,或者四句前面兩句寫景對仗後面兩句抒情不對仗,或者是前面兩句不對仗後面兩句對仗,那麼現在他這首詩四句都對仗,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寫得非常認真的一首詩。杜甫有一個寫詩的時候讓人“語不驚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這首詩千錘百煉。

秋天的詩句3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賞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juan)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liao)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爲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裏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複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裏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細緻的描寫,又有生動的比喻,讀來饒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徹空明的。與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鑑,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這就是“湖光秋月兩相和”一句所包蘊的詩意。“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盪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接下來描繪湖上無風,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潭面無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爲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詩人的視線又從廣闊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點。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隻雕鏤透剔的銀盤裏,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三四兩句詩想象豐富,比喻恰當,色調淡雅,銀盤與青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詩人筆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白銀盤裏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在設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貴的是它所表現的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它所寄託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裏,千里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係表現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是難以措筆的。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採,這是很難得的。只有真心觀察,才能讀出這首詩的情意。

秋天的詩句4

(一)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聲甘州》

(二)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步出夏門行(其一)》

(三)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四)霜風來時雨如瀉,杷頭出菌鐮生衣。——蘇軾《吳中田婦嘆和賈收韻》

(五)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蘇幕遮》

(六)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七)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行》唐.杜牧

(八)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秋涼晚步》宋.楊萬里

(九)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十)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十一)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十二)蒹葭蒼蒼,白露爲霜。——《詩經秦風蒹葭》

(十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十四)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里陂。——清代納蘭性德《南鄉子·秋暮村居》

(十五)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十六)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唐.元稹

(十七)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十八)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登快閣》

(十九)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望洞庭》唐.劉禹錫

(二十)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元代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二十一)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杜甫《秋興八首(其二)》

(二十二)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漁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二十三)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二十四)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秋思》唐.張籍

(二十五)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唐.王維

(二十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並序(其二)》

(二十七)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孟郊《秋懷(其二)》

(二十八)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劍花。——夏完淳《即事(其二)》

(二十九)疏林積涼風,虛岫結凝霄。——孫綽《秋日》

(三十)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三十一)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宋.柳永

(三十二)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代王績《野望》

(三十三)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三十四)孤燈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蕭瑟。——高啓《明皇秉燭夜遊圖》

(三十五)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三十六)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唐.林傑

(三十七)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羣燕辭歸鵠南翔。——曹丕《燕歌行》

(三十八)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三十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四十)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清代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

(四十一)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四十二)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子夜吳歌(其三)》

(四十三)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四十四)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梅堯臣《魯山山行》

(四十五)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杜牧《早雁》

(四十六)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曹丕《雜詩》

(四十七)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初秋》唐代.孟浩然

(四十八)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唐代令狐楚《少年行》

(四十九)西江風候接南威,暑氣常多秋氣微。猶道江州最涼冷,至今九月著生衣。——《秋熱》唐.白居易

(五十)白雲海瑟曙,明月天門秋。——王世貞《登太白樓》

(五十一)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五十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五十三)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夕》唐.杜牧

(五十四)夕陽勸客登樓去,山色將秋繞郭來。——黃景仁《都門秋思》

(五十五)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羣。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秋風引》唐.劉禹錫

(五十六)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宋.葉紹翁《夜書所見》

(五十七)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五十八)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五十九)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聲聲慢》

(六十)扁舟夜雨時聞笛,落葉西風獨掩門。——汪中《白門感舊》

(六十一)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秋天的詩句5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遊山。

第二句:“白雲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爲這“石徑”便是山裏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爲“因爲”。因爲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爲傍晚纔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豔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爲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爲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爲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爲“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豔,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啓迪和鼓舞。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裏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爲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生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着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裏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了。有白雲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餘地: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爲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爲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爲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爲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豔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讚歌。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緻成了這豔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着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後,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餘味無窮。

秋天的詩句6

1.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2.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4.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5.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6.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爲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7.彈琴酌酒喜堪儔,几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遊。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8.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爲霜下傑。

9.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10.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11.寂寞東籬溼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12.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13.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遊人。只緣霜重方成傑,樑苑東籬共古今。

14.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15.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16.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牀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17.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18.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19.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20.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21.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22.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23.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24.詩餘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閒採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25.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26.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27.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28.閒趁霜晴試一遊,酒杯藥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29.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秋天的詩句7

1、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辛棄疾《清平樂·謝叔良惠木犀》

2、雨開芭蕉新閒舊,風撼篔簹宮應商。——黃庭堅《秋懷之秋陰細細壓茅堂》

3、茅堂索索秋風發,行繞空庭紫苔滑。——黃庭堅《秋懷之茅堂索索秋風發》

4、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魚玄機《冬夜寄溫飛卿》

5、落葉紛紛暮雨和,朱絲獨撫自清歌。——魚玄機《愁思》

6、嫩菊含新彩,遠山閒夕煙。——魚玄機《早秋》

7、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8、窮巷秋風起,先摧蘭蕙芳。——劉禹錫《萋兮吟》

9、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白居易《南浦別》

10、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張九齡《感遇·其一》

11、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12、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劉禹錫《秋詞》

13、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羣。——劉禹錫《秋風引》

14、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李白《秋風清》

15、臨風裛露早秋天,範出南金色更鮮。——洪适《次韻蔡瞻明秋園五絕句》

16、追往事、空慘愁顏。——柳永《戚氏·晚秋天》

17、雨中秋事芙蓉盡,霜後時新橘柚來。——文徵明《十月》

18、魄滿中秋天浩蕩,光圓三五夜迢遙。——屠隆《長安明月篇》

19、江上陰雲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0、中秋天氣似重陽,幸有庭前桂子香。——王柏《中秋》

秋天的詩句8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賞析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繫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裏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爲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秋天的詩句9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嫋嫋: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淒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鬆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鬆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慄:淒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範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秋天的詩句10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賞析

此詩一作王建詩。此詩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淒涼的心境。

前兩句已經描繪出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在一個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屏風上的圖畫添了幾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調。這時,一個孤單的宮女正用小扇撲打着飛來飛去的螢火蟲。“輕羅小扇撲流螢”,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層意思:第一,古人說腐草化螢,雖然是不科學的,但螢總是生在草叢冢間那些荒涼的地方。如今,在宮女居住的庭院裏竟然有流螢飛動,宮女生活的淒涼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從宮女撲螢的動作可以想見她的寂寞與無聊。她無事可做,只好以撲螢來消遣她那孤獨的歲月。她用小扇撲打着流螢,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驅趕包圍着她的孤冷與索寞,但這又有什麼用呢?第三,宮女手中拿的輕羅小扇具有象徵意義,扇子本是夏天用來揮風取涼的,秋天就沒用了,所以古詩裏常以秋扇比喻棄婦。相傳漢成帝妃班婕妤爲趙飛燕所譖,失寵後住在長信宮,寫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此說未必可信,但後來詩詞中出現團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寵的女子聯繫在一起了。如王昌齡的《長信秋詞》:“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王建的《宮中調笑》:“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都是如此。杜牧這首詩中的'“輕羅小扇”,也象徵着持扇宮女被遺棄的命運。

第三句,“天階夜色涼如水”。“天階”指皇宮中的石階。“夜色涼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襲人,該進屋去睡了。可是宮女依舊坐在石階上,仰視着天河兩旁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民間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嫁與牽牛,每年七夕渡河與他相會一次,有鵲爲橋。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就是寫他們的故事。宮女久久地眺望着牽牛織女,夜深了還不想睡,這是因爲牽牛織女的故事觸動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產生了對於真摯愛情的嚮往。可以說,滿懷心事都在這舉首仰望之中了。

梅聖俞說:“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爲至矣。”(見《六一詩話》)這兩句話恰好可以說明此詩在藝術上的特點。一、三句寫景,把深宮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冷”字,形容詞當動詞用,很有氣氛。“涼如水”的比喻不僅有色感,而且有溫度感。二、四兩句寫宮女,含蓄蘊藉,很耐人尋味。詩中雖沒有一句抒情的話,但宮女那種哀怨與期望相交織的複雜感情見於言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秋天的詩句11

1.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2.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3.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4.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5.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6.木落雁南恩平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7.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8.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9.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10.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11.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餘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12.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13.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恩平。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範雲《別詩》

秋天的詩句12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

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悽苦的心境。這首成功的曲作,從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徵。

一、以景託情,寓情於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構成一種淒涼悲苦的意境。

中國古典詩歌十分講究意境的創造。意境是中國古典詩歌美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它的本質特徵在於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與景能否妙合,成爲能否構成意境的關鍵。清王夫之《萱齋詩話》曰:“情景名爲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雲:“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馬致遠這首小令,前四句皆寫景色,這些景語都是情語,“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濃郁的秋色之中蘊含着無限淒涼悲苦的情調。而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作爲曲眼更具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爲人活動的環境,作爲天涯斷腸人內心悲涼情感的觸發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馬致遠旅途中之所見,乃眼中物。但同時又是其情感載體,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構成了一種動人的藝術境界。

二、使用衆多密集的意象來表達作者的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滿濃郁的詩情。

意象是指出現在詩歌之中的用以傳達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藝術形象。中國古典詩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複密集的特色。中國古代不少詩人常常在詩中緊密地排列衆多的意象來表情達意。馬致遠此曲明顯地體現出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種意象,這些意象既是斷腸人生活的真實環境,又是他內心沉重的憂傷悲涼的載體。如果沒有這些意象,這首曲也就不復存在了。

與意象的繁複性並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單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較均衡,並無刻意突出的個體,其情感指向趨於一致,即衆多的意象往往共同傳達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調。此曲亦如此。作者爲了表達自己惆悵感傷的情懷,選用衆多的物象入詩。而這些物象能夠傳達作者的內心情感,情與景的結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現一致性、單一性。衆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線索串聯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意象的繁複性與單一性的結合,是造成中國古典詩歌意蘊深厚、境界和諧、詩味濃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詩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亂,層次分明的特點,這種有序性的產生得力於作者以時間、空間的正常順序來安排意象的習慣。

今天有人稱馬致遠的這首《天淨沙·秋思》爲“並列式意象組合”,其實並列之中依然體現出一定的順序來。全曲十個意象,前九個自然地分爲三組。藤纏樹,樹上落鴉,第一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橋、橋下水、水邊住家,第二組是由近由遠的排列;古驛道、道上西風瘦馬,第三組是從遠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間略有變化。由於中間插入“西風”寫觸感,變換了描寫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躍感,但這種跳躍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範圍。最後一個意象“夕陽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將前九個意象全部統攝起來,造成一時多空的場面。由於它本身也是放遠目光的產物,因此作品在整體上也表現出由近及遠的空間排列順序。從老樹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陽,作者的視野層層擴大,步步拓開。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現之一。

三、善於加工提煉,用極其簡練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遊子深秋遠行圖。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小令中出現的意象並不新穎。其中“古道”一詞,最早出現在署名爲李白《憶秦娥·簫聲咽》詞中“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宋張炎《壺中天·揚舲萬里》詞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

董解元《西廂記》中有一曲【仙呂·賞花時】:“落日平林噪晚鴉,風袖翩翩吹瘦馬,一經入天涯,荒涼古岸,衰草帶霜滑。瞥見個孤林端入畫,蘺落蕭疏帶淺沙。一個老大伯捕魚蝦,橫橋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個意象出現在馬曲之中。

又有元代無名氏小令《醉中天》(見《樂府新聲》):“老樹懸藤掛,落日映殘霞。隱隱平林噪曉鴉。一帶山如畫,懶設設鞭催瘦馬。夕陽西下,竹籬茅舍人家。”也有六個意象與馬曲相同。

十分明顯,《醉中天》是從《賞花時》中脫化而來,模擬痕跡猶在,二曲中出現的意象雖與馬曲多有相同之處,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淨沙·秋思》純樸、自然、精練。

馬致遠在創作《天淨沙·秋思》時受到董曲的影響和啓發,這是無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與審美目光進行了重新創作。在景物的選擇上,他爲了突出與強化悽慘涼悲苦的情感,選取了最能體現秋季淒涼蕭條景色,最能表現羈旅行人孤苦惆悵情懷的十個意象入曲,將自己的情感濃縮於這十個意象之中,最後才以點晴之筆揭示全曲主題。他刪了一些雖然很美,但與表達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殘霞,一帶山如畫,使全曲的意象在表達情感上具有統一性。

在詞句的錘鍊上,馬致遠充分顯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個字中,全是名詞和形容詞,無一動詞,各種景物的關係以及它們各自的動態與形狀,全靠讀者根據意象之間的組織排列順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把握。這種奇妙的用字法,實在爲古之所罕見,溫庭筠《商山早行》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與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馬曲大。馬曲用字之簡練已達到不能再減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來表達豐富的情感,這正是《天淨沙·秋思》這首小令藝術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採用悲秋這一審美情感體驗方式,來抒發羈旅遊子的悲苦情懷,使個人的情感獲得普遍的社會意義。

悲秋,是人們面對秋景所產生的一種悲哀憂愁的情緒體驗,由於秋景(特別是晚秋)多是冷落、蕭瑟、悽暗,多與黃昏、殘陽、落葉、枯枝相伴,成爲萬物衰亡的象徵,故秋景一方面確能給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發人心之中固有的種種悲哀之情。宋玉首開中國以悲秋爲主要審美體驗形式的感傷主義文學先河,他通過描寫秋日“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蕭瑟景象,抒發自己對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將自己面對秋色所產生的悽苦悲涼的意緒形容成猶如遠行一般,“僚傈兮(淒涼),若在遠行”,“廓落兮(孤獨空寂),羈旅而無友生”。這就說明悲秋與悲遠行在情緒體驗上有着相同之處。宋玉之後悲秋逐漸成爲中國文人最爲普遍的審美體驗形式之一,而且將悲秋與身世之嘆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杜甫“萬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馬致遠這首小令也是如此。雖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穎,所表達的情感也不算新鮮,但是由於它使用精練的藝術表達方式,表達出中國文人一種傳統的情感體驗,因此它獲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後世文人的共鳴。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淨沙·秋思》屬於中國古典詩歌之中最爲成熟的作品之一。儘管它屬於曲體,但實際上,在諸多方面體現着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徵。

秋天的詩句13

1、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張耒《夜坐·庭戶無人秋月明》

2、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3、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4、月到東南秋正半。雙闕中間,浩蕩流銀漢。——王國維《蝶戀花·月到東南秋正半》

5、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張可久《普天樂·秋懷》

6、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晏殊《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7、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8、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盧綸《晚次鄂州》

9、高梧百尺夜蒼蒼,亂掃秋星落曉霜。——鄭板橋《詠梧桐》

10、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戴叔倫《客夜與故人偶集/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11、今逢四海爲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12、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張玉娘《從軍行》

13、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14、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天淨沙·秋》

15、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早寒有懷/江上思歸》

16、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朱庭玉《天淨沙·秋》

17、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18、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陸游《秋晚登城北樓》

19、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0、張翰江東去,正值秋風時。——李白《送張舍人之江東》

21、黃華自與西風約,白髮先從遠客生。——元好問《秋懷》

22、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李白《塞下曲六首》

23、萋萋芳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劉基《眼兒媚·秋思》

24、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碣石篇》

25、紅葉醉秋色,碧溪彈夜弦。——湘驛女子《題玉泉溪》

26、秋來愁更深,黛拂雙蛾淺。——楊無咎《生查子·秋來愁更深》

27、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張孝祥《西江月·阻風山峯下》

28、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劉禹錫《秋詞》

29、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30、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31、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朱熹《偶成》

32、燕支黃葉落,妾望自登臺。——李白《秋思》

33、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贈李白》

34、遙知秋色黃山裏,朝看丹霞夕採蘭。——郭奎《寄貢友善》

35、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裏。——張可久《清江引·秋懷》

36、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淡黃柳·空城曉角》

37、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蘇軾《西江月》

38、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向朱顏不耐秋。——晏幾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遊》

39、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

40、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爲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樓》

4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42、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43、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憑秋樹。——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

44、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碣石篇》

4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釋紹曇《頌古五十五首·春有百花秋有月》

46、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李白《秋浦歌》

47、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盧殷《悲秋》

48、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李白《秋下荊門》

49、雲物淒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趙嘏《長安晚秋/秋望/秋夕》

50、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陳陶《句》

51、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52、昨夜明河澹欲流,纖纖涼月報新秋。——陳恭尹《送陶虎侯二首·其一》

53、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張九齡《感遇·其一》

54、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55、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風。——杜甫《秋興八首》

56、今逢四海爲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57、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寇準《書河上亭壁》

58、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59、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秋風辭》

60、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

61、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

62、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李白《把酒問月》

63、萬里關河秋色裏,憐君何日到邊城。——王恭《暮秋送客之塞上》

64、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65、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66、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王士禎《浣溪沙·紅橋》

67、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劉禹錫《秋詞二首》

68、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69、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70、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二》

71、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趙翼《野步》

72、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王勃《秋江送別二首》

73、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黃庭堅《念奴嬌·斷虹霽雨》

74、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陳與義《登岳陽樓》

75、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韋應物《淮上喜會樑川故人》

76、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77、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78、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79、山黛遠,月波長,暮雲秋影蘸瀟湘。——蔡鬆年《鷓鴣天·賞荷》

80、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其一》

秋天的詩句14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賞析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爲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爲,大展宏圖。這隻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隻鶴的頑強奮鬥,衝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爲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爲之抖擻。這隻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鬥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一首的主題思想。

秋天的詩句15

1、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2、燕子欲歸時節,高樓昨夜西風。晏殊《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3、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盧綸《晚次鄂州》

4、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5、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李珣《漁歌子荻花秋》

6、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李白《南軒鬆》

7、松竹含新秋,軒窗有餘清。崔元翰《奉和聖制中元日題奉敬寺》

8、雨過一蟬噪,飄蕭鬆桂秋。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9、十二峯頭秋草荒,冷煙寒月過瞿塘。何景明《竹枝詞十二峯頭秋草荒》

10、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憑秋樹。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

11、鄉思不堪悲橘柚,旅遊誰肯重王孫。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12、吹到一片秋香,清輝瞭如雪。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13、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14、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15、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16、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17、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杜甫《柏學士茅屋》

18、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王昌齡《送狄宗亨》

19、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候蛩悽斷》

20、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21、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鬆《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

22、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張孝祥《西江月阻風山峯下》

23、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24、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晏殊《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25、丹楓萬葉碧雲邊,黃花千點幽巖下。張掄《踏莎行秋入雲山》

26、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駱賓王《送別》

27、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28、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陽白髮人》

29、丹陽郭裏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嚴維《丹陽送韋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