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及賞析(熱)

古詩及賞析(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及賞析(熱)

古詩及賞析1

《江上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作品賞析

詩題一作“江上游”,大約是李白三四十歲客遊江夏時所作。這首詩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

唐汝詢講這首詩的主題是“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樂也”(《唐詩解》卷十三)。雖然講得不夠全面、準確,但他指出詩人因有感於“世途迫隘”的現實而吟出這詩,則是很中肯的。讀着《江上吟》,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楚辭》的《遠遊》:“悲時俗之迫厄兮,願輕舉而遠遊。”

這首詩以江上的遨遊起興,表現了詩人對庸俗、侷促的現實的蔑棄,和對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開頭四句,雖是江上之遊的即景,但並非如實的記敘,而是經過誇飾的、理想化的具體描寫,展現出華麗的色彩,有一種超世絕塵的氣氛。“木蘭之枻沙棠舟”,是珍貴而神奇的木料製成的;“玉簫金管坐兩頭”,樂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響;“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見酒量之富,酒興之豪;“載妓隨波任去留”,極寫遊樂的酣暢恣適。總之,這江上之舟是足以盡詩酒之興,極聲色之娛的,是一個超越了紛濁的現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間四句兩聯,兩兩對比。“仙人“一聯承上,對江上泛舟行樂,加以肯定讚揚;“屈平”一聯啓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歷史意義。“仙人有待乘黃鶴”,即使修成神仙,仍然還有所待,黃鶴不來,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海客無心隨白鷗”,乃已忘卻機巧之心,物我爲一,不知何者爲物,何者爲我,豈不是比那眼巴巴望着黃鶴的神仙還要神仙嗎?到了這種境界,人世間的功名富貴,榮辱窮通,就更不在話下了。因此,俯仰宇宙,縱觀古今,便得出了與“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認識:“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泛舟江漢之間,想到屈原與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這一聯的警闢,乃在於把屈原和楚王作爲兩種人生的典型,鮮明地對立起來。屈原盡忠愛國,反被放逐,終於自沉汨羅,他的詞賦,可與日月爭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無道,窮奢極欲,卒招亡國之禍,當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宮觀臺榭,早已蕩然無存,只見滿目荒涼的山丘。這一聯形象地說明了:歷史上屬於進步的終歸不朽,屬於反動的必然滅亡;還有文章者不朽之大業,而勢位終不可恃的這一層意思。

結尾四句,緊接“屈平”一聯盡情發揮。“興酣”二句承屈平辭賦說,同時也迴應開頭的江上泛舟,極其豪壯,活畫出詩人自己興會飈舉,搖筆賦詩時藐視一切,傲岸不羈的神態。“搖五嶽”,是筆力的雄健無敵;“凌滄洲”是胸襟的高曠不羣。最末“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承楚王臺榭說,同時也把“笑傲”進一步具體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說功名富貴不會長在,而是從反面說,把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來一個假設,便加強了否定的力量,顯出不可抗拒的氣勢,並帶着尖銳的嘲弄的意味。

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基本上是積極的。另一方面,詩人把縱情聲色,恣意享樂,作爲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頌,則是不可取的。金管玉簫,攜酒載妓,不也是功名富貴中人所迷戀的嗎?這正是李白思想的矛盾。這個矛盾,在他的許多詩中都有明白的表現,成爲很有個性特點的侷限性。

全詩十二句,形象鮮明,感情激揚,氣勢豪放,音調瀏亮。讀起來只覺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氣呵成。而從全詩的結構組織來看,它綿密工巧,獨具匠心。開頭是色彩絢麗的形象描寫,把讀者立即引入一個不尋常的境界。中間兩聯,屬對精整,而詩意則正反相生,擴大了詩的容量,詩筆跌宕多姿。結尾四句,極意強調誇張,感情更加激昂,酣暢恣肆,顯出不盡的力量。王琦說:“似此章法,雖出自逸才,未必不少加慘淡經營,恐非斗酒百篇時所能構耳”(《李太白文集》卷七《江上吟》注)。這是經過細心體會後的符合創作實際的看法。

古詩及賞析2

《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月落狐狸眠冢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賞析:

閒來無事,捧起一本民國時期某書局出版的豎排書——《千家詩釋注》,讀到卷下時,一首宋人高菊磵的七律詩映入眼簾,詩名曰《清明》,在古樸的書頁映襯下,那娟秀的行楷字令人賞心悅目,那繁體的詩句彷彿也有了靈性,讀來也令我蕩氣迴腸了。

這首七律是作者高菊磵,在距今1000年左右,以清明爲題寫就的。清明節氣在我國是個重要節氣,這時的氣候在我國的大多數地區來說,已進入到春和景明之時:萬物生髮,草長鶯飛,人們穿着的衣物也逐漸單薄起來。清明節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名寒食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介之推設定的。清明節的前三天,人們在吃飯中不動火,就吃些寒涼的食物,顧名思義“寒食”是也。清明節又是民間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的前三天或後四天,都可以到先人的'墳上擺些祭品,燒些紙錢,以示祭拜。民間有前三後四的說法,只有在這幾天裏,陰間才向我們陽間敞開了大門;假若你想給先人送些東西,或者交流一下,這幾天裏這可能是可以的。也許是高先生在清明這一天也帶了些祭品和紙錢,到他家的先人墳上憑弔了一下,晚上歸來,回到了家中,妻子置辦了幾個下酒小菜,他端上了二兩小酒,開始了反思。這時,堂中燭明,兒女歡笑,其樂融融。

二兩小酒下肚,想起了先人的撫育之恩,不免悲從中來,感懷下涕,哭出了聲來。在悲泣中,詩意也在他的心頭開始萌發,草長鶯飛了!

他的思緒又回到了墓園之情景。首聯吟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頷聯吟道: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把酒感懷,悵惘悽然。現已入夜,村中燈火闌珊,先人們卻夜宿荒冢,只有狐狸爲伴。頸聯吟道: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不因世事的兒女們是不知道大人們的心思的,他們只管享樂,他們什麼時候能真正地理解大人的心事呢?

酒過三巡,夜過五更,碟中殘豆幾粒,壺中幾許省酒,高先生寬帶薄衣,其間昏昏,伏案睡去,醒來後,不覺身感寒涼。他把僅有的省酒倒入杯中,吟出了尾聯: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菊磵先生醉了,在1000年後我看到了他的醉,他暫且把讀書人的理想和追求拋到了九霄雲外,他竟然吟出了“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詩句,他能對得起列祖列宗嗎?他在墳上擺的那些祭品,他給先人們燒的那些紙錢,不都成了騙人的玩具了嗎?

掩卷沉思,前段時間我也看到一個醉的,那畢氏竟然在某國大使館設立的酒宴上買醉,不知道是真醉還是假醉,在清明期間,公然辱沒我們共和國的先人和共和國的締造者和當今的保護者——人民解放軍,公然對地主階級喊冤叫屈,我想,他不是真醉,他是假醉。

5月9日,我們高調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規模空前的閱兵式,歐洲部分國家在5月8日也舉行了相應的儀式。舉辦這些儀式的目的,是紀念我們的勝利,紀念那些爲奪取勝利死去的將士。死者長已矣,再隆重的儀式他們都不會知道了,那些祭祀的美酒,正如高菊磵先生所說,一滴也不會到九泉了。

我想,紀念的真正的目的:一是對今人的安慰;二是對未來的恐懼。

古詩及賞析3

出自盛唐詩人岑參的《寄左省杜拾遺》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賞析

詩人悲嘆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詩中運用反語,名義上贊朝廷無諷諫之事,實是暗含譏諷。肅宗朝此事甚多,岑參和杜甫對此都不滿。只因不受器重,不得不少寫諫書而已。表達了一代文人身處卑位而又惆悵國運的複雜心態。

詩題中的杜拾遺,即杜甫。岑參與杜甫在公元757-758年(唐肅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於朝;岑任右補闕,屬中書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遺,屬門下省,居左署,故稱左省。拾遺和補闕都是諫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詩友,這是他們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敘述與杜甫同朝爲官的生活境況。詩人連續鋪寫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榮華顯貴;但揭開榮華顯貴的帷幕,卻使讀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麼空虛、無聊、死板、老套。每天他們總是煞有介事、誠惶誠恐地趨(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廡東西。但君臣們既沒有辦了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也沒有定下什麼興利除弊、定國安邦之策。詩人特意告訴讀者,清早,他們隨威嚴的儀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穫就是沾染一點御香之氣而歸罷了。曉、暮兩字說明這種庸俗無聊的生活,日復一日,天天如此。這對於立志爲國建功的詩人來說,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厭惡。

五、六兩句,詩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內心的悲憤。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這兩句中,悲字是中心,一個字概括了詩人對朝官生活的態度和感受。詩人爲大好年華浪費於朝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的無聊生活而悲,也爲那種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勝愁悶。因此,低頭見庭院落花而倍感神傷,擡頭睹高空飛鳥而頓生羨慕。如果聯繫當時安史亂後國家瘡痍滿目、百廢待興的時事背景,對照上面四句所描寫的死氣沉沉、無所作爲的朝廷現狀,讀者就會更加清楚地感到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兩句,語憤情悲,抒發了詩人對時事和身世的無限感慨。

詩的'結尾兩句,是全詩的高潮。闕事,指缺點、過錯。有人說這兩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這樣,詩人就不必悲花落、羨鳥飛,甚至愁生白髮。這聖朝無闕事,是詩人憤慨至極,故作反語;與下句合看,既是諷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統治者,纔會自詡聖明,自以爲無闕事,拒絕納諫。正因爲如此,身任補闕的詩人見闕不能補,自覺諫書稀,一個稀字,反映出詩人對文過飾非、諱疾忌醫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這和當時同爲諫官的杜甫感慨袞職曾無一字補(《題省中壁》)、何用虛名絆此身(《曲江二首》),是語異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讀了岑參詩後,心領神會,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獨贈白頭翁。(《奉答岑參補闕見贈》)他是看出岑詩中的潛臺詞的。

這首詩,採用的是曲折隱晦的筆法,寓貶於褒,綿裏藏針,表面頌揚,骨子裏感慨身世遭際和傾訴對朝政的不滿。用婉曲的反語來抒發內心憂憤,使人有尋思不盡之妙。

古詩及賞析4

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 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中的名篇佳作千古流傳,魅力無窮,時至今日,它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和精神面貌方面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里也選錄了大量古詩詞,讓小學生在學習、背誦古詩中,豐富語言積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使孩子終生受益。

古詩之所以耀眼璀璨,就在於它題材豐富廣泛。它像一幅絢麗的畫卷,涵蓋了社會的各個角落,影響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蘇教版所選錄的古詩大體可分爲以下幾類:

一寫景抒情詩。這類題材的最多,其中根據 選取景物來看又可分爲以下幾種 :

1、描寫花草樹木

他們借寫花草樹木來或贊其色彩或誇其形態或譽其精神。如賀知章的 《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短短几行就將春柳那“萬條垂下綠絲絛”的婀娜多姿的形象根植在了讀者心中。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淺草才能沒馬蹄”和韓愈《早春》 中的“草色遙看近卻無”兩句將小草萌發的景象寫的生動形象至極。同樣寫春草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不僅寫出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的自然美,還讚譽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精神美。同樣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也巧妙的將梅的色和“只留清氣滿乾坤”的精神有機的融爲了一體。王安石的《梅花》不僅有“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的清香,更有“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傲骨。鄭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顯示出了不可動搖的堅定意志力。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的《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更是展露出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2、描寫祖國大好河山

湖光山色最能激發詩人詩興,難怪詩人說“自入春來無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詩。”劉禹錫的《望洞庭》與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一個說“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一個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如同兩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展現在讀者的眼前,給人無窮的遐想。白居易的《憶江南》更是直抒胸臆,直呼“江 南 好,風 景 舊 曾諳。 日 出 江 花 紅 勝 火, 春 來 江 水 綠 如 藍。能 不 憶 江 南。” 令古今多少身居北國的人們產生“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嚮往。如果說水的輕快靈動激發詩興,那麼山的挺拔蒼翠更能令文人詩興大發,正所謂“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古詩裏的山既有王維《鹿柴》中“空 山 不 見 人,但 聞 人 語 響。返 景 入 深 林,復 照 青 苔 上。”的空靈美,又有李白《獨坐敬亭山》中“衆 鳥 高 飛 盡,孤 雲 獨 去 閒。相 看 兩 不 厭,只 有 敬 亭 山。”的靜態美,更有詩仙筆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沖天氣勢和雄奇壯觀美。

3、描寫優美四季

在這類詩中尤以寫春最盛 ,春天萬物復甦的季節,詩中的春天更是熱鬧非凡。你聽“春眠 不 覺 曉,處處 聞 啼 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這是多麼悅耳動聽的春天 啊。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更是農民播撒的好時節,你看,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綠滿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大人忙小孩也不閒,你看“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是多麼生機盎然的春天呀!難怪詩人葉紹翁說:“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夏詩多以荷花、疾風、驟雨爲寫作對象,如楊萬里的《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展示了明媚清新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同樣寫夏天而他的另一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盛夏時節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詩人以夏天特有的自然景象“黑雲”、“白雨”、“卷地風”爲描寫對象,即景賦詩,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而“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兩句又把天氣由驟雨到晴朗前轉變之快描繪得令人心清氣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開。

秋詩中多以霜、月爲載體表達悲秋之情。“傷春悲秋”是中國古代文人一種帶有頹廢色彩的情結!這種情結,基本上影響了中國古代所有的文人。特別是劉禹錫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將悲秋寫入了中國的詩壇。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和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都借水鄉秋夜的幽寂清冷,一個“客愁新”,一個“對愁眠”把羈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渲染到了極致。杜牧的《七夕》“輕羅小扇撲流螢。銀燭秋光冷畫屏,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雖沒直言愁,但這一“冷”一“涼”寫盡了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但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認爲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就衝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爲大自然別開生面。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全詩構思新穎,佈局精巧,於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

相比其他三個季節描寫冬天的詩數量較少,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里也只選錄了兩首,一是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 暮 蒼山 遠,天 寒 白 屋 貧。柴 門 聞 犬 吠,風 雪 夜 歸 人。”另一是柳宗元的《江雪》“千 山 鳥 飛 絕,萬 徑 人 蹤 滅。孤 舟 蓑 笠 翁,獨 釣 寒 江雪”兩首詩語言樸實無華,格調清雅淡靜,寫出了暮色蒼蒼和環境的靜寂,卻具有悠遠的意境與無窮的韻味。

二、友人送別的詩

詩人李白重情重義從他寫給朋友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贈汪倫》中,就流露出了和友人難捨難分的依依惜別之情。 尤其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更是成了友誼萬古長青的典範。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杯酒裏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着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願。而高適的《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很是豁達,用白描手法表達對朋友的真摯情懷,沒有悲悽,只有豪邁,這是對友人的寬慰和勸勉,催人奮進與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寄託思鄉之情的詩

在異鄉異土生活的孤身遠客,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觸動詩人思鄉懷人情感的誘因,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就連浪跡天涯,率性灑脫的詩仙李白也逃不脫對家鄉的思念,一首《靜夜思》“牀前 明 月 光,疑是 地 上 霜。舉頭 望 明 月,低頭 思 故 鄉。”成了思鄉的千古絕唱!《唐詩箋註》評論此詩是:“即景即情,忽離忽合,極質直卻自情至。”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書寫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的傑作,《繭齋詩談》評論道:“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淒涼。”常年居官在外的王安石 禁不住問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 個“綠”字將無形的春風化爲鮮明的形象,極其傳神,成了千古名句。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一笑問,給久居他鄉後回了故鄉的詩人又平添了一份反主爲賓的悲哀。

四邊塞詩

邊塞詩是唐詩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以邊塞軍旅生活爲主要內容:或描寫奇異的.塞外風光,或反映戍邊的艱辛以及表達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邊塞詩一般出自於出征的將領或隨軍文官之手。通過對古戰場的艱辛生活和自然風光的描寫表達思鄉之情以及保家衛國的高尚情操。蘇教版小學語文主要編選了以下四首:盧綸的《塞下曲》、王昌齡的《出塞》、《從軍行》和王翰的《涼州詞》。

五哲理詩

哲理詩是表現詩人的哲學觀點、反映哲學道理的詩。這種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朱熹的《觀書有感》和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就是這類詩的代表作。

六愛國詩

愛國是炎黃子孫的不解情結,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無數詩人慷慨激昂,感嘆悲歌,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告誡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有表現愛國情操和民族氣節的,如文天祥的《正氣歌》;有表現結束戰亂、迎接和平的強烈願望的,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有表現生命垂危,仍心繫國家的赤子情懷的,如陸游的《示兒》等。這些詩思想高尚,情感純真,藝術性強,文質兼美,成爲古代文學一道亮麗的風景。

古詩裏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情愁,有永不褪色的多彩四季,有綿延千古的離愁別緒有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有--------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誦讀詩文,受益終身.教材中的古詩文,都是經典之作.通過誦讀,學生能從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讀出做人的境界,讀出生命的輝煌,讀出人生旅途中燦爛的自我。

古詩及賞析5

寄王琳

庾信

玉關道路遠②,金陵信使疏③。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④。

[註釋]

①王琳是南朝梁的武將,受到梁元帝的猜忌,但他仍然忠心耿耿。陳霸先建立陳朝後,王琳操練軍隊,試圖恢復樑朝,後來戰敗被殺。庾信是樑朝著名的文學家。侯景之亂初步平定時,梁元帝派他出使北方的西魏,被西魏留下不許南歸。庾信十分思念南方的故國。這首詩是他在北方收到王琳寄給他的.信以後寫的。

② 玉關,即“玉門關”,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dūn)(huáng)西北的小方盤城,漢武帝設置,在漢代是通往西域(yù)各地的門戶。這裏是比喻自己身在北方,就像是在遙遠的玉門關。

③ 金陵,今南京的別稱,指樑朝都城建鄴(yè)。信使,送信的人。疏,稀少。

④ 書:信。

[解說]

庾信留在北方時,南北對峙,很少信使往來,忽然收到王琳萬里之外的書信,喚起了他對故友和故國的思念,千愁萬恨化作難以遏(è)制的淚水。後兩句既自然,又有豐富的內涵,一個“獨”字表現了庾信在北方思念故國而又難以表達的孤獨處境。

[作者簡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庾信可以說是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樑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並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古詩及賞析6

讀不懂詩詞,“捷徑”來解答

“賞析的基礎首先是理解詩文的意思。”張樹錚教授說,雖然命題材料都是考綱規定的“淺易的古代詩”,但解答高考古詩試題的瓶頸還是讀不懂詩,考生遇到古詩文讀不懂不要慌,先看一下作者名字,回憶一下作者詩文的創作風格,熟悉其作品的.主體風格及主流思想。例如,李白的詩熾烈奔放,懷才不遇;杜甫的詩沉鬱凝重,憂國憂民;王維的詩含蓄生動,閒適空寂;杜牧的詩含蓄綽約,借古諷今等。

張樹錚教授說,鑑賞詩歌要知人論世,所謂“知人”就是明確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風格。如果考生不熟悉試題中的作者,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論世”。試題會在註釋中交代詩人所處時代背景,這些註釋內容恰是解題所需的關鍵信息。考生們要了解歷史,弄清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這樣即使在讀不懂詩文的情況下,也能找對整體方向,快速答題。

 情感表達題重在把握題材

“任何一首古詩文的考察無非就是兩個內容,思想情感和藝術手法。”張樹錚教授說,做古詩詞試題注意其中的“情感語”,即古詩標題或正文中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語言。許多詩歌中不僅交待詩歌所詠對象和事件,還常以“怨、憤、哀、喜、別”等詞語點明全詩感情基調和寫作目的。高考所選古詩大多具有篇末點題的特點,因此把握全詩主旨的捷徑就是深入探究詩詞中末幾句含意。

張樹錚教授說,考生們最好要熟悉古詩詞的題材類型。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送別詩、思鄉詩、詠物詩、詠史詩等七類古詩抒發的情感是有規律可循的。山水詩抒發喜愛山川美景之情;田園詩抒發怡然自得的閒適情趣,表達遠離污濁官場的潔身自好情懷;邊塞詩表達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徵人久戍邊關的鄉思或壯志未酬的怨憤;送別詩抒發黯然銷魂的離愁別緒,表達對情人或親人的依戀,寄託對友人誠摯的安慰和祝願;思鄉詩表達客居他鄉遊子和遠戍邊關征人的思鄉懷人,熟悉這些對考生答題有很大的幫助。

古詩及賞析7

贈從弟

劉楨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從弟,堂弟。

【試題】

⑴三、四兩句詩中的兩個一何,表達上各有什麼不同?

⑵全詩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詩是怎樣表現松樹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質的?(4分)

(4)詩人如此描繪松樹的形象,結合詩題,說說作者寫作的用意。(3分)

(5)這是一首詠物詩,詩歌標題是《贈從弟》而內容卻寫鬆,請你簡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

⑴第一個一何突出谷中風的迅疾兇猛,第二個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⑵象徵手法全詩借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自喻高潔、堅貞的情懷,在自勉中也勉勵從弟做一個堅強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3)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着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剛勁!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悽悽,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2分)詩人採用反襯的手法,(1分)把松柏放在惡劣的環境,通過描畫它與狂風、冰雹的搏鬥,突出了松樹的經寒不衰、凜然正氣的品質、形象。(1分)

(4)詩人以松柏託物言志,(1分)勉勵他的`堂弟要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即使處於亂世也要有一種堅定的人格追求。(2分)

(5)(1)本詩以松柏爲喻(使用象徵手法),讚頌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的頑強生命力,表達了作者自己堅守的品格及對從弟的勸勉之意。

閱讀練習二:

(1)三、四兩句詩用了什麼手法?風聲松枝各有什麼含義?(4分)

答案:三四句用了襯托手法(或者是對比),用谷中風的迅疾兇猛襯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2分) 風聲象徵險惡的環境(1分), 松枝象徵正直的君子(1分)。

解析:第一步,先通讀全詩明確詩中運用襯托手法(或者是對比);第二步,抓主要意象風聲松枝;第三步,結合作者情感具體點明其效果。第四步,整合答案,注意答案表述的簡明、連貫。

(2)全詩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松柏形象?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塑造了一個雄健挺拔、挺立風中而不倒,端正、歷經嚴寒而不凋(1分),本性高潔、內心堅勁的松柏形象(1分)。作者借松樹的高潔來自勉,並藉以勉勵從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2分)。

解析:抓住詩歌的主要意象松柏 風冰霜等,再由從象徵的角度,以及詩人的情感角度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詩及賞析8

《遊褒禪山記》是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遊記式的說理文章。作者以遊褒禪山的見聞爲喻,闡發了富有哲理性的見解,說明了在生活中要實現遠大抱負,成就一番事業,或者是做學問,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堅持不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品格和他的治學態度,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全文分爲三個部分。從開頭至“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之”爲第一部分,只寫遊山的見聞和經過;從“於是予有嘆焉”至“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爲第二部分,主要寫遊山的感想體會;從“四人者”至“臨川忘某記”爲第三部分,記遊山的同伴和時間,第三部分爲古人寫遊記常用的格式,第一部分記遊和第二部分說理則是文章的主體。

第一部分又可分爲兩層。第一層即第一自然段。文章首句開門見山點明所遊之地,照應題目。接着,文章介紹了褒禪山名稱的來歷,考證了禪院的`由來,引出了華山洞的位置及其命名原由的說明,爲下一層記遊敘述作鋪墊。文章進而辨明碑文音讀之誤,爲第四自然段的議論鋪設伏線。作者沒有運用彩筆去描繪山水的明媚秀麗,而着重通過事物本原的考查和探索,使景物方位分明,作者行蹤清楚。這段文字看上去似乎顯得“平淡”,但是,這都是作者妙筆獨運之處。讀者可以從“平淡”的記敘中領略景物各自不同的特點,也能從中體會到作者嚴謹的治學精神。細究這段文字,讀者便可發現文章的條理非常清晰。

第二層即第二自然段。這一層作者緊扣一個“遊”字,繼續遊華山洞的經過。第一句寫“前洞”,僅用了十九個字便概括了它的特徵,併爲下文遊“後洞”作比較、發議論做好準備。第二句寫“後洞”,處處與前洞作對照,強調了後洞的“窈然”、“甚寒”,以及“好遊者不能窮”的奇景。兩調相互映襯,險者更險,夷者更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簡潔的語言略寫了前後洞的概況,便順勢而下,詳細地記敘遊後洞的情景。爲了探求後洞的奧祕,“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句話既是遊後洞經過的概括敘述,又是下文議論的事實依據。由於作者不以記遊爲文章重點,而是借題發揮,抒發感想,所以下文沒有繼續寫後洞之“深”、“難”、“奇”。作者筆鋒一轉,敘述出洞的原由:“有怠而於出者,曰:‘石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這一“入”一“出”,作者深有感觸。他發現洞越深而遊者越少,“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只因同遊者欲出,自己盲目跟隨,爲自己“不得極夫遊之樂”而悔之莫及;同時,從反面引出了生活中的哲理:無志者,難以事成。作者未能極盡遊興,遊的方面內容敘述得少些是很自然的。而遊前洞、後洞的繼續也都是爲下文說理議論作鋪墊。

第二部分亦可分爲兩層。第一層即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承上啓下,文章由記遊過度到議論。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是因爲他們不只是觀,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能“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接着,作者聯繫自己遊洞的所見所聞,感到“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由此,作者體會到:“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人們要想在“險以遠”的道路上前進,到達預想的境地,“非有志者不能至”,“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作者在這裏揭示了“志”、“力”、“物”這三者的辨證關係。首先必須有堅定的志向,其次必須有足夠的能力,此外還得有外物的幫助,三者缺一不可。這是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藉助記遊所要闡明的一個重要道理。作者還認爲,有力量可以到達險遠境地而未至,他人就會嘲笑,自己也應悔恨;如果盡了自己最大努力而未能到達,別人就不能嘲笑,自己也於心無悔。“此予之所得也”一句,是對這一層議論作結,照應這一層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文章前後呼應,首尾聯貫。

第二層即第四自然段。這一層作者回應第一自然段中“有碑僕道”而就僕碑再作文章,提出了本文另一條重要道理:“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在寫法上,作者先引自己想到許多年代久遠的古書未能流傳下來,致使“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爲例證,最後得出“做學問必須深思而慎取”的結論。這一層闡明的做學問須深思而慎取的道理,是對前面提出的要到達險遠境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觀點的補充,使其更爲充實、周密。研究學問除有志、有力、有物相助以外,還得講究方法──“深思而慎取之也”。至此,讀者可以理解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選取與治學態度有關方面記遊的匠心。

第三部分爲文章的結尾,記同遊者姓名和遊山的時間,這是古代遊記散文的常用格式。這段文字既是對“餘與四人擁火以入”補敘,又照應了前文,文字緊湊,富有感染力。

清代劉熙載認爲王安石寫文章在取材和立意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他說“荊公文是能以品格勝者,看其人取我棄自處地位盡高”。又說:“介甫文於下愚及中人之所見,皆剝去不用,此其長也”(《藝概·文概》)。《遊褒禪山記》在取材與立意上,確實與衆不同。它沒有像一般遊記詳細描繪山景,而只是記了一塊僕碑和遊華山後洞的情景,其餘一概略寫或不寫。一般遊記文章往往寄情山水,娛心悅目,或者抒發羨慕隱逸之情;而這篇遊記則是通過遊記形式來談論生活中的哲理和治學精神,蘊意深刻。

這篇文章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記敘時句句爲後面議論做伏筆;議論時,又處處緊聯前面記敘,前後呼應,環環相生,記敘使議論的抽象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議論使具體的記敘增加思想深度。無論記敘還是議論,作者運筆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遊華山洞,作者以後洞爲記遊重點。第二部分所闡述的兩條道理中,說明第一條道理作者用墨如潑,極力渲染;說明第二條道理作者惜墨如金,高度概括。這樣詳略得當的寫法,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重點。

古詩及賞析9

《論詩》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成千上萬的人傳頌, 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 我們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華橫溢的人出現, 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賞析】這兩句詩不僅飽含着深刻的哲理,更從文學發展的角度,揭示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從詩的前兩句看:“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大意是說:李白、杜甫的詩壇地位儘管光焰萬丈,他們的詩作經過歷朝歷代也一直萬口相傳,但隨着時代的推移,這些作品也未免使人感到已有些許陳舊。於是承着這兩句,作者提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一頗有歷史唯物史觀的.結論。歷史的發展向來是新陳代謝,推陳出新,後浪超過前浪。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每個歷史時期都會有新的人才涌現,但他們的影響也不過幾百年而已。作者這兩句話,不僅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更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上,提出了文學創作上必須遵循的一個基本準則:後人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同時,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在求變創新上下功夫,如果只是一味模仿,跟在古人後面亦步亦趨,那麼在文學上將不會留有個人的印記。

古詩及賞析10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

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姜夔詞作鑑賞

這是一首情詞,與姜夔青年時代的合肥情事有關,詞中懷念和思戀的是合肥的舊日情侶。可以看出,白石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雖往事已矣,但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轉換,加上人事變幻的滄桑,並沒有改變白石對合肥情侶的深深眷戀。所以在長期浪跡江湖中,他寫了一系列深切懷念對方的詞篇。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元夕之夜,他因思成夢,夢中又見到了舊日的情人,夢醒後寫了這首纏綿悱惻的情詞。這一年,上距初遇情人時已經二十多年了。

頭兩句揭示夢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興,興中含比。肥水分東、西兩支,這裏指東流經合肥入巢湖的一支。明點肥水,不但交待了這段情緣的發生地,而且將詞人拉入到遙遠的沉思。映現在詞人腦海中的,不僅有肥水悠悠向東流的形象,且有與合肥情事有關的一系列或溫馨或痛苦的回憶。東流無盡期的肥水,在這裏既象是悠悠流逝的歲月的象徵,又象是在漫長歲月中無窮無盡的相思和眷戀的象徵,起興自然而意蘊豐富。正因爲這段情緣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筆調一轉翻怨當初不該種下這段相思情緣。種相思的種字用得精妙無比。

相思子是相思樹的果實,故由相思而聯想到相思樹,又由樹引出種字。它不但賦予抽象的`相思以形象感,而且暗示出它的與時俱增、無法消除、在心田中種下刻骨鏤心的長恨。正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心頭,又上眉頭。(李清照)不合二字,出語峭勁拗折,貌似悔種前緣,實爲更有力地表現這種相思的真摯深沉和它對心靈的長期痛苦折磨。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三四兩句切題內有所夢,分寫夢中與夢醒。刻骨相思,遂致入夢,但由於長期睽隔,夢中所見伊人的形象也恍惚迷離,覺得還不如丹青圖畫所顯現的更爲真切。細味此句,似是作者藏有舊日情人的畫像,平日相思時每常展玩,但總嫌不如面對伊人之真切,及至夢見伊人,卻又覺得夢中形象不如丹青的鮮明。意思翻進一層形成更深的朦朧意蘊。下句在語言上與上句對仗,意思則又翻進一層,說夢境迷濛中,忽然聽到山鳥的啼鳴聲,驚醒幻夢,遂使這未比丹青見的形象也消失無蹤無處尋覓了。如果說,上句是夢中的遺憾,下句便是夢醒後的惆悵。與所思者睽隔時間之長,空間之遠,相見只期於夢中,但連這樣不甚真切的夢也做不長,其情何堪?上片至此煞住,而相思、夢見,意脈不斷,下片從另一角度再深入來寫,抒發夢醒後的感受。

換頭春未綠關合元夕,開春換歲,又過一年,而春郊尚未綠遍,仍是春寒料峭:鬢先絲說自己輾轉江湖,蹉跎歲月雙鬢已斑斑如霜,縱有芳春可賞,其奈老何!兩句爲流水對,語取對照,情抱奇悲,造意奇絕。

接下來人間別久不成悲一句,是全詞感情的凝聚點,飽含着深刻的人生體驗和深沉的悲慨。真正深摯的愛情,總是隨着歲月的積累而將記憶的年輪刻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這種深入骨髓的相思卻並不常表現爲熱烈的爆發和強烈的外在悲痛,而是象在地底運行的岩漿,在平靜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潛行着熾熱的激流。又象是地表之下的地下河,深處奔涌激盪,外表卻不易覺察。特別是由於年深歲久,年年重複的相思和傷痛已經逐漸使感覺的神經末梢變得有些遲鈍和麻木,心田中的悲哀也積累沉澱得太多太重,裹上了一層不易觸動的外膜,在這種情況下,就連自己也彷彿意識不到內心深處潛藏的悲哀了。多情卻似總無情(杜牧《贈別二首》),這不成悲的表象正更深刻地反映了內心的深切悲痛。而當作者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時,悲痛的感情不免更進一層。詞人在幾天前寫過的一首同調作品中有少年情事老來悲,正與此同。這是久經感情磨難的中年人更加深沉內含、也更富於悲劇色彩的感情狀態。在這種以近乎麻木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刻骨銘心的傷痛面前,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纏綿悱惻便不免顯得浮淺了。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紅蓮夜,指元宵燈節,紅蓮指燈節的花燈。歐陽修《驀山溪·元夕》:剪紅蓮滿城開遍,周邦彥《解語花。元宵》:露浥紅蓮,燈市花相射,均可證。歇拍以兩地相思、心心相知作結。與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相同。歲歲照應首句無盡。這裏特提紅蓮夜,似不僅爲切題,也不僅由於元宵佳節容易觸動團圓的聯想,恐怕和往日的情緣有關。古代元宵燈節,士女縱賞,正是青年男女結交定情的良宵,歐陽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柳永的《迎新春》可以幫助理解這一點。

因此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以至有所夢了。說沉吟而不說相思,不僅爲避免重複,更因沉吟一詞帶有低頭沉思默想的感性形象,頗有李商隱月吟應覺月光寒的意境。各自知,既是說彼此都知道雙方在互相懷念,又是說這種兩地相思的況味(無論是溫馨甜美的回憶還是長期別離的痛苦)只有彼此心知。兩句用誰教提起,似問似慨,如泣如訴,象是怨恨某種不可知的力量使雙方永遠睽隔,又象是自怨情癡不能泯滅相思。正是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在深沉刻至的人間別久不成悲句之後,用誰教二句作結,這是一句提空描寫,變實爲虛、化人爲物,詞的韻味顯得悠長深厚,含蘊空靈。

情詞的傳統風格偏於柔婉軟媚,這首詞卻以清健之筆來寫刻骨銘心的深情,別具一種峭拔雋永的情韻。全篇除紅蓮一詞由於關合愛情而較豔麗外,都是用經過錘鍊而自然清勁的語言,可謂洗淨鉛華。詞的內容意境也特別空靈蘊藉,純粹抒情,絲毫不及這段情緣的具體情事。所謂意愈切而詞愈微,感慨全在虛處,正是此詞的特

古詩及賞析11

  朱熹讚美春天的古詩:春日

  勝日②尋芳③泗水④濱⑤,

  無邊光景⑥一時新。

  等閒⑦識得東風⑧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註釋】

題、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詩人的好心情.

3、尋芳:遊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閒:平常、輕易。“等閒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譯文】

我選擇了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河邊,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輕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簡析】

人們一般都認爲這是一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瞭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閒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閒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爲什麼能“等閒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名句賞析】

——“萬紫千紅總是春。”

首句點明出遊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彷彿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豔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於金國,朱熹怎能去遊春呢?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聖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導的“仁”。這些意思如果用哲學講義式的語言寫出來,難免枯燥乏味。本詩卻把哲理融化在生動的形象中,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古詩及賞析12

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 體裁:七言古詩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註釋】

①悠悠:無窮無盡的意思。

②愴然:悲痛傷感的樣子。

③涕:眼淚。

【譯文】

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

【賞析】

公元六九六年,契丹攻陷了營州,陳子昂奉命出征,帶兵的將領是個草包,接連打了幾次敗仗,陳子昂提了很多建議,也未被採納,眼看着報國的.良策無法實現。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臺,想起了戰國時廣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憤之極,寫下了這首《登幽州臺歌》。詩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不覺中流下熱淚。這是詩人空懷抱國爲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吶喊。細細讀來,悲壯蒼涼之氣油然而生,而長短不齊的句法,抑揚變化的音節,更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古詩及賞析13

《子夜吳歌》

作者: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賞析鑑賞】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着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託着對邊關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徵人的心聲。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後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而見月懷人乃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製徵農的季節·故寫月亦有興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表砧上拂還來”的月光,對思婦是何等一種挑撥呵!製表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是何等一種挑撥呵!“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語天然而得詠歎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人窗裏,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征人的深情。著“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裏,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儼在,“玉關情”自濃。此情之濃,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婦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使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過和平生活的善良願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送砧聲,化人玉門關外荒寒的月景;有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多麼有意味的詩境呵!須知這儼然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餘,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亦在畫中,它迴腸蕩氣,激動人心。李白作詩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本詩擬民歌,語言極爲樸素但卻十分準確,富有張力。因此可以說,本詩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