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論語原文譯文(通用11篇)

論語原文譯文(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論語原文譯文。

論語原文譯文(通用11篇)

論語原文譯文 篇1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爲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1)見其不知量也。”

【註釋】 (1)多:用作副詞,只是的意思。

【譯文】 叔孫武叔詆譭仲尼。子貢說:“(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仲尼是毀謗不了的.。別人的賢德好比丘陵,還可超越過去,仲尼的賢德好比太陽和月亮,是無法超越的。雖然有人要自絕於日月,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論語原文譯文 篇2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爲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爲知,一言以爲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餒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譯文】 陳子禽對子貢說:“你是謙恭了,仲尼怎麼能比你更賢良呢?”子貢說:“君子的一句話就可以表現他的智識,一句話也可以表現他的不智,所以說話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夠順着梯子爬上去一樣。夫子如果得國而爲諸侯或得到采邑而爲卿大夫,那就會像人們說的那樣,教百姓立於禮,百姓就會立於禮,要引導百姓,百姓就會跟着走;安撫百姓,百姓就會歸順;動員百姓,百姓就會齊心協力。(夫子)活着是十分榮耀的`,(夫子)死了是極其可惜的。我怎麼能趕得上他呢?”

【評析】 以上這幾章,都是子貢回答別人貶低孔子而擡高子貢的問話。子貢對孔子十分敬重,認爲他高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別人對孔子的毀謗。

論語原文譯文 篇3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註釋】 卓爾:高大的樣子。末:沒有。由:途徑。

【譯文】 顏淵感嘆地說:“老師的學問越仰望越覺得高聳,越鑽研越覺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卻在後面。老師步步引導,用知識豐富我,用禮法約束我,想不學都不成。我竭盡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覺得無路可走。”

論語原文譯文 篇4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之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註釋】 抑:只不過是。云爾:這樣說。

【譯文】 孔子說:“如果說到聖人和仁人,我豈敢當?不過,永不滿足地提高修養,不厭其煩地教育學生。則可以這麼說。”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做不到的。”

論語原文譯文 篇5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譯文】 孔子說:“面對着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評析】 孔子和儒家特別重視師生關係的和諧,強調師道尊嚴,學生不可違背老師。這是在一般情況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謙讓。這是把實現仁德擺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

論語原文譯文 篇6

子曰:“二三子(1)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註釋】 (1)二三子:這裏指孔子的學生們。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爲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幹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論語原文譯文 篇7

子之武城(1),聞絃歌(2)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註釋】

(1)武城:魯國的一個小城,當時子游是武城宰。

(2)絃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譯文】 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着說:“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指使。’”孔子說:“學生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纔說的話,只是開個玩笑而已。”

論語原文譯文 篇8

子見南子(1),子路不說(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無厭之!天厭之!”

【註釋】

(1)南子:衛國靈公的夫人,當時實際上左右着衛國政權,有yin亂的行爲。

(2)說:音yu,同“悅”。

(3)矢:同“誓”,此處講發誓。

(4)否:不對,不是,指做了不正當的事。

【譯文】 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麼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評析】 本章對孔子去見南子做什麼,沒有講明。據後代儒家講,孔子見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這裏發誓賭咒,說如果做了什麼不正當的事的話,就讓上天去譴責他。此外,孔子在這裏又提到了“天”這個概念,恐怕不能簡單地說,孔子的`觀念上還有宗教意識,這只是他爲了說服子路而發的誓。

論語原文譯文 篇9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1)食,一瓢飲,在陋巷(2),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3)。賢哉回也。”

【註釋】

(1)簞:音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2)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3)樂:樂於學。

【譯文】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評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稱讚顏回,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裏講顏回“不改其樂”,這也就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這裏包含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爲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

論語原文譯文 篇10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們,不也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一起探討問題),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這一則講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翻譯:孔子說:“複習舊的知識時,又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這一點)做老師了。”

這則講的是學習方法。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翻譯: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真學習,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這則也是講的學習方法。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翻譯: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這則講的是學習態度。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翻譯: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麼被賜給‘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明而又努力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羞恥,因此賜給他‘文’的諡號。”

這則講的是學習態度。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何有於我哉!”

翻譯:孔子說:“口裏不說而心裏記住它,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別人從不厭倦,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第一句講學習方法,第二句講學習的正確態度,第三句講教育人的正確態度。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孔子說:“三個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裏面;我選取他們的優點來學習,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這則講的學習態度。

8.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翻譯: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卻不能時,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啓發他。舉出一個方角卻不能由此類推出其他三個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這則講的是教導方法。

論語原文譯文 篇11

【原文】

21 子曰:“爲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衆星共(4)之。”

【註釋】

(1)爲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說統治者應以道德進行統治,即“德治”。

(2)北辰:北極星。

(3)所:處所,位置。

(4)共:同拱,環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周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羣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評析】

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爲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說,統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羣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着你轉。這是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爲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原文】

22 子曰:“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無邪(3)。”

【註釋】

(1)詩三百:詩,指《詩經》一書,此書實有305篇,三百隻是舉其整數。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無邪:此爲《詩經魯頌》上的一句,此處的“思”作思想解。無邪,一解爲“純正”,一解爲“直”,後者較妥。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評析】

孔子時代,可供學生閱讀的書還不很多,《詩經》經過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後,被用作教材。孔子對《詩經》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無邪”來概括它。《論語》中解釋《詩經》的話,都是按照“思無邪”這個原則而提出的。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註釋】

(1)道:有兩種解釋:一爲“引導”;二爲“治理”。前者較爲妥貼。

(2)齊:整齊、約束。

(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

(5)格:有兩種解釋:一爲“至”;二爲“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爲,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制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爲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順(5),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6)。”

【註釋】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爲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6)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評析】

在本章裏,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着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爲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爲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原文】

25 孟懿子(1)問孝,子曰:“無違。(2)”樊遲(3)御(4),子告之曰:“孟孫(5)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註釋】

(1)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諡號。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

(2)無違:不要違背。

(3)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歲。他曾和冉求一起幫助季康子進行革新。

(4)御:駕馭馬車。

(5)孟孫:指孟懿子。

【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着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評析】

孔子極其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如此。但這裏着重講的是,盡孝時不應違背禮的規定,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見,孝不是空泛的、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定,依禮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1)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2)。”

【註釋】

(1)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名彘。武是他的諡號。

(2)父母唯其疾之憂:其,代詞,指父母。疾,病。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父母,要特別爲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評析】

本章是孔子對孟懿子之子問孝的答案。對於這裏孔子所說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歷來有三種解釋:1.父母愛自己的子女,無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這種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謹慎小心,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時擔憂,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擔憂了,表明父母的親子之情。3.子女只要爲父母的病疾而擔憂,其他方面不必過多地擔憂。本文采用第三種說法。

【原文】

27 子游(1)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2),不敬,何以別乎?”

【註釋】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吳人,比孔子小45歲。

(2)養:音yàng。

【譯文】

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評析】

本篇還是談論孝的問題。對於“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一句,歷來也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一是說狗守門、馬拉車馱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說犬馬也能得到人的飼養。本文采用後一種說法,困爲此說比較妥貼。

【原文】

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服其勞(2);有酒食,先生(3)饌(4),曾是以爲孝乎?”

【註釋】

(1)色難:色,臉色。難,不容易的意思。

(2)服勞:服,從事、擔負。服勞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長者或父母;前面說的弟子,指晚輩、兒女等。

(4)饌:音zhuàn,意爲飲食、吃喝。

【譯文】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爲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評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談論有關孝的問題。孔子所提倡的孝,體現在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不僅要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而且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

29 子曰:“吾與回(1)言,終日不違(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註釋】

(1)回:姓顏名回,字子淵,生於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歲,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

(2)不違:不提相反的意見和問題。

(3)退而省其私:考察顏回私下裏與其他學生討論學問的言行。

【譯文】

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下之後,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有所發揮,可見顏回其實並不蠢。”

【評析】

這一章講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滿意那種“終日不違”,從來不提相反意見和問題的學生,希望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要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對老師所講的問題應當有所發揮。所以,他認爲不思考問題,不提不同意見的人,是蠢人。

【原文】

210 子曰:“視其所以(1),觀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註釋】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過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隱藏、藏匿。

【譯文】

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幹什麼,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

【評析】

本文主要講如何瞭解別人的問題。孔子認爲,對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內心,全面瞭解觀察一個人,那麼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可以隱埋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